① 中储石油是什么鬼有人知道吗
大部分都是福建人开的加油站!
② 中储卷是什么意思
中央储备银行,简称伪中储,是日军伪政府所建立的银行,其发行货币主要在日军占领地区使用。
“中央储备银行”(日本语:ちゅうおうちょびぎんこう)是汪伪政权在日本扶持下设立的金融机构。该行所发行的“中储券”是1941年1月至1945年8月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
伪中央储备银行以周佛海为总裁,钱大櫆副之。“中储行”的业务有:1.经理、收付国营事业金钱;2.管理全国银行准备并经理各银行间汇拨清算事宜;3.代理地方公库及公营事业金钱之收付;4.经收存款;5.“政府”发行或保证国库证券及公债息票之重贴现;6.国内银行承兑票,国内商业汇票及期票之重贴现;7.买卖国外支付汇票;8.买卖国内外殷实银行即期汇票、支票;9.买卖“政府”发行或保证公债库券;10.买卖生金银及外国货币;11.办理国内外汇总及发行本票;12.以生金银为抵押放款;13.以“政府”发行或保证之公债库券为抵押放款;14.“政府”委办信托业务;15.代理收付各种款项。
③ 有利区带评价
根据区带优选的结果,分层系对有利区带从构造条件、生储盖配置关系、成藏作用、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以及区带资源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中新元古界有利区带
重点区带有瀑河背斜带、昆明湖背斜带和凤河营背斜带。
1.瀑河背斜带
位于冀北党坝凹陷战略区,属Ⅱ1型叠合构造单元类型,中新元古界之上为中生界所覆盖。西距化皮古油藏约10km。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原新区勘探事业部1994~1995年曾进行了高精度的电法MT面积勘测,发现了该构造。
(1)构造特征
据沿该构造的一条南北向地震攻关测线(图6-2-3),发现构造南北宽7.5km,南翼地层倾角13°,北翼地层倾角10°,估算圈闭面积10km2,闭合幅度400~500m。
表6-2-26 圈闭要素及资源量表
(据辽河油田)
④ 蠡县吧+中储石油95号油怎么样
摘要 亲,您好!您的问题我这边已经看到了,正在努力整理答案,稍后五分钟给您答复,请您稍等一下~
⑤ 中储股份为什么停牌
这一次中储股份之所以停牌,大致原因是有重大投资事项需要决定。当听说股票出现停牌的时候,股民都是云里雾里的不知怎么办好,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其实,遇到了两种停牌的情况的时候,并不需要太担忧,但是要碰到下面第三种情况的时候,千万要小心注意!
在大家听停牌内容的讲解之前,今日的牛股名单已经出来了,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抓紧时间,在还没有被删之前,赶紧领取:【绝密】今日3只牛股名单泄露,速领!!!
一、股票停牌是什么意思?一般会停多久?
股票停牌通俗的解释就是“某一股票临时停止交易”。
至于停多久,有的股票从停牌到恢复所耗时间才一小时左右,有的股票都停牌3年多了,还有可能持续停牌下去,停牌原因是决定停牌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
二、什么情况下会停牌?股票停牌是好是坏?
股票停牌大体上可以归结以下三种情况:
(1)发布重大事项
公司的(业绩)信息披露、重大影响问题澄清、股东大会、股改、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情况。
停牌那是通过大事造成的,导致的时间规定也不一样,可是还是在20个交易日内。
比如重大问题澄清,可能就1个小时,股东大会基本是一个交易日,而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比较复杂的情况,停牌时间可能长达好几年。
(2)股价波动异常
当股价涨跌幅连续出现异常波动,比如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深交所有条规定:“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停牌1小时,基本上到十点半就恢复交易了。
(3)公司自身原因
停牌时间的长短,是需要经过调查公司相关违规交易或者造假的事件后才能够知道。
停牌情况出现上面三种,(1)(2)两种停牌都是有益的,只有(3)是坏事。
就分别拿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来分析,若是股票复牌代表利好,这种利好信号告诉我们,如果提前知道的话就可以先排兵布阵。拥有这个股票神器你会有如神助,提醒你哪些股票会停牌、复牌,还有分红等重要信息,每个股民都必备:专属沪深两市的投资日历,轻松把握一手信息
只是知道停牌、复牌的日子也是不行的,明白这个股票好不好,布局是什么,才是最主要的?
三、停牌的股票要怎么操作?
部分股票在复牌后或许会大涨也或许会大跌,因此股票的成长性是十分重要的,这是需要运用到很多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分析与研究的。
沉住气不乱阵脚是为了大家考虑的,首先要对自己想要买的股票进行深度的解剖。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学习过此方面知识的人而言,判断股票的好坏是一件令人非常头大的事情,根据学姐的经验总结出来一部分诊股的知识,对于才接触投资领域的人来说,股票的好与坏也能马上分析出来:【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好不好?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⑥ 中国石油远景意见
油藏存在三要素或三个阶段:(1)生、储、运、圈原生条件;(2)烃源岩或油藏在生油窗范围内;(3)后期不被破坏或严重改造。
中国石油原生条件非常好而且普遍,但多旋回盆地深部多已超过生油窗,燕山和喜马拉雅晚期运动构造破坏严重或过于深埋,所以中国寻找石油资源的领域并不宽广。由于油藏受生油窗的制约,同时为便于探知油(气)系统,下面拟从老到新的层位进行论述。
(一)下古生界
我国下古生界油田,塔里木盆地具有独特意义!
本来扬子、华北、塔里木三大自由古陆块,都曾发育被动大陆边缘石油生、聚系统,在不同时期都曾聚集成群的大型油田,大致在印支运动前后,下古生界油藏曾经是中国石油资源最辉煌阶段。扬子、华北偏东部的下古生界油藏主要毁于燕山运动,偏西部在陆盆沉积期也大半气化。但在后期埋藏不深的古隆起边部,如雪峰西侧、龙门山、古燕山等地见到液体油苗;华北孔店井下出油,是否为下古生界自生有不同看法。这些都需进一步研究。
塔里木满加尔坳陷等是我国下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唯一保存完好的地区。在海西两期运动后,古隆起、古圈闭曾大量接受坳陷烃源形成一系列大型油田[103]。此后坳陷中心(约万米)逐步以生气为主,但坳陷较高部位和台区(约5~7km),在相当长时期继续生油,隆起区至今仍在生油窗内。究其原因:一是塔里木地温梯度始终偏低;再则是上覆最厚层系N2+Q,深埋时间短,热演化尚在进行中。
Є、O层系油藏主要存在于海西两期隆起和圈闭中。由于地史经历长久,上覆地层厚度不一,以及断层和储、盖层的变化,油藏侧向、垂向都在改变。所以Є、O层系油藏一般都很杂复,勘探历程曲折。以往工作主要是追寻古隆起和古构造,对重要的台缘相带及隆起周边楔状体等尚未系统研究勘查。塔北和塔中隆起之间广阔平台上的志留系砂岩,直接盖覆在Є、O层系烃源岩之上,油、气、水的关系尚不清楚。总之,塔里木以 “大满加尔(含阿瓦提)”为中心的石油资源,还有相当潜力,但普遍埋藏深,规律较复杂,应制定专门对策。
塔里木Є、O层系烃源系统的次生油藏,主要是C和T—J地层、在古构造断裂发育区较为普遍。在各个海西古隆起上都发现这类油藏,也都属于下古生界油气系统。
其他地区探索下古生界油藏,主要注意印支期以来继承性古隆起边缘、后期构造破坏轻微地区。如江南隆起、龙门山等边缘在特殊条件下保留的残余油藏。
(二)上古生界(含T1+2)
上古生界自生自储油藏主要在北疆的准噶尔、吐哈、三塘湖和伊犁等海西增生地区。
由于埋藏相对较深,除少数自生自储油藏外,大多通过断层在中生界聚集。上古生界烃源最富的准南坳陷,因为叠覆了中生界和新生界前陆坳陷,埋藏已近万米,已全部气化了。但上述盆地大多地区,上古生界石油系统远景仍很好,新油田不断发现,尤其是后期埋藏不深的生油坳陷,在其相邻的隆起地区,已发现一系列油田,如克拉玛依和腹部隆起区,吐哈、三塘湖也有很好的前景。
塔里木盆内上古生界烃源不理想,推测在西部台缘斜坡及礁带(见图151)为有利区。目前盆内发现较多的石炭系油藏,烃源主要来自Є、O地层,这方面的评价普遍很高。
阿拉善地区上古生界有部分稳定沉积,油气有一定潜力,值得注意。
我国上古生界石油原生条件最有利的是华南黔、桂、湘裂陷区,曾形成过大型生物礁等油田群,但大都为燕山期断褶和喜马拉雅晚期抬升所破坏。四川、鄂尔多斯在陆盆期深埋,全部演化为气;黔南古地温梯度很高,最大深埋区烃类多已消亡(Ro>5.5%)。值得注意的是湘赣裂陷带、苏南和龙门山地区的油苗和少数井下油流,断褶复杂,多属古油藏残留,仍有可能找到一些零散的油藏。
我国东、中部古生界有非常良好的成藏条件,后期强烈构造活动,古油藏遭到严重破坏和改造。但在特殊条件下(如古隆起边缘),仍存在许多残留迹象,可进行专题研究和必要的试探。
(三)中生界
中生界油藏虽然分布比古生界广阔,但主要仍只在北方J3、K1时期巨型裂陷带和印支前陆盆地两个领域内以及西藏海相远景区。
1. 中国北方J3、K1巨型裂陷带
最突出的是东段的松辽盆地等。它是巨型裂陷带后坳陷和古太平洋俯冲弧后盆地复合,烃源岩十分发育,地温梯度高,正处于生油窗内;入湖河流三角洲砂体发育。后期反转形成适时大型构造圈闭,出现我国少有的世界级特大型大庆油田和其他一系列油田。
J3、K1巨型裂陷盆地很多(部分在境外)。J3晚期至K1早期为拉裂期(见图36),多为半深水湖及沼泽相,烃源岩的量和质属中等;K1中、后期为裂后坳陷期,断层活动减弱;K2+N为披覆期,略显单薄。除东、西两端复合盆地晚期构造较活跃外,大多缺乏构造圈闭,勘探效果还不理想。从我国石油资源考虑,仍应加深研究勘探,争取多获油藏。另外,河套临河新生代裂陷下部反映有K1时期烃源岩,埋藏较深,可能属此体系。
2. 中西部印支前陆盆地
西部前陆盆地烃源最有利的塔西南、库车、准南等地,由于喜马拉雅晚期巨厚的前陆坳陷所叠合,T3—J2地层埋藏深,已全部演化为气,而且坳陷中心近期不易勘探。但向盆内逐步抬升的前隆地区,演化程度较低,已发现一些油藏或凝析油,值得重视。吐哈、三塘湖等未叠加新生代深坳陷,中生界油藏有相当远景。
我国中部印支前陆盆地,其上未叠合新生代深坳陷,T3—J2地层烃源形成了不同的油区。其中最重要的是秦、祁、贺印支前陆盆地,NW向横卧鄂尔多斯西南部,两侧入湖河流和三角洲(见图52b),各形成一大批油田。构造稳定,范围广阔,储层孔渗低而多变,容易聚集成各种类型油藏,总体散失较少。特别是燕山期后全区成为东升西降的大斜坡,来自西南山区河流三角洲砂体成为上倾尖灭圈闭,出现西峰等大油田。因此,诸多有利因素,石油资源在所有印支前陆盆地首屈一指,而且埋藏深度适宜,因此要强调科学勘探开发,尽可能点滴入库。
四川龙门山印支前陆盆地T3地层烃源巨厚,川西坳陷生烃量高达3500亿t。但上覆红层(J+K)太厚,古地温梯也高,坳陷区已全部演化为气。但T3地层向川中隆起区演化程度变低,在安岳一带井下见油层,由于烃源变差、砂岩致密、圈闭不显,规律尚不清楚。安县(印支)运动后,到J1-2时期山区夷平,碎屑物骤减,川中成为饥饿性湖盆,具优质烃源,但缺乏明显的入湖河流,偶见纯细砂岩;湖滨为周期性介壳灰岩,成为主要储层(裂缝、溶孔)。从深湖烃源到介壳层的输导条件不甚配套,油藏分散。川中还应加强以岩相控油的深入研究,以及构造异常带的石油聚集,川中东部和川北边缘的含油砂岩分布较广,可考虑进行探采。
祁连山两侧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晚期前陆盆地沉积都不太厚,烃源相对不算丰富,但J3、K1时期裂陷带的西南段与此带叠合,玉门、酒西等油藏与此有关。柴达木北部祁连山印支前陆盆地,T3—J2时期油藏尚未发现,但南八仙等新生界油气证明来自侏罗系(见图57),深部找油应有一定前景。
楚雄、十万大山等印支前陆盆地T3—J2地层都发育较好的烃源岩,部分埋藏深,已演化为气。但构造圈闭发育,有一些适宜的背斜中可能保存一些油藏。
3. 西藏中生界海相沉积区找油问题
怒江-班公湖特提斯洋和雅鲁藏布新特提斯洋两侧,在中生代都先后发展为被动大陆边缘,现在仍都见到海相地层。新特提斯洋的两侧由于喜马拉雅晚期的破坏,特别是最重要的南侧,找油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怒江—班公湖两侧侏罗系等海相层找油,一直是学者们非常关心的领域,特别是羌塘盆地。
羌塘和拉萨陆块北部,J+K1地层生、储条件都很优越,怒江-班公湖碰撞缝合甚至喜马拉雅运动前期都提供构造圈闭,形成过许多油田(见图166)。由于印度陆块深挤插,导致喜马拉雅晚期强力推挤及伴生的拉裂作用,高原快速上升,K+E披覆层大多被剥蚀,背斜轴部侏罗系也不同程度暴露,逆断层直通地表[418](见图165),油藏遭受多种破坏、改造。当然,程度有差异,在一些埋藏较深的地区,如北羌塘中、西部和比如、措勤等,仍有可能发现一些中生界海相油藏。本区勘探程度低,急需加深地质研究和地震解释工作。
4. 新疆中生界次生油藏与自生油藏问题
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古生界烃源丰富,部分仍在生油窗内,加之海西期构造断层发育,中生界直接与古生界烃源有关。因此,天山南北普遍出现 “古生中储”油藏。但各盆地中生界自身也有相当生油能力,有些小盆地如吐哈、焉耆等已在侏罗系发现自生油藏。尚应结合相邻中亚地区中生界丰富石油资源,综合分析本区中生界自生与次生油藏的规律问题。
5. 中国东部的中生界,由于燕山运动而多被剥蚀,残留部分也缺少有效烃源,自身难有大的作为
(四)新生界
新生界烃源岩大多在生油窗内,而且构造破坏机遇小,所以新生界石油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按远景潜力顺序讨论如下:
(1)中国东部弧后裂陷盆地群。主要裂陷期为E1+2,裂后坳陷在E3—N1时期,局部发生构造反转,披覆期为N2+Q。沉积烃源岩的深水—半深水湖与拉张裂度有关,例如郯庐深断裂左侧裂陷,集中了许多大油田(见图209)。凹陷内的次凸或晚期反转的中央构造带,都有利于石油集中聚集。新生界砂岩储层岩性一般都很好,储集输导都有利,是我国主要的以常规储层为主的领域;而且湖中沉积相多变化,容易形成圈闭。特别是入湖三角洲分支砂体,晚期向尖灭方向抬升或断层遮挡,形成大范围上倾灭圈闭,能最有效形成富集油田。
诸裂陷盆地中,渤海湾盆地居首位,其他依次东海、苏北—南黄海、南襄、江汉、南华北等盆地。一般陆上盆地勘探开发程度已很高,今后主要探查断块、古潜山、相带等隐蔽领域,海域的远景潜力更大些。
(2)南海洋壳拉开两侧大陆边缘张性裂陷盆地,我国在北侧勘探工作较多。拉裂、裂后坳陷、披覆三阶段,与东部弧后型盆地近似而稍迟。最大不同是裂后坳陷开始逐步海进,“陆生海储”为其基本特征。一般是裂陷湖相烃源通过断层进入上覆海相层,由于海相砂体输导良好,可能运移至很远的圈闭中成藏,如东沙隆起上的流花11-1大油田,油源来自北部珠一湖相坳陷。莺歌海、琼东南和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海相沉积厚,深部烃源多演化为气。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上覆海相层厚度适宜,为勘探油藏主要目标。
(3)我国西部新生代构造活跃,特别是昆仑、天山等造山带前陆新生界沉积厚度可达6~8km,尤其是N2+Q时期沉积岩快速堆积,缺乏生油岩。但在新生代初期(E)构造相对稳定,在一些盆地边缘沉积一定厚度的烃源岩,比较重要的有:(1)柴西E3—N1烃源成藏组合。柴达木盆地西部油藏,是我国中西部少见的新生界适时聚集油区。新特提斯洋俯冲关闭后,中国西部开始活跃,阿尔金走滑隆升,导致陆内坳陷,E3—N1时期湖区发育有机丰度较高的生油岩以及相应的砂岩组合。喜马拉雅晚期避开了昆仑山(有祁漫塔格为缓冲)、祁连山的直接锋芒,既未出现过厚的前陆堆积,也未出现剧烈的逆冲推覆,而是形成一批有利的构造圈闭。已发现尕斯库勒、花土沟等一批油田,仍有发展潜力。(2)准南E2+3烃源油藏。E2+3地层为较好的低成熟生油岩,发育在坳陷中心一定范围内,近年在新生界钻井中多处见油流,推测油源来自E2+3烃源岩。可能在准南形成一些油藏。
(4)西藏挤压背景下古缝合带的裂陷盆地。新特提洋俯冲封闭后,印度陆块继续向下挤插,不断积累对大陆的拱抬压应力,在超过极限前的薄弱带产生破裂,主要是在前期缝合带如怒江—班公湖和金沙江带上。伦坡拉裂陷盆地位于班公湖带上(见图170)。裂陷湖水深,烃源良好,并很快进入生油门限。但在越来越紧缩的大环境中,裂陷盆地未能进入裂后坳陷和披覆沉积阶段就终止了。喜马拉雅晚期运动爆发,伦坡拉南侧扇状直立倒转及逆冲断层(见图171c),沥青、油砂很多,北侧推覆断层压到盆缘。两侧对冲断层,实际也保护了盆地的残留部分,深部可能更宽阔,尤其是北侧。钻井中已见到油层和油流,如准确查明深部构造并弄清生油期适时有利圈闭,找到油藏的可能性很大。
这一领域盆地很多,金沙江带后期变动大,可暂不考虑;班公湖带还可加以选择;但突破伦坡拉油藏可作为近期主要目标,然后再相机扩展。
总之,中国石油资源由于三大因素的制约,成藏的领域较窄。古生界只在新疆有油藏,其他地区偶见新生界烃源倒灌的古潜山油藏。有关古生界自生油藏,可设立研究课题,争取有新的进展。中、新生界近期仍将是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方向,以东部裂陷盆地、西部前陆盆为基本阵地,探索西藏海、陆相油藏。南海拉裂洋盆西侧,石油资源丰富,需统筹探采规划。
⑦ 中储石油为啥那么便宜
因为这是国家原本的储备石油,但因为年份到了防止质变于是需要处理就来售卖了。
实际上相当于临期食品,国家的粮食储备啊,弹药储备啊等等类似的,比方前者日子快到时就做陈化粮的饲料或者酿造原料,后者处理后就卖给非洲佬或是其他地方等等;中储石油也是一样的情况,所以价格就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