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钻井怎么测试房间
扩展阅读
钻石叶子黄了怎么办 2025-07-28 12:16:03

石油钻井怎么测试房间

发布时间: 2025-07-28 07:18:50

Ⅰ 在中石油一线工作是种什么体验

中石油的一线岗位,基本都是野外作业,当然是风吹日晒,餐风饮雪,条件艰苦可想而知。

现在虽然是条件好了,但艰苦指数依然是石油系统最高的。不同的是,以前一线的人员都千方百计的调去二线,现在是二线、三线的人员想方设法的回到一线,就是因为一线的待遇比以前提高了,挣得也多了,当然都愿意上一线。

我本人就是中石油的员工,所谓的一线、二线都呆过,甚至是最为安逸的三线,都曾工作过,当然最有发言权。

想当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是在一线岗位,是石油企业的三大艰苦岗位之一。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钻井苦,作业累,吊儿郎当采油队。

很不幸,我就是被分到了又脏又累的作业队。

钻井队常年在外打井,都是北风怒号、炎热炙烤的野地里,当然艰苦;作业队则是维修油井,成天和油管打交道,一身黑乎乎的原油;采油队则相对清闲了许多,扛把管钳,拎个样筒每一口井转悠。

相比来说,一线的员工都是年轻人居多,新来的大学生等也都要到一线去体验,气氛比较活跃,也少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虽是身体累了些,疲乏了些,但一线的员工基本都心无芥蒂,很少弯弯绕,就相对开心一些,舒坦一些。

当然了,这所谓的开心和舒坦,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方面的。

我现在又回到了一线,感觉每天野外的八小时很惬意,也很朗畅豁亮,当然愿意这么一直待到退休。

抱持我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只是这一线的待遇还没有跟上发展的需要,石油工人的收入和保障也不高,需要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尽速提上日程,真正使一线员工收入提高,保障到位,没有后顾之忧。

这就是一个一线员工的回答。





我为中国献石油!

我真是太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了,我在新疆某油田一线工作了30多年,才退休下来。一线单位都是离家较远的地方,生产区离生活基地都很远,基本上都是倒班制,有工作一周休一周的也有工作两周休两周的,每天的工作时间较长,12小时的时间,在生产区都是集体生活,住公寓,公寓里的条件现在都挺好的,标准间,空调,电视,无线网都有,还有健身房,房间卫生有专门的服务员打扫,被套床单2周洗一次,吃饭在食堂集中吃,每周菜谱都会更新,主食副食都很丰富,实话说比家里的饭菜好很多。采油工巡井有巡井车,新疆油田一线基本上都是在戈壁滩,冬冷夏热风沙大,冬天最冷35 以下,夏天高温40 是常见,这些环境因素都可以克服,最难受的就是寂寞,每天上班是这几张脸,下班回到公寓还是这几张脸,上班的时间家里的事基本顾不上,所以很多有孩子的夫妻就分开倒休,这样一来夫妻见面的时间就少了,所以离婚率也很高,过去石油单位的工资和地方上的比挺高的,现在油价低迷了多年,工资 也是多年没涨,奖金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几年年轻人辞职的挺多的,单身男孩也挺多的,因为每年招聘女的少,所以男孩不好找对象。

中石油的一线工作什么体验,首先地区、工种不一样,工作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先说地区,就中石油来说,最艰苦的是新疆、其次是胜利、环境相对较好的是辽河,当然这里面环境越辛苦野外补助也会相对提高,但是就各大油田用工人数就能发现,辽河1000万产量 用工10万!而新疆产量更多用工量只有1万多,你们可以想一想。其次是工种,一线中当属钻井工工作环境最艰苦,因为钻井作业是连续作业且存在井喷,机械打击等人身伤害的危险,因此钻井工人最辛苦,采油工还好,基本就是三班倒,会依据油井的采油地点决定你的工作环境,新疆基本是戈壁滩,胜利 辽河是平原环境相对怡人,总体来说不是特别艰苦的行业。因为笔者也当过采油工。

我就是一名中石油的一线倒班工人,如果可以有别的选择,我希望你不要来!当然,如果有机会获得提升,离开一线,晋级到管理人员,哪怕是最底层的管理人员,只要不是一线工人,那就来吧!作为一名中石油的非一线工人,还是不错的!

同为石油家族,我来自中石化的一线。

作为钻井职业的一个普通职工, 我不会让我的子女再从事石油行业。

石油的开采不会在闹市区,一般会选择荒无人烟的地方。

继续拿中石化举例子,除了海洋钻井,山东东营附近的陆地的石油开采基本已经处于满负荷状态,工作的重心也基本上转移到了西部—新疆。

新疆地广人稀,本就人烟稀少,而钻井的位置大多在戈壁滩,毒虫的叮咬,南疆的风沙,北疆的严寒,各种残酷的自然因素就摆在你的面前,单靠想象是无法体会其中的滋味的。

钻井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型器械已经不像父辈时那么笨重,各种液压设备,电气设备的使用大幅度削减了劳动强度,但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和不间断性, 钻井工作一旦运转,就无法停止。

夜班是无法避免的,在我看来,夜班本来就是灭绝人性的,人作为日行动物,无论白天东西多么充足,夜间混乱的

生物钟还是会让人晕头转向。夜班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明显的老于同龄人,还只是表象,真正的弊端,也许只有数十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你看到过四五点钟的太阳吗?我,基本上可以天天看到。


孤独,恐怕这才是一线职工最大的悲哀 。随着部分地区石油资源的枯竭,中石化很多的钻井单位转移到了新疆。

一线职工撇家舍业离开故乡,不同于普通的搬砖打工人,沙漠戈壁的工作环境基本上让我们与世隔绝,每天见到的就是那么几个人,狭窄的圈子让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无话不谈,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

吃饭工作睡觉就是生活的全部,连续几个月的沙漠作业让人身心俱疲甚至怀疑工作的意义,人生的意义。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所有问题基本上只有让妻子来独自承担,内心的亏欠愧对结婚时的誓言。

总结一句话,我不会让我的子女在进入石油行业。

艰苦,迷茫,没有方向的管理。有理想的年轻人不要来

加油站加油,野外钻井

辛苦了

中石油一线还是稍微有点辛苦的,但是总归是国企,相对其他私企,还是不错的

Ⅱ 石油工人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果真如外界传说的“人人月入过万”吗

石油工人工作条件异常艰苦,长期远离城市,扎根荒漠危险性还高。也不是人人月入过万。

引文:又到一年毕业季,今年三桶油扩招,将有大量的石油专业的学生进入石油行业,很多人在网上说钻井工人的工资高,真实情况真是这样吗?

钻井风险系数可能仅次于煤矿,尽管每个小组都配备有安全官员、安全监督员和非常标准化的hsse管理系统。公司每年都有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半年度检查等检查和评估。基层队的经历肯定很深刻,但是每年的安全事故还是很多的,可以查查新闻。


你还觉得钻井工人工资很高吗?

网友摸微温:一线工作者太辛苦了,拿不到比例回报!一个月一万不算太多,关键还是各种危险。

Ⅲ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2010年4月20日,一个名为“深水地平线”的钻井平台突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的海域处引爆。灰色的团状烟雾与熊熊大火互相交织,灭火船迅速赶往现场,一场纪实版的水上火山电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统计数据称,事故造成了11人失踪。

爆炸持续了36个小时,之后整个钻井平台沉入了海底,很快时间内,不断有原油浮现在海面上。

墨西哥湾上先是出现了一条条的油黄色飘带,此后又能看到一个长宽各达183公里、67公里的大型污染区,而且该污染区还不断伸向墨西哥湾的岸边,被污染的海域面积也随之扩大。

事发时,工人在钻井底部设置并测试一处水泥封口,随后降低钻杆内部压力,试图再设一处水泥封口。这时,设置封口时引起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促成一个甲烷气泡生成,导致这处封口遭破坏。

这个甲烷气泡从钻杆底部高压处上升到低压处,突破数处安全屏障。钻井平台上的工人观察到钻杆突然喷气,随后气体和原油冒上来。气体涌向一处有易燃物的房间,引发了一系列爆炸,最后造成钻台大型引擎的爆炸。

4月28日,专家估计,这个油井每天漏油大约5000桶,5倍于先前估计数量。与此同时,工程人员又发现一处漏油点。为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美国救灾部门“圈油”焚烧,烧掉数千升原油。

5月8日,在最初的“金钟罩”方法封堵失败后,工程师们决定采取“垃圾弹”手段,即收集众多物品碎片,以极高压射进油井以期堵塞封井器。在这之前,英国石油公司试图用一只特制的水泥罩罩住油井,然后用管子把漏油导上海面后吸出,但最终均宣告失败。

5月16日,新采用的“吸油法”初见成效。英国石油公司宣布,他们已经凭此收集了约15万桶浮在海面的原油。但不久之后人们发现,此法吸油量极其有限,根本抵挡不住源源不断涌出的原油。

5月27号,专家调查显示,海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最初的每天5000桶,上升到2万5千至3万桶,演变成美国历来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原油漂浮带长200千米,宽100千米,而且还在进一步扩散。为了帮助美国排除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美国伸出援手。

5月28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灭顶法”封堵漏油失败。这种方法是用泵将较重的液体打入油井,使其压力大于油井外泄的压力,从而减缓漏油速度,然后再向油井漏油处注入水泥封闭油井。但由于井压过大,仍有大量原油溢出。“灭顶法”以失败告终。

事件发生后,英国石油公司先后尝试了多种封堵措施,包括建筑隔离带,使用化油剂、吸油棒、挖油罩、吸油管,采用灭顶法、“盖帽法”,修建减压井等,无一奏效。

随着事态发展,美国政府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更多地介入到事故处理中来。奥巴马推迟了若干出国访问计划,频频赴墨西哥湾地区视察。政府宣布,路易斯安那州、亚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进入“渔业灾难”状态期,成立了独立的总统委员会调查原油泄漏事件,同时暂停发放海洋石油开采许可证。内政部、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参与监测油污清理活动,海岸警卫队调动了1000余名队员参与清理油污工作。美国政府司法部也已介入联合调查行动,宣布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展开刑事和民事调查。

6月23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继续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

7月15日,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近3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没有新的原油流入墨西哥湾。但是清污工作还在继续……

Ⅳ 地铁离去里海地下室怎么出去

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地铁:离去(Metro Exos)》中,里海地下室可以通过软梯出去。在游戏中,想要离开里海地下室可以使用一开始放下的软梯,从软梯上去,顺着往下走一层,从那里贴边跳就可以出去了。

相关剧情:

曙光号因需要收集气象站的辐射分布地图,抵达了炎热干燥的里海。因为水源短缺,斯杰潘等人因脱水卧床不起,曙光号也用尽了燃料,无法继续行驶。在里海,当地土匪头目“男爵”和手下暴徒奴隶了当地居民,并控制了水源与石油钻井。

米勒上校与“男爵”尝试进行通话,希望获得燃料与水源,却被拒绝。探索中,阿尔乔姆遇到了遭受男爵集团追杀的盖尔,得知她正在与“男爵”斗争,试图解放奴隶。在盖尔的指引下,阿尔乔姆于地下设施中取得了辐射分布地图。

在抢得运水车后,阿尔乔姆与达米尔潜入了“男爵”的大本营--一座石油钻井,准备偷取燃料。在被“男爵”发现后,阿尔乔姆收起武器,只身前往男爵房间单刀赴会。

在“男爵”放松警惕之时,盖尔潜行杀出。在一番战斗后,“男爵”被远处的安娜狙击爆头。曙光号获得了水源与燃料车,得以继续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