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色列 犹太人 为什么总是多灾多难 战乱不停
归纳一句话:犹太复国主义在作怪,某个超级大国在撑腰!!!
犹太人
犹太人是原指犹大支派(以色列人12支派之一)或犹大王国(以色列国分裂后与北方10支派所成立的以色列王国对立)的人民。全体犹太人本来统称希伯来人,自进占巴勒斯坦起至举族被掳往巴比伦为止,又称以色列人。经过流亡生活,只有原属犹大王国的人仍然保持民族特征,其他10个支派于公元前721年亚述灭亡北方王国后四散而同化于其他民族。因此,犹太人一词仅指原属犹大王国之人。
各派犹太人都承认由犹太妇女所生者即为犹太人,而改革派则认为,双亲中有一人是犹太人者即为犹太人。一般地讲,从纯粹宗教的角度看,世代生活在非犹太人环境中而保留犹太教许多基本教义的社团,作为整体被认为真正犹太人,但作为个人,这种人不能任意同犹太人结婚。
犹太人遍布全世界,美国有580万,以色列442万,法国60万,俄罗斯60万,乌克兰44.6万,加拿大36万,英国30万,阿根廷25万,南非11.4万,澳大利亚10万,巴西10万。
圣经时代 犹太人历史始于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的头五百年,始祖是亚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孙雅各。一场遍及全国的饥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儿子们,即以色列十二个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里他们的后代沦为奴隶。几个世纪之后,摩西率众人出埃及,摆脱奴役,奔向自由,最终返回以色列故土。他们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他们的始祖们所创立的一神教从此初具规模。
以色列各部落在约书亚的指挥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并定居下来,但它们往往只是在受到外来威胁时,才在被称为“士师”的领袖的统领下联合起来。公元前1028年,扫罗建立了君主国;他的继承者大卫于公元前1000年统一了各部落并建都于耶路撒冷。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把王国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强国并在耶路撒冷兴建了以色列一神教圣殿。考古发掘证实,在所罗门统治时期,曾在一些设防城镇,如夏琐、美吉多和基色设立了重要的城市贸易中心。所罗门去逝后,国家分裂成两个王国:一个是以色列王国,首都设在撒马利亚;一个是犹太王国,首都设在耶路撒冷。两个王国并存两个世纪之久,由犹太诸王统治,并由先知告诫人们主持社会正义和遵守律法。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遭亚述人侵占,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称“失掉的十个部落”)。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入侵者捣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并将大部分犹太人放逐到巴比伦。
犹太人自治时期(公元前538—60年) 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帝国被波斯人征服,之后,许多犹太人返回犹大(以色列故土),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犹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复。此后四个世纪,犹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的统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由于叙利亚塞琉孤王朝强制实行一系列措施,禁止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导致爆发了公元前168年由马加比家族(哈斯蒙尼人)领导的起义,随后建立了由哈斯蒙尼王朝犹太诸王统治、历时约80年的独立犹太王国。
异族统治(公元前60年一公元1948年) 从公元前60年起,国家因内乱而削弱,日益为罗马所控制。为了摆脱罗马统治,犹太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次爆发于公元66年。经过4年的战斗,罗马人于公元70年征服了犹地亚(犹大),焚毁丁第二圣殿,并将国内的众多犹太人放逐。犹太人对罗马进行的最后一次反抗是千余人固守在马撒达山顶城堡中。这次反抗于公元73年以守卫者集体自杀而告终。它成为犹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争取自由的象征。
在罗马(公元70-313年)和拜占庭(公元313-636年)的统治下,犹太人社会在故土上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法律、教育及文化制度。公元2世纪,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犹太律法被编集成口传律法《密西拿经》,后于公元3-5世纪,又扩编成《塔木德经》。这些律法有些后来根据情况而变化作了修改,至今仍为恪守教规的犹太人所遵守。
犹太人重获国家主权的另一次尝试是公元132年的巴尔·科赫巴起义,其结果是在犹地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犹太飞地,以耶路撒冷为都城。但是,三年之后,罗马人打败了了巴尔·科赫巴,并且为了断绝犹太人与故土的联系,把耶路撒冷改名为埃利亚卡皮托利纳,把国家更名为巴勒斯梯那。
从公元7世纪始,国家先后被阿拉伯人(613—1091)、塞尔柱克人(1091—1099)、十字军(1099—1291)、马穆鲁克人(1291-1516)、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1517一1917)和英国人(1918—1948)所统治。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任意变动疆界,更改国名。各征服者所建造的王宫殿宇是他们统治这片故土的历史见证。
尽管千百年来的异族统治使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在这片故土上犹太人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存在,而且随着散居各国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犹太人口也不断增加。到了19世纪中叶,稀少的犹太人口出现了猛增的势头。
犹太复国主义 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锡安,传统上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同义词),一直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生活支柱。到了19世纪末,由于东欧的犹太人不断遭到压迫和迫害,而西欧的犹太人对既未结束种族歧视也未使犹太人与所在国家的社会融为一体的那种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灭,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而出现。1897年,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组织,它号召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园复兴犹太民族生活。
在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开始返回故土,当时这片故土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人烟稀少,为世人所忽视。早期的开拓者在这里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在秃山上植树造林,兴办工业,建设城市和乡村。他们建立了社区机构和服务设施,并使长期以来仅用于礼拜仪式和文学的希伯来语在日常生活中恢复使用。
一块土地,两个民族 国际联盟基于承认“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着历史的联系”和“在那个国家重建犹太民族家园”的考虑,于1922年委托英国统治这片故土,并特别责成英国“为这个国家创造各种确保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政治、行政和经济环境。”
同年,英国在这块托管地境内四分之三的土地上建立了阿拉伯外约旦酋长国(即今日的哈希姆约旦王国),只把约旦河以西的地方留作发展犹太民族家园之用。阿拉伯极端领导人就连在这样小的区域建立犹太民族家园也要反对,他们煽动袭击犹太社区,甚至打击主张阿拉伯一犹太人共处的阿拉伯人。英国对犹太移民和定居的限制并没有使阿拉伯好战分子善罢甘休,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持续不断,直到二次大战爆发为止。
二战期间,纳粹杀害了约600万欧洲犹太人,其中包括150万儿童。战后,尽管迫切需要为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犹太人寻找避难所,但英国并未取消犹太移民的限额。为了邮票说明:安娜·富兰克及家人在这所房子里躲避纳粹迫害达两年之久对付英国限制移民的政策,故土上的犹太社团与世界各地犹太人一起,动员一切人力物力,组织了一场“非法”移民运动先后把85,000难民从欧洲转送到故土上。
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犹太人则坚持要求解除对犹太移民的限制,英国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遂将问题移交给联合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表决在约旦河以西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犹太人接受丁这个分治计划而阿拉伯人则予以拒绝。
国家地位 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此后不到24小时,五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入侵了这个新国家。这场以色列独立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一年多,于1949年7月以停火线为基础分别与接壤的阿拉伯国家签定了停战协议。
㈡ 犹太人和欧洲人以及阿拉伯人的矛盾根源到底是什么。请简单明了的说一下。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最早矛盾是信仰的不同并同时看中了耶鲁赛冷这一块风水宝地,双方经常为此大打出手。。犹太人是个游牧民族它没有国家但这个民族很聪明(圣经就是他们写得,然后传播到欧洲专指旧约),由于是游牧民族没有土地,然而赚钱的本领特强,遭到欧洲各国家当地民族的妒忌、怨恨(在丰衣足食时不会有问题,一旦这个国家遭到灾难统治者需找替罪羊来安抚本国民众时,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就来了)。另欧洲那些国家的统治者不可能承认圣经是犹太人所写,这样就出现了《新约》也就是现在的《圣经》其内最大的改变就是犹大出卖了耶稣,犹大就是指犹太人。通过欧洲各国皇权的宣传欧洲人开始仇恨、驱逐犹太人,当时欧洲各国都有这种现象,俄罗斯是其中的代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犹太人还无国家。当时犹太人中的有识之士提出由于犹太人没有国家所以在世界各国遭到驱逐、迫害,因此提出要建立国家来保护犹太民族。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对犹太人较温和,同时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很大,各类高级的科学家、老板、政客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力。结果就有美国出头在中东划出一块地方给犹太人建国,就是现在的以色列。而当时巴基斯坦尚未建国。美国帮犹太人建国的还有一个目的是美国人不相信阿拉伯人,怕阿拉伯人联合苏联人对付美国同时中东又是一块风水宝地,大量的石油矿产不能让苏联人得去,协助犹太人建国等于在阿拉伯人的地盘上嵌入一根钉子,又牵制了苏联人。巴基斯坦人也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这样阿拉伯人一定更会仇视犹太人。从以色列建国起就爆发了中东战争,前后3次,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都打赢了,也就在中东站稳了脚跟。形成以色列的周围都是阿拉伯国家。
㈢ 听说犹太人控制了世界上好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金融(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科技,有什么证据
美国的基辛格博士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钱,你就控制了全世界。具体我不是很了解,犹太人除了赚钱就不会干别的了,每一个犹太人的出生就等于是在复制一个挣钱工具,这样说真的不夸张。你可以了解了解当初希特勒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或者看看《货币战争》这本书,你说的金融、政治、文化、军事等等等等离了钱都白搭,而且也离不开钱。说白了在犹太人眼里就是钱能使鬼推磨。
㈣ 以色列连石油都没有,为何能成为经济强国
以色列虽然是一个中东国家,但是以色列石油资源几乎就没有,但是以色列却也是中东地区唯一的一个发达国家。原因就在于四个字,科教兴国。以色列的教育非常的重视,以色列是13年义务教育,并且以色列在科技的发展上面也是不容小觑的。他们大力发展本国的科技。以色列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都有着很厉害的成就。
科技的基础是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让一个国家在科技上焕发蓬勃的升级。以色列非常注重他们的国防支出,而他们的教育支出仅仅排在国防支出后面。以色列实行的是13年义务制教育,这里的学生几乎没有没上过大学的。
凭借着科技,以色列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都拥有着出色的成就。石油总有一天是会用光的,但是科技不会,它只会让一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好,不得不说以色列实在是太聪明了,如果其他中东国家也能像他这样,那么美国想要制裁他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㈤ 犹太人为什么被世界厌恶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资料,不是自己打的,是查出来的。
因为如果按照我理解可能会误导你,以下资料比较详细和准确。
希望你会满意。谢谢/。
第一大原因:犹太人聪明
犹太人在经济、科学和艺术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几十年来,诺贝尔奖的得主,犹太人所占的比例远比其他民族高。犹太人在智力活动中的优势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丰富的文化底蕴
犹太人虽在长期的民族灾难中背井离乡,分散于世界各地。他们却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收了所在国的文化精华。这样就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知识养料。
执着的教育追求
国外一位作家写道:“犹太人家庭在学问方面应受到高度评价,在这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相形见绌。这个因素构成了其他一切差异的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有100万人办有图书证。
理性的思维方式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朗说:“我的祖父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以理。”
永恒的探索心境
犹太人家庭不但重视知识,而且更重视才能。他们崇尚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敢于发问。
看得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对大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当然不能说它不对,但这种思维方式容易造成历史的简单化,因为任何事情的影响都来自方方面面,很难分析清楚。比如犹太人问题,纳粹的反犹(anti-semitism)可能正如各位以前所受教育(及其推论)所言有经济上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是宗教上的,没有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分析绝对是片面的。有时候分析不清的时候,就采取“利益判别法”,因为有利与不利相对于正义与非正义来说要容易判断得多。
基督教一直以来都是反犹的,按照微软网络全书(我看得头都大啦)的描述,犹太人因为坚持其犹太教的教义,拒绝承认耶稣作为救世主(the Messiah),从而从4世纪君士坦丁接受基督教以来就受到歧视和迫害。圣奥古斯丁认为犹太人应该为此受到惩罚:接受贫穷和羞辱。这一方面是对犹太人的迫害,另一方面却又使犹太人在罗马帝国及其后继很长一段时间免于灭绝。
8世纪之后,欧洲的日耳曼君主们(法兰克的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纷纷鼓励犹太人在其疆土的一定位置定居,其原因是犹太人善于经商,而实际上,犹太人不能拥有土地,也无法成为封建主的佃农,因此不会对领主们的权力构成威胁。但这些特权却进一步加深了根源于宗教 的怨恨,然而,由于领主们的保护,欧洲的犹太人至少过了两百年生命无碍的日子。
十一世纪的十字军运动重新点燃了基督徒们对犹太人的仇恨,Rhineland的犹太人定居点遭到清剿(1096年),在此之后直到文艺复兴(16世纪),西欧、中欧的犹太人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并不断遭到各地统治者的驱逐。纳粹给犹太人上牌照的做法 古已有之,12世纪的罗马天主教廷就有此规定,并禁止犹太人在复活节等节日中公开露面,也禁止基督徒以犹太人为邻。因为教廷也禁止基督徒之间放贷,因此犹太人碰巧成为这一未来银行业原型的鼻祖。和中国一样,当时不务农的人就是不务正业的人,放贷更不是什么 好事。至于犹太人因此有了金融业的“天赋”,实在是因祸得福。
这一时期,西欧、中欧很多被驱逐的犹太人都逃到了波兰,并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原因,我没查到,我只知道当时的波兰(包括今天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不是什么好地方。有意思的是,犹太人在当时的伊斯兰世界中所享受的生活远比基督教世界要滋润。
在文艺复兴时期,与科技文化同时进步的是“宗教宽容”,波兰以及其他各地的犹太人开始陆续返回西欧。但宽容不等于接受,此时的犹太人并没有获得公民权,人身和经济生活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只能生活在拥挤的犹太区中。当时犹太人的地位大概和南北战争前的南方黑 奴的地位差不多,需要他们贡献力量,但不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战胜了宗教区别,“To the Jews as a nation, nothing; to the Jews as indivials, everything. They must become French!”,自法国开始(1791)到德国(1871),西欧各国都承认了犹太人的公民权,犹太教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其中一点就是祈祷中不再包含在巴勒斯坦建国的要求。当然,这些变革受到了传统犹太教徒的敌视。
十九末开始的反犹在宗教的基础上更融入了“种族主义”的因素。种族主义也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了(至少比马克思主义长),尽管我不同意,但我相信它的出现和相对繁荣肯定有其原因。不管其起因是否合理,它的结果就是犹太人的再次流亡,从反犹最剧烈的俄罗斯到西 欧,从西欧又到美洲及其他地方。在巴勒斯坦建国正是此时作为犹太人的对策之一提出来的(Zionism,Matrix里的Zion)。
二十世纪犹太世界发生了什么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因为它和“政治”很相关。说到“政治对历史的奸污”,我不赞同。历史是什么?历史是昨天的现实,而政治则是今天的现实。历史是原作,“政治对历史的奸污”是再创作。
说回到宗教因素。其实我们的历史教育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基本上忽略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力,而实际上至少欧洲历史与基督教的联系是千丝万缕、无法分割的。比如欧洲宗教改革,十五、十六世纪欧洲的各次战争基本上都与此有很大关系,这在我们这些长时间在“无神 论”教育(包括儒家的和共产主义的)中熏陶的人中可能很难理解甚至想象。
从犹太人的历史我学到了:1.犹太人受迫害和流亡是主流;2.强大的民族通常会自信、而自信的民族通常会宽容(当然,现在这都有反例,不知道该如何解释);3.有信仰和坚持信仰的人应该得到尊敬(不一定要尊重),而不管其信仰是否合理。
至于说反犹来源于犹大,犹大怎么说也是耶稣的门徒,怎么会是信犹太教呢?
主要就是宗教和经济上的原因。
犹太人不信基督的,而是信犹太教,当年就是犹太教的人出卖了耶稣,所以基督徒对于犹太人有着难以化解的历史冤仇。基督徒家庭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犹太人是邪恶的化身。
在经济上,犹太人在寄居的各个国家总是属于比较富有的阶层,其实一些人确实为富不仁,其实现在很多犹太人也是一样,比如搞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金融大鳄索罗斯,虽然极度富有,但是对于同样是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国却一毛都不拔。犹太人的富有和不会做人,造成了民众的普遍厌恶。
希特勒当年碰到了经济危机,在无法解决社会矛盾的情况下,把矛头对准犹太人,给所有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其实在他之前,其他国家也很讨厌犹太人的,包括代表了正义的英国,事实上在二次大战打起来之前,英国还和德国协调,和犹太复国主义份子一起把很多的德国犹太人强行移民到了巴勒斯坦犹太人区。后来就是在这个地方建立的以色列国,只所以直到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还是没能和平,祸根从30年代就存在了,那地方本来就是阿拉伯人的地方,硬被英国人打着国联的名义划了一块给犹太人的。
后来德国还曾经考虑把所有的欧洲犹太人流放到马达加斯加岛去,让他们自生自灭,后来是发现根本没这么多资源,特别是运输的能力完成,干脆来了个最终解决,才开始真正大规模的杀犹太人的。
说穿了,欧洲那些国家几乎都讨厌犹太人,但是希特勒是笨人动了手,其它国家歧视但是没这么杀人,所以就显得高尚一点。
这种宗教上的敌视,就象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仇视,是我们中国人觉得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宗教从来都不是排他的,无论道教佛教,都不是一个神,虽然有过佛道之争,但起码在百姓看来都是正教,不存在你死我活的问题。但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单神的,上帝就一个,信我的就对,不信我的就是异教徒,非常的不能兼容。历史上十字军东征有记载的大概就有11次的样子,死了N多人,直到18世纪土耳其帝国还围攻过维也纳。现在也有很多阿拉伯人说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实际就是宗教战争。我想肯定不全是,起码有一些原因是为了石油的,但是宗教因素很难说在现代社会就不起作用了。
㈥ 美国如何控制中东石油
中东地区国家之间及对中东以外国家间的战争和冲突、中东伊斯兰激进主义和西方殖民主义情绪、恐怖主义对中东石油生产和运输的破坏以及自然因素等都一定程度上对供给安全带来威胁,各国基于对石油这一战略性资源的安全考虑、为掌控这一资源而在中东地区实施不同的对外政策,以及该地区石油资源拥有国为保障国内经济发展、维护政权稳定及在国际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对该地区国家和地区以外国家实行不同的对外政策,从而导致石油资源控制权的争夺。这种争夺表现在该地区国家之间和该地区国家与其他国家间政治手段的零和博弈,而更激进的形式往往是战争和冲突,不管哪种形式都会危及石油供给安全。
对美国来说,石油资源对不仅是经济上的利益,更多的是政治权力上的利益,作为增强其在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力量资本,控制该地区、控制石油,就能控制该地区和该地区以外的更多国家。自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中东地区霸主以来,其势力就再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坦言:“阿拉伯世界的石油对于欧洲会越来越重要,如果来自那里的石油被切断,欧洲的经济就会崩溃,欧洲的经济崩溃了,美国也会出现空前的困难“。
以1990年海湾战争为例,萨达姆·侯赛因对科威特的军事行动,就是严重触犯了美国在中东的根本利益——石油,影响到整个西方的经济发展,且伊拉克的军事扩张,也严重威胁到了美国控制中东的两根支柱——沙乌地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安全,这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所以美国迅速出兵科威特来维护自己在该地区的根本利益。
虽然从单纯的地理位置上来看,美国本土远离中东地区,但由于石油资源所拥有的强大利益和权力的存在,使得美国利益在该地区不断扩张。该地区的国家大多依赖石油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依赖石油地位的上升来获得国际上相应的政治权力,它们把石油作为维护本国利益的武器。因此,由资源而引发的控制石油权力的争夺就不可避免。
但资源争夺既是武力争斗,又是合作共同获取利益。例如该地区尤为突出的是美国与沙特的关系。美沙关系中,石油因素便是基础。沙特是美国最重要的石油供给国之一,沙特强大的剩余生产能力和在OPEC中的地位,对于美国国内石油消费和稳定经济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样是基于石油因素,沙特的经济发展对美国具有较大依附性。石油贸易经济促进了沙特的金融发展,美国通过“美沙合作委员会”为其建立了银行系统和金融系统。尤其在军事上,沙特为保障本国在该地区的安全,警惕伊朗威胁,大量购买美国先进武器装备。海湾战争后,沙特与美国签订了300多亿美元的武器采购合同。冷战后,两国签订了《共同防御协定》、《经济军事协定》等,沙特允许美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良好的美沙关系,不仅促进了双方石油贸易的稳定,保障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沙特来说,能够维护其在中东地区和OPEC中的主导地位,对美国来说,稳定这个世界性石油大国也保证了美国对世界石油的控制力和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可以看到,这种控制权的争夺不单单只有矛盾的对立和冲突,这种对资源的控制权争夺还存在着合作的形式。美国利用沙特在该地区发挥自身影响力,最主要的就是在控制了沙特这个世界上最大产油国的同时,也控制了该地区其他国家,尤其是在其利益受到挑战时,能够得到沙特等国家的协助。例如在海湾战争中,沙特就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军事、政治及外交的帮助,与美国立场保持高度一致。那么,从沙特立场来看,正是出于更大限度的对该地区石油资源进行控制,获得自身利益考虑才选择与美国保持紧密关系的方式。所以,不管是美国还是沙特,都基于围绕石油引发的多重根本利益而保持了高度的协同合作。
㈦ 巴以冲突归根到底是为什么
现在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统称黎凡特地区,这个黎凡特地区的原始居民是犹太人,公元前后,这一地区被罗马帝国征服,成了罗马帝国的犹太行省,犹太人不甘心,搞了几次起义,但都因为人数实在太少,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但却搞烦了罗马皇帝,下令将所有的犹太人驱逐出境,于是开始了千百年的犹太人流浪史,而犹太行省最终因为阿拉伯帝国的兴起而被阿拉伯人占领,这里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衰,慢慢变成阿拉伯民族一个分支-巴勒斯坦人的游牧地,也历经了上千年,二战时期,欧洲掀起了巨大的反犹太运动,杀死了将近600万犹太人,占欧洲犹太人的67%,战后犹太人要求有自己的国家,也就是犹太复国运动,当时的联合国基于英美等国自己的利益,就批准了犹太人复国,回到故乡建国,因为当时黎凡特地区的主人巴勒斯坦人没有国家概念,还是游牧部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同意了,当时的联合国将黎凡特地区一分为二,靠海的这一边分给犹太人,而靠沙漠的这一边则分给了巴勒斯坦人,在世界犹太财阀的支持下,犹太人很快就建了国-以色列,而巴勒斯坦人则事发仓促,仓惶开始了解什么是国家,在组织准备,可以色列一旦建国,就利用财力优势建立国家机器,开始用武力占领巴勒斯坦疆域,并采取一切手段阻挠巴勒斯坦国正式建国,这就引起了周围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不满,指责以色列的行为,而面对正义的指责,以方选择粗暴的无视,而后,忍无可忍的阿拉伯国家就向以色列开战,以方却表现出求之不得的思路,五次中东战争,阿方都失败了,所以,以色列欺负巴勒斯坦人到了今天,在以方的阻挠下,巴勒斯坦到今天也没正式建国,可所有的城市基本都被以方占领,巴勒斯坦人变成了二等公民加难民,结论,犹太人复国客观地说是合理要求,但是强占别人的家园还恶意欺负原来的居民则是不义之举,总之,现在的以色列国是个不义之国,这就是巴以冲突的原因;
㈧ 为什么说犹太人是二战后美国的真正boss他们是如何控制美国的
很多人说现在的美国是犹太人控制的,那纯粹是阴谋论,先看看他们那些可笑的证据。他们先列举了当今美国的几个世界级富豪,比如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和美国新闻巨头默多克,此二人确实是犹太人,但他们都控制了主流媒体,正是媒体对犹太人力量的过度夸大才给人一种犹太人控制美国的错觉。犹太人的智商经过测试,确实比一般种族要高那么一点点,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杰出的人才,如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美国着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和一些在美国重要的金融机构工作的银行家,但这些犹太人多是打工者,说他们控制美国,实在是太过于可笑。
给人一种以色列需要多少援助,美国就给多少援助的感觉,其实并非如此。美国支持以色列还是源于其最根本的国家利益考量,美国绝不能丢掉中东这块石油重地,石油众所周知是工业国家的血液,这块地方不能白白拱手让给俄罗斯。以色列就是美国在中东打下的一颗钉子,这颗钉子是绝对不能被亲俄罗斯的伊斯兰国家轻易拔出的,所以美国必须想方设法援助以色列。这也是以色列能够在战后先后五次打得伊斯兰众国满地找牙的原因所在。美国为了降低成本,帮助以色列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以色列这个民族在世界飘荡了2000多年,直到二战以后才建国,是最惨的一个民族,他们到了任何国家都备受打压,只能从事倒卖倒卖的低贱工作,也就慢慢练成了做买卖搞金融业的一技之长。美国现在确实有很多顶级的金融机构的股东或者高层管理者是犹太人,这点是不可否认的,因为犹太人善于经商,但不能说这些企业甚至说美国这个国家都被这些犹太人所掌控。
㈨ 犹太人在美国有很大势力吗
是的。
目前拥有美国国籍的油太人超过600万。且有相当数量的油太人在美国的文化、科技、金融、正界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油太人在美国的科技、文化领域群星灿烂,美国最有影响的200个文化名人中,一半是油太人。100多名诺贝尔奖(美国)得主中,半数是油太人,还占名牌大学教授近1/3,律师的1/4,大学生的1/5。在美国的油太人中,还有像爱因斯坦等大批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油太人在美国的经济、金融界实力也是首屈一指,包括许多金融巨头公司的老板、全球知名富豪等。油太人对美国金融界的控制在战后从百货、服装业延伸到钢铁、石油、化工、电子、餐饮、娱乐业等。
在正界,部分油太人在上世纪初就开始担任美国正府的部/州/市长等要职。对美国决策的影响举足轻重。
㈩ 为什么高晓松说“犹太人控制了美国”
犹太人掌控美国又不是什么隐秘的消息,而是一个已经公开了上百年的秘密,事实上从二百多年前的美国建国初期,犹太人资本就已经渗透进了美国,与在盘踞在美国统治阶层的WASP阶层,反复就对美国的控制较量了好久。
到最后双方妥协的结果是,WASP掌握美国的权把子,而犹太人资本掌握美国的钱袋子,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社会顶层结构的状况。
全国几乎所有的电视台、新闻报纸、高科技网络公司(苹果、推特、特斯拉、脸书),全部都是犹太人在当家,当然在传统的银行、金融领域,犹太人早就已经占据了整个领域,无论是华尔街、石油化工,还是军工制造等领域,全都是犹太人资本的天下。
甚至在政治领域,犹太人也已经开始吧触角伸了进来,其中最着名的就是2016年特朗普竞选总统的成功,这就是为什么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同意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到耶路撒冷,并在中东问题上不及损失的站在以色列一边的主要原因,而这一切,全部都是犹太人资本在美国的力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