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 “第二波斯湾"的美誉。这句话的含义 引号的作用是
波斯湾地区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闻名,曾母暗沙地区也是含有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且两地都是海洋地区,所以被誉为“第二波斯湾”。
引号作用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
这句话列举典型例子,以享有“第二波斯湾”美誉的曾母暗沙为例,说明南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
(1)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有什么之称扩展阅读
《美丽的南沙群岛》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南沙群岛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南沙群岛。第一-、 二句介绍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岛屿、礁盘星罗棋布的特点。第三、四句介绍了南沙群岛的历史。
第二自然段着重介绍了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全段共三句,以先总后分的方式构段。
第三自然段以优美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迷人。与第二自然段相近,也采用了总分构段方式。
‘贰’ 地球上波斯湾地区盛产石油,这是为什么呢
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各个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石油既是能源,又是资源,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目前,人类社会可以说是离不开石油资源的,利用石油我们生产了汽油、柴油等燃油,利用石油我们生产了化肥、杀虫剂等农药,利用石油我们生产了塑料原料,利用石油我们生产了各类化纤原料,可以说我们身边的很多产品都是以石油为基本原料的。
‘叁’ 西亚的波斯湾又称什么,石油储量世界第一,因此有什么之称
波斯湾有石油宝库、世界油阀之称。
波斯湾的海湾地区为世界最大石油产地和供应地,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所产石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宝库、世界油阀之称。 湾内有众多岛屿,大都为珊瑚岛。湾底与沿岸为世界上石油蕴藏最多的地区之一。
(3)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有什么之称扩展阅读:
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波斯湾地区石油总出口量的90%至95%均经由霍尔木兹海峡,峰值时每天通过海峡的油船和其他商船达300余艘。霍尔木兹海峡也因此成了一条关系许多国家兴衰的战略要地。
为减少对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并缩短前往欧洲的航程,海湾各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外修建石油管道。
波斯湾地区不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石油分布集中,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3.5亿吨以上,为超级大油田;并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因此输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
‘肆’ 波斯湾地拥有哪些资源
波斯湾地处亚热带,气候干燥炎热,高温少雨,沿岸多沙漠。湾内自然资源丰富,沿岸国家盛产石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应基地,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已探明石油储量为879.8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量的65%。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海湾国家出产的石油大部分出口,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量的40%以上。沿岸国家的石油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5%以上。从波斯湾通过印度洋绕道好望角的运输线称为西方的生命线,必经的霍尔木兹海峡被称做石油的总阀门。1990年在该地区发生的海湾战争,实质上就是美国为保护其利益而进行的一场石油争夺战。
‘伍’ 有石油湖之称的海湾是哪个海湾
波斯湾。波斯湾海底和周围陆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53%-58%。石油输出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60%,主要供给世界上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西欧一些国家。沿岸国家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
波斯湾,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位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长970多千米,宽56-338千米,面积24.1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40米,最大深度104米。
阿拉伯人称作这一地区为阿拉伯湾,但按亚洲地理学的国际性外海命名规则,已用阿拉伯命名了一个巨大海域(阿拉伯海其实是个大湾),因此采用波斯(伊朗古称)之名命名该海湾,更好标识、区别、记忆。
‘陆’ 波斯湾为什么是最富有的海湾
波斯湾位于印度洋北部阿拉伯海西北,在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形似月牙状,长约990千米,宽约56~338千米,面积24万平方千米。东北侧水深一般浅于70米,西南侧一般浅于20米,东南端最深处110米,大型轮船和军舰均可通航。沿岸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等8个国家。
波斯湾地处亚热带,气候干燥炎热,高温少雨,沿岸多沙漠。湾内自然资源丰富,沿岸国家盛产石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应基地,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已探明石油储量为879.8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量的65%。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海湾国家出产的石油大部分出口,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量的40%以上。沿岸国家的石油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5%以上。从波斯湾通过印度洋绕道好望角的运输线称为西方的生命线,必经的霍尔木兹海峡被称做石油的总阀门。1990年在该地区发生的海湾战争,实质上就是美国为保护其利益而进行的一场石油争夺战。
‘柒’ 波斯湾为什么称为石油宝库
因为波斯湾的石油储量非常惊人,通俗一点来说,科威特一个城市的原油储量能赶上中国一个石油片区。。。。。。。。。。。。。
‘捌’ 波斯湾因为石油丰富又叫什么呢
波斯湾因为石油丰富又叫世界石油宝库。
不能简化为“油库”。
‘玖’ 波斯湾地区为什么被称为石油的宝库 (4点)
波斯湾石油多,那时因为古时候那里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美国休斯顿一家石油勘探公司提出一个新理论:所有的石油都是从古老的岩石中生成的,而并非通常认为的埋藏在地下的死亡动物或者植物等有机体在压力和热的作用下分解转化而成。这一观点得到3位俄罗斯同行的赞同,但相关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一发表,便引起广泛争议。 该公司负责人肯尼认为,从岩层断裂处释放出的地热,使埋藏于地底100公里深处的碳化无机物和水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了碳氢化合物,所有的石油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而且现在还有大量的矿点未被发掘。 石油地理学家已经部分接受了这一观点。美国地理调查部门的麦克·卢万表示,有一部分石油来自无机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对于肯尼提出的“石油不可能由浅层岩石中的有机物形成”这一论断,他则坚决反对。新泽西州矿产及矿产资源部的布雷恩·布里斯特认为,肯尼的观点是对有机化学理论以及几十年来在石油地理化学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的蔑视。 目前普遍认同的理论是,埋藏在地下的远古时代未被细菌分解的有机物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可供开采的石油。微生物将地表以下的有机物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剩下的埋藏在深层地底的有机物则在温度和压力下经过分解及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石油。通常具有商业价值的油田都位于地表以下500米-700米深处,最深的油井在约6公里深的地底。而10公里以下的更深处则根本不会有石油或天然气。 肯尼认为,浅层地表形成的低压条件更容易产生甲烷,而不是较重的碳氢化合物。他在实验室中将氧化铁、卵石和水加热至900摄氏度高温时得到重碳氢化合物。据此他认为,稳定的石油只有在30000个大气压条件下,也就是100公里以下的地底才能形成。 不过,即使肯尼关于石油形成的理论只有部分正确,也可能为石油勘查工作打开一扇新的探索之门。 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 海拔长约1040千米,宽180千米~320千米,面积24 万千米2,平均水深25米,是一片广阔的内海。它西 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河水,向东则通过它 唯一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拉伯海相连。霍 尔木兹海峡因扼守波斯湾石油海上运输的出口而具 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海湾及其周围100千米2范围 内,是一条巨大的石油带,这里蕴藏着占世界石油 总储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仅沙特一国的石油储量就 占世界总储量的1/4,堪称"石油王国"。 波斯湾地区在地质历史上是气候温暖的浅海环 境,水生动植物丰富并有大范围的良好的储存构造, 具备了形成和储藏石油的最佳条件。波斯湾地区不 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石油 分布集中,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3.5亿吨以上,为超 级大油田;并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 因此输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油田的地 下压力高,油井多为自喷井,占油井总数的80%以上, 因此其生产成本是世界最低的。 波斯湾的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的60%以上,是世界 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