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长期投资,中国远洋和中国石油哪个好
石油为一次性战略能源,是工业的血液,世界石油储量和产量已经不可能有较大增长,只能越用越少。
目前中石油处于极低价位,有极大的上涨空间,长期投资必然获利丰厚。
Ⅱ 中国石油作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为何股价一跌“再跌”
股票的实际走势跟公司本身不能完全挂钩,因为股票走势有个重要因素就是它是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另外它的国内开盘定价比起中国香港上市的定价明显偏高,现在算是价值回归吧,另外它作为一个超大盘股不可避免的反应的中国整体经济的一部分,现在经济状况明显不佳,它也肯定会反映出来。
中石油已经成为A股的逆向标杆,A股投资者的悲剧缩影。
上市的中石油是不成功的,在业绩成长期,没有给最大多数的投资者带来回报,定价极大扭曲,如果说这是中国大型公司定价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个代价大到承受不起。
中石油的上市过程像钓鱼,钓的是A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中国石油8.85-0.03-0.34%中国人寿17.18-0.07-0.41%中国石化6.02-0.05-0.82%
股投资者。
2000年4月6日和7日,中石油股份分别在美国纽约发行存托凭证,在中国香港上市。2007年11月5日在境内上市。香港H股上市每股1.27港元,A股上市发行价每股16.7元,上市当天开盘价飙升到48.6元。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异常坚挺享有汇率溢价之时,两个市场发行价差相差10倍以上,是个十足的奇迹,只能得出两个结论:中石油在境外资本市场毫无定价权;国内的定价体制异常扭曲。扭曲的定价系统,为日后的拉高出货、压价做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石油A股发行之前境外市场经历了一轮哄抬行情。2007年9月2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4天后发审委将召开发审会审核中国石油A股IPO申请。中石油的H股价格开始上升之旅,当港股高达20港元左右时,A股发行创出天价。很明显,这是境外市场对境内公司定价权的操纵,其手法与中国人寿等公司一模一样。
由于信用不彰,大公司在境外上市时必须提供额外信用,中石油提供的是低价,以及分红。巴菲特看中的是中石油每年占当年净利润45%的现金分红能力。
有两类投资者获得了实在的红利:一是境外长期持有中石油的投资者,通过现金分红回收成本获得净利。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中联通,最近4年海外分红高达7000亿元。从上市至今,中石油等公司是境外投资者的“大笨象”,既有业绩也有信用。因此,在美国股市上表现相对平稳;二是大股东,中国石油集团以流通股占比86.35%具有绝对优势,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现金分红流入了中国石油集团,羊毛出在羊身上。以高价购入中石油的境内普通投资者,受到股价与收益率下行的双层损失。即便市值损失60%,大股东仍然稳赚不赔。中石油在A股天量天价发行,摊薄每股红利,以巴菲特为首的境外投资者陆续退出中石油,锁定收益。
中石油案例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其中之一就是,既然境外机构如此狡猾,境内公司不应该到境外上市,中国也不应该开辟国际板,让国外公司来圈钱。线性思维,将让中国市场走向闭关的老路。
A股投资者之所以在中石油股票上大上其当,是因为定价机制扭曲与大小股东利益南辕北辙造成的。从日后的走势看,境外机构的定价显然更加准确,此时要做的是校准A股市场的定价系统,让定价体系离准确近一步。
决策者吸取了教训,境外市场发行股票在境内之后,以便掌握定价权,同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方合伙人成为硬性制度,这是向正确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小步。即便如此,在股市上获得收益的投资者仍然凤毛麟角,A股市场扭曲的定价体系无法获得话语权,而话语权的缺失进一步弱化了国际定价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按照市场体系进行定价,披露完整、详尽的信息,斩断利益链条是唯一的出路。
另一个错误结论是,关起门来圈自己的钱,以为圈投资者的钱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大战略,是为了中国经济的未来着想。
尊重市场之外,还需要拥有正确的市场理念,股票市场是为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让大股东获得免费的午餐,一家公司没有经历市场的考验,在最短的时间达到万亿元的市值,一度全球排名第一,绝不是什么好事。比这更糟糕的是,为了圈钱,不惜在境外低价发行。打如此算盘,要小心了,市场正在以瘫痪进行报复。
国际能源巨头们也实行分红,欧洲投资者偏好现金分红。欧洲大型能源公司投其所好,壳牌公司的股息率是4.2%,道达尔为5%。《巴伦周刊》报道,大能源企业开始关注投资者要求增加分红的呼声。雪佛龙公司过去12个月两次提高股息,现在它的股价为109美元,而股息率是3.3%。一向小气的埃克森美孚也提高了股息,股息率为2.7%,很有可能年内再次提高股息率。
看到没有,以中石油目前3%不到的股息率,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分红不是问题,圈钱与高昂的成本、含糊的关联交易、在新能源战中的失败才是大问题。
Ⅲ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记
2009年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
世界权威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2009年(第六届)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暨“2009中国上市公司金牌董事会”评选中,中国远洋成功入围
新出炉的“2009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更好地体现了今天的中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中远洋凭借良好的品牌形象成功入围前10强。 2007年1月
CKYH联盟重组地东航线。
中远集运与法国达飞(CMA CGM)将合作新辟一条地西航线(AMX)。
2007年2月
魏家福董事长在“2006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颁奖大会”上荣获“推进中国企业信息化杰出人物”奖
中远太平洋获《IR magazine》杂志“最佳投资者关系”奖
2007年3月
中远物流成功完成单件重达1,466吨和1,347吨的两件加氢裂化反应器全程物流服务,刷新重大件货物水陆联合运输及重大件滚装上下船的全国记录
2007年4月
中远物流成功完成俄罗斯“中国国家展”全程物流服务
中国远洋和中远太平洋再次入选福布斯全球2000领先企业榜
中远太平洋与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入股福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29%股权合作意向书
2007年5月
中远太平洋获《财资》杂志评选为公司管治优异奖
中远集运签订8艘8,500TEU船舶期租合约
中远集运获《Lloyd's Loading List》杂志2006年度有关航线交货期快奖项
中远物流成功中标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海外物流服务项目
中远物流首次在印度完成超限货物滚卸和公路运输
2007年6月
中国远洋完成A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5,127,195,942.08元
6月26日,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7年7月
中国远洋荣获《环球企业家》“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奖
中国远洋控股股东中远集团荣登《财富》世界500强
中远物流成功操作亚洲最大风电物流项目
亚洲首艘万箱级集装箱船“中远亚洲”轮在韩国命名
2007年8月
中远物流采用最新半浮态滚卸技术成功卸载超重货物
2007年9月
中远太平洋荣获法律界知名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ALB)所颁发的“香港年度最佳企业法律团队”及“最佳航运企业法律团队”两个大奖。
中远集运与船东Seaspan Corporation签署8艘13,100TEU船舶租约
广州港集团与中国远洋控股的中远太平洋等公司合资经营的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建成,而6个集装箱泊位中的最后4个已开始投产
2007年10月
中远物流与拜耳材料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远洋所属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物流诚信品牌建设功勋企业
中国远洋被纳入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和A50指数
中国远洋2006年年报荣获2007年ARC杰出奖
中国远洋非公开发行A股全部议案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
中远太平洋完成收购苏伊士运河码头20%股权
2007年11月
中远物流成功签约空客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物流服务项目
中远太平洋入股厦门海沧港区码头70%权益
中国远洋被纳入巨潮40指数
CKYH联盟优化亚洲/西北欧航线
魏家福董事长在中国服务贸易大会暨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中国服务贸易协会首任会长
中国远洋位列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全球华商一千排行榜”运输及物流业第一名
2007年12月
中国远洋进入沪深300和中证100等指数
中国远洋入选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股
中远集运签约建造16+4艘4,250TEU集装箱船
中国远洋完成收购中远集团下属主要干散货航运公司股权及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项目 2006年1月中远集运与日本铁路货运(JR货运)合作在中日航线上开展海铁联运。
2006年2月
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被美国《商务周刊》评选为本年度行业领袖人物。
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获选二零零五年中国十大系列英才奖。
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荣获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大会首次设立的“中国企业信息化年度人物大奖”。在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的排名中,中远集运列第19名。
2006年3月
中国远洋被纳入道琼斯中国海外50指数成份股。
中远集运再次蝉联“远东/加东航线”年度最佳承运人,这是中远集运连续第五次通过投票蝉联这一荣誉称号。
“中远宁波”轮命名暨首航宁波港仪式在宁波北仑港举行。“中远宁波”最大载箱量达9,449标准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设备最先进、航速最快的集装箱船之一。
2006年4月
中远集运荣获长滩港务局首次颁发的环保奖旗(Green Flag) ,以表彰其对港口环保所做的贡献。
中国远洋位列福布斯(亚洲版)全球2,000大企业1,352名。
中远集运“俊河轮”抵达希腊港口比雷埃夫斯,这是中国集装箱船首次直航希腊。
中远物流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签订阿尔及利亚500万吨炼油厂项目物流合同。
中远太平洋连续第二年被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Forbes)评选为二零零六年全球2,000家卓越企业。 中远太平洋与上实基建控股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其持有的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10%股权。
中集集团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中集集团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2006年5月
上海中远物流重大件运输公司顺利完成“大连石化进口大件货物滚装卸船”的物流服务,开创了国内行业内6纵列滚卸特大型超重设备运输的先河。
2006年6月
中远集运、川崎、阳明和韩进(CKYH联盟)四方峰会在日本宫崎举行。CKYH联盟各方在峰会上重申,将进一步加强彼此在各领域的合作,为广大客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服务。
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荣获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二零零六年度“杰出管理奖” (Distinguished CEO Award) 。
中远集运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江南船厂共同签署了订造8艘5,100标准箱集装箱船的协议,8艘船舶将于二零零九年六月至二零一零年六月之间全部交付。
中远集运荣获“二零零六年度《劳氏亚洲航运物流》最佳海运公司”奖。
中远物流荣获“二零零六年度《劳氏亚洲航运物流》最佳第三方物流公司”奖。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公布“二零零六年度中国道路运输企业100强”名单,中远物流名列榜首。
中远太平洋入股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30%股权,与合资各方共同兴建、经营和管理天津北港池的3个泊位。
中远太平洋入股宁波远东码头有限公司20%股权,与合资各方共同兴建、经营和管理位于宁波北仑港四期及五期的5个泊位。
中远太平洋出售600,082标准箱的海运集装箱(“转售资产”),与买方签订销售协议及管理服务协议,并为该批转售资产提供行政与管理服务。
2006年7月
中国远洋成功入选《环球企业家》“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50强”。
中远集运完成向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收购中远菲律宾有限公司和中远(香港)货运服务有限公司等两家海外网络公司。
中国远洋入选《财富》(中文版)“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位列总排名的第25位和航空航运业公司排名的第1位。
中远希腊号集装箱船命名暨首航比雷埃夫斯港庆祝仪式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举行。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出席仪式并致辞。
“中远巴拿马”轮首航巴拿马庆典仪式在巴拿马运河举行,中国远洋副董事长张富生、执行董事总经理陈洪生以及巴拿马总统夫人、第二副总统等政要出席了庆典仪式。
2006年8月
中远太平洋入股泉州港务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71.43%股权,与泉州港务局共同经营和管理位于泉州的6个泊位。
中远物流中标印度Reliance集团石化项目。
中远太平洋与A.P.穆勒-马士基集团签订协议,A.P.穆勒-马士基集团将认购中远太平洋全资附属公司-中远码头(南沙)有限公司(“中远南沙公司”)33.9%股权,中远南沙公司持有广州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59%股权。
在由上海航运交易所组织实施的“二零零五年国际航运及其辅助企业资信评估工作”中,中远集运被授予“国际班轮运输资质信誉优秀企业(AAA-)”,这是参选的国际班轮公司中唯一一家AAA级企业。
2006年9月
中国远洋二零零五年年报荣获美国纽约知名评奖机构MerComm, Inc.第20届年度ARC 国际年报三项大奖,包括:最佳年报主席报告金奖、最佳年报整体表现银奖和最佳年报封面设计荣誉奖。
中远物流在中国经济时报、中国航务周刊等30余家中国媒体组成的中国物流媒体联盟举办的行业评选活动中,荣获“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中国物流最具影响力企业”之榜首荣誉。
中远太平洋宣布增资及收购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泊位。
2006年10月
中远物流在“第三届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的评比中,连续三年被评选为中国物流百强榜首企业。
中国远洋在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5亿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
2006年11月
中远集运在中国货运行业“第五届中国货运业大奖颁奖典礼”上荣获最佳船公司的综合服务、中国-美洲航线、中国-欧洲/地中海航线、中国-日本航线(泛亚)及中国-韩国航线5项金奖和中国-东南亚/澳新航线银奖。这是中远集运连续第五次在中国货运业评比中获得多项金奖。
中远物流在中国货运行业“第五届中国货运业大奖颁奖典礼”上的“最佳物流公司”评选中,荣获全部4项评选“综合服务”、“仓储管理”、“流程管理”和“网络覆盖”的第一名。
中国远洋董事会因在企业管治方面的出色表现被香港董事学会授予“二零零六年度杰出董事奖”(上市公司非囱生指数成份股组别),成为首家获得该奖项的H股公司。
中远太平洋董事会被香港董事学会授予“二零零六年度杰出董事奖”(囱生指数成份股组别)。
中远太平洋连续第二年获香港财经杂志《经济一周》评选为“香港杰出企业”。
2006年12月
中国远洋完成向控股股东中远集团收购中远物流51%权益的全部法律手续。
中远太平洋与川崎汽船株式会社、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韩进海运有限公司及EuropeContainer Terminals B.V. 签署备忘录,将共同兴建和经营位于荷兰鹿特丹港Maasvlakte港区的Euromax码头。
中远太平洋获IR Magazine颁发二零零六年度最佳投资者关系优异奖。 2005年3月
中国远洋在北京成立。
2005年4月
中远太平洋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南沙港二期集装箱码头合资框架协议。
中远集运荣获《货运物流信息》(Cargonews China)颁发的“最佳航运公司(中国贸易)”奖项。
中远集运与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签署4艘世界上最大型集装箱船(10,000标准箱)的建造合同,首艘船将于二零零八年交付使用。
中远太平洋被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Forbes)评选为2005年全球2,000家卓越企业之一。
2005年5月
中远集运获得中国货运行业“第四届中国货运业大奖”评选的2004年最佳船公司金轮奖中的综合服务、中国-美西/美东航线、中国-欧洲航线、中国-韩国航线、内支线(泛亚)等五项金奖;其下属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获得最佳货代公司金奖。
中远太平洋入股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20%股权,该合资公司于8月26日隆重开业。
中远集运获加拿大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FA)2005年“远东/加东航线年度最佳承运人”,这是中远集运连续第四年获得这一称号。
2005年6月
中国远洋(HK1919.)正式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2005年7月
中国远洋被纳入富时中国指数、富时亚太指数(不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富时环球指数、富时全球新兴市场指数、富时/恒生亚洲耐用品指数、新华富时QDII香港指数。
2005年8月
泛亚公司与重庆东风船舶工业公司签署9艘2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舶建造合同。
中远集运所属11艘集装箱船舶获得美国“21世纪优质船舶”称号。
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于中国船东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上再次全票当选中国船东协会会长。
2005年9月
中国远洋被纳入恒生国企指数成份股。
中远太平洋与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协议,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发展宁波港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七号泊位,中远太平洋持有20%股权。
中远集运和中货总公司共同注资,在深圳成立了华南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整合在华南地区和香港的营销机构。
2005年10月
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获得美国着名的国际海运和贸易组织“国际螺旋桨俱乐部”颁发的“海运成就奖”。这是该组织自1927年成立以来首次向美国以外的航运公司总裁授予此奖。
中远集运、川崎汽船和韩进海运共同开辟华南-中东快航。
中远太平洋获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最佳投资者关系之亚洲综合性企业”及“最佳投资者关系之中资企业”。
中远集运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05年12月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开港仪式在洋山深水港一期码头隆重举行,中远集运所属8,204标准箱的“COSCO CHINA”轮参加了洋山港开港仪式。
中远太平洋签署入股上海洋山港二期集装箱码头之合资协议,中远太平洋占10%权益。
中远太平洋签署收购埃及苏伊士运河码头(Suez Canal Container Terminal S.A.E.) 20%股权之协议。
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当选“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中远集运荣获“创建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Ⅳ 提供几只黑马
中国远洋不错。
中远上市50天股价翻4倍
中国远洋昨天下午盘中再次涨停,股价最高达到62.8元创历史新高。中国远洋自上市以来,仅用50个交易日的时间股价就翻了4倍,如果按照其发行价8.48元来算,涨幅更是达到640.5%。
据历史资料,中国远洋于6月26日上市,首日涨幅就已超过100%。从半年报数据看,机构在中国远洋上市后就大举买入,共有177家基金建仓中国远洋。而中国远洋股价也是一路飙升,宣布增发收购大股东资产后,中国远洋更是连续6个涨停板。
中国远洋股价飞涨在各大财经网站引起极大关注,很多中国远洋的股民欢欣鼓舞纷纷发贴表示热烈祝贺。对中国远洋的后续表现股民大多持乐观立场,预计股价持续冲高的言论接连不断。认为世界贸易的增长,中国世界工厂的资源和产品的频繁进出将使得中国的物流大增。虽然世界石油价格的高企更加使得航运成本增加,但作为强势海运的垄断企业,中国远洋有能力将这些增加的成本转变成更加多倍数上涨的运价,从而使得盈利巨幅提高。
干散货运输盛宴继续
表明干散货行业景气程度的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已经冲上1万点,并且仍然处于上升通道,丝毫看不出到头的迹象,行业内已经预计明年将可能超过13000点。
上海航运交易所说,在太平洋和大西洋(19.53,-2.17,-10.00%)地区,全球蜂拥而至的冬季煤炭需求导致澳洲煤炭出口港船舶压港仍相当严峻,美湾谷物贸易高潮余音未尽,加之韩国租家们在中长期期租市场大举发力使运力紧张局面进一步凸显,这些利多因素推动巴拿马型船市场行情在1万点以上的高位继续扬帆疾进。
中国远洋与中国船舶(251.52,-15.83,-5.92%)一样,都是三大推动力造就的大牛股,这三大推动力一是大需求、二是大整合、三是大牛市。只要这三大推动力存在,中国远洋就要担当既得利益者。
据国家发改委10月23日公布的数据,9月份全国动力煤市场交易活跃,市场交易价格走高,海上煤炭运价持续上升。煤炭产量稳定增长,运量有所减少,出口保持较高水平。
以中国宝钢为首的中国钢铁制造商与国外矿业公司之间的谈判将于未来两周启动,谈判内容是从2008年4月开始为期一年的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目前各方面都预测由于中国需求旺盛,而市场供应不足,钢铁行业明年将迎来铁矿石合同价格上涨高达50%的局面。作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铁矿石和煤炭的运输商将以同样高昂的运价分享行业盛宴。
壳资源将被充分利用
华泰证券指出,在干散货市场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中国远洋经营干散货的手法也正在发生策略性的转化,对自有船舶加大了中长期租赁的比例,以期在市场高点锁定利润;对租赁船舶则加大了管理,根据市场价格反映的盈利水平决定是否继续租赁运力,使得租入的船舶租期与需求相匹配,中国远洋显然争取把租期由短期转向长期,以期稳定利润。
中远集团所拥有的船舶的价值都是按照其造价计算的,这些船大多于前几年市场低迷时建造,若按现有市值计算,中国远洋的资产溢价增值部分接近千亿元。
中国远洋10月23日召开了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H股类别股东大会、A股类别股东大会和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中远集团向中国远洋注入其它资产、中国远洋非公开发行A股的议案获高票通过。
据悉,到会股东投票踊跃,还有1600多名股东通过网络对相关议题进行投票。会上,投资者对中国远洋2007年乃至今后的发展趋势高度关注,并表现出对公司管治和未来前景充满信心。中国远洋魏家福董事长及高管层一一回答了股东的提问,整个会场洋溢着热烈和谐的气氛。
中远集团资产非常丰富,包括参股中集集团(26.67,-2.07,-7.20%)、控股中远太平洋,还有目前中国最好的修船厂,这些资产很可能获得解放,进入二级市场流通,而中国远洋作为中远集团的明星上市平台,壳资源将被充分利用,中国远洋的想象空间将又一次被打开,有理由上演长期上涨的趋势。
Ⅳ 中远 和 中海油 ,熟悉的人麻烦介绍一下情况。
海油还是要好一些,毕竟是垄断资源的,利润率高。中远所处的行业属于高度竞争的行业,利润率低。
Ⅵ 中国船舶燃料公司秦皇岛分公司怎么样啊,它和中国远洋集团还有中国石油什么关系
你好,中国船舶燃料公司秦皇岛分公司直属中国船舶燃料公司,依托于中国远洋集团和中石油这两个大股东,目前公司效益良好,员工待遇收入稳定,我是中国船舶燃料秦皇岛公司的,中远和中石油是两个实力雄厚的大股东,所以前景还是很好的,目前公司发展很快的,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Ⅶ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是否我们过度依赖进口
中国的石油主要靠进口,对外依存度超过65%。对比之下,煤炭对外依存度只有5%。进口的主要原因在于中东石油质量好、开采成本低,加上运到中国的成本也便宜;而中国本土的石油品相不高、加工成本高,并不占优势。从经济层面说,国际贸易发挥比较优势,中东石油好价格低,就是该更多进口中东石油。就跟欧美国家依赖中国低廉价格劳动力一样的。依赖度大了,也会有人说,要是中国切断了劳动力供应,那该怎么办?美国人要不要用中国制造了?极端、战争风险有没有?当然有,核战争一打世界整体灭绝的风险都有。只是概率比较低。防范潜在风险,可能还是多渠道进口。除了中东沙特,还有俄罗斯、尼日尔爾利亚、委内瑞拉,自己的油田也可以作为备用。发展电动卡车、汽车也是方向,而且这一方向有迅速加快的趋势。能发电的东西就多了,中国石油储量不多,但煤炭极其丰富,能用至少一两百年。还有页岩气、可燃冰、核能、太阳能都能转化为电力使用。未来20年,如果电动汽车大面积普及,石油地位就大为下降了。
Ⅷ 601919中国远洋
油价的上涨对远洋来说的确是利空,但是对其收益影响不打,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提高运费来降低其运营成本。作为全球第二大干散货运输商,远洋的拳头利润来自干散货运输,尤其在每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是全球干散货运输旺季,干散货运输供不应求,预期这种紧张的局面要到2010年才能缓解。远洋一季度业绩每股0.6元,预期二三季度业绩将高于0.6元,今年的每股收益要高于原有预期2.25元。601919市盈率只有13倍,足可以支撑其现在的股价。而且今年可能将油轮资产注入,另外远洋还有造船资产等待注入。如此多的利好,我们坚信远洋的股价绝对不止现在的30左右。601919不适合做短线,而适合长线投资。
其近期的走势一直围绕着60日均线和5日均线在反复争夺,一来洗筹,二来机构获取更多的筹码为后市拉升蓄势。所以没有必要担心其近期的振荡走势。放心持有
Ⅸ 中国远洋与马士基差距有哪些
cosco号称中国第二海军,亲儿子还是有钱花的,就是亏多了,这几年油价涨了不少,看BUF就知道了,特别是滚装船啊、干散货啊滑坡特别厉害。中国出口也没以前那么红火了。
1、产业整合。AP穆勒手里不止有马士基,上游还有石油开采,有银行(没记错的话这个银行进过500强),平行的有码头投资和物流。最大的成本就是油费了,人家就是左口袋的钱放进右口袋,倒腾一下两家公司还一起赚钱。上海洋山码头的回报率让马士基自己都惊呆了,预计70年回本,按这速度,30年差不多就可以盈利了,赶紧多投几个。马士基的冻柜冷链运输服务水平比大多数航运公司高得多。人家还能在圣诞节之际从丹麦本土用集装箱运点土特产来做员工福利,送客户。虽然是丹麦曲奇,但是跟超市里的进口货口味还是差很多的,赶紧用料更凶狠啊,盒子也是订制的。自己发达了,也不忘帮本国另一大企业好基友丹麦曲奇做广告啊。
2、服务水平。马士基的班轮准点率很高,在航运业里是number 1,客服水平也比较高,这是附加值高的服务,人家就是贵得有理由嘛。PS人家招聘搞个性格测试都要才瑞士研究(该研究所给也搞过美国大兵选拔的性格测试)所订制,细节都追求高大上啊。
3、政府公关和法务团队。把货搞上船就让它漂着了,人家目的港进口的政府公关也做得很好的,特别是非洲那种海关也耍流氓的地方。
4、oy高,有一天新CEO突然觉得死磕市场份额不是那么重要了,净利润才是王道,于是觉得可以牺牲两三点的market share来换oy的提高。比如人家日本货,又轻价值又高的电子产品啊,轻泡货船东最爱啊,哪像那些义乌小商品,石头啊,低档日用品啊,拼个箱就死命塞到超重还谎报重量,海关一开箱检查完居然装不回去了。
5、最重要的最后说,企业性质。说到底马士基是AP穆勒家族的,CEO要交作业的,经营得不好就下课,有干得很长的CEO吗?好像没有耶。中远是央企,你懂的。
Ⅹ 中国远洋集团 在世界500强里排名第几
中国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35家公司排名(2008)
排名 公司名称 主要业务 营业收入(亿美元)
16 中国石化 炼油 1592.60
24 国家电网 电力 1328.85
25 中国石油天然气 炼油 1297.98
132 鸿海精密 电子 518.28
133 中国工商银行 银行 515.26
148 中国移动通信 电信 470.55
159 中国人寿 保险 434.40
171 中国建设银行 银行 413.07
187 中国银行 银行 389.04
223 中国农业银行 银行 340.59
226 中国南方电网 电力 338.61
257 中化集团 贸易 302.04
259 宝钢集团 金属 299.39
286 和记黄埔 多元化 280.35
288 中国电信 电信 278.56
300 国泰金融控股 保险 268.11
303 一汽集团 汽车 263.91
324 中油公司 炼油 248.08
341 中国中铁 工程建筑 237.32
344 广达电脑 计算机 236.65
349 来宝集团 贸易 234.97
356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工程建筑 233.35
363 华硕电脑 计算机 229.93
373 上汽集团 汽车 226.07
385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工程建筑 221.28
395 台塑石化 化学 213.44
398 中粮集团 贸易 212.02
405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 海运 208.40
4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炼油 206.37
412 中国五矿集团 贸易 205.17
426 中交集团 工程建筑 199.91
437 怡和洋行 贸易 194.45
476 中国铝业集团 金属 175.77
480 中冶集团 工程建筑 175.15
499 联想集团 计算机 167.88
远洋排在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