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检测仪器怎么用
扩展阅读
怎么下载samp工具箱 2025-07-29 01:57:35
厂家一万块产品要多少税 2025-07-29 01:27:50

石油检测仪器怎么用

发布时间: 2022-06-14 04:50:00

Ⅰ 测石油的仪器怎么使用

呃,拿那个测石油的仪器踏入那个石油当中,然后那个指针会呃,转动到数字所对应的数字就是测量这个石油的纯度。

Ⅱ 石油产品热值检测为什么油品中不能含水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一:准备内筒水:适当调节小筒水温,一般要使小筒水温低于外筒温度1K左右,这样才能到试验终点时内筒比外筒高1K左右,作标定或测发热量做平行样时。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二:准备氧弹,将饶制好的点火丝紧固在氧弹的两个点火电极上,确保接触良好,点火丝的阻值一般取4~6Ω。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三:将小筒小心放入套筒中,把氧弹平稳放入小筒的支脚上,轻轻合上上盖,使上盖上的中心电极与氧弹弹头良好接触,否则可通过调节中心电极螺钉露出长度来实现。调节好后,上盖压下时密封圈圆周与方箱上面应均匀接触。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四:选择试验的项目(标定或测量),输入试样数据,开始进行试验。整个试验过程参见上述相关内容。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五:试验结束,屏幕显示试验结果,当打印选项设为“自动”时,还将自动打印输出试验报告。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六:掀起上盖,取出小筒和氧弹将氧弹放气后打开进行清洗,为下一次试验作准备。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技术特点:

* 采用高级单片机系统来控制仪器实验自动充水、自动调节水温、自动定量水、自动搅拌、自动点火等功能,操作简便。用户只需装好氧弹并输入相关数据即可自动完成测量全过程。可长时间连续进行测量。中文菜单式操作界面,直观、友好、易学易用。

* 自动跟踪环境温度,不需要测量外桶水温

* 自动测量,换算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

* 内置大容量电子记录仪,保存近4000组数据

* 内置水循环系统,自动换水,自动称水重,减少认为误差

* 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提示,对操作人员素质无要求

Ⅲ 一般做油品检测需要用到哪些仪器

A601油液质量快速分析仪采用单片机技术研制而成,该仪器由传感电路、计算机电路、显示电路、接口电路和内置交直流电源系统组成。仪器检测以及在用润滑油是否合格,是企业保护设备、节约能源加强润滑管理、实现按质换油的检测工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油田、港口、运输、矿山、电力、冶金、化工、工程机械等领域。仪器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测量范围广。

油品检测

仪器特点

1、提高了仪器的测试精度和使用可靠性,他不仅能测各种润滑油,如机油和齿轮油。

2、能测要求灵敏度高的液压油等。

3、供电为交直流两用,方便使用。

4、仪器数据库中有一定数量的油品报废参考值,操作时只要根据测试窗口指示规范操作即可,检测后自动将油品质量划分为报废、堪用和良好三个等级;

5、操作方便。免调零,只有一个传感器,用户只需要往一个传感器分别加入标准液与待测液就可以得到测量结果。

6、测量重复性好,多次测试结果一致。

技术参数

重复性测量:误差≤3%

检测项目:水分,颗粒污染

整机功耗:≤300mW 电池可连续工作 6 小时

电源:交流电:市电~220V/50Hz;

直流电:9V 高能可充电电池。

尺寸(长×宽×高):22.5 mm ×22.5 mm × 14.0mm

重量:≤5kg

Ⅳ 怎样分析石油样品(仪器及其方法)

看分析石油中的什么成分。我们实验室做过一些油指纹分析:分析石油中的正构烷烃用气相色谱法,所用仪器为安捷伦6890;分析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用分子荧光法,所用仪器为瓦里安分子荧光光度计;分析石油中的镍钒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所用仪器为北京普析通用生产;分析石油中卟啉用液质联用法,仪器为安捷伦LC-MS6120

Ⅳ 润滑油分析仪该如何使用

正确使用润滑油对于提高机组的运行性能、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节约经济开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随着机器运转时间的推移,制冷系统内的润滑油会不断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定期进行取样化验分析,或作色泽相位对比检查,当油质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更换。正常情况下,制冷系统内的润滑油应每年更换一次。
(2)换油要求
①认准新换油的牌号,最好不要轻易改变冷冻油的牌号,严禁使用一般的机油代替冷冻油。
②更换前先将系统内的油全部放出,并加入部分新油,将残留在系统内的旧油全部洗净放出,以防止原有的油破坏新油的各项性能指标,而影响机组的使用寿命。
③换油时,应设法排出油冷却器的剩余油。对油箱和抽气回收装置内的沉淀物和铁锈进行彻底清除,并对油泵和过滤器进行拆卸、检查和清洗,以保证更换后的润滑油清洁纯净,润滑良好。
(3)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机组停机期间,当润滑油与制冷剂在系统内共存时,应对油润滑油通电加热,使油温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②在冬季,当润滑油和制冷剂在系统内共存时,其管理方式应根据机型来决定。离心式冷水机组,特别是以R11为制冷剂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应保持电加热器为通电状态,使油温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而螺杆式和活塞式冷水机组可以不对电加热器通电,使用前再接通油加热器的电源,加热24h,即可开机。

Ⅵ 怎么用红外测油仪

如何判断是否是真正的三波数测油仪呢?
红外测油仪实质就是根据特殊情况的需要,限定了波长范围的红外光谱仪。具有专业性强、稳定性好、快速、简便等特点。因此如何认识红外测油仪先要对红外光谱仪有所了解。
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原理:由于物质在红外光照射下,只能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线,因此不同物质只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入射光而形成各自特征的红外光谱,而对一定波长红外线吸收的强弱则与物质的浓度有关。根据这一原理可进行物质定性、定量分析及复杂分子的结构研究。
真正意义上对光谱的研究是从英国科学家牛顿(Newton) 开始的。1666 年牛顿证明一束白光可分为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可见光,而这一系列的光投影到一个屏幕上出现了一条从紫色到红色的光带。牛顿导入“光谱”(spectrum)一词来描述这一现象。牛顿的研究是光谱科学开端的标志。
1881年Abney 和Festing 第一次将红外线用于分子结构的研究。他们Hilger光谱仪拍下了46个有机液体的从0.7到1.2微米区域的红外吸收光谱。由于这种仪器检测器的限制,所能够记录下的光谱波长范围十分有限。
1908 年Coblentz 制备和应用了用氯化钠晶体为棱镜的红外光谱议;1910 年Wood 和Trowbridge6 研制了小阶梯光栅红外光谱议;1918 年Sleator 和Randall 研制出高分辨仪器。 20 世纪40 年代开始研究双光束红外光谱议。1950 年由美国PE 公司开始商业化生产名为Perkin-Elmer 21 的双光束红外光谱议。与单光束光谱仪相比,双光束红外光谱议不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光谱学家进行操作,能够很快的得到光谱图。Perkin-Elmer 21 的问世大大的促进了红外光谱仪的普及。
现代红外光谱议是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的仪器。该类仪器不用棱镜或者光栅分光,而是用干涉仪得到干涉图,采用傅立叶变换将以时间为变量的干涉图变换为以频率为变量的光谱图。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产生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大家对于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已有所了解,那么现在了解一下三波数红外光谱法。
矿物油是由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早期的各种定量方法都是测量混合组分中部分化合物某一特性基团的特殊吸收(发射),进而推算混合组分总量;一旦具有该特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吸收系数必然相应变化,所以都存在“标准油”的选择问题,长期以来未能统一。
GB/T 16488-1996的颁布首选了三波长红外光谱法作为统一方法,同时兼顾国情,保留了非分散红外法。
下文主要摘自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矿物油的技术和应用 韩子兴,肖丽
1、 非分散红外法的原理及技术局限性
非分散红外法以石油类物质的CH3、 CH2在3.3~3.6 µm 的特征吸收作为测定油含量的基础。该法只利用了矿物油中CH3、 CH2两个特性基团的红外吸收进行测定,没有参考其中芳环的响应,存在“以偏概全”之不足。为考察应用中的局限性,用不同配比甚至极端比例的混合烃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

No 烃组成 烷烃%(V) 实测值mg/L 回收率%
1 10:0:0 100 156 142
2 7:3:0 100 137 125
3 6.5:2.5:1 90 136 124
4 9:10:1 95 123 112
5 3:7:0 100 122 111
6 9:2:1 91.7 116 105
7 5:3:1 88.9 110 100
8 4:2:1 85.7 109 99.1
9 7:0:3 70 105 95.5
10 0:10:0 100 104 94.5
11 1:2:1 75 86 78.2
12 1:8:4 69.2 79 71.8
13 0:7:3 70 78 70.9
14 3:0:7 30 52 47.3
15 0:3:7 30 36 32.7
16 0:0:10 0 10 9.1

表1
注:烃组成为正十六烷:姥鲛烷:甲苯(V/V);校准油配制值为110mg/L(5:3:1V/V)
由表1可见,非分散红外测油仪对标准油的依赖性确实太大,其所响应的只是烃组成中的CH3、 CH2。回收率对烷烃%(V)的相关性非常显着,P%=4.5+0.79*烷烃%(V),r=0.94;对芳环的响应则未给予应有的考虑,随着样品与校准油中芳烃含量差异的加大,误差也相应增大。

2 、三波长红外光谱法
2.1 三波长红外光谱法的技术路线
矿物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烃类又存在同系物,无法获得各结构单元、组成比例完全一样的标样,没有常规定量方法的计量关系可以利用。ISO组织用“毋需标准样品的红外光谱定量法”-官能团分析法[1,2]推出了全新的红外分光光度法[3]。
矿物油从化学结构上看主要含CH3、 CH2、芳环三种基团。其组成中的“任一化合物”均可由这三种基团“拼装”而成,因此可分别测定矿物油中的上述三种基团的量,全部基团累加后可得总量。

2.2 数学模型建立及其参数标定
溶液在某一波数处的吸收强度正比于其中某种基团的浓度,且吸收具有加和性[2]。各种基团有不同的吸收强度,所以基团累加时应以各类基团的吸光系数为权,吸光度为权重,加权累计[2]。CH2、 CH3、芳环的C-H键伸缩振动吸收分别在2930cm-1、2960 cm-1、3030cm-1处。由吸收的加和性可知,三波数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分别为三类基团吸收的分类汇总值,所以其原始数学模型为:
C=x* A2930+y* A2960+z* A3030 (1)
C为溶剂中矿物油的浓度,x、y、z 分别为CH2、 CH3、芳环的C-H键的吸光度系数。因脂烃基对芳环的吸收有叠加,尽管很小,但芳环的吸光度系数大[2],易引起大的误差,需引入校正系数F对A3030修正:
C=x* A2930+y* A2960+ z*( A3030- A2930/F) (2)
此即“三波长红外光谱法”的基本数学模型。
理论上,吸收系数为特定值,但随仪器精度、操作条件有差别,可借助模型化合物的纯物质标定本仪器的值[4]。分别配制富含CH2(如正十六烷)、 CH3(如姥鲛烷或异辛烷)、芳环(如甲苯或苯)基团的单一标准溶液以标定x,y,z:在3400-1~2400cm-1之间进行红外光谱扫描,模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见图1。

图1
逐个量取3030 cm-1、2960 cm-1、2930 cm-1三处的吸光度,依次代入(2)式,得三联方程组,其中F为正十六烷的A2930/ A3030值。
对一特定仪器,在特定条件下,x、y、z、F保持稳定,Nicolet 750Ⅱ红外光谱仪的响应系数见表2。
表2 Nicolet 750 Ⅱ 红外光谱仪的响应系数
光源 溶剂 x y z f
近红外 CCL4 114.19 259.44 1582.5 82.5
中红外 CCL4 143.31 199.2 964.5 85.2
中红外 TTE 177.16 230.65 1015.1 78.0
2.3 系数验证及适应性检验
为验证校正系数,分别用国标样及自配B重油标样进行了回收率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国际样及B重油的测定结果
标样名称 标准值(mg/L) 测定值(mg/L) P% RE%
国际矿物油7330103 15.5±1.4 14.7 94.8 -5
国际矿物油7330401 20.4±2.4 19.5 95.6 -4
国际矿物油7330104 24.9±2.1 24.1 96.8 -3
B重油 10.0 9.95 99.5 -0.5%

试验结果表明,本校正系数的平均回收率为96.7%,相对误差在-0.5%~-5%之间,能满足实用测定要求。
三波长红外光谱法充分兼顾了链烷、环烷及芳香烷的共同影响,能适应各种组成比例混合烃的测定,避开了“标准油”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其对烃组成比例变化的适应性验证见表4。
表4表明,三波长红外光谱法对各种烃类组成比例,甚至极端比例的样品均具有很好的响应,不需在每次测定样品前提取或配制“标准油”,充分显示出该法对样品中烃类组成变化所特有的适应性。
表4 烃组成变化对三波长法的影响(配制值105mg/L)
烃组成 9:2:1 4:2:1 1:2:4 1:8:4 9:10:1 10:0:0 0:10:0 0:0:10
实测值mg/L 113.4 111.6 104.9 113.2 115.2 110.7 109.4 99.3
回收率% 108 106.3 99.9 107.8 109.7 105.4 104.2 94.6
芳烃%(V) 8.3 14.3 57.1 30.8 5 0 0 100

注:烃组成为正十六烷:姥鲛烷:甲苯(V/V).
事实证明,三波数红外光谱法是最能反应客观事实。无论实际水样中存在的矿质油是不是“标准油”,红外三波数法都能客观的检测出来。
现在回来文章的主题,真正的红外三波数测油仪是扫描2930cm-1、2960 cm-1、3030cm-1
三个波数,检测这三点的吸光度值,通过吸光度值来计算油的浓度。
不是真正三波数测油仪,只测一或两个点,然后根据这个点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油”的组份比例来推到出的油的浓度。
区分真伪三波数测油仪:
1、是否做标准曲线。真正的三波数测油仪是不用做标准曲线的,因为三波数测油仪是分别测2930cm-1、2960 cm-1、3030cm-1的吸光度值。所以不用做标准曲线。
2、有的测油仪也声称不做标准曲线,做校正系数。其实是把标准曲线隐藏起来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波数。实质还是非分散测油仪。
3、最有力的证据证明真正三波数测油仪的方法就是改变油中物质的成分比例,比如表1。然后测量,如果是三波数的就完全可以测出油的实际含量,如果不是三波数测出来的值就不准了。

Ⅶ 甲醇燃料油热值测定仪怎么用

燃料热值检测仪使用方法
1、将电源插头接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打开燃料热值检测仪盖,将内筒清理干净。
2、称样:把坩埚放到天平、按天平上的去皮键,让天平归“0”用随机送的针管抽取适量的油加入到坩埚重量0.9克到1克,把要化验的油品的样重记下来。
3、把坩埚放到燃料热值检测仪的氧弹桶的中心电极上。
4、穿点火丝:点火丝卡在燃料热值检测仪的氧弹两根金属棍上,系点火棉线:棉线搭在点火丝上再让重油接触到棉线、加入十毫升水装好氧弹。
5、充氧气15-20秒。(氧气在3个压力的情况下)、把氧弹放入燃料热值检测仪里面。
6、按燃料热值检测仪上发热量键,输入重量,再按发热量键,显示添加物重量后在输入零在按发热量键,注水机器开始工作,十五分钟打印结果。
7、氧弹的操作应当垂直提着【氧弹的提手】,不可拿着氧弹中部和底部。防止点火棉线和所测物质分离造成点火失败,或则造成所测物质洒出燃烧皿外不参加燃烧导致化验结果偏差大。
8、每次做实验之前应当检查氧弹是否漏气,有漏气需要更换密封圈、否则会化验结果不准确。
8、点火丝两端分别挂接在两个电极上,弯曲点火丝与试样之间最近点距离<1 mm,点火丝不能 与试样和燃烧皿接触。
10、校准的时候,棉线和点火丝 ,长短应当尽量保持长短一致。
11、在热值检测仪器内筒放氧弹,期间应当轻、稳,避免因氧弹的震动造成点火丝或则棉线脱离而引起实验失败。
做燃料多年,望采纳

Ⅷ 石油烃用什么检测器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仪适应标准:用于测定石油中的饱和烃、烯烃和芳烃的体积百分数。它应用了荧残炭光指示剂使液体石油产品中主要烃类在硅胶吸附柱上显示出来的原理,从而计算烃类的体积百分数。
石油产品烃类测定仪采用了环保型的设计结构,是同行业中的新型结构,它避免了操作者和紫外灯的直接接触。同时采用了进口精密吸附柱,烃类界面的标定采用了可移动的定位指针。同时本机采用了两组振荡器,并且振荡器和测定仪为一体的设计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各路的振荡频率,使其得到需要的振荡频率,使仪器的操作方便。
仪器特点
1、设置了强弱振动开关,用户可以适当调节震动力量大小
2、设置了限压装置和空气过滤装置,使进入吸附柱的空气稳定而纯净
3、内部气路设计简单可靠,操作面板上设置了两路压力调节阀,调节此阀即可得到需要的压力
4、增设了空气压缩机过滤稳压装置及限压装置,使外来气体既纯净又稳定的进入到吸附柱中去

Ⅸ 机油测试仪怎么使用方法

产品简介:
油液质量检测仪主要由ARM高性能处理器、美国精良微水传感器、7寸电阻触摸LCD、USB接口、微型打印机等组成。通过对在用油液取样,与所使用的新油进行对比,方便、快速、稳定的测量出油品的微量水分参数。以低成本、简单的方法实现科学的按质换油,延长油品使用时间,及早发现设备故障,避免重大损失。
产品特性:

油液质量检测仪以微量水分的变化来反映在用油的老化程度为原理的油质分析检测仪器,该类仪器不仅为石油化工、汽车﹑工程机械﹑内燃机润滑系统和液压系统等提供了一套简洁而快速的油质检测手段,并通过对在用油的定期检测,还可以监视设备的运行状况,以防事故的发生。改变了设备管理中传统的定期换油方式,帮助企业真正实现了按质换油的科学做法。
技术参数:

油液质量检测仪可一次性测出油液的微量水分指标。
1. 操作方便,利用触摸屏可以完成所有操作;
2. 全中文操作提示,检测结果实时显示、实时保存;
3. 可检测无油液编号的任何一种油液;
4. 可在线分析历史数据,并导出数据;
5. 带微型打印机,方便保存数据;
6. 特有护腐蚀和抗污染涂层,保护湿润部件;
7. 内置微处理可进行实时数据分析;
8. 极好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使用方法:

1. 将仪器箱置于水平工作台上,打开箱体上盖。
2. 接通220V电源,打开"电源"开,红灯亮,仪器通电自检成功。液晶屏显示"WELCOME TO USE THY-21A"后,进入待机状态,预热10分钟以上。
3. 调校“0”。清洗油腔用沸程60℃~90℃的石油醚浸泡油腔,再用干棉球擦拭干净(2次)。按[MZ]键,液晶屏显示"PUT PURE"后待机,此时将新油(即与被测油同型号的干净油)滴入油腔3-5滴。
4、 当油腔内油面闭合时,按[ENTER]键,仪器进入调零状态,液晶屏显示“MZ……XX.X。”
5、手动调节调零旋钮,使液晶屏显值减小,当显示值在±0.2之内时,蜂鸣器响,液晶屏显示 “MZ…OK!”,调零完成,同时返回"THY-21A"。为了确保零点可靠,可再按[MZ]键,观察零点。
6、用干棉球将油腔内的擦净,再将石油醚滴入油腔;稍后用干棉球将该油腔擦净(2次)。
7、按[QT]键,液晶显示“PUT OLD.”后待机。
8、将被测油滴入右边油腔内3-5滴
9、当油腔内的油面闭合时,立即按[ENTER]键,红灯亮,进入快速检测状态
10、液晶屏显示检测数据,将该数据与报废指标参考值对比,可判断油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