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是怎么来的它是如何形成的
引言:石油对于人类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现代文明的命脉,对于发展文明是至关重要的,地球上石油的形成都是来自于一些古老海洋的浮游生物,这些生物会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有机分子,当浮游生物,死后他们的尸体会沉到海底当中,因为海底里氧气过于稀少,实体是没有办法分解的,所以就会聚集成厚厚的有机油泥在混杂着其他沙土和有机物,经过数百万年的形成,经过地面上高温和高压的情况会形成一种混合物,最终才会形成石油,这个过程是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最后石油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大的,而且现在也没有办法找到全方位的替代品。所以目前已经在采取一些其他的东西来代替石油,比如用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燃油,使用一些可降解物质来代替塑料等产品。
2.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以后的石油可不可以人工制造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
石油
[1]
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据媒体报道美国两位科学家在植物秸秆中提炼到了石油,所以以后肯定能人工制造的
3. 石油是怎样炼制的
石油“减肥”三步骤
从井中采出的石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因此,所谓让石油“减肥”,其实是让石油“脱水”。石油的“减肥”分为三步骤----即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每一道步骤,都关系着石油“减肥”的效果。
第一步:脱盐脱水
石油中混合着水、盐类、泥沙等物质。这些物质会生成具有腐蚀性的酸类物质。这些酸类物质会加速设备、容器和管线的腐蚀。因此,在“减肥”的第一个环节,炼油厂的工作人员会向石油中添加破乳剂(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为“分离油和水的高手”);同时,在高压电场和高温的条件下,最终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由于大部分盐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脱水的同时,也就脱去了盐分。
第二步:“蒸桑拿”
常压蒸馏有点像让石油“蒸桑拿”----把经过脱盐脱水的石油在常温下进行“加热”,再冷却。根据石油中所含有物质的沸点,把石油同其他液体混合物进一步分离。经过常压蒸馏后,汽、柴、煤油等轻质油和一些作为石油化工产品的原料的重油就诞生了。
第三步:变废为宝
减压蒸馏的步骤很有意思,能够“变废为宝”----在真空条件下,将重油和一些残留的渣油分别进行二次加工转化为轻质油。通过减压蒸馏,还可以得到制作润滑油的原料。另外,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要将分馏出来的轻质油进行催化重整。至此,石油的初加工完成了。
但是,石油的初加工一般只能得到20%~30%的轻质油产品,而且质量也达不到要求,必须再进行深度加工
希望满意
4. 石油是怎样产生的,能否人工制造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
石油
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据媒体报道美国两位科学家在植物秸秆中提炼到了石油,所以以后肯定能人工制造的
还有,石油是混合物。
你所说的这个问题是汽油状的不明有机物!这是有可能产生的!真正的汽油味是有机物挥发产生的!可能你所混合的几种成分里面就本来有与汽油相似结构的材料,在长时间放置产生反应,使得其中的油分解出来了!
5. 石油是什么变成的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 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组成不同类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应当物尽其用。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属低硫石蜡基原油。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着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着《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石油或其附属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吗?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我们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是从专门的气田中产出的!通过输气管道和气站再到各家各户。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 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6.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又是谁最先利用石油做能源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们死亡后的遗体随着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长年累月地一层层堆积起来,跟外界空气隔绝着,经过细菌的分解,以及地层内的高温、高压作用,生物遗体逐渐分解、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中国
西汉是我国最早开采和使用煤的时期,煤的颜色黝黑,状似石头,因而在古代有石涅、石炭、石墨、乌金、石黑丹等名称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约公元前五世纪)的山海经·五藏山经说,女床之山女几之山多石涅女床之山在今陕西,女几之山在今四川,说明当时这些地区已经发现了煤,这是我国关于煤的最早记载.
西汉时,我国开始开采煤矿并将煤用作燃料,史记·外戚世家记 载汉文帝即位那年,即公元前180年,窦太后之弟窦广国为其主人入 山作炭,入山作炭就是进山采煤当时还发生了岸崩(塌方)事故,岸 下百余人尽压杀,说明采煤的规模已经不小.解放以后,在河南巩县 铁生沟和郑州古荥镇等汉代冶铁遗址中,又发现了用于冶炼的煤块以及用煤末掺合粘土石英制成的煤饼,照一般情况看,煤用作冶炼燃料 应该比一般燃料晚,使用煤饼又要比使用煤块晚,可见西汉使用煤已有较长的时间.
北魏郦道元水经·河水注引释氏西域记中,有我国古代用煤冶铁的最早记载:屈茨北二百里,有山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屈茨即龟兹,在今新疆库车县内,那里冶炼的铁,可供当时新疆一带的36个国家使用,足见采煤冶铁的规模相当可观.
北宋末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开采和广泛使用煤,煤已较为普遍地 用于冶铁和制瓷的燃料,有的地方煤还代替了柴草,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主要燃料,宋代的煤矿开采,已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明代的采煤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已出现了排除瓦斯和防止矿井塌陷 的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煤的国家.在欧洲,公元315年才有关于煤的文字记载,比我国的文字记载晚了约800年;英国在公元13世纪才开始采煤,比我国晚了约 1400年.
我国最早发现、开采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气,要从3000多年前周代算起,《易经》中有“上火下泽”、“泽中有火”等记载,说明可燃的天然气在地表湖沼水面上逸出气苗.
1900多年前,班固的《汉书地理志》记载:“商奴,有洧水,可蘸”,是说在陕西延安一带的洧水(即清涧河)水面上有像油一样的东西可燃烧.
公元267年,晋朝张华着《博物志》记载:“酒泉延寿县南山泉水中漂有石油,采集后用作润滑车和燃烧照明.”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关于历史中我国人民认识、利用石油、天然气的记载有很多.
自魏晋以来到唐宋(公元7?13世纪)的史籍中的记载;在甘肃酒泉、新疆库车以及准噶尔盆地南缘等地都发现了石油,其古称为石漆、石脂水、火油等.
“石油”这一名称最早见于900多年前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的着作《梦溪笔谈》.书中曰:“鹿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脂水即此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
大约距今2000年前,在中国西北地区人们就知道漂浮在水面的石油“然(燃)之极明”,遂收集盛入容器,用以点灯.北魏郦道元(公元466/472?527年)的地理名着《水经注》中,曾有用石油“膏车及水碓钉甚佳”的记载(注:、车毂中铁也,即车轴.此句意为:用原油涂在车和水碓的轴承上,甚好).唐、宋以来,用石油制作“石烛”和墨.北宋时,京城开封出现了炼制“猛火油”的作坊,所产的猛火油主要用于军事.
最早的采油井也是在宋代就已出现.据元朝初期的《元一统志》记载,“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兼治六畜疥癣”.
我国四川人民最早利用天然气煮盐是闻名于世的.晋朝常璩(音“渠”)在《华阳国志》中记载了2200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四川临邛县劳动人民钻井开采天然气煮盐的情景:“有火井,夜时光映上眼.欲其光,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光跃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终日不灭也”.四川自流井气田的开采约有2000年历史.据统计,在古代文献中至少记载了四川盆地有20个县发现和利用了天然气,在古代中国有19个省市有发现天然气的记载,发现地域遍布全国.发现天然气之早,数量之多称着于世.
到公元13世纪,人们开始对四川自贡、富顺和荣县一带的浅层天然气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突出的是自流井气田的开发,这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开采的天然气田.到明朝中期(16世纪中叶),自流井天然气的开发规模已相当庞大,而且用竹筒和木头制作了输气管线,总长达二三百里.
7. 石油是这样做成的
石油成因主要有两个
1、无机成因,就是碳氢合成,靠火上附近的地方高温高压。
2、有机成因,经沉积初期改造过的有机物质,达到一定的埋深和温度时,转换为石油。如果深度过深会变成甲烷和石墨
参见石油地质学
8. 石油怎么演变成的
石油的形成过程是:
1.在远古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水生动物。它们有的体型大,有的体型小,甚至还有很多浮游生物。当这些生物一代一代的死去,它们的尸骸就沉积在海底。有的骨骼变成了化石,但由于海洋中有很多盐分,它们身上的脂肪和蛋白质不能马上被降解(就好像腌咸鱼一样,可以储存很长时间)。
2.由于海底的水压很大,所以长年累月动物和微生物的尸体就逐渐被压缩。几千年后我们看到的沉积岩,就是压缩的结果。在强大的压力下,脂肪和蛋白质逐渐液化,变成了石油,存在于沉积岩中。
3.很多的陆地上也盛产石油,这是由于地壳运动的原因造成的。
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