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西安石油溶剂怎么选
扩展阅读
物业费计入费用什么明细 2025-07-29 19:53:03
石油多少度就蒸发了 2025-07-29 19:32:36

西安石油溶剂怎么选

发布时间: 2022-06-12 06:28:59

❶ 你好,石油类溶剂有哪些成本低的,溶于沥青的

石油溶剂是指对某些物质起溶解、稀释、洗涤和抽提等作用的轻质石油产品。它们一般有6种,70号、90号、120号、180号、190号和200号溶剂油。①70号溶剂油沸程60~70℃ 。主要成分为饱和烃。日用化学工业部门用于抽提香料物质中的香精,油脂工业部门用于抽取油料中的油脂。②90号溶剂油,又称石油醚。沸程60~90℃。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和化学试剂。也用于抽提药物的有效组分,提取烟叶中烟碱,及抽取动植物中的油脂。③120号溶剂油,又称橡胶溶剂油 。沸程80~120℃。用于轮胎 、 胶鞋生产过程中溶解胶料和配制胶浆等,也可用作特殊快干油漆和颜料的稀释剂 。 ④ 180 号溶剂油,又称航空洗涤油。沸程40~180℃ 。其精制程度较深 。用于洗涤航空发动机的机械零部件及精密仪器仪表 。 ⑤190号溶剂油,又称工业汽油。沸程40~190℃。主要用于清洗各种机械零件,用作农药和医药工业的溶剂,及用作喷灯和打火机的燃料等。⑥200号溶剂油 ,俗称松香水 。用作油漆的稀释剂。
石油溶剂也可以理解为用蒸馏或热裂石油的方法得到的溶剂。蒸馏得到的主要是烷烃类化合物,但含有部分芳香族化合物,热裂得到的是芳香族含量高的溶剂。石油醚溶剂是通常指低沸点的石油馏分,只含1—5%的芳烃。石油醚一般分三个馏分,40—60℃,60—80℃和80—100℃,它们的比重为0.645—0.676。漆用溶剂汽油或称白油或松香水,一般含15—18%的芳烃,沸点范围为150—190℃,挥发较慢,可以溶解大部分天然树脂,以及含油量高的醇酸树脂,但对合成树脂一般溶解力较差。白油除用作溶剂外,也用于清洗溶剂。高芳烃含量的石油溶剂,芳烃含量可高达80—93%,主要是各种三甲苯的混合物,沸点在100—210℃间,它有很高的溶解力,有淡的不难闻的气味。

❷ 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选择好溶剂

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萃取剂的选择、用量,萃取次数,静置时间,乳化等。萃取剂选择:溶解度高、密度差别、不相溶、不反应、低沸点、环保、成本。

当溶质A的水溶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时,萃取效率就等于A在有机相中的总含量比A在两相中的总含量的百分比.萃取效率和分配比存在一定关系,当分配比大于10时,才能获得较好的萃取效果。

对于分配比较小的溶质,通常采取分几次加入溶剂、连续几次萃取的方法来提高萃取效率。

(2)西安石油溶剂怎么选扩展阅读:

虽然萃取经常被用在化学试验中,但它的操作过程并不造成被萃取物质化学成分的改变(或说化学反应),所以萃取操作是一个物理过程。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物质。

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的物质时,它能分别溶解于两种溶剂中,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该化合物与此两种溶剂不发生分解、电解、缔合和溶剂化等作用时,此化合物在两液层中之比是一个定值。

❸ 如何选择理想的溶剂

首先必须本着溶剂不能和溶质反应这点是最最最基本的!
其次相似相溶原理也是必须考虑的,因为这样能让溶质的溶解度更高!
再则溶质必须容易在溶液里面被萃取。
综合以上三点

❹ 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基本问题

选择重结晶的溶剂时,应考虑:
(1)溶剂不应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重结晶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随温度变化,即高温时
溶解度大,而低温时溶解度小;
(3)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或者很大,或者很小;
(4)溶剂应容易与重结晶物质分离;
(5)溶剂应无毒,不易燃,价格合适并有利于回收利用。

❺ 溶剂型涂料中的溶剂的选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溶剂型涂料中的溶剂的选择应该考虑的因素:
首先要考虑树脂,颜填料和溶剂的相容性,树脂在溶剂中应该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能够完全溶解在溶剂中,颜填料和溶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溶剂中。其次,具有合适的挥发速度,使涂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不至于干的太快,或者干的太慢。第三,溶剂形成的气体应该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不能是涂膜出现穿孔,导致涂膜的防护性能下降。

❻ 如何选择重结晶溶剂

选择重结晶溶剂的技巧:

1、使用溶 剂的原则,沸点应比进行重结晶物质的熔点低,但熔点在40〜50 °C的物质也可以用己烷、乙醇进行重结晶。

2、根据相似者相溶的原则,极性强的物质能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低的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例如聚羟基化合物能很好地溶解在醇类溶剂中。但是在进行重结晶时则要求所选择的溶剂最好和进行重结晶的化合物在结构上不完全相似。

4、 对于几乎在所有的溶剂中都能溶解的物质,最好选用含水的有机溶剂或用水作溶剂进行重结晶。

5、进行重结晶时最好选用普通溶剂,对一些在普通有机溶剂中难溶解的物质可用乙酸、吡啶和硝基苯等进行重结晶。结晶后用适当的溶剂洗涤、干燥。

6、 对用己烷、环己烷等脂肪烃和甲醇、乙醇等醇类都可以重结晶的化合物,选用醇类溶剂所得制品的纯度高。

(6)西安石油溶剂怎么选扩展阅读:

重结晶是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盐类彼此分离。其中它是物理化学作用的结果。

影响效果因素重结晶的效果与溶剂选择大有关系,最好选择对主要化合物是可溶性的,对杂质是微溶或不溶的溶剂,滤去杂质后,将溶液浓缩、冷却,即得纯制的物质。

混合在一起的两种盐类,如果它们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别很大,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急剧增加,而温度升高对氯化钠溶解度影响很小。

则可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液蒸发、浓缩,首先析出的是氯化钠晶体,除去氯化钠以后的母液再浓缩和冷却后,可得纯硝酸钾。重结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才能获得较好的纯化效果。

❼ 如何选择溶剂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混合溶剂

溶液的净化和分离方法有:结晶、吸附、离子沉淀(见水解沉淀)、络合物沉淀、金属置换沉淀、气体还原沉淀、离子浮选、沉淀浮选、离子交换、溶剂萃取等。膜分离技术、色谱、有机溶剂萃取、微波萃取、沉淀、结晶
8.3. 薄层色谱(TLC)的使用指南
综述:薄层色谱(TLC)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跟踪反应的手段,还可以用于柱色谱分离中合适溶剂的选择。薄层色谱常用的固定相有氧化铝或硅胶,它们是极性很大(标准)或者是非极性的(反相)。流动相则是一种极性待选的溶剂。在5.301中以及大多数实验室实验中,都将使用标准硅胶板。将溶液中的反应混合物点在薄板上,然后利用毛细作用使溶剂(或混合溶剂)沿板向上移动进行展开。根据混合物中组分的极性,不同化合物将会在薄板上移动不同的距离。极性强的化合物会“粘”在极性的硅胶上,在薄板上移动的距离比较短。而非极性的物质将会在流动的溶剂相中保留较长的时间从而在板上移动较大的距离。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大小用Rf值来表达。这是一个位于0~1之间的数值,它的定义为:化合物距离基线(最先点样时已经确定)的距离除以溶剂的前锋距离基线的距离。
薄层色谱(TLC)实验步骤:
1) 切割薄板。通常,买来的硅胶板都是方形的玻璃板,必需用钻石头玻璃刀按照模板的形状进行切割。在切割玻璃之前,用尺子和铅笔在薄板的硅胶面上轻轻地标出基线的位置(注意不要损坏硅胶面)。借助锋利的玻璃切割刀和一把引导尺,你便可方便地进行玻璃切割。当整块玻璃被切割后,你就可以进一步将其分成若干独立的小块了。(开始的时候,也许你会感到有一些难度,但经过一些训练以后,你便会熟练地掌握该项技术。
2) 选取合适的溶剂体系。化合物在薄板上移动距离的多少取决于所选取的溶剂不同。在戊烷和己烷等非极性溶剂中,大多数极性物质不会移动,但是非极性化合物会在薄板上移动一定距离。相反,极性溶剂通常会将非极性的化合物推到溶剂的前段而将极性化合物推离基线。一个好的溶剂体系应该使混合物中所有的化合物都离开基线,但并不使所有化合物都到达溶剂前端, Rf值最好在0.15~0.85之间。虽然这个条件不一定都能满足,但这应该作为薄层色谱分析的目标(在柱色谱中,合适的溶剂应该满足Rf在0.2~0.3之间)。那么,应该选取哪些溶剂呢?一些标准溶剂和他们的相对极性(从LLP中摘录)列于如下:
强极性溶剂:
甲醇〉乙醇〉异丙醇
中等极性溶剂:
乙氰〉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甲苯
非极性溶剂:
环己烷,石油醚,己烷,戊烷
常用混合溶剂:
乙酸乙酯/己烷:常用浓度0~30%。但有时较难在旋转蒸发仪上完全除去溶剂。
**/戊烷体系:浓度为0~40%的比较常用。在旋转蒸发器上非常容易除去。
乙醇/己烷或戊烷:对强极性化合物5~30%比较合适。
二氯甲烷/己烷或戊烷:5~30%,当其他混合溶剂失败时可以考虑使用。
3) 将1~2mL选定的溶剂体系倒入展开池中,在展开池中放置一大块滤纸。
4) 将化合物在标记过的基线处进行点样。我们用的点样器是买来的,此外,点样器也可从加热过的Pasteur吸管上拔下(你可以参照UROP)。在跟踪反应进行时,一定要点上起始反应物、反应混合物以及两者的混合物。
5) 展开:让溶剂向上展开约90%的薄板长度。
6) 从展开池中取出薄板并且马上用铅笔标注出溶剂到达的前沿位置。根据这个算Rf的数值。
7) 让薄板上的溶剂挥发掉。
8) 用非破坏性技术观察薄板。最好的非破坏性方法就是用紫外灯进行观察。将薄板放在紫外灯下,用铅笔标出所有有紫外活性的点。尽管在5.301中不用这种方法,但我们将采用另一常用的无损方法--用碘染色法。(你可以参看UROP)。
9) 用破坏性方式观测薄板。当化合物没有紫外活性的时候,只能采用这种方法。在5.301中,提供了很多非常有用的染色剂。使用染色剂时,将干燥的薄板用镊子夹起并放入染色剂中,确保从基线到溶剂前沿都被浸没。用纸巾擦干薄板的背面。将薄板放在加热板上观察斑点的变化。在斑点变得可见而且背景颜色未能遮盖住斑点之前,将薄板从加热板上取下。
10) 根据初始薄层色谱结果修改溶剂体系的选择。如果想让Rf变得更大一些,可使溶剂体系极性更强些;如果想让Rf变小,就应该使溶剂体系的极性减小些。如果在薄板上点样变成了条纹状而不是一个圆圈状,那么你的样品浓度可能太高了。稀释样品后再进行一次薄板层析,如果还是不能奏效,就应该考虑换一种溶剂体系。
11) 做好TLC标记,计算每个斑点的Rf值,并且在笔记本中画出图样。
TLC显色试剂的选择
显色试剂
显色剂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的通用显色剂;另一类是根据化合物分类或特殊官能团设计的专属性显色剂。显色剂种类繁多,本章只能列举一些常用的显色剂。 l.通用显色剂
硫酸常用的有四种溶液:硫酸-水(1:1)溶液;硫酸-甲醇或乙醇(1:1)溶液;1.5mol/L硫酸溶液与0.5-1.5mol/L硫酸铵溶液,喷后110oC烤15min,不同有机化合物显不同颜色。
0.5%碘的氯仿溶液 对很多化合物显黄棕色。
中性0.05%高锰酸钾溶液 易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背景上显黄色。
碱性高锰酸钾试剂 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色背景上显黄色。 溶液I:1%高锰酸钾溶液;溶液Ⅱ:5%碳酸钠溶液;溶液I和溶液Ⅱ等量混合应用。
酸性高锰酸钾试剂 喷1.6%高锰酸钾浓硫酸溶液(溶解时注意防止爆炸),喷后薄层于180oC加热15~20min。
酸性重铬酸钾试剂 喷5%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必要时150oC烤薄层。
5%磷钼酸乙醇溶液 喷后120oC烘烤,还原性化合物显蓝色,再用氨气薰,则背景变为无色。
⑧铁氰化钾-三氯化铁试剂 还原性物质显蓝色,再喷2mol/L盐酸溶液,则蓝色加深。 溶液I:1%铁氰化钾溶液;溶液Ⅱ:2%三氯化铁溶液;临用前将溶液I和溶液Ⅱ等量混合。
2.专属性显色剂 由于化合物种类繁多,因此专属性显色剂也是很多的,现将在各类化合物中最常用的显色剂列举如下:
(1) 烃类
①硝酸银/过氧化氢 检出物:卤代烃类。 溶液:硝酸银O.1g溶于水lml,加2-苯氧基乙醇lOOml,用丙酮稀释至200ml,再加30%过氧化氢1滴。 方法:喷后置未过滤的紫外光下照射; 结果:斑点呈暗黑色。
②荧光素/溴 检出物:不饱和烃。 溶液:I.荧光素0.1g溶于乙醇lOOml;Ⅱ.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方法:先喷(I),然后置含溴蒸气容器内,荧光素转变为四溴荧光素(曙红),荧光消失,不饱和烃斑点由于溴的加成,阻止生成曙红而保留荧光,多数不饱和烃在粉红色背景上呈黄色。
③四氯邻苯二甲酸酐 检出物:芳香烃。 溶液:2%四氯邻苯二甲酸酐的丙酮与氯代苯(10:1)的溶液。 方法:喷后置紫外光下观察

❽ 有机化学实验的溶剂该如何选择最佳

溶剂要稳定
溶剂沸点要适合
溶剂毒性尽可能低
溶剂便于回收套用

❾ 萃取精馏中溶剂有何作用,如何选择溶剂

萃取精馏中溶剂得作用

一、使原有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按所希望的方向改变,并有尽可能大的相对挥发度。当被分离物系的非理想性较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难以分离时,加入溶剂后,原有组分的浓度均下降,而减弱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溶剂的浓度足够大,就突出了两组分蒸汽压的差异对相对挥发度的贡献,实现了原物系的分离。在该情况下,溶剂主要起了稀释作用。

二、当原有两组分A和B的沸点相近,非理想性不大时,若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则用普通精馏也无法分离。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A形成具有较强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B 形成负偏差溶液或理想溶液,从而提高了组分A对组分B的相对挥发度,以实现原有两组分的分离。

萃取精馏工艺设计的适宜溶剂的筛选方法:

溶剂筛选的主要指标是寻求溶剂对分离物系的最大选择度,它表示溶剂使被分离组分相对挥发度改变的程度。把加入溶剂后和未加入溶剂时组分A(1)对组分B(2)的相对挥发度分别表示为α12和α012,二者的比值称为选择度S,比值越大,说明选择性越好,溶剂的效果就越好。

❿ 溶剂选择

由于每种待测物及环境样品性质不尽相同,这就要对提取溶剂进行优化。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尽量选择与待测物极性相近的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提取剂必须与样品能很好地分离,且不影响待测物的纯化与测定;提取剂不能与样品发生作用,要求毒性低、价格便宜;此外,还要求提取剂沸点范围在45~80℃之间为好。同时还要考虑溶剂对样品的渗透力,以便将土样中待测物充分提取出来。当单一溶剂不能成为理想的提取剂时,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的溶剂以不同的比例配成混合提取剂。《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提到的常用有机溶剂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水、腈、甲醇、乙酸、乙醇、异丙醇、丙酮、二氧六环、正丁醇、正戊醇、乙酸乙酯、乙醚、硝基甲烷、二氯甲烷、苯、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正己烷(石油醚)和正庚烷。

由于溶剂种类很多,如果全面展开,仅溶剂一项就会成本很高、耗时很长。本实验仅选择了文献中几种常用溶剂———甲醇、丙酮、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以超声提取为处理方法分别对土壤样品(均为10g)中16种多环芳烃和8种有机氯农药进行实验。

不同溶剂对土壤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提取结果见表2.5。

表2.5 多环芳烃提取结果(单位:ng)

图2.8可以更直观地显示测量结果。

图2.8 不同溶剂对PAHs提取结果

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多环芳烃的提取效果差异较大。单一溶剂中,甲醇效果最差,正己烷和丙酮效果次之,二氯甲烷提取效果最好,特别是对四环及其以上的多环芳烃提取优势明显,例如苯并[a]芘、茚[1,2,3-cd]芘、苯并[a,h]蒽和苯并[g,h,i]苝等;单一溶剂的提取效果并非与其极性强度成正比。由此可以得出:极性过强或过弱的溶剂不适宜对多环芳烃的提取,只有极性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机溶剂才有助于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提取。

所选择的溶剂中,整体效果上看,正己烷∶二氯甲烷=1∶1提取效果最好。这是由于不同溶剂极性不同、渗透力不同,相互间产生促萃效应,弥补了彼此的不足,进而对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产生了较好的萃取能力。不同溶剂对土壤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提取结果见表2.6。

表2.6 有机氯农药提取结果(单位:ng)

图2.9可以更直观显示测量结果。

图2.9 不同溶剂对有机氯农药提取结果

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有机氯农药的提取效果明显不同。单一溶剂中,甲醇效果最差,正己烷效果次之,丙酮和二氯甲烷提取效果最好,对DDT提取效果看丙酮稍显优势。实验结果并非完全与溶剂极性强度成正比。由此可以得出:极性过强或过弱的溶剂亦不适宜对有机氯农药的提取,只有极性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机溶剂才有助于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提取。

所选择的溶剂中,整体效果上看,正己烷∶二氯甲烷=1∶1提取效果最好,对八种有机氯农药均表现出较好的提取效果,而丙酮∶二氯甲烷=1∶1的提取效果稍差于前者,正己烷∶丙酮=1∶1的混合溶剂的提取效果与前两者相比较,则显出对DDT的提取效果较差。整体上看混合溶剂正己烷∶二氯甲烷=1∶1对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提取效果均优于单一溶剂。这是由于不同溶剂极性不同、渗透力不同,相互间产生促萃效应,弥补了彼此的不足,进而对土壤样品中有机氯农药产生了较好的萃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