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桶石油有多少公斤
石油因比重的不同,不同地区所产石油的重量也略有差异。
目前国际石油界在进行原油重量、容积折算时,一般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原油为准;并且国际上常用的石油体积单位为加仑,接着因为沙特阿拉伯34度轻原油每吨可以折合为7、33桶,而每桶又可以折合为42加仑,每加仑约等于3、785升。
这样计算1桶国际上的石油则为:42乘以3、785等于158、97升,并且假设该石油的密度为1公斤每升,即国际上一桶石油为158、97乘以1等于158、97公斤。
石油介绍:
石油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具有天然的产状,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② 石蜡的溶解度参数是多少
石蜡是固态高级烷烃混合物的俗名,分子式为CnH2n+2,其中n=20~40。石蜡可由天然或人造石油的含蜡馏分用冷榨或溶剂脱蜡、发汗等方法制得。石蜡通常是白色、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熔点在47 °C-64 °C,密度约0.8 g/cm3[1]。它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醚、苯和某些酯中。石蜡不与常见的化学试剂反应,但可以燃烧。纯石蜡是很好的绝缘体,其电阻率为1013-1017欧姆·米[2],比除某些塑料(尤其是特富龙)外的大多数材料都要高。石蜡也是很好的储热材料,其比热容为2.14–2.9 J·g–1·K–1,熔化热为200–220 J·g–1。
物理性质
石蜡又称晶形蜡,通常是白色、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在47°C-64°C溶化,密度约0.9g/cm3。它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醚、苯和某些酯中。纯石蜡是很好的绝缘体,其电阻率为1013-1017欧姆·米[2],比除某些塑料(尤其是特富龙)外的大多数材料都要高。石蜡也是很好的储热材料,其比热容为2.14–2.9J·g–1·K–1,熔化热为200–220J·g–1。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
化学性质
化学中,石蜡是固态高级烷烃混合物的俗名,分子式为CnH2n+2,其中n=20-40。碳原子数约为18~30的烃类混合物,主要组分为直链烷烃(约为80%~95%),还有少量带个别支链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单环环烷烃(两者合计含量20%以下)。石蜡不与常见的化学试剂反应,但可以燃烧。
实在没找到石蜡的溶解度,不好意思
③ 蜡油的密度是多少
1、密度为0.89~0.92克/毫升。
2、生活中蜡烛燃烧时,由于边缘的未液化的固体蜡烛无法承载更多的液体蜡,或者温度是边缘融化,使更多的液体蜡溢出来,从而产生了蜡油。如:蜡炬成灰泪(即蜡油)始干。
3、工业上的蜡油主要包含常压蜡油、焦化蜡油。常压蜡油指从常减压产出可以作为焦化、催化装置的原料;焦化蜡油指从焦化装置产出用作燃料(船舶)的塔底油,也可以和其他催化料一块进催化掺炼。
④ 石蜡的密度是多少kg/立方
体积V=m蜡/ρ蜡=1.8kg/900kg/m³=2×10^(-3)m³
铁的质量m=ρ铁×V=7.8×10³×2×10^(-3)=15.6kg
⑤ 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石蜡密度比水小。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则密度比水小。如果石蜡沉入水底,则密度比水大。
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kg/m3。
而石蜡又称晶型蜡,通常是白色、无味的蜡状固体,在47°C-64°C熔化,密度约0.9g/cm3,溶于汽油、二硫化碳、二甲苯、乙醚、苯、氯仿、四氯化碳、石脑油等一类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水和甲醇等极性溶剂。
纯石蜡是很好的绝缘体,其电阻率为1013-1017欧姆·米,比除某些塑料(尤其是特氟龙)外的大多数材料都要高。
石蜡也是很好的储热材料,其比热容为2.14–2.9J·g–1·K–1,熔化热为200–220J·g–1。石蜡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熔点、含油量和安定性。
(5)石油含蜡密度多少扩展阅读:
一、密度与浮力:
1、物体在水中
ρ物体<ρ水,物体漂浮(上浮)
ρ物体= ρ水,物体悬浮
ρ物体>ρ水,物体沉底(下沉)
2、对于任何液体
ρ物体<ρ液,物体漂浮(或上浮)
ρ物体= ρ液,物体悬浮
ρ物体>ρ液,物体沉底(或下沉)
3、当ρ物体≤ρ液时(物体漂浮或悬浮)
物体在水中的体积:物体的体积=ρ物体:ρ液
当ρ物体= ρ水(物体)悬浮时,物体在水中的体积:物体的体积=1:1
二、石蜡与水的密度应用:
将纸张浸入石蜡后就可制取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各种蜡纸,可以用于食品、药品等包装、金属防锈和印刷业上;石蜡加入棉纱后,可使纺织品柔软、光滑而又有弹性;石蜡还可以制得洗涤剂、乳化剂、分散剂、增塑剂、润滑脂等。
GB 2760-96规定允许用于胶姆糖基础剂,限量50.0g/kg。国外亦用于糯米纸生产的防粘,用量6g/kg。此外,还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防潮、防粘和防油等。
适用于食品口香糖、泡泡糖和药物正金油等组分以及热载体、脱模、压片、打光等直接接触食品和药物的用蜡(由石油或页岩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等方法制成)。
⑥ 石油的标准密度怎么算
我国规定油品在20℃时的密度为其标准密度,表示为ρ0。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我国规定油品在20℃时的密度为其标准密度,表示为ρ0。
由于油品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而密度则随之变小。所以,密度还应标明温度。例如,油品在温度为t时的密度用ρt来表示。
油品的体积膨胀系数γ只随油品相对密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其范围为认。0.0006~0.0010℃-1当温度在0~50℃范围内时,不同温度下的相对密度可按下式换算:
(6)石油含蜡密度多少扩展阅读
石油的用途
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人们采集到石油后在工厂里用化学方法将碳原子数小于4的就是煤气,碳原子为4-12的较轻的烃类混合物挑出来放在一起,这就是汽车常用的燃料汽油;然后再将较重的碳原子数为10-22的烃类混合物挑出来放在一起,这就是大货车常用的燃料柴油。
在炼厂不仅可炼成熟悉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等,同时还可以从石油中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乙烯、苯乙烯、丙烯等有机化工原料,将其结构类似的物质分门别类地“挑”出来放在不同的存储罐里,经过再加工形成其他产品。
这些日常生活中不常见到的化工原料被运到化工厂,加工后生产出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再运到相应的工厂与其他零件搭配后,可生产出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电视机外壳、冰箱外壳、塑料瓶、塑料管道、塑料袋、塑料桶、盆、电线电缆、手机外壳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石油密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石油
⑦ 石油的密度是什么
石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石油的质量,以克/立方厘米表示。化学的物质必定是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但是石油是一种由许多的物质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因此没有一定的物理性质,所以石油根据产区不同或类别不同,它们间的物理性质也不会相同。
所以石油的密度也是根据不同的石油产地而不同。石油密度以克/立方厘米表示,其单位为g/cm3或kg/m3。一般常见的石油原油密度约为0.85-1.09,汽油柴油约为0.82-0.9,大概以0.92为界限,分别为重质油和中质油。
在测定石油的各种物理性质时,必须要注意是那种产品,是由何种加工方法炼成的,也应该注意到这些产品的用途是在哪—方面的,一般要注意到的物理性质包括:
1、 石油色泽,就表面看来,石油是一种油状的物质,普通的石油为褐色或黑色,石油中含有树脂或硬沥青越多,则它的颜色就越黑。
2、 石油臭味,石油具有—种特殊的臭味,但程度不同,石油造成的臭味的原因是来自于不饱和烃类、硫化合物和一部分的氮化合物,石油经过精制可以除去一部分的臭味。
3、石油的比重,石油一般比水轻,其比重约在0.83〜0.93之间,石油中含高级烃,树脂质、沥青质越多,则比重越大。
4、石油的粘度,凡是含有轻馏分多而树脂少的石油,其粘度就小;含重质组份比较多的石油,其粘度比较大,在用输油管输送石油时,需要考虑粘度问题,有些石油产品对于粘度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润滑油需要有一定大的粘度,而灯油则是需要比较小的粘度。
5、石油闪点,石油的闪点是石油由加热所产生的蒸气与周围空气混合,于接近火种时,显出闪火的温度,石油中含低沸点组份越多的,石油的闪点也就越低,但是润滑油的闪点不能太低了。
6、 石油的凝固点,在标准试管中放入石油产品后,可以将标准试管放在冷却剂中,保持五分钟,然后苒将试管倾斜(45°)五分钟,如液体不能流动,就可以证明已经凝固,读得的温度为其凝固点。石油含石蜡越多,则石油的凝固点越高。
7、石油的发热量,石油的发热量一般为10400〜11000卡/克,这样的高发热量,是石油制品所以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种原因。
⑧ 石油里面含有什么物质
石油主要由碳(C)、氢(H)元素组成,碳占83~87%,氢占10~14%,二者的比值即碳氢比,一般在6.7.5之间;石油中还含有氧、氮和硫,但它们的含量一般都不超过1%,也有个别油田含硫量可达3~4%. 上述元素在原油中不是呈游离状态,而是以不同的化合物形式而存在的,多以烃类化合物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含氧、硫、氮的非烃类化合物. 一般,原油中都含有硫、石蜡、胶质和沥青质.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15~42左右时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原油中含蜡的百分数称为含蜡量. 胶质是原油中分子量较大的烃类,它溶解性较差,只能溶解于石油醚、苯、氯仿、乙醚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能被硅胶吸附.密度较小的石油一般含胶质4~5%,而较重的石油胶质含量可达20%或更高.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称为胶质含量. 沥青质为暗褐色至黑色的脆性物质,是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多种元素的高分子多环有机化合物,其分子量比胶质大许多倍,不溶于石油醚或酒精,可溶于苯、三氯甲烷及二硫化碳,也可被硅胶吸附.原油中所含沥青质的百分数称为沥青质含量.
⑨ 石油的物理性质
石油的化学成分将决定它的物理性质和经济价值,而石油没有固定的成分,因此也就没有固定的物理常数。但通过对分布广泛的石油大量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还是能归纳出反映石油总特征的物理性质或相关物理性质的变化范围。了解这些性质对认识石油、进行石油地质研究和评价石油品质及经济价值是很有用的。
( 一) 颜色
在透射光下石油颜色可以呈淡黄、褐黄、深褐、淡红、棕、黑绿及黑等颜色。原油颜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其含量愈高,则颜色愈深。
( 二) 密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石油密度一般介于 0. 75 ~ 0. 98 之间。通常把密度大于 0. 90 的称为重质石油,小于0. 90 的称为轻质石油。世界各国的原油大多为轻质石油,重质石油居次要地位。石油密度最大的可达 1. 00 以上,这种石油用一般方法难于开采。
石油的密度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就烃类而言,密度随碳数增加而增大。碳数相同的烃类,烷烃密度小些,环烷烃居中,芳烃密度较大。
密度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一般用 g/ml 或 g/cm3表示。密度与物质本身的成分和体积变化相关。液体石油的体积,在常压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增加1 ℉,单位体积所增加的体积数称为膨胀系数。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是随密度减小而增大 ( 表 1 - 4) 。压力对石油的体积也有影响,随压力增大体积将因被压缩而减小。压力每增加 101325Pa,单位体积被压缩的体积数称为压缩系数。压缩系数也不是一个常数。
显然,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石油体积的两个主要因素。考虑原油是气、液、固三相物质的混合物,以液态烃为主体的石油中含有不同数量的溶解气态烃、固态烃及非烃。实际上,在地下油气藏中,温度和压力不仅影响石油的体积,同时还影响到石油本身的物质组成,从而影响其质量。一方面,温度的增加有使溶解气逸出液态石油的趋势; 另一方面,压力的增加,将使原油中溶解气量增加。在地下油气藏中,温度、压力同时增加,而压力增加使溶解气增加的效应远大于温度增加使溶解气逸出的效应; 与此同时,溶解气量增加引起体积增加的效应远远超过随压力增加而使体积减小的效应。因此出现压力增加体积不是缩小而是增大,直至达到饱和压力为止 ( 图 1 -5) 。
表 1 -4 不同密度石油的膨胀系数
图 1 -5 在有气顶气条件下石油体积随压力增大而变化的情况( 转引自 A. I. Levorsen,1954)
由此可见,地下石油的密度不仅与温度、压力有关,还与溶解气量有关,且后者才是影响石油密度的本质因素。溶解气量增加则密度降低。地表与地下温度、压力条件不同,不仅影响石油体积,更主要的是由于溶解气量的差异,导致石油物质组成的差异,实质上是改变了石油的质量。地下石油含有较多的溶解气,这是地下石油密度比地表石油密度低的根本原因。
( 三) 黏度
黏度是反映流体流动难易程度的一个物理参数。黏度值实质上是反映流体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所引起内摩擦力的大小。黏度大则流动性差,反之则流动性好。石油黏度是制定石油开发方案、油井动态分析及石油储运都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黏度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相对黏度。
动力黏度又称绝对黏度。在国际计量单位SI制中,单位为帕斯卡·秒(Pa·s)。其定义为:流体通过长度(L)为1m,横截面积(F)为1m2,渗透率(K)为1μm2的介质,当压差(ΔP)为1Pa,流量(Q)为1m3/s时,流体的黏度(η)为1Pa·s。其表达式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1Pa·s相当于C.G.S制10P,1mPa·s=10-3Pa·s。在101325Pa,20℃时,水的动力黏度为1mP·s。不同温度下的动力黏度用ηt表示。
动力黏度/密度,称为运动黏度。其单位为m2/s,称二次方米每秒。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用νt表示。
相对黏度又称恩氏黏度,是在恩氏黏度计中200mL原油与20℃时同体积的蒸馏水流出时间之比。常用Et表示。根据实验室测定的Et值,可以通过查换算表获得运动黏度,并计算出动力黏度。
石油地质学上通常所用的黏度多指动力黏度。石油黏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如果小分子的烷烃、环烷烃含量高,黏度就低;而如果石蜡、胶质、沥青质含量高,黏度就高。
石油黏度随温度升高、溶解气量增加而降低。因此,地下石油的黏度常低于地表。在地下1500~1700m处,石油的黏度通常仅为地表的一半。如我国克拉玛依的原油,在地下温度为50℃时,η50=19.2mPa·s,在地表20℃时,η20=64.11mPa·s。
(四)溶解性
石油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醚等。石油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实际上各种化合物都可以看做有机溶剂,换言之,各成分之间具有互溶性。其中轻质组分对重质组分的溶解作用可能更明显些,也更容易理解。有可能这种溶解作用正是重质组分得以实现运移的有效途径。
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很低,通常随分子量的增加很快变小,但随不同烃类化学性质的差异而有很大的差别。其中芳烃的溶解度最大,可达数百到上千微克/克;环烷烃次之,一般为(14~150)微克/克;烷烃最低,仅几个到几十微克/克。在碳数相同时,一般芳烃的溶解度大于链烷。如己烷、环己烷和苯分别为9.5mg/L、60mg/L和1750mg/L,差别是非常明显的。苯和甲苯是溶解度最大的液态烃。
当压力不变时,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芳烃更明显,但其随含盐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变小(McAuliffe,1979)。当水中饱和CO2和烃气时,石油的溶解度将明显增加。
(五)凝固和液化
石油的凝固和液化温度没有固定的数值。在凝固和液化之间可以出现中间状态。富含沥青的石油在温度降低时无明显凝固现象。石油的凝固点与黏度和重质石蜡的含量有关,尤其与后者关系密切。富石蜡的石油在温度下降到结蜡点时,即伴随石蜡晶出而出现凝固现象;高黏度原油一般富含石蜡,10℃左右便会变成黏糊状或固体状;石油凝固点的高低与含蜡量及烷烃碳原子数具有正相关性。凝固点高的原油容易使井底及油管结蜡,这给采油增加困难。轻质石油凝固点很低,所以一般低凝固点的石油为优质石油。
(六)蒸发与挥发
蒸发和挥发都是指在常温常压下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二者可视为同义词。蒸发侧重于气化现象本身,而挥发则是侧重于表述这种现象的动态过程和结果。石油蒸发时轻组分优先逸出;而通常石油的挥发性即指其轻组分以气体形式离开石油散发掉的现象和事实;其结果使石油的密度增大。
(七)荧光性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荧光的特性称为荧光性。石油中只有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具有荧光性。这是因为它们能吸收紫外光中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的光子,随后放出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的光子,产生荧光。饱和烃不发荧光。荧光性可能与存在双键有关。
荧光色随不饱和烃及含双键的非烃浓度和分子量增加而加深。芳烃呈天蓝色,胶质为黄色,沥青质为褐色。利用石油具有荧光性,可以用紫外灯鉴定岩石中微量石油和沥青类物质的存在。在有机溶剂中只要含有10-5沥青类物质即可被发现。
(八)旋光性
大多数石油都具有旋光性,即石油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性能。石油的旋光角一般是几分之一度到几度之间。绝大多数石油的旋光角是使偏振面向右旋移而成,仅有少数为左旋。石油的旋光性主要是与组成石油的化合物结构上存在不对称碳原子(又称手征碳原子或手征中心)有关。而通常存在手征碳原子的甾、萜类化合物是典型的生物成因标志化合物。因此旋光性可以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重要证据之一。
(九)导电性
石油及其产品具有极高的电阻率,石油的电阻率为109~1016Ω·m,与高矿化度的油田水(电阻率为0.02~0.1Ω·m)和沉积岩(1~104Ω·m)相比,可视为无限大。石油及其产品都是非导体。
(十)热值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其主要经济价值就在于它的热能。石油的热值因石油的品质差别而有所差异,密度在0.7~0.8kg/L的原油为44.5~47MJ/kg;密度为0.8~0.9kg/L的原油为43~44.5MJ/kg;密度为0.9~0.95kg/L的原油为42~43MJ/kg。与煤比较(煤的热值为22~32MJ/kg),大约1.5t煤的热值才相当于1t石油的热值。
⑩ 蜡的密度是多少
蜡一般是指蜡烛用的石蜡,在固体时密度约0.9g/cm³。
计算出蜡密度的方法是:
一、选一块适当大小的石蜡,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蜡;
二、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三、把石蜡放入量筒的水中,用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读出这时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2(水和石蜡的总体积),两者之差就是石蜡的体积V蜡=V2-V1;
四、根据公式p蜡=m蜡/V蜡,计算出蜡块的密度约为0.9g/cm³
(10)石油含蜡密度多少扩展阅读:
物理性质
石蜡又称晶型蜡,通常是白色、无味的蜡状固体,在47°C-64°C熔化,密度约0.9g/cm3,溶于汽油、二硫化碳、二甲苯、乙醚、苯、氯仿、四氯化碳、石脑油等一类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水和甲醇等极性溶剂。
纯石蜡是很好的绝缘体,其电阻率为1013-1017欧姆·米,比除某些塑料(尤其是特氟龙)外的大多数材料都要高。石蜡也是很好的储热材料,其比热容为2.14–2.9J·g–1·K–1,熔化热为200–220J·g–1。石蜡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熔点、含油量和安定性。
含油量
含油量是指石蜡中所含低熔点烃类的量。含油量过高会影响石蜡的色度和储存的安定性,还会使它的硬度降低。所以从减压馏分中脱出的含油蜡膏,还需用发汗法或溶剂法进行脱油,以降低其含油量。但大部分石蜡制品中需要含有少量的油,这对改善制品的光泽和脱模性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