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预焙阳极是什么材料属于炭类材料吗
预焙阳极是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制造而成,用作预焙铝电解槽作阳极材料。这种炭块已经过焙烧,具有稳定的几何形状,所以也称预焙阳极炭块,习惯上又称为铝电解用炭阳极。
用预焙阳极炭块作阳极的铝电解槽称预焙阳极电解槽,简称预焙槽,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大型铝电解槽。预焙炭阳极通常安装在电解槽上部,强大的直流电流60-300ka通过炭阳极,导入电解液。
预焙阳极生产工艺 包括预碎、煅烧、破碎、筛分、配料、黏结剂的预处理、混捏、 糊料的成型、焙烧及清理加工等。
1、 原料。预焙阳极采用少灰原料,用作骨料的有石油焦和残极。
2、锻烧。采用回转窑或罐式煅烧炉在1250°C左右的高温 下对石油焦进行煅烧处理。
3、破碎筛分。将煅后石油焦和残极进行破碎,按照配方要 求筛分和磨成不同粒度的料,然后将其装入各自的料仓内。
4、清理加工。焙烧后的预焙阳极炭块略加清理,检查合格 即可出厂。预焙阳极在使用前需进行阳极炭块组装,即将阳极导杆、铸钢爪和预焙阳极炭块组合成一体。
② 一般干杂货船能装石油焦吗
杂货船不可以装石油焦的
杂货船(generalcargoship)主要运载成包、成箱、成捆杂件货的船。货船是专门担负水上运输各种货物任务的船只,有干货船和液货船之分,杂货船是干货船的一种。一般所称的万吨级货船,是指它的载货量在一万吨左右或一万吨以上,而其总载重量和满载排水量则还要大得多。
石油焦是属于散堆装杂货物,包装后会增加成本,没有用集装箱装运的
③ 煅后石油焦出口如何装运 是否需要许可证
看到有人用吨包袋来装,当然要等煅后焦凉了以后再装,否则袋子受不了,如果运输距离比较近直接用半挂车装不就行了。我们这里只要有运输许可证就可以了,这个不是危险品。
④ 电解车间作业环境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隐患
1、每位员工都要牢记电解安全生产制度。随时检查沟盖板是否平整,房顶是否漏雨,有此情况时要及时更换石棉瓦,车间四周的窗户要关好,避免雨水直接进入厂房。不能在车间内打闹,每月的安全检查要认真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特殊工种要求加强培训,持证上岗。
2、在进入电解车间前,必须穿戴好完整的劳动防护用品,不能穿带钉的鞋进入厂房,工作鞋一定要干燥。在进行封壳作业时,严禁脚踏在壳面上,以防壳面塌陷烫伤。
3、严禁在相邻的两台电解槽之间传递工具。使用完的工具不能靠放在槽子、沟盖板上,要整齐收放到工具架上。电解槽来效应时,熄灭用的效应棒不能短于两米,熄灭时检查火眼是否畅通,不要直接从火眼处熄灭效应。
4、不能用的效应棒拾出车间,不能乱丢乱放。冰晶石、氟化铝也不能从火眼处直接放入,防止电解质喷伤人。
5、湿衣服不能放在盖门上烘烤,以免着火;严禁在电解槽旁的走道上瞌睡,以免烫伤或发生窒息事故。发现事故及时通知有关领导和部门,避免出现大的安全事故。
⑤ 最新目录中哪些属于石油焦
近日,从环保部官网了解到,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环保部近日印发《高污染燃料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据环保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介绍,目录中的第一类,考虑到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煤炭使用还存在规模化水平不高的现象,从鼓励煤炭清洁利用角度,提出单台出力小于20蒸吨/小时的锅炉和民用燃煤设备燃用的含硫量大于0.5%、灰分大于10%的煤炭纳入禁燃范围。其中,型煤、焦炭、兰炭的挥发分含量不能大于12%、5%和10%,对型煤的灰分含量没有要求。
第二类,从提高煤炭规模化燃用水平的角度,提出除单台出力大于等于20蒸吨/小时锅炉以外燃用的煤炭纳入禁燃范围。煤炭的规模化燃用有利于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达标排放,甚至达到超低排放,并且可以安装自动在线监测系统,便于实时监控。
第三类,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在迫切想要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情况下,有较强的经济支撑能力和充足的清洁能源供给量,在城市禁燃区可以选择禁止燃用所有煤炭。
⑥ 石油焦是散装运输的吗运输时不需要装袋吧
对于我们所报关的石油焦都是散装运输的,黑色块状或颗粒
⑦ 水焦浆,石油焦是什么,怎么产生的我现在不知道这是什么东东,只知道是新型燃料,是怎么提炼的
石油焦(PETroleum coke)是原油经蒸馏将轻重质油分离后,重质油再经热裂的过程,转化而成的产品,从外观上看,焦炭为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黑色块状(或颗粒),有金属光泽,焦炭的颗粒具多孔隙结构,主要的元素组成为碳,占有80wt%(WT是Weight的英文缩写就是重量百分含量的意思.5WT%相当于50000PPM((PPM是以百万计含量.)))以上,其余的为氢、氧、氮、硫和金属元素。 石油焦具有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机械性质,本身是发热部份的不挥发性碳,挥发物和矿物杂质(硫、金属化合物、水、灰等)这些指标决定焦炭的化学性质。
水焦浆由延迟石油焦、水和少量添加剂经过物理加工过程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能流动的稳定浆体。水焦浆在输送、燃烧特性方面均与燃料油有非常相似之处,其外观象油,具有流动性好、储存稳定、运输方便、可用泵输送和雾化、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等显着优点.
必须要给分啊!
⑧ 我想问关于石油焦的外水分测定问题外水的最终试样是何解
一般不可以吧,外水只能测试水含量
石油产品水分的测定 水分(含水量)是指存在于石油产品中的水含量。主要是由于生产贮运过程中进入石油产品中的水分,依进入石油产品中的水分的含量多少,可以形成悬浮状、乳化状、溶解状3种状态,测定时,要经过各种预处理,再进行测定。基本原理是一定量试样与无水溶剂混合,用水分测定器进行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并以百分数表示。1. 仪器与试剂(1) 水分测定器 如1-1图所示,包括圆底玻璃烧瓶1容量为500ml,接受器2(见图1-2)和直管式冷凝管3,长度为250~300mm。(插入图片)水分测定器的各部分连接处,可以用磨品或软木塞连接(仲裁试验时必须用磨口塞连接)。接受器的刻度在0.3ml以下设有10等分的刻线,0.3~1.0ml之间设有7等分的刻线,1.0~10ml之间每分度为0.2ml。(2) 溶剂 工业溶剂油事直馏汽油在80℃以上的馏分,溶剂在使用前必须脱水和过滤。(3) 其他 无釉瓷片、浮石或一端封闭的玻璃毛细管,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烘干。2. 试验步骤①将装入量不超过瓶内容积3/4的试样摇动5min,要混合均匀。黏稠的或含石蜡的石油产品应预先加热至40~50℃,再进行摇匀。② 向预先洗净并烘干的圆底烧瓶1中称入摇匀的试样100g称准至0.1g。用量筒取100ml溶剂,注入圆底烧瓶中。将圆底烧瓶中的溶合物仔细摇匀后,投入一些无釉瓷片、浮石或毛细管。对黏度小的试样可以用量筒量取100ml,注入圆底烧瓶中,再用这只未经洗涤的量筒量出100ml的溶剂。圆底烧瓶中的试样质量。等于试样的密度乘100所得之积。当试样的水分超过10%时,试样的质量应酌量减少,要求蒸出的水不超过10ml。③ 洗净并烘干的接受器2要用它的支管紧密地安装在圆底烧瓶1上,使支管的斜品进入圆底烧瓶15~20mm。然后在接受器上连接直管式冷凝管3,冷凝管的内壁要预先用棉花擦干。安装时,冷凝管与接受器的轴心线要互相重合,冷凝管下端的斜口切面要与接受器的支管管口相对。为了避免蒸气逸出,应在塞子缝隙上涂抹火棉胶。进入冷凝管的水温与室温相差较大时,应将冷凝管的上端用棉花塞住,以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冷凝管凝结。允许在冷凝管的上端,外接一个干燥管,以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冷凝管凝结。④用电炉、酒精灯或调成小火焰的煤气灯加热圆底烧瓶,并控制回流速度,使冷凝管的斜口每秒滴下2~4滴液体。⑤蒸馏将近完毕时,如果冷凝管内沾有水滴,应使圆底烧瓶中的混合物在短时间内进行剧烈沸腾,利用冷凝的溶剂将水滴尽量洗入接受器中。⑥接受器中收集的水体积不再增加,而且溶剂的上层完全透明时,应停止加热。回流的时间不应超过1h。停止加热后,如果冷凝管内壁仍沾有水滴,应从冷凝管上端倒入1(2)条所规定的溶剂,把水滴冲进接受器。如果溶剂冲洗依然无效,就用金属丝或细玻璃棒带有橡皮或塑料头的一端,把冷凝器内壁的水滴刮进接受器中。⑦圆底烧瓶冷却后,将仪器拆卸,读出接受器中收集水的体积。当接受器中的溶剂呈现浑浊,而且管底收集的水不超过0.3ml时,将接受器放入热水中浸入20~30min使溶剂澄清,然后再将接受器冷却到室温,再读出管底收集水的体积。3. 计算①试样的水分含量(质量分数)X按式(1-1)计算 X=
V
×100
(1-1)
G
式中 V——在接受器中收集水的体积,ml; G——试样的质量,g水在室温的密度可以视为1,因此可用水有毫升数作为水的克数。试样的质量为(100±1)g时,在接受器中收集水的毫升数,可以作为试样的水分质量含量测定结果。②试样的水分含量(体积分数)Y按式(1-2)计算Y=
Vρ
×100
(1-2)
G
式中 V——接受器中收集水人体积,ml; ρ——注入烧瓶时的试样的密度,g/ml; G——试样的质量,g。量取100ml试样时,在接受器中收集水的毫升数,可以作为试样的水分体积百分含量测定结果。4. 注意事项① 溶剂必须无水,仪器必须干燥。② 试样与溶剂一定要混合均匀,才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稳定的恒沸物,以便分离水分。③ 在操作过程中要防止加热过快时产生爆沸现象。
⑨ 化验煤的详细流程
煤炭化验采制化流程:
1、 采样:
在被采样四周取有代表性的八个点,共采3~5千克 .采样深度为0.4米,煤堆表面的煤不宜采取。因为堆表面的煤在空气中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氧化后,性质也逐渐变化。取样铲的使用角度与煤堆表面呈垂直状,遇到矸石、大块、黄铁矿时不可以随意舍弃。
采样后如不及时化验,试样应密封。
2、破碎:
将试样粒度破碎至<13mm或<6mm水分小的可一次性破碎到6mm
3、缩分:
堆锥四分法(二分器法取一边的一份,全部通过二分器,再进行缩分至需要重量) 方法:将破碎过的试样摊成圆锥状,十安交叉分成四份,取对角两份,另两份舍去,然后,再混合摊成圆锥状,进行缩分,直至最后缩分至所需重量既可(约100g)
4、烘干:
将缩分过的试样平摊于不锈钢盘中,厚度不大于粒度的1.5倍,待干燥箱温度升至145度时,将试样放入,鼓风条件下(提前3分钟鼓风),干燥30~40分 注: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
5、全水分(外水) :
a、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称量瓶(75乘35),迅速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平摊在称量瓶中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45度的干燥箱中,鼓风条件下,干燥30~40分(国标法:105~110度,鼓风情况下,烟煤1小时,无烟煤1.5小时)
c、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既盖上盖,在空气中冷却约5分,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称量
d、进行栓查性干燥,每次30分,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应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9)石油焦怎么安装扩展阅读:
化验测量对象:
一、水分(M )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力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三、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四、固定碳含量(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五、发热量(Q ):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发热量国际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MJ/kg ) 。为便于比较,我们在衡量煤炭时消耗时,要把实际使用的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换算成标准煤。
国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它反映煤炭的应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 不能反映煤的真实品质。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Qnet,ar) ,它能较为准确的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
参考资料:煤炭化验_网络
⑩ 碳化硅的制作工艺
由于天然含量甚少,碳化硅主要多为人造。常见的方法是将石英砂与焦炭混合,利用其中的二氧化硅和石油焦,加入食盐和木屑,置入电炉中,加热到2000°C左右高温,经过各种化学工艺流程后得到碳化硅微粉。
碳化硅(SiC)因其很大的硬度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磨料,但其应用范围却超过一般的磨料。例如,它所具有的耐高温性、导热性而成为隧道窑或梭式窑的首选窑具材料之一,它所具有的导电性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加热元件等。制备SiC制品首先要制备SiC冶炼块[或称:SiC颗粒料,因含有C且超硬,因此SiC颗粒料曾被称为:金刚砂。但要注意:它与天然金刚砂(也称:石榴子石)的成分不同。在工业生产中,SiC冶炼块通常以石英、石油焦等为原料,辅助回收料、乏料,经过粉磨等工序调配成为配比合理与粒度合适的炉料(为了调节炉料的透气性需要加入适量的木屑,制备绿碳化硅时还要添加适量食盐)经高温制备而成。高温制备SiC冶炼块的热工设备是专用的碳化硅电炉,其结构由炉底、内面镶有电极的端墙、可卸式侧墙、炉心体(全称为:电炉中心的通电发热体,一般用石墨粉或石油焦炭按一定的形状与尺寸安装在炉料中心,一般为圆形或矩形。其两端与电极相连)等组成。该电炉所用的烧成方法俗称:埋粉烧成。它一通电即为加热开始,炉心体温度约2500℃,甚至更高(2600~2700℃),炉料达到1450℃时开始合成SiC(但SiC主要是在≥1800℃时形成),且放出co。然而,≥2600℃时SiC会分解,但分解出的si又会与炉料中的C生成SiC。每组电炉配备一组变压器,但生产时只对单一电炉供电,以便根据电负荷特性调节电压来基本上保持恒功率,大功率电炉要加热约24 h,停电后生成SiC的反应基本结束,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就可以拆除侧墙,然后逐步取出炉料。
高温煅烧后的炉料从外到内分别是:未反应料(在炉中起保温作用)、氧碳化硅羼(半反应料,主要成分是C与SiO。)、粘结物层(是粘结很紧的物料层,主要成分是C、SiO2、40%~60%SiC以及Fe、Al、Ca、Mg的碳酸盐)、无定形物层(主要成分是70%~90%SiC,而且是立方SiC即β-sic,其余是C、SiO2及Fe、A1、Ca、Mg的碳酸盐)、二级品SiC层(主要成分是90%~95%SiC,该层已生成六方SiC即口一SiC,但结晶体较小、很脆弱,不能作为磨料)、一级品SiC层(SiC含量<96%,而且是六方SiC即口一SiC的粗大结晶体)、炉芯体石墨。在上述各层料中,通常将未反应料和一部分氧碳化硅层料作为乏料收集,将氧碳化硅层的另一部分料与无定形物、二级品、部分粘结物一起收集为回炉料,而一些粘结很紧、块度大、杂质多的粘结物则抛弃之。而一级品则经过分级、粗碎、细碎、化学处理、干燥与筛分、磁选后就成为各种粒度的黑色或绿色的SiC颗粒。要制成碳化硅微粉还要经过水选过程;要做成碳化硅制品还要经过成型与结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