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南油西部石油公司在什么时候开发
扩展阅读
石油里面什么化学反应 2025-05-15 19:13:53
怎么切3毫米白边工具 2025-05-15 19:05:35
怎么理解价格发现功能 2025-05-15 18:54:09

南油西部石油公司在什么时候开发

发布时间: 2022-06-06 18:01:16

㈠ 西部大开发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截止至2021年6月,西部大开发还未结束。

意义

上世纪末前后,西部地区的人口,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五省市大体相当,国内生产总值却不到东部五省市总和的40%。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尚未实现温饱的3000多万贫困人口大部分也分布于这一地区。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

加速西部地区发展,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急切要求;也是保持全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新的变化,审时度势,统揽全局,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战略构想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布局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同时也是党中央在新世纪对西部地区人民的一个重大政治承诺。

2000~2008年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47455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1.6%,超过全国同期经济增长水平,与全国同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差距不断缩小;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72亿美元增加到786亿美元,年均增长近25%。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8年(2000~2008),中央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

2000年至2007年,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各类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近15000亿元,国债、预算内建设资金和部门建设资金累计安排西部地区7300多亿元,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交通、水利、电网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07年,累计安排西部地区新开工重点工程92项,投资总规模超过1.3万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益。

西部地区累计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5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6600多公里,电力装机11300万千瓦,民航机场26个。实施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沼气到户,累计解决56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

历史

1999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加快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时机已经成熟”,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随后在北京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并确定了五大战略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2000年10月,国务院制定《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对西部地区实行税收、土地使用、矿产资源等优惠政策,放宽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有关条件,各项政策措施及其细则,自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200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包括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十项重点工作。

计划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切实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入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

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补齐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短板。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升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水平,促进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互动。

支持新疆建设国家“三基地一通道”,支持西藏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促进400毫米降水线西侧区域保护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西部大开发

㈡ 国家西部大开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2000年--
政策--
太多了吧--

㈢ 中国南海西部有石油吗

南海西部,石油开发任务主要由中国海油南海西部公司承担。该公司目前作业集中在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西部,勘探区总面积16万平方千米。公司在西部海域已发现油气田31个、含油气构造37个,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2.45亿桶,天然气可采储量2.1万亿立方米,在产油田12个,在产气田3个。已投产的崖城13-1气田是中国海上最大的合作气田,东方1-1气田是中国海上最大的自营气田。建成油气年生产600多万吨油当量。
南海西部海域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在海南近海海域,分布着3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北部湾、莺歌海和琼东南盆地,面积共12万平方千米,是油气资源勘探远景区。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南海西部大气区的勘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临高、东方、乐东、崖城、文昌五大主攻区。
1957年,对莺歌海一带状油气苗进行调查,下海探油的第一站。
莺歌海含油气盆地位于北部湾南部,以及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的“U”字形盆地上。西部的西莺歌海盆地为特提斯体系的拉张断陷盆地,东部的琼东南盆地则为环太平洋体系的一个孤后盆地。琼东南盆地,面积约为4万平方千米,石油资源量约为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6.4万亿立方米。这里有世界级海上大气田——崖13-1大气田,同时也是我国海上第一大气田(产量为34亿立方米,高于春晓油气的25亿立方米,但探明储量要低于春晓油气田)。
一、涠西南油田群
(1)1973年,发现涠洲11-1油田。
涠洲11-1油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涠洲岛西南方向,与在生产油田涠洲11-4和涠洲12-1油田相邻,油田所处海域水深在30~40米;涠洲11-1油田仅有一座生产平台,其开发生产主要依托涠洲12-1油田的生产设施和海底管线来实现;2007年涠洲11-1油田成功投产,现有1口生产井在产,日产原油2100余桶。
(2)1982年发现涠洲11-4油田和涠洲10-3油田。
涠洲11-4油田仍是涠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发现,1993年9月19日自营建成,设计产能60万吨,经改造达80万吨。与1999年8月2日自营建成的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90万吨以上。
涠洲10-3油田1986年8月7日投产,1992年5月16日转为自营,与1991年8月20日自营建成的涠洲10-3北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30万吨。
(3)1989年发现涠洲12-1油田。
涠洲12-1油田,是涠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99年6月12日自营建成,设计产能100万吨。与涠洲10-3油田、涠洲10-3北油田、涠洲11-4油田和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了南海北部湾涠西南油田群。
主要从事海上采油技术服务、浮式储油轮总包服务、海陆工程建造、海上设备维修、石油专用产品的制造、原油外输协调、油气及副产品运输销售和加工利用、油田化工、通信气象、网络工程、管道工程、数据处理、海上配餐、物资储运、码头仓储、工程勘察设计、物业管理、宾馆旅游业、海陆运输、技能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工作。
二、南海崖城13-1气田
1983年,成立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
1983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美国阿科中国有限公司(现为英国BP阿科中国有限公司)及科威特科佩克中国有限公司发现崖13-1气田,其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海上气田,号称“东方气龙”。
崖城13-1气田使用了数种先进的地质数据技术来估算储量和生产能力。这些技术将来自多方面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包括地理模型、地质资料、石油物理分析以及工程分析。采用了一个三维图像来表现气田内部结构的地理状况。
崖城13-1气田被圈闭在渐新世陵水砂岩层的一个大而狭长、西北-东南走向的断块中。砂岩层被一巨大的向西南倾覆的正断层沿上倾方向截断,上覆不整合。气水界面构成下倾界限。在A平台,油藏约在海平面下3600米深处。6口生产井、5口探边井以及三维地震测线数据证明了气藏面积为44平方千米,最大厚度为217米(总厚度)(净厚度178米)。大量小断层切割了储层,其中一条断层的断距为40米。主储层之上的透镜状砂岩仍具有储藏潜力。
崖城13-1气田是我国海上第一大气田。它位于三亚以南100千米的海域。总投资为11.3亿美元,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美国阿科中国有限公司及科威特科佩克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崖城13-1油田年产天然气34亿立方米,其中29亿立方米通过778千米的海底输气管道输往香港烂角嘴售气终端,5亿立方米通过97千米的海底管道输往在三亚的南山基地。
崖城13-1气田,是1983年8月在水深约100米的地方发现的,阿科为作业者并拥有该气田34%的权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拥有51%的权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拥有15%的权益。崖城13-1油田自1996年10月开始投入生产,成为中国第一个海上气田。
崖城13-1气田的开发是伴随着亚太地区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商业用气市场的发展而来的。阿科气田生产的天然气通过500英里的运输到达香港的Castle Peak电力公司。
崖城气田的开发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一个价值10多亿美元的项目,需要建设陆上和海上处理设施以及去往海南岛和香港的输送管线。将气体通过管线运输到香港需要建设480英里的海底管线,这在世界上是第二长的。
除了向香港青山发电厂供应天然气以外,崖城13-1气田也向海南岛输送气体,用于发电和作为化肥厂的原料。
崖城13-1气田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547亿立方米,天然气凝析油探明储量约为1030万桶,1995年10月投产,1999年上半年天然气平均日产量约为426万立方米。
三、文昌油田群
1984年和1985年,发现文昌19-1、文昌8-3油田。
文昌13-1/2油田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以东136千米的海域上,距离湛江约260千米,油田所处海区水深117米。该油田主要由两座无人驻守的固定式井口采油平台“文昌13-1”“文昌13-2”及一艘15万吨无动力的浮式储油轮(FPSO)“南海奋进”号组成。采油平台采集的原油,通过海底输油管道输送到“南海奋进”号上进行处理、储存和外输。原油外输方式主要通过油轮系泊“南海奋进”号进行海上过驳运输。油田设计年产原油250万吨,于2002年7月7日投产。
2008年7月位于中国南海的文昌油田群已成功试产。这一油田群共有7口井在产,可日产原油14000余桶。文昌油田群位于南海西部海域的珠江口盆地,由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个油田构成。开发生产设施包括5座井口平台、一艘浮式生产储油轮和26口生产井。
文昌19-1油田是文昌油田群中第一个投产的油田,其高峰日产量预计可达18800余桶。其余三个油田文昌15-1、文昌14-3和文昌8-3将于2008年陆续投产。
文昌油田群位于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盆地西部,包括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个油田,是20世纪80年代勘探发现的。
2008年6月中旬,文昌19-1油田开始试生产。
四、东方1-1气田
1995年,基本探明东方1-1气田,2002年6月21日正式开钻。
东方1-1气田项目是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是中国第一个自营开发的气田,总投资额为32.7亿元。它位于南海北部湾莺歌海海域,距东方市约113千米。该气田天然气储量达966.8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24亿立方米,纯烃储量612亿立方米。
根据东方1-1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安排,一期工程建立D、E两座生产平台,共钻井12口;二期工程建A、B两座井口平台,分别钻井10口。两条海底管道、一条海底电缆、一座陆上终端。气田所产天然气在海上中心平台初步处理后,通过海底管道输送到东方陆上终端处理,再输送给用户。
东方1-1气田开发井作业海区水深68米,一期工程的12口开发井中,除了1口是大斜度井外,其余11口井全部是水平井,作业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2003年8月2日建成我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海上天然气气田——东方1-1气田全长256千米的输气管线,把天然气分别送往海南省的八所、洋浦、海口等重要工业基地。
五、天然气水合物
1999年,在西沙海槽发现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总资源量达643亿~772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一半。南海资源的开发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潜力。2011年报道,我国对海域可燃冰的专题调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在南海圈定了25个成矿区块,控制资源量达到41亿吨油当量。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承担我国海域可燃冰资源专项调查的主要单位,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从2002年正式启动的海域可燃冰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项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2007年首次在神狐海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证明南海可燃冰资源远景良好。目前,专题调查团队已圈出南海北部7个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仅神狐钻探区内11个可燃冰矿体,面积就达到约23平方千米,气体资源量约为194亿立方米,控制资源量达到41亿吨油当量。

㈣ 南海西部有哪些油田,有哪些石油公司

崖城13-1大气田

崖城13-1气田位于三亚市以南 100公里 ,是1983年8月在水深约 100米 的地方发现的,估计储量在3万亿立方英尺。阿科为作业者并拥有该气田34%的权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拥有51%的权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拥有15%的权益。崖城13开始投入生产时,成为中国第一个海上气田。

㈤ 西部大开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西部大开发是2001年的时候开始的,但国务院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以及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2000年就成立了并开始运作了。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

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1、奠定基础阶段

从2001年到2010年,重点是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培育特色产业增长点,使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初步改善,生态和环境恶化得到初步遏制,经济运行步入良性循环,增长速度达到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2、加速发展阶段

从2011年到2030年,在前段基础设施改善、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制度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入西部开发的冲刺阶段,巩固提高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

3、现代化阶段

从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发展地区增强实力,融入国内国际现代化经济体系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快边远山区、落后农牧区开发,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 “十五”计划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特别是要做好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要集中有限力量,精心规划,组织建设一些关系西部发展全局的标志性工程。力争用5到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㈥ 石油是宝贵的财富,石油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发的

17:15:16

人类是什么时候发现石油?

经过许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地质学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石油作为一种能源,是由有机物经过长时间的压缩和加热沉淀而形成的。

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解对石油是人类生活历史上,地球里面的海洋生物和海洋藻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后的“身体”与后淤泥沉淀成沉积岩混合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的自然变化,成为世界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

石油工业的初期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煤油时期。一是汽油期(动力期)。煤油时代大约是1860~1900年,在此期间煤主要用于照明和作为家庭燃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石油工业从勘探、生产、提炼、储存和运输发展到分销。形成并快速发展了完整的产业链。

石油对于人类来说是人类非常宝贵的资源,人们通过勘探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石油产品。但同时石油也具有两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使用积极方面,促进人类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