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日本储藏了多少石油
扩展阅读
农业租地费用如何入帐 2025-07-30 06:00:24
做家装顾问要用哪些工具 2025-07-30 05:49:28

日本储藏了多少石油

发布时间: 2022-06-06 11:48:27

Ⅰ 世界石油究竟还有多少

可采石油储量共计1211亿吨,预计还可开采30~40年。

Ⅱ 全世界石油储备还有多少还能维持多久

欧佩克的统计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376亿桶,比2002年增加1%,其中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分别占78.3%和21.7%。从各地区来看,北美的储量为272亿桶,拉美为1164亿桶,东欧为883亿桶,西欧为184亿桶,中东为7359亿桶,非洲为1055亿桶,亚太地区为459亿桶。探明储量最高的5个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2627亿桶;伊朗,1333亿桶;伊拉克,1150亿桶;科威特,990亿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978亿桶。

2003年,全球石油日平均产量为6709万桶,比2002年增加4.9%,其中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分别占40.1%和59.9%。北美地区日产量为719万桶,拉美为954万桶,东欧为994万桶,西欧为563万桶,中东为2045万桶,非洲为727万桶,亚太地区为708万桶。全球主要产油国(地区)包括:原苏联地区,日产量为977万桶;沙特,841万桶;美国,574万桶;伊朗,374万桶;中国,341万桶;墨西哥,337万桶。

全球石油产品日消费量去年达到7490万桶,比2002年增长2.2%。北美地区日消费量为2233万桶,拉美为619万桶,东欧为506万桶,西欧为1390万桶,中东为420万桶,非洲为236万桶,亚太地区为2086万桶。主要消费国(地区)包括:美国,日消费量为2020万桶;中国,548万桶;日本,514万桶;原苏联地区,380万桶;德国,259万桶。

去年,石油进口国和地区的日进口量为4049万桶,比2002年增加6.3%。北美地区日进口量为1124万桶,拉美为188万桶,东欧为99万桶,西欧为1164万桶,中东为50万桶,非洲为73万桶,亚太地区为1351万桶。主要进口国包括:美国,日进口量为1035万桶;日本,416万桶;韩国,217万桶;德国,214万桶;法国,171万桶。

在石油出口方面,去年全球石油日出口量达4007万桶,比2002年增长6.7%,其中来自欧佩克的石油为1950万桶,占48.7%。北美地区日出口量为158万桶,拉美为477万桶,东欧为648万桶,西欧为437万桶,中东为1471万桶,非洲为597万桶,亚太地区为219万桶。主要出口国(地区)包括:沙特,日出口量为652万桶;原苏联地区,648万桶;挪威,269万桶;伊朗,240万桶;尼日尔爾利亚,230万桶;墨西哥,210万桶;阿联酋,205万桶。

Ⅲ 美国石油储备8600万吨,日本石油储备7000万吨,那么我国呢

如今的中东国家还处于不断的战乱之中,石油供应每时每刻都可能被切断,所以每个国家都要做好石油储备的工作。不过近些年来中国也在努力维持与中东各个国家的良好国际关系,也有很多国家愿意把自己的石油出口给我们,这是无数国家领导人努力得来的结果。

中国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中国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赶上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也证明了中国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有美好的生活,当然国家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每个中国人,这是每个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骄傲的。

Ⅳ 石油资源储备量:美国9100万吨,日本8000万吨,中国有多少

就目前来看,美国的石油储备毫无疑问是相当庞大的。地理面积并不大的岛国日本,也有着8,000万吨的石油储备。那么,中国又有多少石油储备呢?

中国的石油储备量:8500万吨

相比较于美国和日本而言,中国在这一方面其实比较少。一方面,我们本土并没有多少石油资源。即使有,也是一些品质不太好的油田。再加上我们没有足够成熟的开采技术,最终获得的石油资源质量远远比不上进口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之所以迟迟不肯在国内开发石油资源,除了硬件条件跟不上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不想打扰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开采石油资源,必然会影响到周边的老百姓,对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这些老百姓的切实利益,政府部门宁愿进口石油,也不愿轻易进行石油资源的开发。不过相信未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石油资源问题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且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Ⅳ 求日本油田总面积

你的问题很难回答,你说的油田面积,还是油储量?
因为日本石油资源极度匾乏 日本受国土地形的限制,是一个能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只有日本海沿岸几个为数不多的油田(石油产量仅占日本全国石油需求量的0.2%),日本几乎是个石油纯进口国。 日本作为仅次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石油资源依赖程度相当高,日本石油进口来源还相当集中,89.4%来自中东地区。其中,沙特阿拉伯(26.2%)、阿联酋(25.0%)、伊朗(15.0%)、卡塔尔(9.0%)和科威特(7.40%)5个国家合计占了82.6%(2004年)。

日本国内油田,油气田区域分别集中在:新潟県(12个气田,2个油田) ,秋田県(6个油田,1个气田),山形県(2个油田),福岛県(1个气田),北海道(1个气田)。
2006年生产量
顺位油田名 道県名 生产量(千吨)
1勇払(ゆうふつ) 北海道 255
2南长冈(みなみながおか) 新潟県 174
3由利原(ゆりはら) 秋田県 117
4岩船冲(いわふねおき) 新潟県 113
5东新潟(ひがしにいがた) 新潟県 81

石油产量,在2010年国内石油消费量中所占比率为0.4%而已!
非常非常之少。
那么小的产量,要说油田面积。很难给你答案的。

Ⅵ 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排名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年消耗石油近3亿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占70%以上),因而对石油安全特别关注。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有关法律就规定了企业的石油储备义务。1974年日本加入国际能源总署,建立了政府石油储备。1983年,位于日本青森县的小川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开始了由国家储备基地储藏石油的时代。日本是个平原狭小、地形破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又缺乏地下盐穹或岩盐层的地质条件,因此采取了多种储备方式,如地面油罐、半地下油库、海上油船和油罐、地下岩洞油库等。到1996年,日本相继建成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每个规模为150~665万立方米。政府还从民间租借了21个石油储备设施,民间储备的石油则保存在各石油加工厂和销售网点。目前,日本石油储备量的规定是90天,实际储备91天,100%为原油储备。而民间石油企业的义务储备量规定为70天,其中成品油占55%,原油占45%。日本液化石油气的3/4靠国外进口,为此也建立了液化石油气国家战略储备,2010年建成液化石油气国家储备150万吨。

Ⅶ 世界石油储量是多少

到2003年底全球各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分布为,中东地区探明储量995.8亿吨,占全球总探明储量的57.4%。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塔尔和叙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储量达849.3亿吨。该地区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4%。北面地区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297.6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17.2%,其中,加拿大的储量为245亿吨,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在前苏联地区,独联体国家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106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6.11%,其石油产量为4.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4.5%。其中俄罗斯石油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此外,亚太地区探明石油储量5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5%;非洲地区为11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6%;南美地区探明石油储量134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7.7%。(参见http://info.news.hc360.com 2004年6月2日。)世界石油地区消费量与石油资源拥有量存在严重失衡现象,而石油资源在国家发展中有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因此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一直非常激烈。如北美、西欧、亚太三个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不超过世界总量的22%,而其石油消费却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近80%,于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说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费依赖进口,其中60%来自中东;欧盟70%的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除了从中东进口石油外,欧盟借助非洲许多国家曾是英法殖民地的“优势”,在非洲石油开发中已领先一步。西方大国对石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和争端和不断加剧,资源战略成为大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危机处理能力,经历过石油危机的西方大国先后立法、以确保石油的战略储备。如美国制定的《能源政策与保护法》,日本有《石油储备法》、德国有《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法国制定的《关于工业石油储备库存结构的58-1106号法》,都明确规定了储备目标和规模。政府储备加上民间储备,美、日、德、法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本国158天、169天、117天和96点的石油消费。中国正加快战略石油储备的立法工作,力争在几年之后中国的石油储备能够达到180天的安全消费量。

Ⅷ 美国与日本战略石油储备方法.经验.政策.基地数量

构想始于二战 旨在维护经济安全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酝酿到最终建立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艰苦磨练”。这一构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美国当时的内政部长哈诺德·伊克斯提出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构想。1952年,美国国家矿产资源政策委员会也提出了类似建议。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的爆发使艾森豪威尔总统认识到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再一次提议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由于种种原因,上述建议始终未能在政府和国会间达成一致并付诸实施。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实行全面石油禁运,导致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美国政府遂下决心建立战略石油储备。1975年12月22日,福特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能源政策与储备法》,该法授权美国政府建立高达10亿桶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美国政府从1977年7月21日正式开始储备石油,后来最终形成的储备能力为7亿桶。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布什政府认为战略石油储备对维护美国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提出了扩大石油战略储备容量的建议。2003年4月,国会正式批准了布什政府的建议,并批准拨款15亿美元用于扩建储油设施,使之达到10亿桶容量的要求。

地点选在沿海 方便安全成本低廉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地点几乎全部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主要选在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两个州的沿海地区,其原因有三:

一是运输和加工方便。墨西哥湾是美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加工基地。由于紧靠油品生产和加工企业,不仅大大提高了战略石油储备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还降低了释放储备时的运输成本。
二是安全性较高。美国的战略石油均储藏在该地区地下610米至1200多米深的巨型盐矿洞穴中,这些盐洞足够容下原来的纽约世贸双塔。如此深度几乎可以防御任何人为和战争的破坏。

三是有利于储藏,且成本较低。墨西哥湾沿岸有500多个盐质洞穴,采用简单的“水溶技术”,即用清水将盐溶解便可将盐洞加工成巨型圆柱状“地下储油罐”。由于盐洞很深,地层压力将封闭任何裂缝。此外,盐洞的上下几千英尺落差所形成的自然温差,可使原油保持循环流动,有利于保持油品质量。据能源部介绍,采用盐洞储油,建造和维护费用很低,平均每桶容积建造成本只有1.5美元,每桶储备石油每年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为25美分,是采用地上罐储方式的1/10,是采用岩石矿洞储存方式的1/20。

政策多次调整 惟有总统有权动用

从1977年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持续增加。此后,克林顿政府的战略石油储备政策发生了一些改变,几次动用这一储备以调控石油市场油价。到2000年底,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降至5.41亿桶,为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布什总统上台以来,特别是“9·11”恐怖袭击后,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政策又明显调整。2001年11月中旬,布什下令能源部迅速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目标是2005年增加到7亿桶。到2002年底,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升到5.99亿桶,2004年3月又增至6.59亿桶,创历史最高水平。

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约相当于美国目前6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如果加上商业石油储备,可以替代160天的进口量。战略石油储备的最大释放能力为每天430万桶,可以连续提取155天左右。
当然,要动用这些深藏地下的战略石油储备,只有美国总统一人说了算。一旦总统决定动用,能源部将采取招标方式向市场公布投放数量,通过竞标最终决定中标购买石油的公司。从开始决策到投放市场只需13天。

美国国会1990年在重新修订《能源政策与储备法》时,放松了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条件,理由是“战略石油储备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重要性有所降低”。根据新规定,除了“进口石油出现严重供应中断”的情况外,在国内石油产品供应出现中断或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总统也可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此外,在企业因突发事件导致其石油供应中断的情况下,能源部可有偿向这些企业借贷战略石油,但借贷期不能超过6个月,借贷总量不能超过500万桶。这样做既可解企业的燃眉之急,也给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带来一定收益。显然,布什政府此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并不属于“进口石油出现严重供应中断”的情况。

5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签署了兴建中俄原油管道的协议和600万吨原油的铁路购销合同。消息传出,日本朝野大为震动,虽然俄罗斯已经表示将暂时搁置日本提出的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港的管道建设方案,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仍不放弃努力,利用参加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的机会再次向普京游说。日本媒体评价,“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寻求稳定石油供给的心情是多么急切”。
日本将石油战略定为国策
记者亲身感受到日本社会对石油的重视程度:每天的经济新闻都会对美国道琼斯工业品中原油价格的变化进行详细报道,伊拉克战争期间,对世界原油价格的分析更是日本各大经济类报章的主题。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日本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日本石油基本上依赖进口。
对于进口石油的高度依赖使日本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吃了大亏,此后,日本政府便将石油战略定为国策,一方面在中东以外的其他地区寻求稳定的石油供给,另一方面积极加强石油储备。
20世纪70年代,石油主要消费国对石油重要性的认识明显提高,为此创建了国际能源机构,各加盟国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90天石油储备和必要时互通有无的义务。在此框架下,日本全面推进民间石油储备,1975年制定了《石油储备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从事石油进口、精炼和销售业务的公司的责任义务关系。1978年,日本石油公团又开始推进国家储备,确立了日本现行的国家和民间两极储备体制的雏形。1981年,日本民间储备达到了90天的目标值,1988年,国家储备数量也达到了50天的使用量。在1994年之后,政府为降低相关石油企业的压力,将民间储备的义务额降至70天,同时将国家储备调高至5000万KL(千升)。
到1996年,日本相继建成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日本政府还从民间租借了21个石油储备设施,民间储备的石油则保存在各石油加工厂和销售网点。日本的国家储备全部是原油形式,民间储备中原油和成品油各占一半。根据日本政府最新的统计,今年4月的石油储备为8899万KL,可用169天,居世界第一。其中国家储备4844万KL,可用92天,民间储备4055万KL,可用77天。
储备库建在海上地下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要建设在储备费用低、安全程度高、地质条件适宜、运输方便的地方。日本是一个平原狭小、地形破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根据本国的石化工业布局,日本采取了地上半地上油罐方式、海上油罐方式和地下岩洞油库的多样化储备方式。
1983年建成的小川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是日本第一个石油储备基地,采取了地上半地上油罐方式储备。上五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九州长崎县,是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油罐储蓄基地。在防波堤包围下并列放置了5条储藏船。每条储藏船长390米、宽97米、高27.6米,可以储藏440万KL原油。串木野石油储备基地位于鹿儿岛县,采取地下岩洞油库方式储存,基地内现有3个储油设施,一个宽18米、高22米、长1100米,另两个宽度高度与上一个相同,但长度为2200米,这三个设施总共储存着175万KL石油。地下岩洞油库储油的优点是,能够稳定保持约9摄氏度的温度,具有较强的抗地震、抗雷击等防灾性能,借助地下水的压力可阻止石油外泄的危险。
愿意把储备基地借给中国
在激烈的国际石油市场变化中,日本政府认为本国的石油安全将越来越与亚洲石油供需休戚相关。在不久前的国际能源机构大会上,日本还提出了建立亚洲共同储备基地和东亚能源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议。
日本提出,东盟10国除拥有少量民间储备外均未建立国家储备;中国虽已着手建立国家储备,但储备能力还跟不上进口的增速。东亚这13个国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均高达50%以上,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亚洲各国石油供应都面临较高风险。而日本的储油设施尚有一定空闲,为此日本提议,首先将冲绳两处储油基地借给离其较近并愿意进行合作的东盟各国和中国,随后在经东盟同意的基础上,选择诸如菲律宾和泰国的合适地点,由日本提供技术,合作建设新储油基地。▲

Ⅸ 物质匮乏的日本,为何库存石油量居世界第一

在当今这个时代里,石油依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自然资源,无论是工厂机器的运作,还是人们的日常出行,石油的使用都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在石油资源方面是极度缺乏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岛国却是世界上石油储备量最多的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对石油的使用极其小心,一般不会动用自身的库存,对于进口的石油也是用一点存一点。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日本的石油库存已经超过了6亿桶,这还只是官方统计的数量,不包含民间的储备量。这个数据是极其吓人的,目前日本的石油库存稳居世界头把交椅,无人可撼动,庞大的石油储备量使得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其对于购买的石油的处理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Ⅹ 日本位居世界储油量榜首,中国"功不可没

原文在这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前段日子里访问了中东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埃及。那么此行明确提议向沙特构建“石油共同储备构想”,通过提供巨额资金以及展开技术合作等措施,从而获取沙特的石油优先购买权、阿联酋的长期石油供应合同、科威特的能源稳定供应承诺。

同时,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的石油存储量竟然达到了158天。美国比日本竟然还少了20天。这让很多人感觉到始料未及。那么我们回头看一看中国的是多少呢?仅仅是30天。虽然中国地大物博,虽然中国每天进口的石油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但是在石油存储方面,中国都达不到日本的一个零头。
一直以来,伊朗因为受到美欧的制裁,国民经济痛苦难堪,中国作为一个陌生人却不断接济它走出危机。而日本作为伊朗石油战略的上面的合作伙伴,确实落井下石,积极参与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犹如背后小人,可恨至极!伊朗经济制裁解除后,就算不断增加石油天然气的出口量,也绝对不会向日本出口石油。一国执政好比做人一样恩怨分明,要报复就得狠心!如此看来,伊朗停止出口石油,是日本是自食其果。日本要想再次挽回伊朗的信任,恐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可是万万没想到,就在伊朗制裁解除后,积极与中国展开合作,不但将其原属日本的开采油田权转给中国,与中石油、中石化共同开发两大油田,而且还是以日本所花价格的1/3。今年上半年,又将日本最后一块大型油田的55%的产量划归中国使用。
之前日本的石油进口来源于哪些地区?日本是当前世界上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前两个是中国和美国),但自己几乎不生产石油,也没有石油资源,因此,日本的石油只能依靠进口。日本的石油主要来自于中东地区,阿联酋、沙特、科威特、伊朗、卡塔尔分列前五位,占到了日本进口石油的70%以上,在分布是非常不合理的。近来,俄罗斯向日本输出石油的比例也在上升,泰纳线(从泰舍特到纳霍得卡)的石油管线建成后,日本每年从俄罗斯获得700万吨石油。

中国也是日本石油的来源之一,过去中国是为了换汇,现在主要是为了平衡双方的贸易。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经过几十年的运作,目前已颇具规模。截至2015年底,日本拥有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和17个民间石油储备基地,其中2个是官民共用储备基地。
日本国家储备在日本全国10个地方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及从民间石油公司租借的油罐中,储备了大约4782万千升(约合2.97亿桶)的原油。日本民间大约储备了3288万千升(约合2.04亿桶)原油。据估计,假如日本石油进口中断,这些原油能维持197天。

中国似乎早已忘记了当年日本人给予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痛苦灾难,善良的中华民族是根本就不善于将仇恨铭记永远,不过,好了伤疤就忘记疼也不应当成为中华民族轻易放过仇敌的理由借口,牢记历史,牢记教训不忘耻辱,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与其去资助昔日的仇敌,不如发展壮大自我,广大中国百姓应当觉悟警醒,国产产品的发展壮大,必须是要依靠中华民族每个分子的全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才能发展壮大,一味崇洋媚外只能是自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