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面对石油危机,美国储备石油8600万吨,全国可用140天,我国呢
除了矿石资源以外,盐井的开采也是极为的常见,毕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调味品,除了晾晒海水制盐以外,人们还会开采盐井,盐井的开采最晚被记录在《华阳国志.蜀志》当中,当时人们通过使用天然气蒸馏卤水制盐,从技术上来说也是比较完善,甚至在书中还提及无计划随意开采只会破坏地下的卤水资源,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多强。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石油存储量为8500万吨,要略高于美国,但也仅仅能维持国内90天生活的运转,这也是我国地广物博的特性所导致的。但我国的石油存储量仍在攀升之中,随着工业、科技领域的不断进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石油资源的运转,国家对于石油资源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相对应的石油存储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结语
其实即使是在这个和平安稳的年代,我们也要有相对应的危机意识,只有形成了这种潜在的危机意识,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我们才能做到不慌不忙。而且我们在进行自然资源开采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一味地索取也会让我们在最终走向灭亡。
❷ 什么叫石油战略储备
人们常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若人体中血液不够,轻则致病,重则有生命危险。对于石油进口较多的国家,如果没有石油战略储备,那么一旦石油进口中断,在缺乏石油供应的地区必然会对各行各业产生灾难性打击,飞机不能飞,汽车不能跑,交通瘫痪,生产停滞。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能源的不断供给来保证。 目前,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0%,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主要的能源。近期在美国某报上有幅漫画,画了“9.11”3个竖立的大字,投射在地面上的阴影却形成了“oil(石油)”三个字母,生动地揭示了美国“反恐倒萨”是为石油而战。中东石油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3,号称“世界油库”,谁能控制中东石油,谁就能支配世界经济。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改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国内原油产量增长近期明显放慢,使得石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计委统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7%,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77%,而石油供应年均增长只有1.67%。1993年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2000年共进口石油7000 万吨,2003年进口石油已超过8000万吨,成为美国、日本之后的第3大石油进口国。据统计,1995年国内所需石油的6.6%靠进口,2000年已升至25%,2005年这个比例提高到32.5%。 在大量进口石油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石油进口,保障石油供给。为此就不能像过去那样被动地接受“国际油价”,必须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以应付突发事件。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开发和进口石油多元化,可以缓解石油危机和调节石油供需平衡,然而最直接、最及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由21个原油进口国组成的国际能源机构(IEA)建议,至少储备90天的原油进口量。美国20世纪末的石油储备量高达1.6亿吨,日本石油消费的99.6%依靠进口,因此石油储备更多,达到160天的原油进口量。储备石油的措施就是建设大型油库。 水库在雨季多水时储水,在旱季缺水时放水,以调节江河水量和稳定发电。石油储备库的作用类似,当产油地区动乱或运输通道不畅而无法正常供油时,可动用储备石油满足国内需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当国际油价波动较大时,可低买高卖,谋求国家经济利益。 在全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我国基本上没有石油战略储备,因此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库,既是未雨绸缪,也是当务之急。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在“十五”期间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从2003年开始,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建设陆地石油储备基地,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希望采纳
❸ 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量是几天
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建立了90天使用量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
http://news.vnet.cn/2007news/20070422/150209.html
❹ 日本号称石油储备90天,地震中没有石油上规模泄漏的报道,为什么还给它捐石油
能做上高层都是老狐狸 做这件事应该是为了得到某种利益 没有利益他们才不会捐呢 至于是什么样的利益 有没有利于人民的 这个俺们这些P民不懂
以上纯属猜想 。。至于对不对 如有雷同 请勿跨省
❺ 石油资源储备量:美国9100万吨,日本8000万吨,中国有多少
就目前来看,美国的石油储备毫无疑问是相当庞大的。地理面积并不大的岛国日本,也有着8,000万吨的石油储备。那么,中国又有多少石油储备呢?
中国的石油储备量:8500万吨
相比较于美国和日本而言,中国在这一方面其实比较少。一方面,我们本土并没有多少石油资源。即使有,也是一些品质不太好的油田。再加上我们没有足够成熟的开采技术,最终获得的石油资源质量远远比不上进口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之所以迟迟不肯在国内开发石油资源,除了硬件条件跟不上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不想打扰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开采石油资源,必然会影响到周边的老百姓,对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这些老百姓的切实利益,政府部门宁愿进口石油,也不愿轻易进行石油资源的开发。不过相信未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石油资源问题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且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❻ 日本石油储备世界第一,是否已经成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石油是没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血液。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对伊拉克动武?不就是看中石油了么。所以说,石油可以说是保卫国家的底牌。一个国家的石油储备量,能够看出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实力。
还有一个就是日本储备石油,是为了下次实行军事战争做准备。日本是军事主义强国,一直都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对外扩张的野心很强。然而对外扩张需要庞大的工业和军事基础。那么,石油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资源。
总而言之,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日本如此储备石油肯定有理由。而中国储备粮与日本相差很多,不得不提防日本。
❼ 全球的石油储备还够用多久
目前,全球石油储备量的多寡,仍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石油,有些还在继续勘探。
随着工业体量和汽车数量的不断攀升,到2020年时,全球可使用的石油数量将会快速下降。但到2030、2040年间,形势也可能会出现转机,因为可能还有一些海底石油或极端地形上的石油被最终勘探出来。
不过也有人推测,也许10年后,石油就已趋向干涸。无论如何,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全世界各地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来替代或缓解石油供应压力。目前也非常鼓励国产汽车品牌走新能源的路线,并且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给予补贴,也是这个原因。
石油生成的原因:
1、生物成油理论(罗蒙诺索夫假说):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
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
实际上,这个假说并不成立,原因是即使把地球所有的生物都转化为石油的话,成油量与地球上探明的储量相差过大。
2、非生物成油理论:
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无法解释的石油流入,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
❽ 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排名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年消耗石油近3亿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占70%以上),因而对石油安全特别关注。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有关法律就规定了企业的石油储备义务。1974年日本加入国际能源总署,建立了政府石油储备。1983年,位于日本青森县的小川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开始了由国家储备基地储藏石油的时代。日本是个平原狭小、地形破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又缺乏地下盐穹或岩盐层的地质条件,因此采取了多种储备方式,如地面油罐、半地下油库、海上油船和油罐、地下岩洞油库等。到1996年,日本相继建成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每个规模为150~665万立方米。政府还从民间租借了21个石油储备设施,民间储备的石油则保存在各石油加工厂和销售网点。目前,日本石油储备量的规定是90天,实际储备91天,100%为原油储备。而民间石油企业的义务储备量规定为70天,其中成品油占55%,原油占45%。日本液化石油气的3/4靠国外进口,为此也建立了液化石油气国家战略储备,2010年建成液化石油气国家储备150万吨。
❾ 各国战备石油储量排名
日本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库存量合计约180天、美国150天、法国180天、德国120天,我国超过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