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阳市华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阜阳市(英语简称:FUYANG ,汉语拼音:fùyáng) 。简称:阜,别称:颍州。阜阳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颍州区、颍东区 、颍泉区、太和县、临泉县、颍上县、阜南县、界首市)全市总面积9775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的7%。2007年全市总人口974.3万,约占安徽省的15%,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西部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史志上曾这样描述这片土地:“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阜阳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曾是管仲、鲍叔牙、稽康的故里,宋代大诗人晏殊、欧阳修、苏轼都曾在此为官,并留下了“未觉杭颍谁雌雄”等千年传唱的诗篇。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974.3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阜阳区位交通便捷。京九铁路纵贯境内,与漯阜、青阜、阜淮铁路一起,使阜阳成为五路交汇、八线引入的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铁路交通未来发展趋势阜六铁路建成和向蒲铁路的修建将形成新的京福铁路,其地位将比合肥重要,而这还不是阜阳的极点。直到洛宁客专和徐汉客专的建成,那时的阜阳应该说是中国的一个铁路中心枢纽,其重要性不亚于现在的郑州。洛宁铁路和徐汉铁路在优化和完善中国的铁路网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无论是京广、陇海交叉点的郑州,还是京沪、陇海交叉点的徐州;也无论是沪昆、京九交叉点的南昌,还是沪昆、京广交叉点的株洲;还是将来京广、沪蓉交叉点的武汉,都无法和洛宁、徐汉交叉点的阜阳相比,因为像洛宁、徐汉这样的交叉点可以说在中国铁路网上是独一无二的,它对完善和优化中国铁路网是十分重要的,这样西北方向的车到上海,东北方向的车到广州,通过这两条铁路将缩短很大的距离和时间,节省了很大资金和劳力。洛宁、徐汉铁路的建成可以看作是中国铁路网完善的标志性工程。洛宁、徐汉铁路将连接陇海、沪昆、沪蓉、沿江通道四条东西方向的干线,京沪、京九、京广、大湛、沿海通道五大南北干线。其地位的重要行可想而知。加强了胶东半岛和珠三角、西部和长三角,京津唐和福厦台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且将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全面开花,东南西北连成一片。 阜阳铁路大枢纽,有希望发展成为辐射皖西北、豫东南的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徐州、武汉;郑州、合肥、南京;之间最重要的城市。承东(胶东半岛、长三角)启西(郑州、武汉、中南工业区),连南(珠三角、福州台北)接北(北京天津),在国家统一、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大棋局上发挥杠杆作用。阜阳机场距阜阳市约3公里。按4D级建设拥有国际先进的导航通信设施,可全天候使用,能起降波音757,麦道90等类型飞机。现已开通到上海、合肥、广州、北京等地的航线。往返阜阳、广州两地的航班自09年四月开通以来上座率一直良好,最高时满座,已引起了南航有关方面的注意。阜阳直飞北京的航线从10月12号开通后班班爆满,为此阜阳将开通直飞上海的航班.公路以阜阳为中心,105国道和省道为骨架,辐射全市城乡、通往毗邻省市的公路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南洛高速(界首-阜阳-蚌端口段)高速公路顺利通车,与已经竣工的(合(肥)阜(阳)驻(马店))(合肥-阜阳段)高速公路形成“十”字型布局。规划中的商(丘)景(德镇)高速公路阜阳-亳州段已经通车,阜阳-六安段近期将恢复施工。在城区西部建设界阜蚌与合阜驻高速公路连接线。规划建设阜阳-新蔡高速水运十分便捷,淮河、颍河等十多条航道可下长江、入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现在正整治建设颍河、泉河及颍上船闸,使颍河达到Ⅳ级航道。现有阜阳港城区作业区规划迁建至颍河闸下游,在颍河闸下游新建三十里铺作业区。]综合经济 阜阳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同时也是安徽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新兴的煤炭能源基地。农业 阜阳地处黄淮海平原,在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适宜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繁育,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药材等,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基地和山羊板皮重点产地。农业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现已初步形成食品、中药材、蔬菜、传统工艺品、水产品、林产品、水果、名特优新稀农副产品系列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太和县薄荷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贡椿远销海内外。颍上县水产养殖、立体种植等生态农业蓬勃发展。阜南县会龙镇的辣椒行销全国。阜阳作为全国名列前茅的秸秆养牛大市,正逐步形成良种繁育、黄牛养殖、饲草饲料、疫病防治、肉类加工、皮制品加工等下多个链条组成的黄牛系列开发体系。阜阳农剩余劳动力200万人,还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之一。 矿产 阜阳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蕴藏也十分丰富。处于淮北与淮南“金三角”板块地带的阜阳,地下不但有煤而且储量也不在小数。资料显示,阜阳市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100亿吨,可采储量80多亿吨,而且皆为5700大卡左右的优质煤炭。谢桥矿是一座设计能力800万吨煤炭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由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生产的。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股份制煤炭企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520户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也是全国34家重点煤炭企业之一。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家计委所是属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和安徽新集煤电集团公司,是公司的三家股东。2006年10月,由新集集团投资的颍上刘庄矿又喜出新煤。年产800万吨的刘庄煤矿有两个第一,有被誉为国内第一对数字化的矿井,有高度为90.8米的“亚洲第一井塔”。年产500万吨的口孜煤矿预计将于2009年投产,年产300万吨的罗园煤矿顺利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据预测,到2010年,阜阳煤炭年生产能力将达3000万吨,占安徽省煤炭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在2007年在颍东区口子镇与杨楼镇 发现大量煤矿 现在已经可以出煤N吨.由淮煤矿直接管理, 电力 阜阳煤炭资源的全面开发,带动了火力发电的全面发展。2×60万千瓦的阜阳电厂一期已建成发电,阜阳电厂二期项目正在实施,再加上刘庄坑口电厂和口孜坑口电厂以及颍上县煤电一体化基地,发电总能力将达到480万千瓦,届时阜阳市电力装机容量将占全省五分之一。阜阳煤电煤化工业“五矿四电一基地”项目总投资近600亿元,其中“十一五”计划投资150亿元,预计到“十一五”末,新增工业增加值达90亿元。由于具有后发优势,全市煤电煤化工业将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路子。阜阳市拟在“十一五”期间开发建设一批煤炭气化、热电工程,未来将在颍泉周棚、颍东口孜、颍上刘庄一线形成沿颍河的煤电煤化工业集群,成为撑起阜阳市“工业大厦”的基石。2006年8月,武汉凯迪及中盈长江国际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0亿元的阜阳凯迪煤化工公司成立。该公司投资的系列化工项目,主要致力于煤炭深度开发利用、环保和煤化工等项目。目前,80万吨煤制大颗粒尿素、100万吨MTP、200万吨建材、2畛30万千瓦发电厂等项目正在实施中。 工商业 阜阳工业门类齐全,开发区企业呈现勃勃生机。经过多年发展,阜阳已形成食品、纺织、机械、化工、医药、能源等门类齐全的支柱产业,孕育了金种子集团、安徽昊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文王酿酒有限公司、华源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阜阳商贸市场繁荣,是中原商品集散地。目前,阜阳商贸市场呈南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新局面,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拥有阜阳商厦、国贸商城、百货大楼、千百意购物中心等多家大型零售商场,以及皖西北商贸城、瑶海大市场、元丰大市场、顺昌商城等一批综合性市场各类专业市场80多家,集贸市场500多个。临泉县庙岔皮毛市场、太和县皮条孙绳网市场、颍上县南照阜阳成为辐射面积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五千万,对豫、鲁、苏、皖边缘地带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原地区商品集散地。 投资环境 阜阳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阜阳经济发展软环境日趋完善。在不断强化自身,改造“硬”环境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建设宽松的“软”环境,广揽合作伙伴,诚招天下贤士。阜阳市大胆借鉴和采用沿海、沿边、特区出台的优惠政策,被誉为“内陆特区”,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和信息的文件。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治理经济环境,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敞开式办公、阳光式操作、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政府行政服务新形象。近几年来,阜阳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一批水、电、气、路、桥为重点的基础工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邮政电信业飞速发展,电话、多媒体通讯、网络服务等业务覆盖城乡,程控电话、移动通信位居全省胶列。金融保险业日渐活跃,机构遍布全市。宾馆酒店布局合理,富丽堂皇,为海内外客商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海关、商检、口岸的建成,为阜阳融入世界构筑了新的平台。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优越的环境,使阜阳得天时、占地利,有着发展的大好机遇。阜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提出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优化一产、强化二产、繁荣三产”的经济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招商资优惠政策,治理经济环境,为海内外客商来阜投资创造广阔空间和良好条件。如今阜阳正以新的姿态,积极营造皖西北乃至豫鲁苏皖边缘地区的交通营运中心、商贸中心、加工业中心、农副产品供应中心、物资储备中心,使阜阳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汇点,辐射周边地区的皖西北中心城市。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阜阳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阜阳位于中原文化区的边缘,在中原文化对周围地区辐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这里长期属于楚国,楚文化成了当时主流文化。先秦时代百家争鸣,咋说横流,阜阳大地上生成了诸多文化现象,并孕育了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主张和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阜阳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翻开历史的画卷不难看出,古代的阜阳战事连连,硝烟不断,战争的洗礼,使阜阳留下了戎马文化的烙印。一部阜阳名人史那几乎就是一部灿烂的戎马文化史。阜阳文化既有热情、奔放、浪漫、飘逸的一面,又有冷峻、深沉、朴实、厚重的一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阜阳文化将更加茁壮成长,成为中华文化园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编辑本段]建置沿革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颍州更名阜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北部以亳州市为中心的区域,同样经历了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商代为都城,“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谯县、领有今亳州境内的谯、城父,属泗水郡,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设谯都,东晋属谯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复置谯郡,唐置谯郡,宋归淮南东路,元置归德府,明降州为县,后复升为州,清属颍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亳州为阜阳地区下辖一个县,称亳县。一九八六年始改县为市,称亳州市,仍归属阜阳地区。历史上颍、亳两州南北相望,随着封建政权更迭,而隶属不一,形成了两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2年),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省谯县入亳州,寻降亳州的亳县,属颍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县复升为州,与颍州为颍州府,又降亳州为亳县,正式纳入颍州管辖之内,形成了东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广大地域。不仅包括今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区霍丘县的大部分地界。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阜阳师范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位于安徽省西北中心城市——阜阳市,是皖西北地区唯一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目前拥有"清河"和"西湖"两个校区,占地近1400亩,校园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16.5万平方米,实验室面积7.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04万元,纸质图书89.3万册,并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国际晶体剑桥数据库(CCDC)及万方数字资源系统等十几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奖"和"安徽省高校文科优秀学报一等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美国《数学
Ⅱ 金三角事件激起每个中国人的愤怒
支持你,我还是这么认为的,一个国家还是应该有它该有的魄力
Ⅲ 信阳市金三角,具体在哪个位置
从火车站出发,向东,过文化中心那个立交桥,继续向东,再走2000米左右,即到。 那就是楚王城前面一点
Ⅳ 中国金三角是哪三个地区
以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为核心的能源化工“金三角”地区。
中国能源化工金三角是全国罕见的能源富集区,化石能源储量达到20102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的47.2%,同时蕴含丰富的光能、风能资源。
2010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宁东、鄂尔多斯、榆林现在看是个‘金三角’,这块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有序推进,很可能成为我们国家十分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在国家全局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地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各项条件。
(4)信阳金三角石油怎么样扩展阅读:
以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为核心的能源化工“金三角”是全国罕见的能源富集区,同时蕴含丰富的光能、风能。
内蒙鄂尔多斯市最先实施了能源化工战略,并且初具规模和效益,被称为西部大开发中“鄂尔多斯现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文奎认为三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同,合作有利于避免产业雷同、无序竞争,并且应当尽快制定能源化工“金三角”经济开发区的总体规划。
宁东-鄂尔多斯-榆林资源禀赋差不多,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差不多,因为他过去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化,所以在工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有各自为正的现象。
把金三角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提出来,有助于下一步国家在更高的层面上重视这个地方,可以让金三角地区,进入国家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在项目审批等方面应该产生非常好的作用,加快这一地区作为中国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
作为“金三角”主角之一的榆林市能源富集,有“中国的科威特”之称。
陕西榆林市市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宁东-鄂尔多斯-榆林三地合作应该从产业聚集、完善交通管网格局入手,从而打造高水平世界级“能源航母”。
我们具体来说,我们在金三角的建设过程中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提出实施一体化,加强区域内公路、铁路以及电网管道的规划建设,公平合理配置水电路。打通南下北进的大通道。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推进重大项目的合作,为区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基础。推动区域内务实有效地合作。
银川市作为“金三角”及毗邻地区方圆500公里唯一的区域性省会中心城市,目前60%以上的房地产销售、医疗教育服务于能源化工“金三角地区”。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区位优势决定了银川市未来“金三角”设立总部经济最理想的城市。
而加快这一地区能源开发步伐,重点发展煤变油、煤制气和石油替代产品,既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也是改善我国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通过这个区域的发展,我们是整个西北地区创造了一个经济的制高点,创造了一个西部开发应该从后十年看西部开发、国家能源安全的制高点,宁东-鄂尔多斯-榆林金三角建设是亮点,这个亮点意味着黄河城市群的崛起,意味着我们的国防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抢占了一个新的高点。
从西部及全国的发展格局看,把能源化工“金三角”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少数民族边疆地区长期稳定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Ⅳ 中石化的中国工程院听说给能源"金三角"开药方 了真的么知道的给说一下
能源“金三角”地区开发方式粗放,需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一哄而上的煤化工项目,深加工集中在甲醇、煤焦化、烯烃领域,迅速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我国能源“金三角”地区(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近年来能源快速开发,大规模上马能源化工项目,取得较快经济发展。但是,区域能源快速开发引发的问题也日渐突出,部分区域开发粗放,项目大规模盲目上马导致的同质化竞争严重,资源浪费,生态问题突出。
专家指出,能源“金三角”地区须统筹实施“一核两翼”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使之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核心基地、国际领先的煤炭绿色开发转化示范基地和资源性地区综合改革试验区。
能源“金三角”走得快
能源“金三角”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4%,能源产量却占全国的1/4。其中,煤炭资源量1.41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5.5%,石油地质资源量129亿吨,占全国的14.6%,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5.2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9.2%。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介绍:能源“金三角”地区是能源丝绸之路“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近年来,这一地区能源经济迅速崛起。据统计,过去12年,能源“金三角”经济总量迅猛增长21倍,能源产业成为地区经济主体。以榆林市为例,能源及化工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甚至达到了93%。
神华集团科技发展部总经理顾大钊说,能源“金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比较优势明显,不仅能源资源丰富,而且已成为能源生产转化的重要基地,从煤炭、电力、煤化工发展等方面来看,能源“金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生产供应的战略核心区。
目前,每年该地区煤炭净调出量9.3亿吨,是中国最大煤炭调出区;电力外送达到1375亿千瓦时,近40%的电力外输,能够促进优化终端能源结构;对外输气500亿立方米。
走得太快带来“顽疾”
虽然能源“金三角”地区能源产业链不断延伸,能源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正在从粗放开发向精细化应用发展,但是区域能源快速开发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部分区域开发粗放,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据了解,能源“金三角”地区横跨3个省区,各自为政问题突出,因缺少整体规划,矿权叠加问题严重;整装资源条块分割,开发无序竞争;掠夺式开采导致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在资源和利益驱动下,产能过剩愈加突出。比如,3个地区煤炭年总产量达到10.2亿吨,但是达到科学产能指标的仅为6.5亿吨,占比仅64%。
很多项目盲目上马,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宁夏发改委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3个地区资源禀赋类似,产业布局雷同,以煤化工项目为例,大家一哄而上,深加工项目集中在甲醇、煤焦化、烯烃等领域,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地区水资源匮乏,制约项目规模。该地区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为842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能源“金三角”地区干旱少雨,被沙漠包围,近年来的能源开发导致废渣、废油、废水、粉尘排放量剧增。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也造成一定破坏,采空区逐年扩大,自然灾害频发。
针对“顽疾”开药方
经过28个月的调查研究,中国工程院8月29日在宁夏银川发布了《能源“金三角”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成果。
针对种种“顽疾”,中国工程院项目研究组专家开出的“药方”是:中国能源“金三角”地区的三大基地——榆鄂基地、宁鄂基地、准达基地应统筹实施“一核两翼”一体化发展战略,统筹规划、科学开发、有序转化、优化输配、多能协同、生态低碳,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把该区域打造成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核心基地、国际领先煤炭绿色开发转化示范基地和资源性地区综合改革试验区。
研究建议,一要把该地区发展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核心基地,重点保障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煤炭、油气和电力供应。采取“以水定产”“以环境承载力定产”来控制煤炭总量。
煤炭方面,2020年,煤炭调出量控制在8.6亿吨;2020年,煤电装机控制在4600万千瓦,外送3700万千瓦。
其他能源方面,2020年石油产量达到13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550亿立方米,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800万千瓦。
二要努力建设成国际领先的煤炭绿色开发转化示范基地,国际领先煤发电、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制甲烷等现代先进煤转化产业集群。
“为了这个目标,要全面提升煤炭科学产能,2020年实现煤炭科学产能10.8亿吨,占比提高到90%,2030年提高到95%。”专家组成员表示,“要加强煤炭清洁转化,2020年转化煤炭3.4亿吨,煤化工产能达到4500万吨,2030年转化煤炭升至5亿吨,煤化工产能达到7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