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宁夏为什么有石油
扩展阅读

宁夏为什么有石油

发布时间: 2022-06-01 09:16:06

㈠ 银川为什么中石化比中石油便宜

楼上的乱说哈。
这是因为90年代以前,我国只有一家石油公司,后要进入市场经济嘛,应外国要求分家,分家后的约定,区外公司零售价可以比区内公司便宜5分/升,山东属于中石油的区外公司,所以要便宜点,主要是山东是中石化的地盘,中石油是来竞争的,所以要便宜点

㈡ 宁夏石油城是指哪一块儿

是因为那里石油工人的家属很多,听得叫石油城,其实石油在宁夏特别荒郊的地区才有。

㈢ 宁夏境内有多少油田煤田具体分布在哪些县市

宁夏现在有两家油田在开采,一个是长庆油田主要在盐池,还有华北油田盐池有一小部分其他在西吉也有地址在那不清楚。煤矿在宁夏的灵武中心区,还有吴忠想南33公里的石沟绎煤矿,吴忠太阳山煤矿,还有石觜山的矿区,现在新开的是马家滩的梅花井矿区。这些都是大的矿区其他小的就不清楚了

㈣ 宁夏的自然资源

以煤和非金属为主,金属矿产较贫乏,已获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34种。宁夏人均自然资源潜在价值为中国平均值的163.5%。
煤炭探明储量300多亿吨,预测储量2020多亿吨,储量位居中国第六位,人均占有量是中国平均水平的10.6倍,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含煤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宁夏面积的1/3,形成贺兰山、宁东、香山和固原四个含煤区。
石油、天然气分布于灵武、盐池地区,属中小型油(气)田。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膏、石炭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粘土、磷、铸型用砂、硫铁矿、铸石原料和膨润土等,其中石膏、石灰岩、石英岩及粘土为我区优势矿产。
宁夏的石膏矿藏量居中国第一,探明储量45亿吨以上,一级品占储量的一半以上。同心县贺家口子大型石膏矿床,石膏层多达20余层,总厚度为100米左右,储量达20亿吨,为我国罕见的大型石膏矿床。宁夏石油、天然气有相当储量,具备发展大型石油天然气化工的良好条件。宁夏的石英砂岩(硅石)潜在储量了很可观,已探明储量在1700万吨以上。宁夏的金属矿产较贫乏,除镁(炼镁白云岩)储量规模达中型外,铁、铜、铅、锌、金和银等矿产均属小型矿床和矿点。 宁夏是中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贫乏。且空间上、下分布不均,时间上变化大是宁夏水资源的突出特点。
宁夏水资源有黄河干流过境流量325亿立方米,可供宁夏利用40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量195.5万千瓦。水利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绝大部分在北部引黄灌区,水能也绝大多数蕴藏于黄河干流。而中部干旱高原丘陵区最为缺水,不仅地表水量小,且水质含盐量高,多属苦水或因地下水埋藏较深,灌溉利用价值较低。南部半干旱半湿润山区,河系较为发育,主要河流有:清水河、苦水河、葫芦河、泾河、祖厉河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可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其中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包括7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与南部山区各河流及湖泊之中,并有少量沼泽分布。人工湿地包括库塘、渠沟、水稻田、鱼池,具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集中连片等特点 。
宁夏回族自治区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和泛洪平原湿地3个类型,总面积1041平方千米。黄河斜贯中北部,穿过银川平原,流程397千米,主要支流有清水河、苦水河、葫芦河等,全区年均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在黄河两岸和清水河流域形成了丰富的湿地资源。

㈤ 关于宁夏的常识有哪些

简称宁,宁夏因宋代为西夏国所在地而得名,后设宁夏府、宁夏省。位于中国西北、黄河中游。辖区面积6.6万平方千米,南北狭长,南高北低,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温差大,春季多风沙。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历史久远。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称。兼以日照充分,雨热同期,故又被誉为塞上江南,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宁夏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占1/3,其他有汉、满等民族。

地理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黄河中上游,西南接甘肃,东连陕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尽管土地面积较小,但是宁夏却有类型多样的地势地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北为宁夏平原。南为丘陵山地:黄河从中部贯穿其问,穿越10个县市。流程399千米。主要山脉有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牛首山、香山等,较大的河流有清水河、泾河、葫芦河等。

气候特点

宁夏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基本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夏少酷暑,冬寒漫长,日照充足。气温年、日差较大。气温由南向北递降,年均温5~9℃。年降水量180~680毫米。由南向北递减。山地降水增加显着,如贺兰山迎风坡年降水量约为山下银川市的2倍。降水多集中于6~9月,且年变率大。故干旱威胁严重。

自然资源

宁夏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成矿条件较好。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尤以汝箕沟的无烟煤质量堪称全国之冠。宁夏所产的煤炭大部分销往外省区。自治区内石油、天然气也有一定储量,并已开发。在动植物资源方面,宁夏也占有一定的优势,境内有多种珍贵生物,并且已设立自然保护区。

交通运输

宁夏回族自治区形成了以银川、中宁、固原等地为中心,通向市县和98%以上乡镇的公路网。包兰铁路穿越宁夏,西接兰州,与兰新、兰青、陇海铁路衔接:东接包头,与京包铁路相连。航空运输方面,宁夏银川市东南有一个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上海、成都、西安、昆明、重庆等地的航线。

经济概况

宁夏全区耕地面积达140万公顷,草地面积284万公顷。畜牧业以养羊业居重要地位,盛产裘皮。宁夏枸杞为中国同类之上品,现已开发为系列产品。主要有枸杞水晶糖、枸杞酒等,是宁夏重要的创汇项目和支柱产业。其中,枸杞、甘草、贺兰石、发菜、滩羊皮并称“红、黄、蓝、黑、白”五色土特产。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交通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了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医药、化工、建材、纺织、化纤、塑料、日用硅酸盐、制糖、电子、仪表、皮革、造纸、卷烟、食品等行业体系,目前已成为以能源为主的经济体系。

文化习俗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居住着200万回民。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比如,当地人喜欢唱高亢、婉转的民间高腔山歌。俗称花儿。花儿不用乐器伴奏,形式灵活。劳动、生活、家乡、爱情……都是它经常表达的主题。此外,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妇女还喜欢剪窗花、弹口弦。

首府:银川

银川市位于自治区北部,西靠贺兰山,东滨黄河。面积9555平方千米,辖3区2县。全市以汉族居多,有回、蒙古、满等25个少数民族。夏、商、西周时期银川为雍州之域,戎羌诸族游牧之地,春秋战国为朐衍等戎族居留地,秦代为北地郡富平县地。1038年,李元吴在这里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改称兴庆府。元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治所。1944年改城为市,定名银川。银川地处银川平原引黄灌区中部,地势由西南逐渐向东北倾斜,坡地平缓,东近黄河,沃野千里,素称“塞上江南”。银川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工业以机械、纺织、化工、食品、建材、电子等为主。化学工业在宁夏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作物有小麦、水稻及蔬菜、瓜果等。在交通方面。包兰铁路、109国道、110国道南北过境。民航班机可达北京、上海、西安、兰州等大城市。境内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数10处。

海宝塔

海宝塔俗称北塔,又称赫宝塔、黑宝塔。在银川市区北郊海宝塔寺内。海宝塔可能始建于南北朝后秦时期。现存建筑为清干隆四十三年(1778)大地震后重修的。该塔为9层11级楼阁式砖塔,建筑风格别致,呈繁体“亚”字形,简洁而富于变化,为中国古塔所罕见。塔刹是用绿色琉璃砖砌成的桃形四攒尖顶,无论相轮、华盖、宝珠等附属物,都别具一格。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东麓,方圆40平方千米,有9座帝王陵和100座官僚、勋戚的陪葬墓。陵邑位于陵区北部,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四周筑有夯土城墙。城内四角筑有角台,高大的阙台雄踞神道两侧。公元1227年。陵邑被毁。现仅存神墙、鹊台、角楼等。那些黄土筑的高达20多米的八角塔形陵台,近现代以来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金字塔。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在石崖上凿刻的遗迹,画的主要内容以人面像、射猎、放牧、战争、舞蹈、图腾与生殖崇拜等为主,是对繁衍生息于这一带的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的真实反映。贺兰山岩画反映了中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滚钟口

滚钟口俗称小口子,位于银川市西北33千米的贺兰山东麓。山口三面环山,向东敞开。形若大钟。内有一座小山,如钟内悬挂的钟铃,由此得名。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有老君堂、斗母宫、大悲阁、小洞天、兴隆寺和清真寺等,是佛教、道教与伊斯兰教三教合一的场所。因沟口尽头山巅上白雪终年不融,故有贺兰晴雪一景,为明代宁夏八景之一。另外山谷中还有狮吼、卧虎、仙人指路、青羊跳跃等自然景观,十分形象生动。

中卫高庙

中卫高庙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初建规模较小,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代建筑群。中卫高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高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是保安寺的山门和大雄宝殿,殿后是高庙的砖雕牌坊、南天门、中楼,最后是高达3层的五岳、玉皇、圣母殿。这些主要建筑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层层相应,步步增高,气势雄伟。纵观全貌,建筑群重楼叠阁,亭廊相连,檐牙相啄,翼角高翘,构成了迂回曲折的内外空间,全面反映出宁夏古建筑的风貌。

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位于青铜峡市峡口山黄河西岸山坡上,依山势而建。各塔的塔身似覆钵,外表为白色,具有喇嘛塔的特点。塔群呈等边三角形,布局独特。别具匠心。此塔群始建年代已无记载,但明代中期的《大明一统志》中已称其为古塔。它是我国古塔建筑中唯一总体布局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又叫圆光寺石窟。海拔1700多米。峰峦叠嶂,岩石嶙岣。须弥山上先后修凿了130多个石窟,其中有20余窟保存得比较完整。分别置于圆光寺、子孙宫、大佛楼、桃花洞等地方。其中以第2窟最大,刻于唐大中三年(849),内置一释迦牟尼坐像。高20米。双手置于膝上,双腿下垂,面部饱满,衣纹自然而流畅,唐代艺术风格极为浓厚。窟内还有多处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为中国最重要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位于银川市西贺兰山下。它由两座古堡构成,一是俗称老堡的明代兵营:一是老堡被地震摧毁后,于干隆年间修建的新堡,当地俗称为土围子。从这里诞生了一系列走向世界的电影名片,张艺谋在这里拍摄了《红高梁》,还有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等。

沙湖

沙湖在平罗县境内,位于姚(姚伏)西(西大滩)公路与包兰公路交叉点上,南距银川56千米,北距石嘴山60千米。总面积45平方千米的沙湖,有湖泊8.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沙漠12平方千米,湿地沼泽24平方千米。沙湖芦苇茂密、鱼跃鸟鸣,湖东是候鸟的栖居地,为较好的观鸟区之一。

沙坡头

沙坡头在中卫市城西约20千米处,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呈新月形,高近100米。脚下是滔滔奔腾的黄河,风光旖旎。气势壮观。人们登上沙丘顶,从上往下滑,沙子就会发出一阵阵的响声:有时像抖空竹的呜呜之声,有时又像金钟长鸣,悠扬洪亮,十分奇妙。沙坡鸣钟成为中卫胜景之一,与敦煌鸣沙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㈥ 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什么会被称为‘塞上江南’啊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从地形分布来看,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从天而来的黄河水,令这里沟渠纵横,灌溉农业发达,辛勤劳动的宁夏人民使宁夏平原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之地,自古即享有“塞上江南”。 在西北黄土高原茫茫的金色海洋中,奇迹般地展现着偌大一个绿岛,这就是富饶美丽的塞上江南宁夏川。在这绿岛中央。矗立着一座胜景如画的城池,那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着名的塞上古城银川市。 银川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全市总面积为446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57平方公里,辖城区、新城区、郊区和永宁两县。总人口76万。今日的银川市已经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银川毛纺厂出品的宁夏特产滩羊毛制成的毛毯,远销亚、非、欧、美四大洲的二十多个国家。银川生产的仿古地毯,古色古香,属于上等珍品。 “没有贺兰山,便没有宁夏川”。在民间传说里,贺兰山原是一匹从远方奔来的骏马,在河滨小憩,化为高山;黄河是一条巨龙,它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只在宁夏川发出温和的长吟。银川,就坐落在龙马之间,全境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南距甘肃的兰州,东北距内蒙古的包头,均为400余公里,包兰铁路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贺兰山呈南北偏东走向,位于银川西界,境内长度70公里,约占贺兰山总长度的46%。主峰高度多在2500米左右,从银川平原西望,贺兰山犹如骏马奔驰,气势雄伟,是我国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和风沙的侵袭,是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使这里蓝天明净。 银川市属温带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寒漫长但不奇冷,夏热较短且无酷暑。银川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而这里生产的小麦、水稻、甜菜及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含糖量高,含蛋白质多,营养丰富,品质优良。 银川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历史上曾经是戎狄族、匈奴族游牧的地方。秦时属于北地郡北境,直至公元五世纪的夏国时,在今日银川市东约8公里的地方兴建了"饮汉城",这里曾是赫连勃勃大夏政权的王家园林,名曰:丽子园,是一座游乐城市。银川始建于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此建国称帝,史称"西夏国",银川为国都,时称兴庆府。 悠久的历史给银川留下了丰富的区域文化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境内有名胜古迹和自然浏览景区60多处,其中尤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西夏王陵和远古时期刻凿的贺兰山岩画为国内外学者和游人瞩目;着名作家张贤亮创办的镇北堡华夏西部影视城由于拍摄《红高粱》等影片,使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塞上江南自然风光、回族穆斯林风情和西夏文化构成了银川以“西夏古都、塞上风情”为特色的新兴旅游业。现在,银川是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河套文化和丝路文化交会地带最具魅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之一。 唐代诗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曾经倾倒了无数的文人骚客,也令无数的后来者神思心往和苦苦追寻。其实,这一神奇的景观就位于宁夏中卫市境内。 中卫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黄河前套之首,“东阻大河、西接沙山”,是宁、蒙、甘3省区的交界点,也是黄河自流灌溉第一地。中卫市东临宁夏吴忠市,南接固原市,西与甘肃省接壤,北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辖原中卫县、中宁县、海原县,全市国土面积 1.7万平方公里,人口101.2万人,其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1.7%。地形复杂多变,南部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北部为低山与沙漠(西北部为腾格里大沙漠)。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卫宁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历史悠久。得黄河之利,依大漠、山地之险,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秦代属北地郡,西汉为安定郡,北魏属灵州鸣沙郡,北周置会州,隋置鸣沙县和丰安县,元设应理州,明永乐年间(1403年)置宁夏中卫,清雍正年间(1724年)改称中卫县(含今中卫、中宁和青铜峡部分地区),属宁夏府,海原县属平凉府。1933年中卫县分成中卫、中宁两县。1954年宁夏并入甘肃省,中卫属银川专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中卫、中宁先后划归银南地区、吴忠市管辖,海原县先后划归固原地区、固原市管辖。2004年地级中卫市成立,中宁、海原两县划归中卫市管辖。 资源丰富。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石膏、石灰岩、陶土、粘土、大理石、油页岩、石油、金、铜、铝、锌等30多种矿产,是宁夏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石膏储量约70亿吨,粘土储量50多亿吨,硅石储量1亿吨,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分布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总储量12亿吨,且属低灰、低磷、低硫,高密度、高强度、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以“三高三低”驰名中外。卫宁平原水资源条件优越,地下水蕴藏丰富,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全长约182公里,年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年均过境流量328.14亿立方米,最大自然落差144.13米,水能蕴藏量200多万千瓦,可利用能量160万千瓦,是西北可利用水资源最优越的城市。正在建设的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是西部大开发10大项目之一,设计控灌面积107万亩,每年可供电6.06亿千瓦时,2004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不仅可解决卫宁平原120万亩耕地的灌溉,而且每年可向宁夏电网提供6亿千瓦时电能,缓解西北缺电压力。拟建中的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距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12公里,设计坝高163米,总库容110亿立方米,装机200万千瓦,年可发电78亿千瓦时。届时,中卫将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电基地。正在建设的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在宁夏过境长度274公里,经过中卫境内100公里,并建有加压站。 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引黄灌溉历史悠久,黄灌区农业基础雄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境内山川同济,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林茂粮丰,盛产粮油、枸杞、瓜果、畜禽等,是全国有名的商品粮、枸杞、果菜、畜牧水产品生产基地。中卫山羊、滩羊全国驰名。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形成以灌区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设施农业区,以南部山区为主的畜草产业区,以卫宁平原为主的枸杞种植区,出现了全区养鸡第一镇、养鱼第一村和全区第一个亿元村。 工业生产初具规模。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使中卫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造纸、酿酒、建材、化工4大主导产业,主要产品1000余种,建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造纸工业园区、最大的造纸业上市公司——宁夏美利纸业集团公司、中国枸杞之乡——卫宁平原的优质枸杞基地、全国最大的枸杞保健果酒(宁夏红)企业——宁夏香山酒业集团公司和全区养鸡第一镇——宣和镇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成为西部地区崛起的又一座中等城市。上市企业美利纸业(集团)股份公司随着林纸一体化工程的实施,造纸能力将达到60万吨,产值60亿元,利税13.5亿元,并跻身全国造纸企业十强行列。香山酒业(集团)公司是全区21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效益逐年攀升,生产的宁夏红以其“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而闻名全国,为“中卫自古是酒乡”增添了新的内涵。

㈦ 宁夏现在那有油田

宁夏的油田属于长庆油田辖区范围。长庆油田横跨五个省、市、自治区:陕、甘、宁、内蒙古、晋五省(区),勘探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其中“宁”就是指宁夏。

㈧ 介绍一下宁夏是个怎样的地方啊

宁夏,地小而物博,是我国四大灌区和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和牛奶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前列,水产品人均产量居西北地区首位,粮食加工、绒毛皮加工、肉奶制品、葡萄酿酒等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延年益寿的名贵中药——枸杞、独特的贺兰石和独一无二的滩羊裘皮是着名的宁夏红、蓝、白“三宝”;宁夏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已经探明储量310亿吨,居全国第6位;着名的太西煤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全自治区现有大中型发电厂5座,装机容量228万千瓦,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2位;世界级油气田——陕甘宁盆地长庆油气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达7000亿立方米,为发展宁夏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宁夏,既有漠北边塞的雄奇,又不乏江南水乡的灵秀。灵武水洞沟遗址是中华史前文明的缩影,神秘奇特的西夏王陵是大夏国兴衰的历史见证,风光旖旎的沙湖旅游区是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治沙典范——“沙坡头风景区”受到联合国的表彰……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浓郁的回乡风情和神秘的西夏文明在宁夏这块希望的田野上交相辉映,熠熠闪光。

㈨ 谁知道宁夏有什么石油单位 单位的性质以及归属!!

宁夏宝塔石化集团是由党外知识分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实业家孙珩超先生1997年投资创建的民营石化企业,经过1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产、学、研为一体的“三大板块”发展战略模式,即:以石油炼化为主的石油化工板块,以银川大学、宝塔石化设计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为主的科教研发板块,以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宝塔项目区为主的化工发展板块。企业现有职工3500余人,总资产近23亿元,主要产品有汽柴油、溶剂油、重交沥青、活性炭、丙烯、聚丙烯、石蜡、石油液化气等,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5年内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的10家大型企业之一。

㈩ 宁夏的地理环境

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长,夏暑短,雨雪稀少,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点。由于宁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没有酷暑;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8℃以下,极端低温在零下22℃以下。宁夏气候的最显着特征是:气温日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2—15℃。 全年平均气温在5-9℃之间,引黄灌区和固原地区分别为全区高温区和低温区。
宁夏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干旱山区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引黄灌区年平均157毫米。1995年引黄灌区年降水量203.7毫米,干旱山区年降水量317.8毫米。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这里长年干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在1000毫米以上,且多发各种自然灾害。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地质、地貌“南北中轴”的北段,在华北台地、阿拉善台地与祁连山褶皱之间。高原与山地交错带,大地构造复杂。从西面、北面至东面,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相围,南面与黄土高原相连。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西部高差较大,东部起伏较缓。
南部的六盘山自南端往北延,与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等断续相连,把黄土高原分隔为二。东侧和南面为陕北黄土高原与丘陵,西侧和南侧为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中部山地、山间与平原交错。卫宁北山、牛首山、罗山、青龙山等扶持山间平原,错落屹立。
北部地貌呈明显的东西分异。黄河出青铜峡后,塑造了美丽富饶的银川平原。平原西侧,贺兰山拔地而起,直指苍穹。东侧鄂尔多斯台地,高出平原百余米,前缘为一陡坎,是宁夏向东突出的灵盐台地。
宁夏按地形大体可分为: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洪积冲积平原和六盘山、罗山、贺兰山南北中三段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按地表特征,还可分为南部暖温带平原地带,中部中温带半荒漠地带和北部中温带荒漠地带。全区从南向北表现出由流水地貌向风蚀地貌过渡的特征。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态复杂多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据2004年初统计数据显示,宁夏地形中丘陵占38%,平原占26.8%,山地占15.8%,台地占17.6%,沙漠占1.8%。
宁夏有名的山地有贺兰山和六盘山。贺兰山绵亘于宁夏的西北部,南北长200多公里,东西宽15~60公里。山地海拔多在1600~3000米,主峰达3556米。六盘山古称陇上,位于宁夏的南部,耸立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条近似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脉。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海拔1100~1200多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黄河自中卫入境,向东北斜贯于平原之上,河势顺地势经石嘴山出境。平原上土层深厚,地势平坦。
宁夏南部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其上黄土覆盖,厚的地方可达100多米,大致由南向北厚度渐减。六盘山主峰以南,流水切割作用显着,地势起伏较大,山高沟深。
在宁夏版图上,包含了类型多样的地貌:山脉、高原、平原、丘陵、河谷一应俱全,使宁夏呈现出丰富的自然景观。 宁夏全区平均年水面蒸发量1250毫米,变幅在800~1600毫米之间,是中国水面蒸发量较大的省区之一。全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9.493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深18.3毫米,是黄河流域平均值的1/3,是中国均值的1/15。年径流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山地大,台地小;南部大,北部小。年径流深由南部六盘山区东南侧的300毫米,向北递减至引黄灌区边缘不足3毫米,相差近百倍,且70%~80%的径流集中在汛期。
宁夏水资源以硫酸盐类和氯化物为主。全区平均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面积占57%;黄河宁夏段水质矿化度500毫克/升左右,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符合标准。而中部干旱带和黄土高原丘陵区最为缺水,不仅地表水量小,且水质含盐量高,多属苦水或因地下水埋藏较深,利用价值较低。泾河水利资源较丰富,但其实际利用率较小。另外,有黄河流域内流区(盐池)、内陆河区(属内蒙古石羊河的中卫市甘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