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试述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及其特点.组分,结构,性质之间怎样互相关联
1、组成成分
石油沥青的组分及其主要物性如下:油分、胶质、沥青质。
2、特点
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主要含有可溶于三氯乙烯的烃类及非烃类衍生物,其性质和组成随原油来源和生产方法的不同而变化。
3、结构
石油沥青中还含2%~3%的沥青碳和似碳物(黑色固体粉末),是石油沥青中分子量最大的,它会降低石油沥青的粘结力。石油沥青中还含有蜡,它会降低石油沥青的粘结性和塑性,其在沥青组分总含量越高沥青脆性越大。同时对温度特别敏感(即温度稳定性差)。
4、性质
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根据提炼程度的不同,在常温下成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石油沥青色黑而有光泽,具有较高的感温性。
(1)、黏滞性
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2)、塑性
沥青的塑性对冲击振动荷载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并能减少摩擦时的噪声,故沥青是一种优良的道路路面材料。
(1)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是什么扩展阅读:
1、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是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原料和燃料,应用范围如交通运输(道路、铁路、航空等)、建筑业、农业、水利工程、工业(采掘业、制造业)、民用等各部门。
2、包装贮存
沥青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在贮罐内保温贮存,如果处理适当,沥青可以重复加热即可在较高温度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而不会使其性能受到严重损害。但是如果接触氧、光和过热就会引起沥青的硬化,最显着的标志是沥青的软化点上升,针入度下降,延度变差,使沥青的使用性能受到损失。
㈡ 石油主要成分是什么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
元素组成
石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
石油的分子结构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锑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各种烃类按其结构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㈢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 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3)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是什么扩展阅读:
从60年代开始,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科学技术广泛用于油、气田开发为标志,开发技术迅速发展。
1、建立的各种油层的沉积相模型,提高了预测储油砂体的非均质性及其连续性的能力,从而能更经济有效地布置井位和开发工作;
2、把现代物理中的核技术应用到测井中,形成放射性测井技术,与原有的电测技术,加上新的生产测井系列,可以用来直接测定油藏中油、气、水的分布情况,在不同开发阶段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
3、对油气藏内部在采油气过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现象及在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的规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这些现象由定性进入定量解释(见油藏数值模拟),试验和开发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技术;
4、以喷射钻井和平衡钻井为基础的优化钻井技术迅速发展。钻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种特殊类型的井,包括丛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优质泥浆,使钻井过程中油层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大型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使很多过去没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特别是致密气藏,可以投入开发,大大增加了天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对油井的出砂、结蜡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见稠油开采,油井防蜡和清蜡,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
6、向油层注蒸汽,热采技术的应用已经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开发;
7、油、气分离技术和气体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和电子监控,使矿场油、气集输中的损耗降到很低,并能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
㈣ 石油沥青得胶体结构有哪三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三种类型分别是:具有溶胶结构的石油沥青粘性小而流动性大,温度稳定性较差。具有凝胶结构的石油沥青弹性和粘结性较高,温度稳定性较好,但塑性较差。溶胶-凝胶型石油沥青的性质介于溶胶型和凝胶型两者之间。
因为沥青的化学组成复杂,对组成进行分析很困难,且其化学组成也不能反映出沥青性质的差异,所以一般不作沥青的化学分析。
通常从使用角度出发,将沥青中按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的成分划分为若干个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石油沥青的组分及其主要物性如下:油分、胶质、沥青质。
(4)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是什么扩展阅读:
沥青质为深褐色至黑色固态无定性的超细颗粒固体粉末,分子量为2000~6000,密度大于1.0g/cm3,不溶于汽油,但能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中。
地沥青质是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和黏性的重要组分。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在10%~30%之间,其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黏性越大,也愈硬脆。
石油沥青中还含2%~3%的沥青碳和似碳物(黑色固体粉末),是石油沥青中分子量最大的,它会降低石油沥青的粘结力。石油沥青中还含有蜡,它会降低石油沥青的粘结性和塑性,其在沥青组分总含量越高沥青脆性越大。同时对温度特别敏感(即温度稳定性差)。
㈤ 石油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石油中,碳、氢是主要的组成元素。碳一般占83%~87%,氢占11%~14%,原子比介于5.7~8.5之间。其他元素,如氧、氮、硫元素约占1%,很少达到2%~3%。还有磷、钒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这些元素或以游离状或组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重的组分中。
自然界中,碳氢化合物种类繁多,已知的有数百种。但构成石油的碳氢化合物,从其对石油性质的影响和存在的广泛性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这三大系列的结构最为重要,也最为普遍。从溶有天然气的石油平均成分看,大体上烷烃占53%,环烷烃占31%,芳香烃占16%。
烷烃分子通式为CnH2n+2,是由碳原子以单键链状与氢原子结合构成的一类饱和、稳定的烃类化合物。没有支链的称为正构烷烃,按其碳原子数的增加分别定名为甲烷、乙烷……癸烷等;碳原子数超过十的即用数字直接表示,如十一烷、十二烷……二十烷等。有支链者,为异构烷烃。
环烷烃是碳原子以单键呈环状相连并与四周的氢原子结合构成。只含有一个环的环烷烃,通式是CnH2n。与烷烃相比,氢原子数目减少。但仍是一种饱和、稳定的化合物。环己烷和环戊烷是石油中最主要的环烷烃。环烷烃与烷烃在化学性质上比较接近,但构成的石油反映出的物理性质则有所差异。环烷烃比例大的石油比烷烃比例大的石油往往密度大、熔点和沸点高。
芳香烃分子通式为CnH2n-6(n≥6),碳原子以单键和双键呈环状与氢原子结合。主要特点是分子中至少有一个苯环,苯(C6H6)是最简单和典型的代表。这类烃多具有芳香气味。在石油中,常集中于重馏分内。
烷烃、环烷烃都属于比较稳定的饱和烃类,芳香烃属不饱和烃。但在链状烷烃的化合物中,有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存在。这类化合物的碳原子呈链状以双键相连与氢原子结合,缺少两个氢原子的称为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例如乙烯(C2H4)。碳原子间仍呈链状排列但以三键相连的结构,称为炔烃,其分子通式为CnH2n-2,如乙炔(C2H2)。这类不饱和烃在化学性质上比较不稳定。当较纯时,点火燃烧尚显平静,而一旦混有空气,就易发生猛烈爆炸。
㈥ 石油沥青得胶体结构有哪三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石油沥青按胶体结构可分为:
1、溶胶结构:粘性小而流动性大,温度稳定性较差。
2、溶凝结构:性质介于溶胶型和凝胶型两者之间。
3、凝胶结构:弹性和粘结性较高,温度稳定性较好,但塑性较差。
沥青三组分胶体学说认为,沥青是由沥青质为分散相,在沥青质的周围吸附有胶质吸附层而形成胶团,而胶团又分散在油分的分散介质中形成胶体。
(6)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是什么扩展阅读:
因为沥青的化学组成复杂,对组成进行分析很困难,且其化学组成也不能反映出沥青性质的差异,所以一般不作沥青的化学分析。
通常从使用角度出发,将沥青中按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的成分划分为若干个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石油沥青的组分及其主要物性如下:油分、胶质、沥青质。
㈦ 石油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种烃,全都是煤气。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其余为硫、氮、氧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锑等)。一般天然石油不含烯烃而二次加工产物中常含有数量不等的烯烃和炔烃。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 。
(7)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是什么扩展阅读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甚红、金黄、墨绿、黑、褐红、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决定的,含的越高颜色越深。
我国重庆黄瓜山和华北大港油田有的井产无色石油,克拉玛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庆、胜利、玉门石油均为黑色。
无色石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原苏联巴库、罗马尼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均有产出。
石油沿着工艺顺序流经各装置,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流量、时间条件下,分解为不同馏分,完成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
一套装置可同时生产几种不同的产品,而同一产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装置来生产,产品品种多。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管理上需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恰当安排不同装置的生产。
㈧ 石油沥青由哪三个组分组成各组分分别决定了石油沥青哪方面的性质
石油沥青的组分及其主要物性如下:油分、胶质、沥青质。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胶质使石油沥青具有良好的塑性和粘结性,地沥青质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和黏性。
1、油分
油分为淡黄色至红褐色的油状液体,其分子量为100~500,密度为0.71~1.00g/cm3,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但不溶于酒精。在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为40%~60%。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
2、胶质
胶质,半固体的黄褐色或红褐色的粘稠状物质,分子量600~1000,密度为1.0~1.1g/cm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低分子化合物转变为高分子化合物,以至成为沥青质和炭沥青。
3、沥青质
沥青质为深褐色至黑色固态无定性的超细颗粒固体粉末,分子量为2000~6000,密度大于1.0g/cm3,不溶于汽油,但能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中。地沥青质是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和黏性的重要组分。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在10%~30%之间,其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黏性越大,也愈硬脆。
(8)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是什么扩展阅读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是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原料和燃料,应用范围如交通运输(道路、铁路、航空等)、建筑业、农业、水利工程、工业(采掘业、制造业)、民用等各部门。
包装贮存:
沥青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在贮罐内保温贮存,如果处理适当,沥青可以重复加热即可在较高温度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而不会使其性能受到严重损害。但是如果接触氧、光和过热就会引起沥青的硬化,最显着的标志是沥青的软化点上升,针入度下降,延度变差,使沥青的使用性能受到损失。
㈨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9)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是什么扩展阅读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双重夹击,人类的资源被大大地利用开发,为了能够实现人类的最大欲望,自然界的资源正在逐渐的被侵蚀。人类已经预先使用了提供给子孙后代的资源,那么其中最大的代价就是未来人类子孙后代可能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石油的使用。
科学家经过了长期的努力后发现,二氧化碳可以转变成石油,这种石油不是像天然石油那样是经历几千年的风雨形成的,而是在实验室中就可以形成。这个过程主要就是将二氧化碳经过催化、氢化,将二氧化碳转变成高烷基石油。
㈩ 沥青的胶质请问沥青中的胶质的主要成分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
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
请问沥青中的胶质的主要成分是芳香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