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哪个更好
中国的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家谁家的油品质量更好呢?该用谁家的呢?他们两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啊,这两家的汽油都完全可以放心的加,油品也都是国家标准,质量都有保证。但是,今天还是要更深入的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两家油品的区别。
物美价廉才是大众的选择,谁更耐烧呢?中石化和中石油虽然油质都很纯,但是两者提炼的方式还是产生很大区别,因此生产出来的油也会不同。一般情况下,中石油生产的燃油密度要比中石化低一点。大家也明白,密度低的燃油一般消耗量都比较大,从这里能够看出一般情况下,中石油的油没有中石化的耐烧。
Ⅱ 请问中油石油怎么样
中油石油 不属于中国石油的,中油石油只是名字上的写法,而中国石油在这里也绝对不会简写,甚至简写成中油石油,若是简写你知道的,就叫中石油了。
现在加油站太多了,连锁的也很多,就更不用说哪些小加油站了,还有现在社会上的这种跟风形象,中油石油就是名字类似而已。
1、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壳牌,现在多这四种加油站,油品质也是稍好些的,若是给这四种来个排名的话,还真不好细说,就本人而论,我加92#的油,最早用中石油的,而后用中石化的,现在用壳牌的,给我感觉最好的是,中石化,壳牌这两种油在使用过程中,提示都非常给力,在保养时,喷油嘴也是非常干净的,这个你自己也可以去尝试下,海油我没加过,家附近没有站点,但也是不错的,我的几个朋友都加过中海油的油。本人感觉中石油的油要稍差些,但这个“差”只是公里数出不来而已,其它没有。西安中油石油有限公司是1998-12-06在陕西省西安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央路16号赛高国际1幢1单元12407室。
西安中油石油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1326340159847,企业法人雷茂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2、西安中油石油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一般经营项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上述经营范围中凡涉及许可项目的,凭许可证明文件、证件在有效期内经营;未经许可不得经营)。在陕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0978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和1000-5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4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Ⅲ 中石油的油怎么样,和中石化一样的吗
中石油的全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化的全称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油与中石化基本上是北与南分据,可以说中石油的地盘主要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中石化的地盘主要在南方地区。(这些年中石化也开始北上,中石油也在不断向南渗透。)众所周知,中国的油田如大庆、辽河、胜利、中原、长庆、克拉玛依等几乎都分布在北方,而南方的油田分布很少,所以中石油的油田居多,中石化的炼油厂居多。中石油的炼厂以炼制北方油田的“国产”原油为主,而中石化的炼厂以炼制进口原油为主。虽然大家都是使用几乎同样的工艺,但添加剂还是有所区别的,中石化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好的添加剂(进口较贵)。从油品密度来说,中石油的汽油密度基本在0.72-0.73左右,中石化的油品密度基本在0.75-0.77左右,也就是说中石油每吨汽油可以比中石化多加30升左右,这对油站经营者来说是可以多赚钱的,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实际加到油箱中的油就少了一些质量,也就是说能量少了, 可能用起来密度低的油品要略费一点。
综上所述,由于炼制的原油和添加剂不同,中石油与中石化的油品的确有区别,但是由于国家对油品的出厂有严格的标准和规格,所以二者的油品质量都差不多,只是中石油的油密度要比中石化略低一点,这就导致中石油生产出来的油要比中石化的用起来略微费一点。
Ⅳ 中国石油的情况
中国石油的情况:截至2017年底,全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89.65亿吨,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5.42亿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5.33亿吨。
已证实石油储量:1015亿桶。
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约145亿桶。
每日石油消耗:498万桶。
虽然中国一直都被称为“进口原油大国”,但其实我们国家的石油资源其实也很丰富,虽然发现了大油田,但是由于技术和时间问题,开采量可能不是很大,加上要维持稳定,所以一直都进口大量的原油。按照我国当前的日消耗水平498万桶计算,大约还可以使用56年。
(4)中石油为什么总是绿油油扩展阅读:
我国石油资源分布: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在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分布却相对比较均匀。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气可采资源有74%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天然气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低渗透资源占24%。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石油
Ⅳ 中石油现在怎么样
你想问油品?还是公司里的问题?
油品的话:中国石油的基础油都是国内的,再经过特殊处理;而石化的是进口石油,再经过特殊处理。添加剂相差不大,密度也不一样,但也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不管石化还是石油,密度大的都比较耐烧。而私油的话,品质就不敢保证了。所以,私油非特殊情况下,能不加就尽量不加。
管理方面的话:石化内部上班比较轻松,主要以卖卡为主,提倡自助加油!平时只要卫生、安全工作、前台、商品销售服务到位,其它都可以不怎么管,顶多在客户加完油后。处理一下油管油枪的放置问题。而且几乎都是坐!坐!坐!
目前石油的话,上班期间不能坐,坐也在监控看不到的地方,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而且主要还是加油员加油,不然你就呵呵了,也不懂为什么,石油比较苦逼!而且裁员比较严重,跑路的也多,主要还是受不了。人数多,也不要你,人少了更喜欢。人少的话,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活,几乎一班一人。卫生、安全检查、商品、加油、卸油,报表几乎都是一个人干,要是都是碰到一起,那么恭喜你,我只能跟你说:呵呵了!
这两个地方福利都没啥区别!就看加油站站长怎么处理工资发放问题。有的是平分,有的是按绩效考核。
还有重要的一点,不管在哪里上班,上班轻松不轻松,看领导的管理态度与自己的自律挂钩的。自己不自律,同事之间互相猜忌,上班就苦了,交接班非要每次辛苦盘点一下数目。大家都自律,工作认真,顶多月底盘点一下,每月最多一次总清,应付上级领导的商品检查、安全检查、卫生检查,只要本站领导轻松,大家也轻松。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可以的话,领导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Ⅵ 中石油在国内为什么如此声名狼藉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搞明白中石油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的态度决定了一家公司的名誉. 参与企业运作的利益相关者至少可以分为3大集团. 1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股东,资本的重要提供者) 2产品市场利益相关者(顾客,供应商,所在社区,工会) 3组织利益相关者(员工,管理人员,非管理人员) 就中石油而言它的名誉在中国主要来自于投资者,消费者,公众,所在社区.
投资者:就本质而言其实中石油的业绩和基本面是不错的,它的营业额从03年起每年保持20%的增长,净利润从04年起每年保持千亿元以上,净利润率从01年开始就保持在10%以上,油气产量分别占中国总产量的60%和76%,可以说中石油几乎垄断了中国的上游业务,它的业务构成是一家以上游业务为主的能源公司,而在能源行业上游业务是最赚钱的 但中石油特殊的企业性质和所处的行业决定了它更像一个国家机构,它的企业运作受到了颇多束缚.它的利润率与它所拥有的天然优势很不挂钩.就像其他大型国有企业一样中石油的营运效率也是非常低的,举例来说中石油的员工总数是BP,壳牌,埃克森美孚几乎5倍,但每个员工对于净收入的贡献仅为埃克森美孚的16分之1,BP和壳牌的7分之1(2008年数据). 结合种种因素,中石油的股价除了刚发行A股期间的疯涨就一直疲软,到现在为止还是低于发行价.所以也就有了着名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满仓中石油",我个人觉得除非中石油发生大变革或原油价格飙到疯狂的程度要不中石油股价这辈子也回不到40几块了. 中国的股民大多是急功近利且盲目的(从近期创业版的暴炒就可见一斑),本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中石油就在广大投资者中留下了恶名....
消费者:在08年原油价格疯涨之前我们可能对中国的油价并无太多抱怨,但是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升,中国的气柴油价格也是一路上涨,普通的消费者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而消费者一般都把油价上涨理解为企业行为,其实国家发改委对于零售的气柴油有一个最高限定价,允许企业自由下浮,而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了利润都维持发改委设定的最高零售价格,两个企业默认保持价格联盟,对于民营加油站,由于中石油中石化控制了油源和处于对自己利润的考虑,大幅停止了对民营加油站的油品批发,导致民营加油站无油可卖.当08年7月11号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达到了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后不久我们的油价也到了历史水平.通过测算我们的油价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贵,民怨不断,中石油的企业形象更一步恶化 当油价处于高位那涨价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另人质疑和愤怒的是当国际原油价格从7月的147.27美元/桶一路下跌超过70%时(第4季度),我们国内的油价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 退一万步说,这可以理解为发改委的行动迟缓,但某种程度上作为一家社会责任意义大于经济效益的巨型国有企业来说,中石油并没有主动要求发改委下调零售价格是很不负责的,中石油同时拒绝对这一问题发表回应!再者由于技术的原因中石油中石化的油品都不怎么样,时常我们会听到加了油导致发动机受损之类的报导.这样就更是雪上加霜,已经贵了但是质量还不怎么样...
公众:这个部分是中石油恶名的真正所在!中石油的一些行为令公众愤怒至极.比如08年中石油总体上依靠自己的强大的垄断力量和飙升的原油价格赚取了巨额利润,但与此同时仅仅由于下游业务的大幅亏损而要求政府补助,08年一年中石油共获得157亿元政府补助...媒体大篇幅报导中石油没有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以及中石油对于油价追涨不追跌的态度. 不光如此,当国家环境总局和中国保监会共同决定施行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时遭到了中石油中石化的质疑和拒绝...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已表示:“对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工作予以支持,但是都认为目前不宜把大型化工企业纳入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的范围内。”理由是:公司财力雄厚,可自行解决污染赔偿问题;与现有的保险和基金制度不好协调,如中石油、中石化设有“安全生产保证基金”,该基金已经涉及环保方面;一些污染责任损害,如油污损害的赔偿限额很大,担心国内保险公司不具有承保能力。此举遭到媒体空前质疑并被认为是在逃避环境责任.
所在社区:由于能源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高污染的行业所以其业务势必会对所在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但中石油环境责任事故非常多...比较有名的就是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100多吨致癌物质流入松花江,祸及长达939公里的松花江沿岸居民。仅渔业一项损失就高达18亿元。但中石油只字不提赔偿二字,仅拿出区区500万小钱“捐助”当地政府治污...反正对中石油来说这是常事,最近还有中石油渭南柴油泄漏污染黄河事件
中石油的购房门比起前面那些也就是个小事吧,主要是买便宜了群众眼红了... 再者你想想中石油的最大股东是谁,各职能部门关系总归是铁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你懂的...
Ⅶ 中石油到底怎么回事
中石油还有一切国字号打头的都属于垄断企业特别是能源垄断,就是什么都是他们说了算,不允许有任何竞争,然后就是暴利!国家电网一个抄电表的月薪都7000~8000 这就是垄断的暴利
Ⅷ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一些疑惑
中石油与中石化是原先石油化工部分拆出来的两个企业。中石油主要负责原油开采,油田基本属于它;中石化主要负责炼油,炼油厂基本属于它管;而当时各省市的销售公司(即地方油库和加油站)则属于地方政府!在1998年的时候参照国外石油公司的模式,以长城和黄河为界(不含四川)重新划分,以南的油田(不含四川)、炼油厂、销售公司(油库和加油站)统一划归中石化,以北的划归中石油,这样中石油与中石化都成为了集上中下游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公司.
而众所周知,中国大的好的陆上油田(大庆、新疆等)基本在北方,大的好的炼油厂(扬子石化、上海石化等)基本在南方,所以就导致两家公司的优势还是和分家前一样,中石油长于采油,中石化长于炼油!所以从油品质量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中石化好于中石油,但是近几年中石油的油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差距越来越小了,所以总的来说应该是中石化的油品质量稍好于中石油,差距有限,可以忽略不计.
中石油在美国上市,所以有美国的大量股东。去年中石油按发改委规定价格售成品油平易油价,还要补偿美国股东呀!中石化在a股和香港H股上市吧,基本上属于中国人的。所以拆分容易,现在想合起来还要看别人愿不愿意,何况合并了有垄断嫌疑。有违新推出的反垄断法。
Ⅸ 中国石油的油质量怎么样
目前国内的两大加油站分别是中石化和中石油,虽然它们同为国营,但在质量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中石油是我们国家自己炼出来的油,而中石化是进口来的,产地完全不同,那么它们的油哪个才更耐烧,通过测试后得出了结果,网友表示这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有位网友在相同款的车上分别加了两家加油站的油,并全部处于满油的状态,同时选择了相同的道路以及由同一个人来操作,而结果显示中石油的汽车多跑了几十公里的路程,看到这样的结果时,很多人都特别意外,甚至让人不敢相信。如果只是多出短短的几公里,大家也并不会在意,毕竟就算是同一个人在开,状态上也会有所区别,但几十公里的路就足以说明油的品质了。中石油的油是由我们自己提炼出来的,没想到它会这么耐烧,因为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觉得进口来的东西是最好的,因此汽油也同样如此,因为我国有太多的行业比不上国外,所以只要听说是国外的东西,那肯定会比国内好,而此次的测试却狠狠的打脸。由此看出,我国并不是什么都落后于其它国家,因为我们国家在某些方面也是有一定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