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酸是什么原因
扩展阅读
如何和承包商谈价格 2025-07-27 00:19:13

石油酸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 2022-05-29 17:04:15

㈠ 石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

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1)石油酸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性质

具有代表性的大庆石油属低硫石蜡基石油,已开采酌石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这种石油,硫含量低,含蜡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的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及商品石蜡,直馏汽油的感铅性好。

有的石油硫含量高,胶质含量高,属含硫石蜡基。其直馏汽油馏分产率高,感铅性也好。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高,闪点高,硫含量高,酸度大,经精制后可生产轻柴油与专用柴油。润滑油馏分中,有一部分组分的粘度指数在90以上,是生产内燃机油的良好的原料。

有的石油硫含量低,含蜡量较高,属低硫环烷一中间基。其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也富含环烷烃与芳香烃,故也是催化重整的良好原料。柴油馏分的凝点及硫含量均较低,酸度较大,产品需碱洗。减压渣油经氧化后可生产石油建筑沥青。

另有些低凝石油硫含量低、含蜡量也低,属低硫中间基。适于生产一些特殊性能的低凝产品,同时还可提取环烷酸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㈡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 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2)石油酸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从60年代开始,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科学技术广泛用于油、气田开发为标志,开发技术迅速发展。

1、建立的各种油层的沉积相模型,提高了预测储油砂体的非均质性及其连续性的能力,从而能更经济有效地布置井位和开发工作;

2、把现代物理中的核技术应用到测井中,形成放射性测井技术,与原有的电测技术,加上新的生产测井系列,可以用来直接测定油藏中油、气、水的分布情况,在不同开发阶段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

3、对油气藏内部在采油气过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现象及在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的规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这些现象由定性进入定量解释(见油藏数值模拟),试验和开发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技术;

4、以喷射钻井和平衡钻井为基础的优化钻井技术迅速发展。钻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种特殊类型的井,包括丛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优质泥浆,使钻井过程中油层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大型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使很多过去没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特别是致密气藏,可以投入开发,大大增加了天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对油井的出砂、结蜡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见稠油开采,油井防蜡和清蜡,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

6、向油层注蒸汽,热采技术的应用已经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开发;

7、油、气分离技术和气体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和电子监控,使矿场油、气集输中的损耗降到很低,并能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

㈢ 苏丹原油石油酸组成

一、原油酸性组分与总酸值的相关性

表2-8和表2-9分别列出了苏丹地区原油样品在加拿大和中国长江大学两家实验室分离的酸性组分(AF)和酸甲酯组分(FAMES)含量。

表2-8 原油酸性组分(AF)和酸甲酯组分(FAMES)含量(加拿大分析结果)

表2-9 原油酸性组分(AF)含量(长江大学分析结果)

图2-43 苏丹原油样品酸甲酯组分的m/z191和m/z177质量色谱图

㈣ 高酸值原油成因剖析

原油中的有机酸是影响原油酸值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人们对有机酸的来源有着许多不同的认识,对其确切的形成机制尚未进行系统的阐述;但是普遍认为,有机酸的形成主要受生物降解作用程度的控制,因为有机酸是细菌代谢作用的副产物。苏丹高酸值原油的形成就主要是由生物降解作用造成的,但也有部分原油是生物降解的高酸值原油与正常原油混合形成的。本节就从生物降解作用研究入手,同时探讨除生物降解作用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一、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酸值的影响

对苏丹高酸值原油的分析表明,生物降解作用是高酸值原油最重要的成因之一,也就是说生物降解作用是形成高酸值原油的必要条件,因为一些有机酸很容易在储层中由生物降解作用所形成。

1.原油重度、族组成及硫含量与酸值的关系

生物降解作用的程度可以用原油重度API、饱/芳比及极性化合物含量来表示,图2-44,图2-45,图2-46分别是原油重度、饱/芳比、极性化合物含量与酸值关系图,显然酸值与原油重度及饱/芳比呈指数负相关,与极性化合物含量呈指数正相关,但Melut盆地原油相关性明显差于Muglad盆地原油。相对来说,非烃含量与酸值的正相关性明显高于非烃+沥青质与酸值的相关性(图2-47),这是由于有机酸主要有含氧化合物组成,而含氧化合物又主要存在于非烃中。

图2-65 苏丹原油酸值与原油酸甲酯官能团参数的关系

综上所述,原油的酸值与沉积微相的变化、有机质成熟度的变化无关,而与生物降解作用程度密切相关。酸值的主要贡献来自环烷酸,脂肪酸的贡献很小,对酸值影响不大。总之,苏丹地区高酸值原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原油遭受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

㈤ 石油酸化学组成研究进展

一、概述

国外对原油酸性组分研究起步较早。以往人们对有机酸的研究比较关注,主要是因为羧酸一直被当成是油气从生源母质形成原油的中间产物,而且在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脂肪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原油酸性组分中最早得到结构确认的化合物是饱和环烷酸(Derungs,1956)。环烷酸成分约占原油中全部有机酸的50%或者更高(朱日彰,1991)。按照环的结构类型,可以将原油羧酸分为链状脂肪酸、类异戊二烯酸、单环环烷酸、多环环烷酸和芳香羧酸类(Lochte和Littmann,1955;Seifert和Teeter,1970;表1-2),有时还可能包括无机酸。另外一类可能影响原油酸值的化合物主要为低分子量的弱酸性烷基苯酚类化合物。例如Samadova和Guseinova(1993)发现阿塞拜疆高酸值原油中烷基苯酚类化合物是羧酸类含量的2~7倍。Mckay等(1975)通过对非烃类(含氮化合物如咔唑类,氨基化合物,以及含硫化合物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Wilmington原油中酸性化合物(质量分数)28%是羧酸,28%是酚类,28%是吡咯类,16%是氨类化合物。这可以大致反映原油中的酸性化合物组成。

原油及石油产品中的高分子有机酸主要是环烷酸,它是一种具有臭味难挥发的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油品、苯、醇及乙醚等有机溶剂。Lochte和Littman(1955)首次对原油中环烷酸的结构进行了解剖,发现环烷酸是石油酸中最主要的成分,其含量可达90%以上。环烷酸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布范围在100~1000之间,碳数范围约在C7-C70之间。环烷酸结构以一环、二环、三环为主,还有一定量的四环、五环的环烷酸。其中主要是一元酸,芳环结构的芳香酸含量很低。炼油实践表明,各馏分油中的酸值随沸程范围而改变,沸程越高,酸值越大,尤其当沸点大于300℃以后的馏分,其酸值急剧上升。因此,环烷酸成分主要集中在300℃以上的重质馏分油中,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300以上,是生产各种油品添加剂的极好原料,如润滑油清净分散剂、防锈剂、燃料油的分散稳定剂等。石油酸含量随原油中环烷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石油酸含量一般为(质量分数)1%~2%,C6以下为脂肪酸,C7-C10为以环烷酸占绝大多数和脂肪酸的混合物,C10-C14为烷基环烷酸,C14-C20环烷酸主要分布在润滑油馏分中。

表1-2 原油中常见的有机酸类型(甲酯化)

图1-29 环烷酸标样的二维色质无环正构脂肪酸(Z=0)和单环长链脂肪酸Z=-2)的重建质量色谱放大图及单个化合物的质谱图

㈥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6)石油酸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双重夹击,人类的资源被大大地利用开发,为了能够实现人类的最大欲望,自然界的资源正在逐渐的被侵蚀。人类已经预先使用了提供给子孙后代的资源,那么其中最大的代价就是未来人类子孙后代可能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石油的使用。

科学家经过了长期的努力后发现,二氧化碳可以转变成石油,这种石油不是像天然石油那样是经历几千年的风雨形成的,而是在实验室中就可以形成。这个过程主要就是将二氧化碳经过催化、氢化,将二氧化碳转变成高烷基石油。

㈦ 什么叫石油酸

石油酸

CAS: 1338-24-5
分子式: CnH2n-1COOH
分子量: 180-350
沸点: 160-198℃
中文名称: 环烷酸
环酸
环烷酸(精致)
萘酸
石油酸
含量 99(%)
主要用途 分析纯

性质描述:
环烷酸是一类从石油产品精制分离出来的饱和脂肪酸。分单环和多环、分子量范围180-350。本品为深棕色油状液体。精制后为透明的淡黄色或橙色液体,有特殊气味。由于原油性质及馏分的不同,所得环烷酸的分子量、相对密度、粘度、凝固点和折射率也有差异。如盘锦炼油厂生产的环烷酸(轻柴油馏分)凝固点-30~-36℃,相对密度0.960,折射率1.4700。几乎不溶于水,而溶于石油醚、乙醇、苯和烃类等。环烷酸是一种很弱的酸,对某些金属有腐蚀作用,与金属作用生成盐。
生产方法:
含环烷基原油中的煤油或柴油馏分,经碱洗得到“碱渣”,其中含环烷酸钠,经酸化、水洗,得粗环烷酸,再经二次蒸馏,得精制成品环烷酸。
用 途:
本品主要用于制取环烷酸盐类,其钠盐是廉价乳化剂、农业助长剂、纺织工业的去污剂;铅、锰、钴、铁、钙等盐类是印刷油墨及涂料的干燥剂;铜盐,汞盐用作木材防腐剂及农药、杀菌剂;铝盐用于润滑脂及凝固汽油和照明弹。其镍、钴、钼盐可作为有机合成催化剂和催干剂,某些盐类还可作为特殊油品的添加剂,环烷酸的高碳数脂肪族酯类适于作精密机械油,用于电话机、钟表、计量器等方面。还可用于制取合成洗涤剂,杀虫剂,橡胶促进剂以及作溶剂使用。

㈧ 关于有机化工

1.石油的成分

石油中碳氢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成分很复杂,并且随产地不同而异。按其结构又分为烷烃(包括直链和支链烷烃)、环烷烃(多数是烷基环戊烷、烷基环己烷)和芳香烃(多数是烷基苯),一般石油中不含有烯烃。

石油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RSH)、硫醚(RSR)、二硫化物(RSSR)和噻吩等。在石油的某些加工产物中还含有硫化氢(H2S)。

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有环烷酸和酚类(以苯酚为主),此外还含有少量脂肪酸。环烷酸是指含有11~30个碳原子的羧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骈合脂环,羧基可以在脂环上或在侧链上。如:

在炼油生产中常把环烷酸和酚叫做石油酸。

石油中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吡啶、吡咯、喹啉和胺类(RNH2)等。因吡咯在空气中易氧化,颜色逐渐变深,这踉汽油久存颜色变深有关。

石油的化学组成是没有一定的,随产地不同而异。根据含烃的成分不同一般将石油分为烷烃基石油、环烷基石油、混合基石油和芳烃基石油等几大类。但许多产油国家常根据本国的资源情况而有不同的分类。
2.生成各种油 柴油。。汽油。等等
3.煤气。。。
4.CH4 作燃料
5 干馏 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反应过程。干馏的结果是生成各种气体、蒸气以及固体残渣。气体与蒸气的混合物经冷却后被分成气体和液体。干馏是人类很早就熟悉和采用的一种生产过程,如干馏木材制木炭,同时得到木精(甲醇)、木醋酸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工业上丙酮就是由木材干馏所得的木醋酸用石灰中和,再经干馏而制得的。最初制得环己酮的方法是干馏庚二酸钙。在煤的化学加工中,干馏一直是重要的方法。目前,干馏过程除用于煤化工外,还应用于油页岩、木材和农副产品等的加工过程。干馏后,原料的成分和聚集状态都将发生变化,产物中固态、气态和液态物质都有。对木材干馏可得木炭、木焦油、木煤气;对煤干馏,可得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焦炉气。
分馏 就是分多次蒸馏
蒸馏 利用物体的沸点不同。。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组分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混合物先在最低沸点下蒸馏,直到蒸气温度上升前将蒸馏液作为一种成分加以收集。蒸气温度的上升表示混合物中的次一个较高沸点组分开始蒸馏。然后将这一组分开收集起来。 分馏是分离提纯液体有机混合物的沸点相差较小的组分的一种重要方法。石油就是用分馏来分离的。 分馏在常压下进行,获得低沸点馏分,然后在减压状况下进行,获得高沸点馏分。 每个馏分中还含有多种化合物,可以再进一步分馏。 属于物理变化。

㈨ 高酸值油藏成因分析

一、生物降解作用前后石油酸组成特征

不同原油的石油酸组成特征,不同生源、不同生物降解程度的石油酸组成差异很大,本节针对典型生物降解原油对比分析生物降解前后化合物类型、缩合度分布及碳数分布等组成差异。

选择辽河盆地原油为研究对象,分析生物降解前后石油酸组成特征。图4-17为四个原油的饱和烃色谱、O2类化合物和N1类化合物组成分布图,从饱和烃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可以看出欢16两个原油保存相对完好,受生物降解作用较小,而欢20为降解原油。生物标志物组成信息表明,欢20原油存在一定混源特征,虽然存在姥鲛烷和植烷,但其降解程度较高。未降解原油中Z=0的O2类化合物,即脂肪酸类化合物相对丰度较高,一般为基峰。图中欢16O2类化合物分布图中显示四环(Z=-8)和五环(Z=-10)类化合物相对丰度较高,这是辽河油田未降解原油的一个生要特征,色谱—质谱分析表明这部分化合物主要为断藿烷和藿烷类化合和形成的羧酸;降解后脂肪酸相对含量大幅度下降,环烷酸相对含量增加,一环(Z=-2)和二环(Z=-4)环烷酸成为丰度最高的化合物类型。N1类化合物在生物降解前后化合物缩合度分布变化不如O2类明显,但仍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高缩合度化合物相对丰度增加的特征。

图4-18和图4-19分别为欢16和欢20原油O2类和N1类化合物的碳数分布图。从图中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生物降解前后化合物组成及分布的巨大差异,O2类化合物缩合度变化明显,但碳数分布范围变化不大,而N1类化合的除了表现出高缩合度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的特征,更为明显的是化合物碳数分布范围存在很大差异,苯并咔唑和二苯并咔唑类化合物在降解后的原油中具有更高的丰度优势,但其碳数分布范围相对较窄,说明生物降解过程中高缩合度非碱性氮化物烷基侧链受到攻击,而含氮母核难以降解。

图4-29 O2类化合物在原油、石油酸和脱酸油中的组成及碳数分布

㈩ "变压器油变酸是由于什么原因

变压器油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氧,温度和其他条件的影响,逐渐生成一系列氧化物,包括酸性物质,酸性物质会提高油品的导电性,降低油品的绝缘性能,在运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还会促使固体纤维质绝缘材料产生老化现象。
造成酸值超标的可能原因有四点:超负荷运行;抗氧化剂的消耗;补错了油; 变压器油被污染。
对酸值超出极限值的变压器油可采取如下对策:调查原因,增加试验次数,测定抗氧剂含量并适当补加,进行变压器油的再生处理,若经济合理可做换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