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球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三四十年,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一二百年。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到2003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Ⅱ 石油还能用多少年,石油用完了现在世界上这么多汽车都作废了吗
新能源汽车
人类何时不用石油和煤了呢?那要看开采成本以及综合成本上升的速度与替代能源成本下降的速度何时能达到接近的水平。什么时候继续使用这两种能源的成本高于替代能源的成本了,那这两种能源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就不远了。
举个例子,人类最早是用木柴做能源的,但现在不用了,不是木柴用完了,而是煤和石油的综合成本大大低于木柴所致,人类不是造不出用木柴驱动的汽车而是那种汽车根本不会有人买,因为太不经济了。不知我说明白没有。
理论上讲,现在探明的可开采储量和用量考虑,煤可以用80年左右,当然探明储量还会增加,使用量也不断变化。但是有很多替代能源问世,比如植物柴油和其他植物燃料,现在已经到了实用阶段。还有人造小太阳,基本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以后是完善的问题,我国的人造太阳持续时间可以达到3秒,以后技术突破只是时间问题,等这个解决了,能源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全世界海水中氕氘氚的含量可以供人类使用万亿年以上,因为每公斤海水中所含的氘,可以产生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拿什么来代替石油?
国际油价在今年年初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然而,随着油价的不断飙涨,甚至有专家预测原油价格将增至200美元一桶。这件听起来好像遥不可及的事情已经近在眼前。
石油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当我们将石油都开采尽了以后,我们还能烧什么?我曾经跟业内一位前辈聊起过替代能源问题,他郑重地告诉我:短期内,根本就没有新能源能够完全替代汽油。
丰田是混合动力的先行者,利用电动机来减少汽油机(或柴油机)消耗的技术固然是个好办法,但短期内依然无法完全脱离对石油的依赖,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缓解石油消耗的速度。况且,混合动力车型的成本比普通车型高出很多,如果没有国家的有力支持,仅凭消费者自愿购买,数量十分有限。
燃料电池技术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替代能源技术,燃料电池车在行驶过程中是零排放,但电池的回收政策如不完善,废电池污染将比目前的尾气排放污染严重得多。
再说生物能源汽车,这种技术基本上是利用生物能源提取乙醇作为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但提取乙醇需要大量粮食作物,在提取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技术若不跟进的话,生物能源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到头来还要与人类争粮食。
至于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技术还属于摸索时期,且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在能量生成过程中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不好说。
或许,当人类发明出不吃饭也能长大个的方法时,也就离无需耗能的永动机时代不远了。不过现在,我们还需要吃饭,也还需要烧石油。石油价格飙涨只是给我们敲响了一声警钟,让我们麻木的环保神经稍微受了点刺激,完全凭涨价来控制石油的消耗量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当然,仅凭我们个人的力量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形成一种环保意识,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追求大排量,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追求大空间。试想,当有一天有钱都没法加到油的时候,一辆排量再大、再有面子的车,也会显得格外可笑。
乐观的理由
当油价涨到每桶200美金,我们怎么办?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话题。3年前,国际着名的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的一支股市分析师团队曾大胆预估,油价将上升至每桶 105美元,当时引起市场一阵哗然和不以为然。随后,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今年终于突破120美元大关。本月,这个团队再次语出惊人,暗示未来全球原油供给出现紧缩时,每桶油价将极有可能飞升至200美元的天价。
当我把这一个问题同时提问给几个朋友和业内人士之后,发现面对这样一个具有恐慌性质的未来假设,大家都不约而同显得乐观。尽管各自乐观的理由不同,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油价再高,依旧有很多人会买车开车。
今年“两会”,节能减排成为中国汽车业界的第一号议案。的确,石油资源并非取之不竭,油价不断走高给世界敲了警钟。我们凭什么乐观?也许是对人类智慧的自信。一位经销商对我说道:大家都关注油价,甚至产生担忧,是因为现阶段人类过于依赖石油。他乐观地认为,“只要找到可以替代的,不钻死胡同就行了。”的确,很多工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尤其是汽车产业。油价的上涨,加大了消费者的用车成本,自然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欲。汽车产业有理由恐慌,但是束手待毙显然不是人类的作风。最近几年,但凡汽车行业的各类发布会和会议,会发现“可替代能源”已成为这些活动的共同议题,通用、大众、丰田等汽车厂家未雨绸缪早于多年前着手研发非燃油汽车。油价上涨,刺激了更多可替代能源和技术的衍生,也许这就是我们乐观的理由。
“当油价涨到每桶200美元。”这不只是未来的一个假设,也是现阶段人类应对稀缺资源减少的重要命题。我们看到,目前可替代石油的能源和技术有很多种,包括生物能源、氢能源,还有电池(电动)车,可以更省油的混合动力等等。虽然这些技术现阶段并未成熟,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实现替代石油的重要地位。但是,无疑在不久的未来,走进千家万户的车子,将不再是燃油汽车,而是各种形形色色的环保车型。
马电混合动力车
有“危”才有“机”
国际原油市场的“诡异”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风云突变的股市,而产油国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就是个坚定的唱多者,他在去年11月的第三届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峰会开幕式上警告:“如果伊朗受到攻击,油价将升至200美元/桶”,当时,人们对此危言耸听的论调还嗤之以鼻,没想到四个月过去了,国际油价已经轻松突破110美元大关。尽管国际油价的飙升有国际炒家在背后兴风作浪,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百美元油价的时代,因为国际原油就只有那么一点,供不应求自然价格上涨,要是进行价格管制,人为压低价格,那么全世界都会出现“油荒”。
油价每桶200美元也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德国外汇管理公司分析师Thomas Bachheimer早在2006就预言,鉴于需求增长和有限的资源这样的形势,在石油需求高峰的2010年,原油价格甚至会上涨到每桶200美元。
汽车行业所耗费的石油几乎占到了所有石油销量的一半,油价的上涨对汽车行业是个重大“利空”,就拿国内来说,在家用轿车的使用成本中,油费超过了一半的份额,自然会影响人们的购车欲望,从而对汽车产销产生负面影响。在油价持续破百的这一段时间,国内汽车股的跌幅远远大于大盘也说明了这一点。而在本报所做的调查中,大多数读者认为,油价上涨会推迟自己的购车计划。
马电混合动力车
俗话说,凡事皆有两面,油价的持续上涨对汽车行业也不全是坏事,将反而推动汽油、柴油车的替代如氢动车、电动车等加速商业化。目前,氢动车和电动车的技术正不断成熟,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和汽油车相比的成本过高,但油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具有节能环保效益的氢动车、电动车也就显得不再昂贵,反而可能会促进上述车型的普及,最终使汽油车永无翻身之地,从而将高昂的油价打回原形,也许在那时,汽车行业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
“高昂的油价对中国汽车行业而言也可能是个机会,在汽油车的时代,中国汽车失去后来居上的机会,中国应该抓住电动车的机会”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称,“比亚迪2025年拿全球汽车第一。”他的是依据高昂的油价将促进电动车的普及,这就是商机。
fcx混合动力车
本土车企机不可失
通常来说,“凡夫俗子”们最大的特征是事情不到逼急了不会去做,像我,很多时候文章不到临近截稿期是不会有写作灵感的。当然,这样的处事态度恰恰是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最为不爽的。但是,我一直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够紧张,够忙碌的,只要不妨碍工作、生活,为何不让自己悠着点?
fcx混合动力车
然而,作为个人可以让自己悠着点,但“肩负重大责任”的大企业就不同了,他们不但不能过得悠着点,反而要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因为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感,被淘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现在的本土汽车企业也仅仅停留在“吃饱”的阶段上,虽然他们一直很努力,不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甚至可以用“拼命”来形容,但很可惜,他们“付出的”远比“该得到的”要多得多,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卡宴混合动力车
问题出在前瞻性上,本土汽车企业没有想太多“假如”的事情。其实,“未雨绸缪”才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重要手段。举个例子,去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飙升,加上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接轨,国内用车成本全面攀升,环保意识空前高涨,这原本应该是本土汽车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的“根”本就在小排量车型,不过,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假如油价升到每桶100美元”时市场会变成怎样,结果导致当百姓们需要好的小排量车型时,本土汽车企业却一窝蜂地往高端发展,造更大、更贵的车型。
或许,中国的产业结构太过“宠溺”本土的汽车企业了,好多次的“油价上涨”、“钢材上涨”都替他们承担了、消化了,让他们可以不用想太多“假如”的因素,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恐怕,本土汽车企业从没想过“假如油价200美元”,该怎么去应对。
石油越用越少,油价突破“110”还远不是终点,不出意外,接下去会继续突破120、130……乃至200,这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早晚问题。中国并非产油大国,能源利用率也远低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要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只能用“人力成本”去弥补,而人力成本恰恰是本土汽车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这一优势不复存在,本土汽车企业又该如何发展
Ⅲ 石油枯竭是个天大谎言 世界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确实是谎言,已探明储量按目前消耗量还能用200年,但近期各国都设置了燃油汽车禁销大限,用不了20年将会被电能取代。
Ⅳ 全球的石油储量还可以用多少年
按目前世界已探明能源储量和可开采年限计算,
石油:资源的储量为10195亿桶,可供开采43年,高成本油田可供人类开采240年;
天然气:埋藏量为144万亿立方米,可开采63年,高成本气田可供开采452年;
煤炭:埋藏量10316亿吨,可开采231年;
铀:已探明储量436万吨,可供72年使用(海水中的铀可供使用1万年,利用钚为燃料的增值核反应堆可使用100万年);
利用热核反应,海水中的锂能源可开采年限为1600万年(dt反应),而利用重水的dd反应,则开采年限为60亿年,将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能源。
水能是可再生能,可开采3.8亿千瓦,已开发0.72亿千瓦.
风能是可再生能,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27%,2.5亿千瓦.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620大卡/平方厘米·年,平均年日照2000小时。
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总量第4位的能源,储量不清楚了.
其他的矿产资源自己网上查就可以了
Ⅳ 世界石油还能用多久
根据科学家推测,按现在的消耗速度现存石油至多还能用150年左右,如果过度开采,这时间还会大大缩短。
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
美国托莱多大学地质学教授克雷格·哈特菲尔德指出:“自1979年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为止人类整个烧油史中烧掉的石油还多。”
这位教授认为,自从石油时代开始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约8000亿桶石油。据估计,约有1万亿桶到1.6万亿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价开采的地层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
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不超过95年的时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Ⅵ 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地下总共大约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采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00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一吨约等于7桶),占当时探明储蓄量的85%。
(6)20亿辆车全球石油能用多少年扩展阅读: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Ⅶ 地球上的石油还能用多久
石油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尽管最近有科学考察表明,这种能源在地球上依然在不断生成,例如在墨西哥湾、黑海等,但其生成的速度,不是以年计算,而是要用地质年代来计算,因此,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全世界石油还能用多久?多年来,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结论。多数专家认为,石油时代至少将持续两三个世纪。持悲观态度的专家则认为:石油匮乏之势迫在眉睫,如果不努力开发替代能源,将会出现悲剧性后果。
尽管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的粗略估计:人类自1973年至1997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占当时探明储量的85%。自那时以后,新发现的油田几乎使储量翻了一番。法国专家贾内西尼认为,“就目前已知的石油储量,这个数字约为1万亿桶,够人类消费36—40年(按目前的石油消费速度计算)”。除了这1万亿桶以外,有待发现的石油大约也有1万亿桶。这就是说,地下总共还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采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联合国国际能源局指出,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开采到2020年不会有任何问题。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认为,就目前探明的储量来看,即使再开采70年也不会到达底线。随着新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及开采技术的提高,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吨与桶(小知识)
吨和桶均为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具体到石油而言,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通常以1桶多少美元来计算。
《人民日报》 (2003年05月20日第十二版)
Ⅷ 地球上的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三四十年,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一二百年。
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
美国托莱多大学地质学教授克雷格·哈特菲尔德指出:“自1979年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为止人类整个烧油史中烧掉的石油还多。”
这位教授认为,自从石油时代开始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约8000亿桶石油。据估计,约有1万亿桶到1.6万亿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价开采的地层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不超过95年的时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Ⅸ 世界上的汽油还能用多少年
两三百年。
世界上已经探明的石油总储量大约是两千亿吨,再算上未被探明的石油,大概能有一万亿吨。每年全世界所消耗的石油总量大约为40亿吨,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消耗速度的话,一万亿吨,乐观一点能够供人类使用两三百年左右的时间。
石油与原油区别
石油是工业名词,是相对矿产资源而言,通常所说的石油工业,是一种矿产资源工业。在石油勘探过程中,根据勘探程度和探明情况,计算并确定石油储量。石油储量是地质勘探成果,是一种待开发的原始矿产资源量。
原油是埋藏在岩石地层里被开采出来的石油,保持着其原有的物理化学形态,是石油工业的初级产品,实现了其使用价值,是油田开发的成果,原油产量是一种已经开发的矿产资源产量。
石油一词多用于说明油层渗透率、孔隙度及油藏品味。而原油一词多用于国家统计的原油产量统计数字、评价原油理化性质及用于说明采收率、采出程度及采油速度。
石油作为矿产资源是指含水、含气的油,而原油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其中的水、气已从油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合格的工业产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石油
Ⅹ 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石油还能用50年左右。
2021年,全球石油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日产量为11751万桶,日消费量为121857万桶。这与欧佩克国家人为限产有关——以此支撑较高价格,以这些指标计算,石油还够人类使用50年。
影响油价上涨的因素有:
1、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当全球原油生产跟不上需求时,即供不应求时,会导致油价出现上涨的情况。
2、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与石油价格呈反相关,即美元指数走弱时,资金会从美元市场流入原油市场,刺激原油上涨,从而带动油价上涨。
3、经济发展情况
当经济复苏,或者快速发展时,会增加对原油的消耗、需求,刺激油价上涨。
4、战争的影响
当战争发生时,会增加对原油的需求,也会影响原油的生产,以及避险资金流入原油市场,导致石油价格的上涨。
5、政策影响
生产原油的主产地,出台相关政策,减少或者限制原油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油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