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库是如何进行等级划分的
石油库是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喷气燃料、溶剂油、润滑油和重油等整装、散装油品的独立或企业附属的仓库或设施。具有一定规模的储存石油或石油产品的综合性设施。品种分类1、按储油品种分为原油库和成品油库。
石油库等级是按照库容划分的,也就是所有油罐的总容量,一般大于等于10万立方米的属于一级油库、3万立方米到10万立方米之间的为二级油库,1万立方米到3万之间的为三级油库,0.1万立方米到1万立方米之间的为四级油库,小于0.1万立方米的为五级油库。
石油库库址选择
1.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根据建设规模、地域环境、油库各区的功能及作业性质、重要程度,以及可能与邻近建(构)筑物、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综合考虑库址的具体位置,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且交通运输应方便。
2.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
3.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择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4.一、二、三级石油库的库址,不得选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
5.一级石油库不宜建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地区。
6.覆土立式油罐区宜在山区或建成后能与周围地形环境相协调的地带选址。
7.石油库应选在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
8. 一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100年设计;二、三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50年设计;四、五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25年设计。
Ⅱ 石油怎么储藏
石油的储藏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人工储藏方式,用于油和油品的储存;二是自然储藏方式,即石油在地质构造中的储存。
人工储藏方式: 整装储存:以标准桶的形式储存石油,这种方式便于搬运和管理,适用于小规模或临时储存。 散装储存: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存,储油罐又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常见的形状有立式圆筒形和卧式圆筒形。按照建造方式的不同,散装储存还可进一步分为地上储油、半地下储油、地下储油、水封石洞储油以及水下储油等几种方式。这些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储存规模、地理环境、安全因素以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考虑。
自然储藏方式: 储集层储存:石油在地质构造中主要储存在岩石的微小孔隙、裂缝或者溶洞等空间当中,形成储集层。这些储集层必须具备储存石油的空间和能使石油流动的条件,才能构成有效的油藏。绝大多数油藏的含油层是沉积岩,如砂岩、灰岩、白云岩等,只有少数油藏的含油层是岩浆岩和变质岩。储集层是控制石油分布、储量及产能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石油的储藏方式多样,既有适应不同储存需求的人工储藏方式,也有石油在地质构造中自然形成的储存方式。
Ⅲ 什么是油气储运
所谓储运,顾名思义,一个是储存,一个是运输,即采取什么方式、手段搞好油气储存和运输的过程。油气从地下取出来,不仅要储存好,而且要把它运到需要的地方去,靠的就是储运。
它是油气在地面运移的“网站”和“网络”,气储运关系着油气的宏观调控,关系着油气供给的可持续性,关系着人民的生活,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建成了完善的储运系统。中国的油气储运虽然起步晚,但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拓展资料:
油气储运技术主要研究油气储运、设备使用维护、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油气储运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例如: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规划建设,油气管道和储罐防腐设计、腐蚀检测,成品油和城市燃气的集输、储运,油气储运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等。《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储运油料物性分析》、《油气储运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城市配气》、《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
相对其他石油专业,油气储运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广,你可以去油田、管道局、管道公司、设计院、研究院、燃气公司、地方政府设计院以及高校。国内开设油气储运专业的院校较少,相对有名气的就更少了。因此,如果你是石油院校油气储运专业毕业,理论上就业应该没有问题。 油气储运专业的前景还是不错的。这个前景是从国家大方向上考虑的。因为现在国家正在努力建设油气管网,而且各个省市也在大力发展天然气管网,你对比一下美国的油气管网分布图,就知道我们国家的油气管网建设真的不是差一点半点,所以说这些都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