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有哪些自然资源缺乏
中国的自然资源很多都不够用.比如说石油,木材,铁矿石等等对进口的依赖很大,有些不能进口的资源,象淡水,很缺乏.
造成不够用的原因是,第一人口多,人均拥有量少.第二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第三,环境的污染使得资源的缺乏更加严重
❷ 中国的富铁矿很少吗
不是
打破“中国无富铁矿”论 青藏高原发现三处富铁矿
中国地质调查局对青藏高原空白区的地质调查再传捷报,新发现三处潜在资源储量超过5000万吨规模的富铁矿点,其中一个潜在资源量超过1亿吨。这一重大发现打破了多年来“中国无富铁矿”的结论。
这是记者从正在成都召开的青藏高原空白区中比例尺地质调查成果报告会上获知的消息。
张洪涛说,此次进行的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新发现了3个富铁矿点,每个矿点的潜在资源量都超过了5000万吨,都达到了中型矿的规模,其中一个矿点的潜在资源量甚至超过1亿吨,属于罕见的大型富铁矿。这些矿有的还和境外富铁矿相连。它们发现对建设我国新矿产资源基地,缓解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紧张的压力,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东西部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张洪涛还透露,中国大陆上“最后一块”有希望成为石油基地的地方也是青藏高原。依据这次的地质调查,有关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的石油可能储量应该超过100亿吨。
❸ 中国缺什么矿产
我国石油、天然气、铁矿、锰矿、铬铁矿、铜矿、铝土矿、钾盐等重要矿产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这些重要矿产的消费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大,2006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47.3%。
我国支柱性矿产大多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国铁矿平均品位仅33%,比世界铁矿平均品位低10%,而国外主要铁矿生产国如: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其铁矿石不经选矿品位就可达62%的商品矿石品位。我国锰矿平均品位仅22%,不到世界锰商品矿石工业标准48%的一半,且多属难选的碳酸锰。我国铜矿平均品位仅0.87%,而智利、赞比亚分别为1.5%和2%。我国铝土矿几乎全是一水硬铝石,生产成本远高于美、加、澳等国的三水或一水软铝石。磷矿全国平均品位仅17%,富矿储量仅占6.6%,且胶磷矿多,选矿难度大。我国硫矿以硫铁矿为主,贫矿多、富矿少,一级品富矿储量仅占4.3%,而国外大多以自然硫和回收油气副产硫为主。钾盐我国严重短缺,现在利用的盐湖钾镁盐,根本无法与国外固态氯化钾开发的成本效益相比。
据国家发改委预测,到2020年,我国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可供储量的保障程度,除稀土等有限资源保障程度为100%外,其余均大幅度下降,其中铁矿石为35%、铜为27.4%、铝土矿为27.1%、铅为33.7%、锌为38.2%、金为8.1%。可采年限石灰石为30年、磷为20年、硫不到10年,钾盐现在已是需远大于供。
❹ 中国最缺哪些资源
缺石油,仅靠海油不够丰富;缺木材,外兴安岭以前是中国的领土,现在被俄罗斯占据着,损失了大片的森林资源。缺矿,经济开发建筑需要大量钢铁,不断开采矿资源在逐渐减少。缺人才,我国没有自主研发的电脑系统,手机系统,纳米芯片蚀刻机也只能来自进口。
❺ 中国石油为什么不多
1)中国石油并不少.目前世界石油储量前10个国家的最新排名,分别是:沙特362亿吨、加拿大184亿吨、伊朗181亿吨、伊拉克157亿吨、科威特138亿吨、阿联酋126亿吨、委内瑞拉109亿吨、俄罗斯82亿吨、中国60亿吨、利比亚54亿吨。
2)中国石油消耗量大.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3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12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抑制能源消费,到2030年,中国约75%的石油要靠进口。届时,中国每年将消耗约8亿吨石油。这比中国2013年消耗的石油总量高出约60%。美国能源信息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将于20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且目前中国消耗的石油一半以上要靠进口。
3)所以中国的石油不是不多,而是消耗量太大,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
❻ 为什么中国一边在大量生产石油和铁矿石一边还要大量进口石油和铁矿石
(1)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由表可知,我国的铁矿石大部分是贫铁矿,所需的富铁矿多由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
(3)中国铁矿石很多,但是中国的铁矿大多数是贫矿,所以必须进口国外(比如澳洲)的高品位铁矿砂才能满足冶金需要,②石油铁矿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大,更需多处被一些资源,因此,中国一边在大量生产石油和铁矿石,一边还要大量进口石油和铁矿石.
故答案为:(1)钢铁产量;铁矿资源;焦煤资源;
(2)贫铁矿;澳大利亚;巴西;
(3)①中国铁矿石很多,但是中国的铁矿大多数是贫矿,所以必须进口国外(比如澳洲)的高品位铁矿砂才能满足冶金需要,②石油铁矿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大,更需多处被一些资源(合情合理即可).
❼ 中国为什么进口铁矿石,中国缺少铁矿石吗
铁矿石属于战略性资源,国内铁矿石含铁量低且纯度较差。一般从澳大利亚进口较多。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先进与否与此密切,例如:制造不出国产的航空母舰。
❽ 铁矿石的我国现状
第一,中国是国际铁矿石的最大买主。2008年中国共进口4.4亿吨铁矿石,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比重约为52%;而日本进口约1.0526亿吨,占比重约12.3%;韩国进口0.4954亿吨,占比重约为6%。
2009年,国际国内钢铁需求萎靡,全球各大钢厂都在大幅减产,钢厂对铁矿石的需求大幅减少。2009年国内铁矿石需求将比2008年减少6000万吨,中国铁矿石进口2009年将缩减至3.5亿吨,缩减比例达21%。2009年,国际铁矿石明显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铁矿石市场杠杆向买方市场倾斜。在这种市场形势下,力拓等铁矿石供应商已丧失强势地位。
第二,中国进口铁矿石库存量较大。2009年1-4月,中国共进口铁矿石1.87亿吨。中国的铁矿石港口库存有7000万吨,加上各大钢厂库存及社会库存将超过1亿吨。而中国钢铁生产每月所需铁矿石6000万吨左右,按50%的对外依存度计算,中国每月仅需进口铁矿石3000万吨。有1亿吨的库存,即使不进口,也能维持钢铁企业三个月左右的生产。中国可以三个月不进口,但铁矿石供应商不可能三个月不生产。
第三,中国拥有稳定的国产矿自给率。2008年中国的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82401.11万吨,同比增长20.7%。中国的国产矿自给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2009年,在钢铁需求萎缩、铁矿石进口矿现货价格持续低位的冲击下,虽然有的矿企经受不起销售价格逼近成本的压力,纷纷减产停产,但目前国内矿山的成本在450元-550元之间,国内矿山仍有能力加大开采力度,增加国产矿的供给。
同时,铁矿石供应商也不是只有三家,除澳矿外,还有巴西、印度、南非等地的铁矿石可供选购。中国不愁买不到。
第四,中国的海外权益矿规模在不断扩大。至2009年,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中有8000万吨属权益矿,自2009年2月起,中国的钢铁企业、贸易企业等加大了对海外权益矿的投资力度,主要以购买海外矿企的股权为主。按照海外权益矿的进展速度,到2010年中国的权益矿资源量将超过1亿吨。这些权益矿的存在,增强了中国钢厂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力和话语权。
第五,2012年9月至12月,铁矿石价格从每吨90美元涨至120美元,涨幅约30%。11月单月,铁矿石进口量超过6500万吨,创历史次新高水平。
第六,2013年7月29日至2013年8月4日国内铁矿石价格整体下降1%。 铁矿石作为生产钢铁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其价格变化对于钢材价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铁矿石消费大国。
《2014-2018年全球铁矿石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前瞻》显示,200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为9239.3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32.04%。到2002年我国铁矿石进口突破1亿吨,达到1.11亿吨,同比增长20.67%。此后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一直居高不下,年增长率都在30%以上,直至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增长势头有所放缓,较2009年略有下降,结束了自2000年来一直高速上升的势头,之后缓步上升。2012年我国全年进口铁矿石7.44亿吨,创下新高,同比增长8.4%。
中国的铁矿石产量不断增长,2008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78481.64万吨,同比增长12.43%,这其中并没有包括一些小矿山的产量。按30%的原矿品位折算成品矿(62.5%),则2008年矿产量可折算成品矿达到37671.187万吨。
被称为“全球吸铁石”的中国,目前是世界铁矿石市场最大买主。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大幅增加,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钢铁企业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因此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连年递增,进口量占需求量的比重亦逐步提高。1999年,进口铁矿石占总量需求的28%左右;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达到44414万吨,同比增长15.8%,占比总需求量达到58.9%,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铁矿石的采购来自18个国家,其中8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由于中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非常高,这导致了国外铁矿石巨头利用垄断资源提高价格使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扬。中国对澳、巴两国的矿石进口比重有所减少,而从印度进口矿的比重有所增加。
从需求来看,铁矿石是生产生铁的主要原材料,中国生铁产量也一直处于大幅增长中。2005年是中国生铁产量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产量达到32731万吨,同比增长30.9%。2006年,生铁产量增幅稍有回落,全年产量增长24%至40540万吨,2007年生铁产量增幅进一步放缓,同比增幅15.17%至46692万吨。2008年,中国生铁产量为47115.6万吨,同比微增0.9%。按1吨生铁需1.6吨成品矿计算,2005年成品矿需求量为52369.7万吨,2006年需求量为64864.08万吨,2007年为74707万吨,2008年需求量为75385万吨。
仅以上述统计产量加进口量计国内矿石供应量,就前几年情况来看,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存在供应缺口。但到2007年以来,供应缺口逐渐减小,主要是因为供应的增长和需求的放缓。2008年中国铁矿石供应量为82084.2万吨,而需求量仅为75385万吨,过剩量达到6699.2万吨。由于我们上面所述的铁矿石产量数据中并未统计小矿山的产量,如果考虑小矿山的产量,则2007年中国铁矿石供应即已出现过剩。我们以2007年小矿山年产1亿吨的生产能力计,小矿山原矿品位以25%计,折合成品矿约4000万吨,则2007年中国铁矿石供应量将达到75845.5万吨,而同年铁矿石需求量约为74707万吨,因此全年过剩量达到1138.5万吨。若按07年产能计,2008年铁矿石过剩量将达到10699.2万吨。实际上,除2008年1月外,2-11月仅有统计的大中型矿山成品矿供应量均已超过各月的矿石需求量。进口的过快不仅导致国际铁矿石价格飞涨,同时供应的过剩也导致国内铁矿石价格不断下跌。
由于铁矿石供应过剩,进口过多,导致港口铁矿石积压较多,2008年8月份全国铁矿石库存量达到7446万吨的高位。随后几个月,由于铁矿石进口量和产量的回落,致使库存有所消耗,库存量逐渐回落。但是2008年底的库存量仍比2007年底增长了28%,库存量的增加凸显了供应的过剩。
铁矿石需求的放缓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美国次贷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影响了消费和投资增长,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对钢铁的需求量减少;二、能源等价格高企,全球通胀压力加大,通胀推升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一些企业只能以减少生产来应对;同时,央行之前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也加大了许多企业的资金压力,迫使其减少生产;三、随着国家节能降耗等调控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中国的焦炭产量持续回落,同时焦炭价格的大幅上扬也制约了钢铁生产,间接地抑制了铁矿石的需求;四、由于铁矿石价格的上扬,迫使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废钢,替代了铁矿石的需求;五、由于为了保证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国家出台的相关维稳措施也制约了铁矿石的价格。 全球主要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走势图
自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新一轮强劲增长,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钢铁需求大增,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亦强劲增长,导致铁矿石供应应相对偏紧,助推铁矿石价格节节攀升。2000年以来,世界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FOB)增长了5倍,澳大利亚哈默斯利粉矿从2000年的27.35美分/干吨度上涨到2008年的201美分/干吨度,巴西的球团矿从2001年的50美分左右上涨至2008年的220美分。印度的铁矿石价格同样飞涨,铁矿石价格指数在1994年至2003年的十年间基本维持在100-200之间,从2004年开始大幅上扬,从当时127直冲至2008年8月的1293.7,增长了十倍之多,虽有回落,但仍处于1176的高位。反观同期CRU的全球钢材价格指数,2000年1月份只有90,2008年8月份曾触及292.8的最高位,已经回落至150。可见,相比较而言,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明显过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自2011年10月第一周开始发布: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为准确反映中国铁矿石市场价格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国内外钢铁企业、矿山企业和贸易企业对铁矿石价格走势的预判和分析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 随着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逐渐上升,进口铁矿石的均价也在不断上扬。2003年之前,中国进口铁矿石均价基本维持在30美元/吨左右。此后,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价格也急速上升,200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均价基本达到了60美元/吨,同比翻了一倍。随着2005年铁矿石长期协议价上涨71.5%,2006、2007年度上涨幅度有所减小,分别达到19%和9.5%。2007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均价约为88美元/吨。2008年度铁矿石谈判价格大幅上涨了65%,当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在8月份时曾达到最高的154美元,第四季度价格有所回落,2008年底时进口均价约为90美元。
铁矿石进口价格走势
随着国际进口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扬,国内市场铁矿石报价也在不断上涨。2006年年中时河北唐山地区铁矿石报价为600元/吨左右,2006年底上扬至710元/吨,2007年底上扬至1320元/吨,几乎翻倍,2008年5月初时价格曾一度触及1610元/吨的高位。在此之后,国内铁矿石价格受需求疲弱和供应过剩的压力便开始逐渐回落。国内唐山铁矿石价格已回落至870元/吨。
由于全球经济的衰退,作为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的钢铁市场在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亦遭遇寒流,需求大幅下滑,从而导致铁矿石需求大幅下降,铁矿石价格急转直下。有关2009年铁矿石长单协议价的谈判正在紧张进行中。国内钢企纷纷表示铁矿石应该降价,而矿业三巨头却不愿过多让步,谈判随之陷入僵局。但是,从情况来看,经济衰退远未结束,对钢材的消费需求比较疲弱,因此对铁矿石的需求可能会继续下降,铁矿石的价格仍有继续下跌的可能。
❾ 中国铁矿石为什么不行啊求专家指教。如何才能提高中国铁矿石的应用率。
首先,由于国内的铁矿石品位都较低(个别富矿除外,数量极少),平均33%,相较于国外的铁矿石平均55%以上相差的太多,国内采矿选矿成本较高;其次,国内铁矿石中杂质含量较大,其中还有部分含有如钒钛等稀土元素的矿,高炉应用起来负担较大,综合应用成本较高,不如直接进口外矿合算;最后,就目前钢铁行业的发展来看,国内铁矿石的供应远远达不到高炉冶炼的要求,只能大量进口外矿。
想要提高我国铁矿石利用率,主要由以下几点:想要用国内矿,首先得找到现有技术下能够开采的矿,可以从提高矿山勘探,开采技术等方面着手,降低找矿采矿等生产运营成本,从而降低国内矿的成本;然后从矿石本身的性质方面考虑,根据国内矿自身的特点,与进口外矿进行资源互补,搭配使用,如国内矿硅高,可以搭配如巴西矿或者澳矿使用;最后从冶炼技术等方面考虑,提高我国炼铁,炼钢技术水平,这样对上游原料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从而提高国内铁矿石的利用率,以减轻对外矿的依赖。
以上仅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❿ 中国真的需要进口那么多大豆,石油和铁矿石吗
需要,中国人太多,真正好的土地缺不算多,人均下来不够用的。进口大豆成本比国产还低,至于石油这东西是国家命脉,也不能只用自己的把自己国家掏空吧,并且我国油量不算多,开采成本也高比直接买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