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美国石油负债多少
扩展阅读
资本筹集费用是什么 2025-05-23 03:15:53

美国石油负债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5-16 17:13:21

A. 美国国债有多少

美国国债(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根据发行方式不同,美国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实物券式国债(又称无记名式国债或国库券)和记账式国债3种。根据债券的偿还期限不同,美国国债大致可分为短期国库券(T-Bills)、中期国库票据(T-Notes)和长期国库债券(T-Bonds)3类。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中国仍为美国国债的外国中第一大持有国。 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持有美国国债也会带来如下成本或风险:持有美国国债,面临着由美元贬值的估值效应造成的资本损失或美国国债市场价格下降。一方面,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国国债市场价格下滑;另一方面,次贷危机结束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增强所导致的避险资金流出美国国债市场,也会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扬以及美国国债市场价格下降。从2001 年后,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尤其是作为CPI 核心指数的房地产市场在2005年后持续下滑,美元持续下跌。而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美元,再次遭受信任危机。美元贬值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且导致美元储备国持有的外汇资产财富缩水。美元贬值也是美国向别国转嫁危机并制约其他竞争对手正常发展的惯用方法。上世纪80年代美国迫使日元升值,引发日本经济泡沫膨胀并最终破灭;眼下美国又在使用“弱势美元”的政策,向全球输出衰退,此轮美元贬值的主要对象是欧元和人民币,美元贬值引发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2001年初至2008年2月底,美元贬值幅度高达66.4%,即使国际市场商品实际价格维持不变,其以美元标价的名义价格也会上涨66.4%。美元贬值推高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由于美元的大幅贬值,急剧拉高了全球石油、矿石、谷物、天然橡胶等能源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对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外部推动压力的渠道是,进口能源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首先造成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其次造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最终导致我国出现输入性通货膨胀。通胀压力上升是近两年中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事实之一。美元贬值导致世界原油价格上升,如表1-1所示。截止到2008年上半年,原油价格屡创新高,这种物价刺激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以美元为货币计算单位的原油价格因美元贬值而直接上涨;其次是次贷危机导致美国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一度低迷,大量的美元因此转向购买原油期货和现货,涌现出巨量投机需求和避险需求,形成较大比例的“投机溢价”,进一步推高了农矿产品价格水平。其往年的国债发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亿美元,若按照美国现在的赤字规模1万2千亿美元,再加上拯救商业银行系统必不可少的2、3万亿这样的规模,美国国债2009年的发行量将会达到一个相当惊人的程度,很可能是往年的5、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

B. 美国现在石油储备是多少一年消耗多少石油

美国石油储备可以在战争时期无须进口就可以供应他们的军队使用20年甚至30.而我国只能供应部队使用3年-5年.

C. 美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负债增加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20世纪末期3个石油危机导致美国政府财政紧张,卖出大量国债刺激经济恢复。
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D.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但为什么它的经济依旧繁荣

美国的经济是掌控在资本家和金融寡头手里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但这并不代表这些资本家和寡头们就是债务人。而正好相反,它们照样盘满钵满,衣食无忧~~真正欠债的只是美国的正府(超前消费所致)而已。

E. 石油经济价值

禅山梧桐

中石油(601857)全称中国石油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工业集团下属的股份制有限公司,而中国石油工业集团是在当年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石油工业部转型过来的一个国有企业,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政经混合的国企,它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运作色彩,2007年11月它在内地经完美包装成功地上了证券市场这个舞台,但是从07年11月5日上市,以二级发行价16.7元高几倍的市场价格开始表演,大家记得它上市当天以48.6元高位开盘开始一路向下走,并以43.96元收盘,从它一路下跌的走势到现在才12元左右的股价,证明那个所谓“亚洲最赚钱企业”的神话破灭,也证明中国这个证券市场机制还有很多值得的重新审视的必要。为什么我这样认为呢?因为中石油在证券市场的交易走势就令我们很多投资者非常失望,也令他们损失惨重,但在面对它的市值大面积缩水时我们的投资者却无助地悲泣,投资者每一个铜钱都是血汗挣取的,而投到这个无底洞却没有一点回报,所以我们的投资环境在政府机构还没有作出象样的严格管理下是不可能有根本好转的,我们众多投资者的利益和权益也很难得到保证。
我现在就中石油的实际经济价值和证券交易价值作一点探讨,从现有公开的数据报表和企业资料分析研究,它的实际经济价值并不是很高,作为一个当代能源开采和开发的经济实体,中石油在中国的开采权是政府部门优惠政策的得益者,但石油作为一种一次性能源是很快和很容易消耗尽的,而中国的石油储量现探明也不多,中国能源(石油)的枯竭只是时间问题,也是迟早的事,几个大陆架的海域油气开采还要面对周边国家的争夺,而开采权也有一个“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公司”为主要竞争者,国外的业务发展就更加困难重重,因为这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政治问题,我国每一次重大项目的海外经济联系与活动都要政要参与和周旋。国外(欧美)的石油巨头是传统经济垄断资本实体,有着强有力的经济实力与经营策略,中国的经济实体要参与海外竞争是不是真正有竞争能力还只有天知道。还有就是海上运输的生命线还很弱,中国的海外能源运输线受到几大咽喉的困扰,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所需求的能源将变得非常重要,也是最薄弱的环节,中石油能不能作为中国经济效益的发动机和起重机就不可知了。
中石油的总股本是1830亿,流通盘只有40亿,还有H股210.9亿,但它的非流通盘(限售A股)却有1579亿,虽说母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控股86.3%,持股1579.8亿,而从07年年报上分析,公司净利润为1434.9亿,归母公司的利润留成1345.7亿,占总利润90%,07~08年净利润增长率都是负数,公司数据净利润增长率为-36.27%,今年的中报(二季)每股收益0.26元,动态市盈率24.3,净资产3.8元来测算,该股其实还有很大的下调空间。由于它股本基数太大,就算有一千亿的利润,每股分摊比也才几角钱,以十元股价收益率才只有十几至二十分之一。从现在大小非的逐步解禁,到它们上市流通的高峰期,无可非议是对A股造成巨大的市场压力,也是造成长期存在的市场疲软的罪魁祸首,为什么中国的A股市场会有这样一个非流通股份的怪胎,就是政府机构从构思这个市场机制时为了它们的实际利益而埋设的一个地雷。比如中石油的1830亿总股本,非流通股的都是以1元面值来算,而这1579亿元也是全国人民当年的共同财产,现在却变成了公司形式的私有财产,而这些私有财产的产权又要人民用真金白银来回购,那么这岂不是无法无天剥夺了人民血汗与财富?而这1579亿的非流通股就算一年解禁150亿,都要用上十年才解禁完,所以以它现在证券市场价格在10元左右来算,它也是溢价十倍的,而当它十年后全流通后它的市场动态市值将是18460亿,相当现在全部A股十分之一的市值。
我们还要无可回避后面还有几个隐匿和压在人们头上的几只凶悍巨兽,如工商银行(601398),它的总股本3340亿,流通盘150亿,H股830亿,非流通盘(限售A股)2360亿,中期(二季)业绩0.19元,净资1.65元,资产总额93999亿,负债88456亿,实际资产5543亿,而那些实际资产还是以固定物业(建筑物)为主,它们基本上是作为办公和营业场地用途,基本没有创造财富和升值空间,以它每年解禁240亿都要用上十年。中国银行(601988)总股本2538亿,A股流通盘64。9亿,H股760亿,非流通盘(限售A股)1713亿,中期业绩0.17元,动态市盈率11.1测算,在二级市场上也是没有很大的投资价值。建设银行(601939)总股本2337亿,A股流通盘90亿,H股2246亿,(没有限置流通A股),中期业绩0.25元,净资1.94元,由于该股没有限售A股压力,对下阶段没有构成下调空间。总体认为这些现在都是超大规模盘口的所谓国有股份制银行,是我们投资者对投资对象和投资环境怀疑的心病,我们还不知还有几多等着上台表演的怪兽?我们的中国人民银行还要发行几多钞票才够用??从我个人角度看待这个市场是非常悲观的,也是无可奈何的。我不知明天还有没有希望?
中石油作为一只超大盘股(未来限售A股上市),它的二级市场预测和市场需求是很多机构分析研究对象,但从它的中期业绩数据每股收益才0.26元,或者从它的实际意义看,它的经营效果并不理想,它的盈利空间也不大,相比一些上市公司它只能算是非常一般的。英国着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对市场论述中说明一条规则: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市场越大,价格变动越小,而商人们在经营此商品中所获取的资本的周转利率就越低。所以我认为要真正为它定位实际经济价值是比较困难和困惑的,但它的证券交易价值从二级市场定位规则看也不会高,我认为它近期内应只是十元之下,中远期看它只值5至6元之间。而工商银行(601398)在二级交易市场价值最多不会超过3.6元,中国银行(601988)最多也只是几元的交易价值。

2008年10月31日

F. 美元,美债,石油,战争的问题。

现在世界呈现的是多极化趋势,但论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还是综合国力。美国都有底气。况且美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人才集中群。因此美国现在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而且连欧洲都承认美元是和黄金一样的保值产品。即使是憎恨美元,但由于实力等各方面因素,现在还不能对美国构成威胁。而且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大多数是北约成员国,多少要听美国人的话。
打仗不一定是为了石油,还可以通过战争培养国家的影响力。就像二战美国对日本的改造一样。从长远来看,影响力远比当前利益重要。 希望采纳

G. 有人说美国欠很多债,国民手里也没有钱,美国还是很富有,为什么

你好,简单的说,就是美国国家信用是一个大金矿,开采这个金矿的方法就是发行国债,美国的强大富裕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来自于它不断扩大规模的国债。

按理说,债务代表着风险,是不好的,但是美国国债被公认为风险相对最低的,利率也非常低,这个中间的利率差异就是国家信用的表现,美国发行国债就是把国家信用拿来变现成资金,然后用于面向全球投资获取财富。一、美国为何会逐年扩大国债发行量?这样的国家财政会有可持续性吗?

美国国债的基本用途就是维持一个国家的基本运转,通常期限都会很长的,这种偿付的能力往往就会被放到后代的身上。


美国的国债,就相当于一个缓冲基金,用于缓冲美国的现金流短缺,来实现富裕的,这也是美国能找到最有可持续性的办法,用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注销美国政府的外贸赤字。

说简单点,就是相当于印钱买东西,实现出超、通过加息和金融危机等手段,再收回美元,实现财富循环增值。只是美国负债几乎每年在增长,债务问题一直无法解决,但国内还是有恃无恐的降低税务、继续借钱,这始终都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H. 美国每年消耗多少吨石油合多少吨

2006年,美国消耗75.1535亿桶石油,今年美国的石油消耗量也大约在74亿—75亿桶。

美国目前现有约7.27亿桶的石油储备。

I. 为什么美国石油负值中国不全要了

理论上,是可以,但是做不到。
第一,中国的机构参与者,多是高位买进的多头,成本很高。
第二,负值是这几天的事,大规模单子,根本无法介入
第三,就是交货运输的风险。负值是赔运输费的,不够成本,随时会被违约。而且美国随时可以出歪招,禁止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