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南方为什么不产石油
扩展阅读
钻石画怎么去胶 2025-07-27 08:33:44
学校杂物费算什么费用 2025-07-27 08:31:35
长白山市有哪些资源 2025-07-27 08:12:20

南方为什么不产石油

发布时间: 2022-05-06 13:41:32

① 中国为什么不盛产石油和天然气

我们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在世界上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

之所以没有大范围的开采是因为

目前为止开彩的价格远远高于从国外购买的价格,

同时,那这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一种战略物资的储备,

所以说我们先用别人的,

后续再,开采,我们自己的,

这也是对国家安全的一个保护。

② 南方的能源资源比北方的少吗

北方地区能源资源优势是煤和石油丰富.
南方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是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能源优势是水力丰富。

南北方能源优势不同,不能统一比较,若比碳类能源肯定是北方丰富,若比水利能源,肯定是南方丰富

③ 为什么我国南方比北方金属矿多

我国地下埋藏的矿产资源丰富多彩,地球上已发现的矿物在我国几乎都已找到。然而,这众多矿物的分布却很不均衡,如我国的有色金属矿在南方的居多,北方较少,北方的一些重工业企业也需从南方运来大量的有色金属作为原料。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不均衡的分布格局呢?

金属矿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矿等多种。从成因上来说金属矿的形成一般都与地下岩浆活动有关。岩浆在上涌过程中由于压力不断降低,温度不断下降,岩浆中的各种矿物因熔点、比重等物理性质的不同而分别在不同的地层深度结晶、富集而形成矿床。当然由于地壳抬升和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的影响,也可使部分内生矿被搬运转移到附近地区形成外生矿床。

我国最大的东西向构造带有三条。多次的造山运动导致多期的岩浆活动,产生多次的成矿过程。因此,我国金属矿的分布范围是很大的。但是东西向的阴山—天山构造带和秦岭—昆仑构造带与南岭构造带相比,造山运动的猛烈和频繁程度就较为逊色了。南岭构造带形成于加里东造山运动,以后历经华力西、印支、燕山与喜马拉雅等多次造山运动影响,尤以华力西和燕山运动最为猛烈。从构造上看,南岭纬向构造体系与我国东部的东北—西南向的华夏构造体系、南北向的经向构造体系、滇西—西藏弧形构造体系互相穿插,因此岩浆活动格外强烈,尤其是中、酸性岩浆活动特多。

所以从成矿期、构造、岩性三方面综合分析,中生代燕山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期;构造越复杂,岩浆活动越强烈;中、酸性岩浆中有色金属和稀有分散元素含量很高。以上这三条,南岭构造带全部具备,因此,我国南方多有色金属矿是理所当然的了。我国南方按岩浆活动强烈程度大致以四川盆地、贵州高原为中心呈向东向西对称分布态势。从中心的低温热液成矿带向两侧的高温热液成矿带过渡,即从中心的汞、锑带分别向两侧的铜、铅锌带和钨钼带过渡。看看中国的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图就可证实这个结论。

为什么北方比南方多能源矿

能源矿是一种沉积矿,大多数分布于地壳活动不太强烈的地区或一个构造体系中相对稳定的部位。我国长期存在北煤南运的状况,石油、煤等能源矿则大多数分布于北方。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的山西、内蒙古、新疆,而东南沿海很少。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东部三个沉降带(山东、河北、辽宁、湖北等地区)和西部3个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我国北方阴山—天山构造带以北的北部区,中生代开始形成比较稳定的相对凹陷地带,容易形成中、新生代的煤和石油。阴山—天山与秦岭—昆仑山构造带间的片陷地区成陆历史最早,地壳活动比较和缓,目前震旦纪到中、新生代都有沉积矿藏生成,所以我国北方多各种沉积矿,特别是煤和石油。

但是能否说南方就没有成煤成油的可能呢?不是的。这是因为南方的物质构造复杂,受燕山运动影响大,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强烈,常出现地层倒转逆掩现象,煤层往往被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和火山岩覆盖,因此勘探和开采格外困难。以石油而言,根据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陆相沉积成油理论,我国东部华夏向三个沉降带都有成油的条件,因此就不存在南方少油的问题,只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北方容易开采,因此开发较早罢了。

④ 为什么我国石油、煤炭资源多在北方

我们现在所谓的南北只是以现在的地理气候等的划分,而石油和煤炭等的形成和这些没有直接关系,在南方地史上肯定有存在,只是大部分南方地区所在的板块的地史时期没有好的保存条件。其实在四川等地还是有古油藏的存在。

PS:四楼的不对,不是没有形成条件,是没有保存的条件,多期的构造运动对生储盖组合的破坏。

⑤ 南方地区多有色金属,为什么还说矿产资源缺乏,不适合发展重工业

南方缺乏发展重工业的铁矿,石油,煤矿
第一矿产,北方矿产资源多,南方虽然多有色金属,但是北方比重大
第二是历史问题,北方工业基础好。
第三是国防安全
第四是土地比较廉价
其实南方轻工业为主主要是引进外资和技术,以及市场广。
望采纳

⑥ 为什么北方比南方多能源矿

能源矿是一种沉积矿,大多数分布于地壳活动不太强烈的地区或一个构造体系中相对稳定的部位。我国长期存在北煤南运的状况,石油、煤等能源矿则大多数分布于北方。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的山西、内蒙古、新疆,而东南沿海很少。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东部3个沉降带(山东、河北、辽宁、湖北等地区)和西部3个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我国北方阴山一天山构造带以北的北部区,中生代开始形成比较稳定的相对凹陷地带,容易形成中、新生代的煤和石油。阴山一天山与秦岭一昆仑山构造带间的片陷地区成陆历史最早,地壳活动比较和缓,自前震旦纪到中、新生代都有沉积矿藏生成,所以我国北方多各种沉积矿,特别是煤和石油。

但是能否说南方就没有成煤成油的可能呢?不是的。这是因为南方的物质构造复杂,受燕山运动影响大,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强烈,常出现地层倒转逆掩现象,煤层往往被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和火成岩覆盖,因此勘探和开采格外困难。以石油而言,根据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陆相沉积成油理论,我国东部华夏向三个沉降带都有成油的条件,因此就不存在南方少油的问题,只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北方容易开采,因此开发较早罢了。

⑦ 南方地区石油为什么少

没有成油条件。油是微生物沉积覆盖形成,原来是大海的地方容易形成,还要有覆盖物保的住。

⑧ 石油是有限资源吗,它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国南方有吗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都是有限资源即不可再生资源。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
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我国南方的大片海域中应该有吧。

⑨ 为什么南方(内陆)地区煤和石油资源相对较少

首先回答煤:
地球历史上有3个主要成煤期。首先是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石炭”本来是煤的意思,石炭纪就是因为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里含有大量的煤炭而得名。“石炭”和“二叠”这两个纪加在一起延续时间1亿年,从距今3.5亿年前到2.5亿年前。其次是中生代的侏罗纪,从距今1.8亿年前到1.4亿年前。第三个主要成煤期是新生代的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前到180万年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石炭纪、二叠纪是世界和我国极重要的成煤期,但是具体到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就有不同。石炭纪、二叠纪时期,我国华北广大地区有着广阔平坦的沼泽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给植物的生长和煤炭的形成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华北地区的许多煤田都是在这个时期生成的。但是,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却是一片汪洋,虽然多数时期是浅海,也不可能长森林。到了二叠纪晚期,南方海水退却,这才有了适宜的成煤环境,二叠纪晚期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成煤时期之一,南方的多数煤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数量上来说就比北方少了很多。
再来回答石油:
石油的形成环境首先需要有水,可以是海,可以是深湖,可以是三角洲,海里形成的石油 我们叫海相油田,不是海里的叫陆相。而中国这块地区则基本都是陆相沉积。而地质历史上,前面也说了,中国南方先是一直是海,但是海底地形和后来的陆地差不多,一直是低山丘陵地带,没有海相成油所需要的海盆(中东就是从海盆里冒出来的),也难以生成形成陆相油田必须的超级大湖。而大庆油田和辽河油田 曾经是一片巨大的湖---如果你想问我怎么知道它以前是湖的,那这个解释起来就更复杂了…但事实是它曾经就是…胜利油田那里也有湖泊的历史。别的大部分也都是这样的。总的来说,北方石油多,是因为地史上,北方曾经出现很多具有生油条件的大盆地。

⑩ 中国为什么不到东海南海大规模采油,而要依赖进口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也是石油产量名列前茅的国家!

从2021年3月的原油进口数据来看,毫无悬念,中国4965.9万吨的原油进口量,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的样子,但是,进口这么多原油消耗的成本代价反而下降了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