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什么环保团体会保护石油运输
扩展阅读
怎么画钻石水彩 2025-07-28 21:53:34
裱画的工具哪里有买 2025-07-28 21:45:46

什么环保团体会保护石油运输

发布时间: 2022-04-24 17:41:17

⑴ 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 是牙防组那样的骗子吗

回答:不是.

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是经中华环保联合会同意并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经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的,是主要由能源界(煤炭、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热心环保事业人士、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全国性社会组织。
本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协调能源系统的各种资源,共同参与环境事业,加强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协助和监督能源工业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促进能源工业环境事业发展;组织参加国际民间环境交流与合作,维护我国良好的能源工业国际环境形象,确立中国能源工业环保组织应有的国际地位,推动全人类环境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其具体业务范围如下:
(一) 围绕国家能源工业及环境保护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各级政府及其能源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二) 积极推动维护能源环保权益的立法,建立健全能源工业环境权益保障体系,组织开展维护能源工业环境权益活动和环境法律援助,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
(三) 开展相关的能源工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咨询服务。
(四) 开展能源工业环境领域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多渠道多角度为环境领域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创造条件,构建能源环境领域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新平台。
(五) 团结凝聚能源系统各社会组织,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中国能源环保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六) 开展能源工业环保(重点是环境权益维护)现状调研,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境保护和维护环境权益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七) 组织参加国际能源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民间交流和合作,维护好我国良好的能源发展与国际环境形象,为我国的能源工业的健康发展和环保事业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实际利益,推动全人类能源与环保事业的发展。
(八) 组织推广能源工业环保事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措施,新经验,新途径,推动能源环保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开展能源系统环境友好的创建,认证评估工作和有助于环境的公益性活动,开展能源系统(煤炭,电力,石油)环境保护各类专业人员技能培训及政策法规培训等工作。承办政府及有关组织委托的其他工作。

参考资料: 江苏海国节能审计事务有限公司

⑵ 世界上最大的环境保护组织是什么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营利环保机构,也是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于1948年在法国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成立,总部位于瑞士格朗。

IUCN是很独特的世界性联盟,是政府和非政府机构都能参加的少数几个国际组织之一,其会员分为主权国家、非营利机构和个人。目前IUCN有来自全球161个国家的200多个国家和政府机构会员、1000多个非政府机构会员,并有超过16000名学者作为个人会员加入IUCN的六个专家委员会等组织。IUCN现在全球近50个国家设有办公室,有1000多名雇员。IUCN现任主席为中国的章新胜先生,总干事为来自丹麦的英格·安德森女士。

  •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or World Wildlife Fund)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超过500万支持者和超过100个国家参与的项目网络。

WWF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的生存环境,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减少人类对这些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

  •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The Nature Conservancy)成立于1951年,是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的自然环境保护组织之一。一直致力于在全球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陆地和水域,维护自然环境、提升人类福祉。

⑶ 什么是国际上的海洋保护组织

绿色和平组织是一个联合会性质的国际组织,它所从事的活动代表着主张裁军、建立无核区无核海域、保护海洋动物资源等势力的利益。绿色和平组织从事的活动范围很广,其中包括:反对破坏海洋动物资源的商业性活动;反对损害南极环境的行为;反对在近海开采石油以免对近海造成污染;反对倾倒有毒废料;反对污染空气,防止酸雨生成;反对向地下道排放有毒化学废料;反对欧洲建立核电站;反对美国制造核武器;反对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处理核废料。绿色和平组织的工作原则是:非暴力行动、脱离党派之争、坚持国际主义。

绿色和平组织的活动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到1992年,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及其支持者至少有250万之多,他们遍及世界各地。该组织的预算在1980年是100万美元,到1992年已增至2750万美元,预算资金全部来自捐款。

截至1992年,绿色和平组织在20个国家设有32个主要办事处,在南极还设有基地,拥有9艘船,雇用了400名全日制工作人员和数百名业余工作人员,此外还有一支数以千计的庞大的支援者队伍。该组织的工作人员报酬不高,实行低工资政策的目的,是吸引那些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人参加,而不是靠金钱诱惑人们参加其活动。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全世界沿海国家都成立了一些地区性的海洋环保组织。其不懈的努力必将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类可以从容地面对未来,迎接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事组织(—IMO)是联合国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伦敦。该组织最早成立于1959年1月6日,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5月改为现名,现有167个正式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该组织联系成员。

该组织宗旨为促进各国间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采取统一的标准,处理有关的法律问题。

国际海事组织理事会共有40名成员,分为A、B、C三类。其中10个A类理事为在提供国际航运服务方面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国家,10个B类理事为在国际海上贸易方面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国家,20个C类理事为在海上运输或航行方面有特殊利害关系并能代表世界主要地区的国家。理事会是该组织的重要决策机构。该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改选理事会和主席。当选主席和理事国任期2年。2005年11月22日,中国驻英国大使查培新在伦敦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第24届大会上当选国际海事组织大会主席。

中国于1973年恢复在国际海事组织中的成员国地位,曾在该组织第9~15届大会上当选为B类理事,并自1989年第16届大会起连续当选为A类理事。2007年11月,中国再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理事会A类理事。这是中国连续第10次当选A类理事。

海洋守护者协会标志海洋守护者协会()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的、注册免税的组织,且是荷兰的一个已注册的基金会。它驻扎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星期五港(FridayHarbor)和用于其南半球行动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协会成员们在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1982年)》和其他保护海洋物种与环境的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开展运动。它掌握着一支3艘船的船队,并称之为“尼普顿的舰队”(Neptune?sNavy):考察船“法利·莫沃特”(RVFarleyMowat)、内燃机船“史蒂夫·欧文”(MVSteveIrwin)和考察船“海牛”(RVSirenian),以及若干小一些的船艇。

绿色和平的早期成员保罗·沃森(PaulWatson)与该组织关于对鲸鱼遭杀害的“见证”态度起了一次争执以后,于1977年建立了协会。与(坚持避免破坏或物理妨碍海上捕鲸船只的方针的)绿色和平截然不同的是,海洋守护者参与包括毁坏和用其他方式物理妨碍捕鲸船作业在内的“直接行动”。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是南极条约体系的一部分,成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委员会的目标是保护南极周边海域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并保存南极海洋生物资源。

成员国有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智利、欧盟、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纳米比亚、荷兰、新西兰、挪威、秘鲁、波兰、俄罗斯、南非、西班牙、瑞典、乌克兰、英国、美国、乌拉圭和瓦努阿图。

国际海洋科学组织是在海洋科学方面开展合作活动的两国或多国组织的总称。

1902年成立的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是第一个国际海洋科学组织,其他组织绝大多数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些组织是政府间组织,受两国或多国政府间签订的有关海洋条约或协定的约束;有些是民间组织,通常由共同关心海洋某一专题的组织或个人组成。全面关心海洋科学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为代表,民间国际团体以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下属的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为代表。这两个委员会参与许多重要的世界性海洋科学活动。其他政府间或民间组织的科学活动范围都比较小,多限于某一地理区域或专题。

政府间国际海洋科学组织以联合国系统为主。联合国大会就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床利用的立法和管辖问题,与海洋科学事务有直接关系。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气象组织、教科文组织和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分别就海洋渔业、海洋气象、海洋科技培训和规划促进工作,以及国际航运和海上安全事项这些方面,与海洋科学事务有密切关系,其中1960年成立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是负责协调海洋科学活动的重要组织。在联合国跨组织联合小组中,也有一些有关海洋科学事务的组织,如海洋学科学规划联席委员会(ICSPRO)、海洋污染科学专家组(GESAMP)、全球海洋站系统联合促进组等。

联合国系统以外有五六十个独立的政府间国际海洋科学组织。其中多边组织较多,大多为专门设置。组建目的多是为海洋渔业服务,也有为区域性海洋测量、区域性海洋资源开发、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区域性专题研究而组建的。例如,由巴西、加拿大、古巴、法国、加纳、科特迪瓦、日本、韩国、摩洛哥、葡萄牙、塞内加尔、南非、西班牙和美国于1966年组成的国际大西洋金枪鱼资源保护委员会(ICCAT),目的是促进大西洋金枪鱼资源的研究和保护;由中国和日本于1975年组成的中日联合渔业委员会(JCFC),目的在于促进黄海和东海渔业资源研究、交换有关资料和制定保护措施;由联邦德国、瑞典、丹麦、挪威、法国、英国和荷兰于1962年组成的北海水道测量委员会(NSHC),目的在于促进北海航道测量的合作,并为勘探利用北海能源制订有关政策;由澳大利亚、法国、英国、新西兰、荷兰和美国于1947年组成的南太平洋委员会(SPC),主要目的是促进南太平洋区域的海洋资源开发。

民间国际海洋科学组织以国际科联理事会系统为主。国际科联理事会通过常设的特别委员会,研究和处理下属联合会中的海洋科学活动。这种委员会主要有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其中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又是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的科学咨询团体。有关的联合会为便利海洋科学活动,设置了相应的独立协会或委员会,主要有:

1.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下设的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1919年初建时是作为该联合会的海洋处,1931年正式成为国际物理海洋学协会(IAPO),1967年改用现名。中国是成员国之一。该协会的宗旨是:促进有关海洋及其与边界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重点是借助数学、物理学和化学方法能完成的研究课题;发起、促进并协调需要国际合作的海洋调查研究;为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发表提供便利。主要附属机构有:海洋地球物理学委员会、海洋化学委员会、物理海洋学委员会、潮汐与平均海平面委员会,以及海—气相互作用联合委员会。

2.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下设的国际生物海洋学协会(IABO),建于1966年,宗旨是增进海洋生物学研究,提供并加强生物海洋学家之间的联系。曾参与“海洋学联合大会”、“国际南大洋研究”等多项合作活动。1975年建立了一个珊瑚礁常设委员会。

3.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下设的海洋地质学委员会(CMG),宗旨是促进海底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调查研究活动,并促进调查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

⑷ 国际: 全球环保相关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罗马俱乐部、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联 合 国 环 境 规 划 署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简称 UNEP) 成立于1973 年,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机构之一。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专门机构成员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均可加入环境署,到2009 年,已有100 多个国家参加其活动。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全球环境状况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前景愈加深切关注的 21 世纪,环境署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宗旨是: 促进环境领域内的国际合作,并提出政策建议; 在联合国系统内提供指导和协调环境规划总政策,并审查规划的定期报告; 审查世界环境状况,以确保可能出现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环境问题得到各国政府的适当考虑; 经常审查国家和国际环境政策和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和费用增加的问题; 促进环境知识的取得和情报的交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要职责是: 贯彻执行环境规划理事会的各项决定; 根据理事会的政策指导提出联合国环境活动的中、远期规划; 制订、执行和协调各项环境方案的活动计划; 向理事会提出审议的事项以及有关环境的报告; 管理环境基金; 就环境规划向联合国系统内的各政府机构提供咨询意见等。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简称 IUCN) 于 1948 年 10月 5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政府在法国的枫丹白露联合举行的会议上成立,当时名为国际自然保护协会,1956 年 6 月在爱丁堡改为现名。总部设在瑞士的格朗。

该组织的宗旨任务是通过各种途径,保证陆地和海洋的动植物资源免遭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以适应人类目前和未来的需要; 研究监测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监测所取得的情报资料对自然及其资源采取保护措施; 鼓励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关心自然及其资源的保护工作; 帮助自然保护计划项目实施以及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组织的工作项目的开展; 在瑞士、德国和英国分别建立自然保护开发中心、环境法中心和自然保护控制中心; 注意同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系和合作。

该组织每 3 年召开一次大会。至 1998 年 11 月,该组织由 74个政府成员,110 个政府机构,706 个非政府参与。1996 年 10 月20 日,中国成为该组织的政府成员。主要出版物有: 《世界保护战略》;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报》(季刊) ; 《联合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目录》。

·罗马俱乐部 (The Club of Rome)

罗马俱乐部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其宗旨是研究未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发展的影响,阐明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引起政策制定者和舆论的注意。目前,主要从事有关全球性问题的宣传、预测和研究活动。成立于1968 年4 月,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宗旨是通过对人口、粮食、工业化、污染、资源、贫困、教育等全球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提高公众的全球意识,敦促国际组织和各国有关部门改革社会和政治制度,并采取必要的社会和政治行动,以改善全球管理,使人类摆脱所面临的困境。由于它的观点和主张带有浓厚的消极和悲观色彩,被称为 “未来学悲观派”的代表。

·世界自然基金会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世界自然基金会 (简称 WWF) 于 1961 年 9 月 11 日成立于瑞士小镇莫尔各斯,创始人为英国着名生物学家,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朱立安·赫胥黎先生。其基本目标是保护地球的生物资源。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世界最大的、经验最丰富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在全球拥有470 万支持者以及一个在96 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从 1961 年成立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 6 大洲的153 个国家发起或完成了约 12000 个环保项目。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一个由 27 个国家级会员、21 个项目办公室及 5 个附属会员组织组成的全球性的网络在北美洲、欧洲、亚太地区及非洲开展工作。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始于 1980 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1996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成立北京办事处,此后陆续在全国八个城市建立了办公室。发展至今,共拥有 80 多名员工,项目领域也由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野生物贸易、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领域。

截至2009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共资助中国开展了100 多个重大项目,投入总额超过 3 亿元人民币。

WWF 致力于:

(1) 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

(2) 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推动减少污染和浪费性消费的行动。

世界自然基金会徽标主题是一只大熊猫,其实这只可爱的大熊猫有真实原型,名字叫 “姬姬”,是奥地利动物商海尼·德默于 1958 年以三只长颈鹿、两只犀牛以及河马、斑马等,与北京动物园换得的一只雌性大熊猫,后来生活在伦敦动物园。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

绿色和平 (Greenpeace) 是绿色和平组织的简称,属于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以环保工作为主,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绿色和平组织宣称自己的使命是: “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作出积极的改变。”不论在科研或科技发明方面,绿色和平都提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解决办法。对于有违以上原则的行为,绿色和平都会尽力阻止。其宗旨是促进实现一个更为绿色,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通称联合国环境特别委员会或布伦特兰委员会 (Brundtland Commission) 。在 1982 年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环境管理理事会议上,前日本环境厅厅长原文兵卫代表日本政府设立这支机构,受到代表们的支持。1983 年的第 38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成立这支独立机构的决议。由联合国秘书长提名挪威当时工党领袖布伦特兰夫人任委员会主席,苏丹前外交部长卡利德任副主席。1984 年 5 月本机构正式成立。委员会由主任、委员等 22 名世界着名学者、政治活动家组成。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审查世界环境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行动建议,提高个人、团体、企业界、研究机构和各国政府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水平。在 1987 年于东京召开的环境特别会议上,委员会又提出 《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颇有影响。

·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Scientific Committee Oil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

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SCOPE) ,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环境科学机构。1968 年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设立了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是一个由自然科学家组成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的学术团体。在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召开的同时,还将举行 “促进生态发展迅速地区的技术转移、规划与管理研讨会”。

·世界气象组织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政府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英文简称 WMO。总部设在日内瓦。至 2007年 4 月,世界气象组织已从 1950 年 3 月 23 日公约生效时的 30 个会员发展到目前 182 个会员 (其中,国家会员 179; 地区会员 6个,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 。

世界气象组织是根据1947 年9 月在华盛顿市召开的国际气象组织,其前身国际气象组织是 1872 年和 1873 年分别在莱比锡和维也纳召开的两次国际会议后于 1878 年正式成立的非官方性机构。1947 年 9 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各国气象局长会议,通过了世界气象公约草案,1950 年 3 月 23 日该公约生效,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1951 年 3 月 19 日在巴黎举行世界气象组织第一届大会,建立正式机构。同年 12 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⑸ 你知道哪些保护地球环境的组织

全名为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缩写为IUCN,该组织历史悠久,1948年即在瑞士格兰德成立,是政府及非政府机构都能参予合作的少数几个国际组织之一。由全球81个国家、120位政府组织、超过800个非政府组织、10,000个专家及科学家组成,该组织共有181个成员国,实际工作人员已超过8500名。组织每3年召开一次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IUCN旨在影响、鼓励及协助全球各地的社会,保护自然的完整性与多样性,并确保在使用自然资源上的公平性,及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

⑹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环保公益组织吗

世界环保组织(IUCN)全名为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缩写为IUCN,该组织历史悠久,1948年即在瑞士格兰德成立,是政府及非政府机构都能参予合作的少数几个国际组织之一。由全球81个国家、120位政府组织、超过800个非政府组织、10,000个专家及科学家组成,该组织共有181个成员国,实际工作人员已超过8500名。组织每3年召开一次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IUCN旨在影响、鼓励及协助全球各地的社会,保护自然的完整性与多样性,并确保在使用自然资源上的公平性,及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

⑺ "绿色和平组织"是环保团体吗(国际组织的那种)中国知识#!%&^*

1971年9月15日 绿色和平组织成立
1971年,一群加拿大反核人士对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姆奇特卡进行核试验表示抗议,美国政府被迫停止了这项核试验。9月15日,他们在加拿大自发地成立了以“绿色和平”为名的环境保护组织。现在,绿色和平组织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环境保护团体。他们在30个国家设立了43个办事机构,共有专职人员1200名。此外,他们还拥有4艘快艇、1架直升飞机、2个氦气飞艇、数百艘橡皮艇,以及一批最先进的通讯设施。
但是,绿色和平组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85年,停泊在新西兰奥克兰港反对法国在南太洋进行核试验的绿色和平组织旗舰“彩虹勇士号”被法国特工人员炸沉,一名绿色组织成员因此丧命。法国的举动反而激起了公众对绿色和平组织的同情,绿色和平组织因此名声大振。
1994年6月,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不顾舆论反对,要把高140米的废弃的海洋油井平台沉入大西洋海底。绿色和平组织的4名勇士横卧于即将葬身海底的平台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海洋环境的清白。绿色和平组织的行动终于赢得了公众舆论和5个欧洲国家政府的支持,壳牌石油公司被迫放弃了就地销毁石油井架的念头。壳牌石油事件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绿色和平组织及其支持者。绿色和平组织的捐助者从最初的1万人发展到现在的310万人。1994年该组织的预算已达到1.45亿美元,可见其规模及活动能量之大。
在当今世界技术和市场朝着全球化演变的大趋势下,绿色和平组织也把“国际化”作为发展目标。绿色和平组织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在各国的分支机构都有独立的政策委员会、区域性主任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宗旨是:反对一切核事物,无论是核武器或核能源;揭露污染、破坏空气或大气层的重大事件;保护所有生物物种;与“地球化学化趋势”作不懈的斗争。
绿色和平组织成立至今,舆论界对它毁誉参半。有些企业家尤其是工业企业家、政府官员,甚至其它环保组织把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视为为制造新闻而不择手段、无所不为的“罪犯”。但是,绿色和平组织的反对者也承认,该组织的一些活动对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绿色和平组织发起的反对商业化捕鲸,反对乱砍滥伐森林,反对放射性物质的堆放以及反对南极污染等运动,对《国际禁止商业捕鲸》等条约的诞生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绿色和平(Greenpeace)是一个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以环保工作为主力,总部位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绿色和平于1971年成立于加拿大,创始人为工程师戴维.麦格塔格,捐款的人数已经累积到280万。在全球41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它开始时以使用非暴力方式阻止大气和地下核试以及公海捕鲸着称,后来转为关注其它的环境问题,包括水底拖网捕鱼、全球变暖和基因工程。
绿色和平组织宣称:他们的使命是:“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作出积极的改变。”不论在科研或科技发明,都提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解决办法。对于有违以上原则的行为,绿色和平都会尽力阻止。
其宗旨是促进实现一个更为绿色,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⑻ 中国有哪些着名的民间环保组织

破罩行 Beijing Human and Animals Environmental Ecation Centre 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 Green Cross 法治环保在线 Environment & Law on Line(ELL) 中国香根草网络 China Vetiver Network 绿色北京 Green Beijing 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协会 Hunsandake Desert Reclamation Association 北京市海淀林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动物救助分会 Animal Rescue Beijing(ARB) 北京富平学校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Fuping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undation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China Environmental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 绿网 Green Web Alliance 北京市朝阳区绿家园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Green Earth Volunteers 新疆自然保育 Xinjiang Conservation Fund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 绿色之星废电池志愿者服务队 绿色家园环境保护中心 Greenh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enter (GEPC) 石油与环境网络 Petroleum and Environment Network 清水同盟 Clean Water Alliances (China) 国仁绿色联盟 Ground Green Union 大海环保公社 Ocean Protection Commune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Beijing Raptor Rescue Center 曾经草原网站 ECHOING STEPPE 自然景象环境保护协会 CNature 自然景象环境保护协 CNature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 Innovation Center for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北京天恒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South-Nort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热爱家园 Grassroots Community 上海绿洲野生动物保护交流中心 Shanghai Green Oasis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上海野鸟会 Shanghai Wild Bird Society 天津绿色之友 Friends of Green in Tianjin 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 Center for Legal Assistance to Pollution Victims 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 The Green Volunteer League of Chongqing 中国香根草网络 China Vetiver Network 大足县生态农业种植合作协会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 重庆市万州社区文化促进会 Chongqing Community Association for Culture Promotion 重庆市万州绿色三峡志愿者协会 Wanzhou Volunteers’ Association for Green Three Gorges, Chongqing 重庆济溪环境咨询中心 The Gsean Environmental Advisory Center of ChongQing 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Friends Of Green Environment 绿石环境行动网络 Green Stone Environmental Action Network 青岛市青年环境保护促进会 Qing Youth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QYAEP) 济南走进自然环保志愿者协会 Entering the nature-Jin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unteers Association 河南省长垣县绿色未来环境保护协会 Green Fu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n Changyu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国仁绿色联盟 Ground Green Union 绿色珠江(东莞市东城身行环保工作室) Green Zhujiang 绿点??广州 Guangzhou Green Point Environmental Portection Information Center 厦门绿拾字环保服务社 Xiamen Greencross Association 绿眼睛环保组织 Greeneyes China 屏南绿色之家 Pingnan Green Association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 China Mangrove Conservation Network (CMCN) 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 FuJian Green Home Environment friendly center 海南省自然保护发展研究会 Nature Conservation & Development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Hainan Province 海南生态环境教育中心 Haina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cation Centre 海南观鸟会 Hainan Bird Watching Society 瀚海沙 Han Hai Sha 茂县九顶山野生动植物之友协会 Mao County Association of Friends of Wild Animal and Plants Protection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 Shangri-la Alpine Botanical Garden 绿色江河 Green River 绿色骆驼 Green Camel GreenSOS(绿色学生组织网) Green Student Organization Society 甘孜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化协会(绿色康巴协会) Green KHAM 中国志愿者保护藏羚羊协会 China Volunteer Association on Pretection for Tibetan Antelope 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 The Daba Mountains Academy For Biology and Poverty Problems 石油与环境网络 Petroleum and Environment Network 昆明思得瑞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Kunming EarthWatc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Cheng Urban Rivers Association(CURA)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社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会 Maoxian Promotion Association for Development 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 Center for Legal Assistance to Pollution Victims 淮河卫士 Huai river water liuing circumstance scientific researching centre 中国香根草网络 China Vetiver Network 霍山环境扶贫发展中心 Center for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CEDPA) 绿满江淮 Green Anhui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 芜湖生态中心 Wuhu Ecology Center 河北绿色知音 Green Friend Association 衡水市地球女儿环保志愿者协会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爱鸟协会 Pingshan Xipo Love Bird Association of Hebei 绿色家园环境保护中心 Greenh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enter (GEPC) 国仁绿色联盟 Ground Green Union 绿色和谐使者——橄榄绿环境文化传播中心 Green Hotel Angel 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CANGZHOU WILDLIFE RESCUE CENTER 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云南人与自然基金会) East Asia Institute of Visual Anthropology at Yunnan University 云南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 Pesticide Eco-Alternatives Center Yunnan China 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广中心(绿色流域) Green Watershed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昆明野地环境发展研究所 Yunnan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香格里拉民间自然保护协会 Shangri-La Folk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ssociation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 Shangri-la Alpine Botanical Garden 济南走进自然环保志愿者协会 Entering the nature-Jin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unteers Association 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 Zhaotong Volunteers Association to Protect Black-necked Cranes 云南生态网络 Yunnan EcoNetwork 卡瓦格博文化社 昆明思得瑞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Kunming EarthWatc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昆明环保

⑼ 国际环保组织

1. 世界环保组织(IUCN)

全名为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缩写为IUCN,该组织历史悠久,1948年即在瑞士格兰德成立,是政府及非政府机构都能参予合作的少数几个国际组织之一。由全球81个国家、120位政府组织、超过800个非政府组织、10,000个专家及科学家组成,该组织共有181个成员国,实际工作人员已超过8500名。组织每3年召开一次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IUCN旨在影响、鼓励及协助全球各地的社会,保护自然的完整性与多样性,并确保在使用自然资源上的公平性,及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

2.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之一,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0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9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该组织的标志为大熊猫。

3. 全球环境基金(GEF)

GEF是关于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土地荒漠化的国际公约的资金机制。GEF通过其业务规划,支持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国家水域、臭氧层损耗、土地退化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重点领域上开展活动,取得全球效益。自1991年启动以来,GEF已通过1000多个项目,向14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提供了大约40亿美元赠款,并从各种渠道吸引了120亿美元的项目融资。2002年8月,32个捐资国保证,在随后4年内,向GEF提供近30亿美元,用于GEF活动。

4.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1971年,12名怀有共同梦想的人从加拿大温哥华启航,驶往安奇卡岛(Amchitka),去阻止美国在那里进行的核试验。他们在渔船上挂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绿色和平”。尽管在中途遭到美国军方阻拦,他们的行动却触发了舆论和公众的声援。次年,美国放弃在安奇卡岛进行核试验。在此后的30多年里,绿色和平组织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环保组织之一。该组织继承了创始人勇敢独立的精神,坚信以行动促成改变。同时,通过研究、教育和游说工作,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的环保项目包括气候与能源项目—致力于减缓由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造成的气候变化,还有致力于消除有毒污染物的污染防治项目,森林保护项目品等。

5. 地球之友(Friends of Earth)

在香港地区创立的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是着名的环境非政府组织之一,还是反全球化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其他环境组织一样,地球之友近年来也改变了就环境问题谈环境的做法,转而将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及发展问题联系起来,既扩大了活动领域,也扩大了影响。自1983年成立以来,“地球之友”曾经走过一段艰辛的路。在香港的超级物质主义的大潮流下,“地球之友”仍然坚守使命,捍卫公众利益,维护环境公义,不屈不挠地推动环保,反对扩充发电厂、滥用杀虫剂、侵占郊野土地、关注过度消费、城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填海和环境管理失误等问题

⑽ 与环保有关的国际组织

1、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协会

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协会(IEPOA)成立于2007年,(批准证书号:37990030-001-05-07-5)得到了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 阿希姆·施泰纳先生的亲笔贺信和大力支持。

2016年3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第一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协会在名单中。

2、大自然保护协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 是全球最大的国际自然保护组织之一,大自然保护协会成立于1951年,总部在美国华盛顿。协会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陆地和水域,以维护自然环境、提升人类福祉。坚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性的策略, 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指导保护行动。

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营利环保机构,也是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1948年在法国枫丹白露成立,总部位于瑞士格朗,亦作为“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4、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组织,来自18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专家为其下属的6个全球性的委员会工作。它在世界62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共有1000多名员工,服务于500多个项目。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于1948年10月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政府在法国的枫丹白露联合举行的会议上成立,当时名为国际自然保护协会,1956年6月在爱丁堡改为现名。总部设在瑞士的格朗。

5、世界绿色设计组织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2013年9月在比利时注册成立。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orld Green Design Organization, WGDO)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在全球发展会员,推广绿色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