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享受低价石油还用什么新能源
扩展阅读
石油各个装置有什么作用 2025-07-24 12:26:24
车内降温喷雾哪个产品好 2025-07-24 12:24:49
钻石卖钱平台为什么会崩 2025-07-24 12:17:53

享受低价石油还用什么新能源

发布时间: 2025-07-24 04:52:29

A. 请问石油替代品有哪些

许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人指出:有朝一日,地球上的石油将被用尽。他们建议尽早开始寻找和研究各种替代能源来代替石油。这些建议的目的在于减少人类对石油的依赖,以避免因能源的耗尽而导致严重问题的产生。
有些专家开玩笑说,由于油价太高,30年后,餐馆将成为大多数有车一族最爱去的地方之一了,因为在那里做菜用的植物油也可以给汽车加油,这种做法听起来似乎是玩笑,不过,到时这可能真是惟一的解决方法了呢。
从植物中获取各种能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式,它伴随人类走过了几十万年。然而,现在人们用石化燃料代替了植物后,不少国家的农民就会把收割粮食后剩下的秸秆烧掉。但这是很可惜的,因为这不但会浪费能源,还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污染环境。现在,不少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点,重新开始把利用植物能源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几十年以后,当玉米油、大豆油代替石油,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后,那时农民们将成为富有的“油类大亨”。也许他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以后这将成为现实。
目前生物燃料的研究焦点还集中在乙醇上,乙醇是我们日常所喝的酒的主要成份,所以又叫酒精。但这并不是惟一的出路,也不是最好的出路。乙醇是通过植物发酵获得的,虽然它可以作为一种很不错的燃料,但它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它不像汽油那样具有爆炸性,而且它会吸收水分,容易引起氧化、生锈和腐蚀。假如经常用它来代替汽油使用,可能有天汽车会突然起火、油箱里长满铁锈,或者等着车被慢慢地腐蚀掉。
与酒精相比,植物油更是随处都可以见到和找到,是汽油的一种更为适合的替代品,因为它和汽油的化学组成结构一样,其分子都是由烃链构成的。一般汽油分子由7至10个烃链组成,烃链越短,爆炸性越强,其所能提供的能量也就越强。而植物油分子则一般由14至18个烃链组成。烃链太长是植物油取代汽油的一个不足之处,但通过一定的方式缩短植物油的烃链是有可能的。而且由于柴油分子是由15个烃链组成的,与植物油分子相似,所以,植物油的应用可以先从生物柴油入手。
植物在地球上的储存量高达2亿亿吨,而且每年以1640亿吨的再生速度更新。就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年平均农业秸秆类物质就超过7亿吨。如果能通过生物技术,有效地将其转化为生物产品或生物能源,将大大促进中国农产品深加工业及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千千万万农民受益。
除了上面说的用植物油替代石油外,美国一个名叫卡尔文的科学家在巴西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橡胶树,只要在这棵树的树干上钻个小洞,就可收获到大量的“柴油”,因而又称之为“柴油树”;澳大利亚有一种“古巴树”,从每棵树上每年可获得约25升燃料油,并且这种油可以直接用在柴油机上而不需特别加工;美洲香槐草是产于美国的一种杂草,它生长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从它体内,每公顷土地可以收获约1600升燃料油。
还有一些藻类现在也是产油热点。这些“油藻”生长繁殖迅速,生存环境范围大,燃料油产量也很高。例如:在淡水中生存的一种丛粒藻,它们简直就是一台产油机,能够直接排出液态燃油。另外一些目前尚未发现有明显经济价值的藻类,我们也可以用它们来做沼气原料,而那些含糖量大的藻类则可以用来生产醇类作为燃料。
总之,通过生物途径生产燃油,不但是扩大生物资源利用的一条最经济的途径,对需要大量进口石油的国家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洁净的新能源——生物汽油,对越来越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21世纪来说,实在是一剂“良药”!

B. 石油多久后会耗尽 有什么新能源代替

耗尽的时刻不是一个好的指标,因为随着油越来越稀缺,最后一滴油会有无限大价值而永远不会被用掉。一般的讨论以石油峰值为中心:美国本土已经出现石油峰值了,全球范围内常规石油的峰值不会太远,但是加上天然气和非常规石油(油页岩、岩层气等等),化石能源总体上离峰值还很远(~100年)。
最有可能代替石油的新能源:
1、煤炭液化
将煤炭液化成醇类、烃类,代替石油。也可以直接发电给电网和电动车充电。
2、秸秆、落叶
秸秆落叶液化成酒精、甲醇等液体燃料,代替目前的石油。另外也可以直接燃烧转化成电能,给电电网供电、动车充电。
3、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发电供电网、电动车充电。
4、核能
人类对核聚变实现控制,利用核聚变发电供电网。
5、质能转换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质能转换方程,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有能力进行质能转换,则能量取之不尽。
同时,太阳完成其寿命后,通过质能转换使其重新发光发热。称为永不熄灭的阳光。

C. 石油资源被消耗完的那一天,有哪些能源可以替代石油

石油资源被消耗完的那一天,有哪些能源可以替代石油?

可燃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我们开发,石油的产量越来越少,在如今这个石油资源缺少的时代,人们纷纷寻找新的资源来代替石油。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我们主要是采用一些新能源来代替石油,有以下这几种能源是可以代替石油的。

随着人们对海洋的开发,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一种新能源——可燃冰。可燃冰的外形像冰而且遇到火即可点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但是可燃冰目前运用在我们生活上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开发,可燃冰是固体,当我们将它一块块的搬离海面,可燃冰中的甲烷就会挥发,从而对大气造成巨大危害。各国的科学家正在努力钻研中,一旦突破这些难关,可燃冰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主要能源将不是梦想。

D. 地球有什么能源可以完全替代石油

地球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生命星球,人类是地球的霸主,而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资源和能源。从古至今,人类都在跟能够打交通。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学会了钻木取火,利用的能源主要是以木材为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地下煤炭资源被发现和利用,一直延续到现在,煤炭仍然是人类的主要能源原材料之一。

如果煤炭,石油等能源慢慢使用量减少甚至停上使用,那么必须要找到一种新的能源来替代它们,否则人类文明的前进的脚步将会减缓或停上。那么地球上还有什么新能源能够取代煤炭和石油呢?其实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这种能源,它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也是地球上的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环保,不像煤炭和石油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可燃冰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所谓的可燃冰其实就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90%的甲烷成分结合10%的水分。我们都知道甲烷是一种可燃气体,也很容易点着,而且温度也不低。因此可燃冰也是遇火即燃,非常容易烧着,温度也是不低的。

如果可燃冰要取代煤炭和石油,那必须要有丰富的储量才行。科学家通过探测发现,可燃冰的储量非常惊人,它并不在地底之下,而是在深海之中。我们都明白,地球表面71%的面积是海洋,海洋才是地球的主导,而海洋里面的资源也是丰富的。可燃冰是海洋中的资源,它的储量远超煤炭和石油。


如此储量丰富又清洁环何的能源,那还不赶紧开采出来使用啊,到时候就可以放弃使用煤炭和石油。虽然这个想法是非常美好的,但要开采可燃冰可不是件容易的,它比开采石油难度要大了好多倍。中国最早在1998年就开始尝试开采可燃冰,现在也不过是能够初步稳定产气,能够开采极少量的可燃冰,离真正的商业化量产还差得很远。

除了中国,世界上其它大国强国也都在探索可燃冰开采技术,那开采可燃冰到底需要面对哪些难题呢?首先,可燃冰是处于深海之中,要在低温高压的特殊环境中取得成型的可燃冰,必须要使用配套的低温,高压技术,还要需要能够在深海中开采的取样器。

可燃冰跟石油可不同,石油虽然在深海中也是储量丰富,但它是液体,可以钻探到海洋深处,然后打入管道,用泵将石油抽上来即可,这对于现在的科技来说都不是难事。但可燃冰是固体,就像地下煤炭一样,是一片片连接在一起,想取出可燃冰首先就要将可燃冰破碎。但深海中可不像矿洞那样,机械可以轻松方便使用,深海中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普通的机械是无法使用的。


现在的海洋钻探设备可以钻探到可燃冰存在的位置,但想要将它们输送到海面上可不容易,而且开采可燃冰还有一个更难解决的事,那就是甲烷的大量泄漏。刚才说了可燃冰的成分,我们都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是一种易燃的气体,同时也是温室气体,它的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还厉害。

如果没有先进安全的开采技术,冒然钻探开采,有可能会让海底之下的大量甲烷泄漏出来,这对环境的破坏将会更加严重,直接导致全球气温的更快升高,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人类无法承受的。不过,人类的科技在快速发展,开采可燃冰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安全稳定地大量开采可燃冰,那个时候,可燃冰会走进千家万户,再也不用污染严重的煤炭和石油。

E. 目前最有希望替代石油的能源

大概是生物能源吧

人类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是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但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这三种能源还能供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核能还将有所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和氢能这五种新能源,今后将会优先获得开发利用。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能源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我国虽已探明煤储量6000亿t,石油70亿t,水力发电6.8亿k但由于1978年以来我国总的能源利用率已超过30%,能源分布不均匀,能源产量低和农村能源供应短缺等因素,致使能源供应趋于紧张。开发利用生物能源,在这方面可以起到显着的缓解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年产稻壳3225万t,玉米芯1250万t,甘蔗渣400万t,棉籽壳200万t,糠醛渣30万t,人畜粪便1380万t的条件下,可用微生物作用年产沼气达14.28×108m3,相当于25.94×106t标准煤,从而彻底改变现在农村能源短缺的状况。

按目前国内外研究水平,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等仍有很多技术上不确定性,何时投入运营是未知数。混合动力汽车造价高,而且仍以成品油消耗为主。另一方面,石油的应用不仅仅是作为交通运输的动力,其衍生的乙烯等化工产品还是比钢铁应用更广泛的基础材料。因此,发展生物能源是必然之路,眼前解决车用燃油问题,中、长期解决后石油时代的能源、原材料问题。
目前,国际上生物能源技术相对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线是:谷物、秸杆、其它植物等-发酵-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另一种是利用劣质食用油、麻疯树籽等直接加工生产高品质车用柴油。无论何种生物质转化,都是我国资源的“长腿”。发展生物能源是农业大国和“缺油多煤”资源现状化短为长的最佳契机。
————发展石油替代行业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是13亿人口大国均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建立庞大的“石油替代”能源体系,不仅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农村地区城市化提供良好的机遇,是我国相当长时间发展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最佳切合点。我国最着名的农业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曰前公开提出:让我国农民“种出绿色大庆”。
据科技部有关单位的调研,我国南方的甘蔗、木薯,中、东部地区的小麦、水稻,北部的薯仔、玉米,西部地区的油桐。麻疯树,干旱地区的山芋,等等,都是加工转化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材料。其中麻疯树籽含油率达50%,是制造生物柴油的良好材料。我国西南地区现有10万亩,到2010年种植面积可达1000万亩。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王宏广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富余的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确可“再造大庆”,即相当于5000万吨原油。如果把每年农民白白焚烧的秸杆收集处理后加工乙醇,替代车用油,总量可达6000万到1亿吨。已经开始用生物质能加工品全线替代石油产品的安徽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测算:只要石油不低于35美元每桶,用生物质能加工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乙烯、聚酯等,都有利可图。

2、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现在因利用能源而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烟尘和SO2年排放量为2857万t,燃烧后的垃圾排放为年均573000万t,因薪柴之用破坏森林植被导致每年土壤流失50亿t。利用生物生产能源和对其进行利用,不仅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出现,而且还可使目前污染严重的环境状况得以缓解。
数百年来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的煤和石油都是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生成的,那么能否种植能源作物,直接从能源作物生产燃料?这是21世纪普遍关注的一个新问题。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应具有高效光合能力,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发现了40多种能够生产“石油”的植物。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与太阳能的光合作用而贮存于地球上植物中的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由此可见,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专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汽车燃料,过度依赖存在四大问题,包括:国内资源短缺和国际石油争夺剧烈的双重风险;汽柴油的性能已不能满足汽车高水平和高清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油价居高不下,用户负担增加;依靠进口,要花大量外汇,影响国内就业。巨大的国际采购会使我国原油陷入类似现在铁矿砂市场的“价格合围”。适应汽车消费需求,建设车用燃料替代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据了解,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2010年将达到5000万辆至6000万辆。届时,国内汽车年生产量将达1000万辆以上,汽车用成品油市场就将有数千亿元。另一方面,环境保护逼迫中国采取石油替代技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较早对公共交通车辆实行天然气替代石油等措施,主要是出于环境因素。目前,天然气、煤炭、生物质能等技术路线替代石油,其燃烧排放都小于石油类40%左右。按我国城市进程,2020年前还将有4亿人口“进城”,汽车保有量将急剧增加,不采用洁净的替代能源将无法维持人类适宜的城市居住环境。有人这样计算:大城市里按每车每天用15KG汽、柴油计,100万台车即用1.5万吨汽、柴油,它将耗尽18338万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使之变成只含二氧化碳和和氮气等的无氧气体。又因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得多,所以,它们大都分布在地面附近,可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堆积1.83米厚,比正常的中国人还高出一巴掌。如果没有大自然赐予的空气流动,这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景呀

3、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发展基因工程

能源生物技术就是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产各种能源产品。在这里面,农林生物技术提供能源作物,工业生物技术则将能源作物以最经济的方式加工成能源产品,这些能源产品包括以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为主的液体燃料,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另外,还有可再生的生物氢能。

沼气是由作物秸秆、树木落叶、人畜粪便、工业有机废物和废水等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经微生物发酵作用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每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的发热量约相当于3.3千克原煤产生的热量,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
燃料乙醇是国内外公认的生物能源产品,能够以一定的比例与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混配后供车辆直接使用。

生物柴油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规模化使用的生物替代能源。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其他丰富的非食用油和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鱼油等,以及废弃的食用油为原料生产出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柴油优良的代用品。
发展生物制氢技术,也是为发展新能源提供技术储备。目前,各国正在竞相开发氢燃料电池,尤其是氢燃料电池驱动的汽车。
我国起步虽晚优势明显
据介绍,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已基本成熟,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甘蔗、甜菜、玉米、小麦、薯类、秸秆等都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国家已正式批准在吉林、河南、黑龙江和安徽四省建设总规模为年产132万吨的大型燃料乙醇装置。
我国已研制成功利用菜籽油、大豆油、米糠下脚料和野生植物小桐籽油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小试或中试工艺,一些企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主要指标达到美国生物柴油指标。

我国沼气生产技术已经使用多年,正在不断改进。到2003年底,全国农村沼气池年产沼气46亿立方米,相当于343万吨标准煤或28亿千瓦时发电量。
在发展能源生物技术方面,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有自身优势。”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的美国万力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孙大庆说,“首先,生物技术领域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与国外差距最小的领域,我国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许多大学设有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第二,我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能源生物技术产品潜在市场巨大;第三,我国虽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但是跨越式发展,可一步到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研发工作。”
生物能源最大的优势就是环保。利用的就是太阳能,真个使用过程是一个太阳能循环过程,清洁无污染。其中,沼气的推广使用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燃料乙醇不但能代替部分汽油;而且排放的尾气更清洁;生物制氢为的就是的到然绕产物只有水、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氢;而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的汽车尾气中有毒有机物排放量仅为1/10,颗粒物仅为2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排放量仅为10%,不仅如此,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广泛并有可再生性,如大豆油、菜籽油,而使用“废油”提炼出生物柴油更是“变废为宝”
我国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质转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等提炼的车用燃料,可直接替代柴油,低排放,无需改造发动机,而且对车辆发动机还有保护作用。世界各国对此非常重视,发展迅速,美国、加拿大、巴西、曰本、印度等都有庞大的发展计划。欧盟国家用菜油加工生物柴油,2001年加工量已达100万吨。本世纪我国==也很重视这项工作,近年来相继建成了许多年产量超万吨的生物柴油厂,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2000万吨。

F. 人造汽油终于成功每升只要3元还要啥新能源

最近的油价上涨让很多车主开始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较高,因此有些人选择使用更好的燃料。现在市场上有一种每升只需3元的人工汽油,而且可以长时间使用,安全性也很高,这让人们感到惊讶。有人问:“还需要开发新能源吗?”

从技术上来说,目前世界上正在开发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而人造能源也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氢燃料。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氢化物合成的人工燃料技术虽然已经有一定发展,但市场化之路还很长。

从环保角度来说,以氢气为主要原料的人工合成汽油在汽车中燃烧后不会释放有害物质,而且能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零,比传统燃料更环保。同时,氢气是轻质物质,爆炸几率也更低。

经过测试,同样质量的汽油和人造汽油的续航里程是一样的,一百公里的续航时间对人造汽油来说不算什么。但是为什么这种高质量的能源没有被大量使用呢?目前,我们国家主要在航天领域使用氢气,而氢气的商业化推广还面临着成本和储存等问题。

人工燃料的推广需要解决氢气的运输、储存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工业化生产,而且氢气的生产成本和效率都达不到要求。除了氢气,生物燃料、乙醇等新能源也存在发展瓶颈,但氢能是最容易突破的一种。

目前来看,人工合成的汽油还不能用于民用车辆,但在航天领域中可以用作高端能源。如果氢能与核能、太阳能等技术结合,那么用氢气生产的汽车燃料将逐渐取代汽油。

总之,人造汽油只是一种利用氢气的方法,而氢气是一种新的能源。即使人工汽油被广泛应用,我们仍然需要发展其他新能源。在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