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东营一天产多少石油
扩展阅读
柳州学习工具哪个好 2025-05-17 00:03:46
东北石油大学长什么样 2025-05-16 23:54:02
石油能提炼多少种 2025-05-16 23:48:09

东营一天产多少石油

发布时间: 2025-05-16 18:15:25

Ⅰ 东营有油田吗

**东营确实有油田,并且是胜利油田的主产区和所在地**。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黄河流域的入海口附近,这片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依托这些资源,东营不仅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首的四大支柱产业,更因“油”而建、因“油”而兴,成为山东人均GDP最高的“石油化工之城”。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展开介绍东营的油田:
1. **发现开发**:东营油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1年,当时在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八井。随后的几年中,该地区又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油井,其中最着名的是1962年的营2井,其日产油量达到了惊人的555吨,这也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这些早期的发现和开发标志着胜利油田的诞生,并由此开启了东营作为一个重要石油产地的历史。
2. **经济影响**:随着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等产业在东营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业支柱。石油化工作为其中的龙头,更是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东营已经成为山东省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之一,这一成就与油田的开发密不可分。
3. **战略地位**:东营油田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油气产量集中在东营境内。这些数字不仅体现了东营油田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位置,也说明东营对于国家能源安全的贡献不可小觑。
4. **城市发展**:油田的发现与开发为东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一片荒原到现代化城市的崛起,东营的变迁与油田息息相关。城市的经济结构、文化面貌以及社会构成都深受油田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胜利油田,就没有东营这座城市的今天。
5. **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东营市围绕油田资源进行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通过改造老工业和建设新企业,大力发展链条经济和替代产业。这些举措旨在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东营也在积极解决由于油田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确保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
总的来说,东营不仅有油田,而且这些油田对当地乃至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东营的未来将会更加注重油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Ⅱ 胜利油田成就东营,还是东营成就了胜利油田

确实是胜利油田成就了东营市!可是就是东营市把胜利油田祸祸成皮包骨头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可以肯定地说,是胜利油田成就了东营,而绝非东营成就了胜利油田。

东营是一个新兴的资源性城市,位于黄河入海口东侧的冲积平原,原隶属于山东省惠民地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在渤海沿岸滩涂发现了石油,为保密起见,名为“九二三场”(即钻探石油的出油日期为九月二十三日)。那时候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东营在什么地方,只到一九七三年,胜利油田的所在地还是个不毛之地,距离垦利县的永安还有二十多公里。此后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设立了东营市,原惠民地区分为东营市和滨州市。胜利油田也向东延伸到潍坊的寿光、寒亭和昌邑,向西延伸到德州的临邑和陵县等地。

由此可见,是先有了胜利油田,后才有了东营。所以,是胜利油田成就了东营。假如没有胜利油田,东营很有可能仍然是渤海南岸的盐碱不毛之地。

我在黄河入海口当过知青,知青农场的周围就是胜利油田的采油厂和井下作业队。胜利油田那时候称为“九二三厂”,我父亲的战友也有在油田任职的。

在胜利油田开发时,东营只是个小村子。随着油田的开发,东营成了山东的地级市。谁成就了谁?同样的问题还有,是大庆油田成就了大庆还是大庆成就了大庆油田?是宝安县成就了深圳特区还是深圳特区成就了宝安?凡是有脑子的都会有选择。

自然是油田的开发成就了一个城市。离开资源,这里是黄河淤积的土地,盐碱滩涂,庄稼产量低。

这个很简单的问题,油田是种子,东营是土地,油田是找了一个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

胜利油田先于东营市,正是由于胜利油田的开发,才有后面单独设立东营市。

1、胜利油田开发始于1963年,东营市设立于1983年,时间上可以看出,谁先谁后;没有胜利油田开发铺的经济和民生的底子,怎么可能 单独设立东营市?

2、在东营市成立之前和成立后2010年前,东营的工业经济大多胜利油田展开,到现在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是油田供货商,围绕胜利油田伴生的经济组织占绝大多数,

3、在东营市成立之前,基础水利象排水干渠、道路、电力等设施也是油田完成的。

4、在东营市成立之前,许多教育、医院、供水、供电、运输等都是油田建立 的;

5、东营市83年建市后没有几个企业,没有退休职工负担,主要发展也是2000后房地产市场火起来后卖地财政收入厚实起来后。来自油田税收占财政税收低于50%应该是中石化上市后许多上市板块税收划出去后。

6、油田的物业、教育、医院、供水、供电、供暖这才刚交东营市管理,在这之前这些民生事项都由胜利油田负担。东营市可以说轻装上阵。

7、东营民营企业化工、冶炼、石油装备2000年后快速发展,人才技术来自油田居多,胜利油田对当地经济民展直接间接贡献功不可莫。

8、这几年油田经济发展不好,东营市也不好,因为围绕油田经济展开的大大小小企业还相当大,直间接带动的经济相相当大。油田经济不好,油田几十万职工收入跟不上,东营的消费内需就成了问题,整体现在油田消费市场相当萧条。

9、胜利油田是个大的经济组织,东营市作为政府,各自发展都好,相辅相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油田职工也是东营市的市民,不要有意无意的分割才好。

胜利油田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因为第一口油井是1963年9月23号勘探开发出油的。所以原来的油田叫做923厂。后来更名为胜利油田。东营市成立于1983年底。因此先有胜利油田,后有东营市。是谁成就了谁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双赢关系。油田发展离不开地方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东营市借助油田这个庞大市场发展了一些化工等等大中型企业,富裕了老百姓。所以说二者的荣耀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结果。

还记得前些年遇到一个朋友,当她介绍来自山东东营的时候,我一脸蒙圈,不知道东营在哪里。但当她说到胜利油田就在东营的时候,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胜利油田所在地啊!

至于到底是胜利油田成就东营?还是东营生成就胜利油田?

东营虽小,GDP却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我国大陆地区的293个地级市之一的东营,在2018年《中国大陆GDP百强城市排行榜中》以GDP重量4507亿元,人均GDP约为20.8万元力压深圳的GDP重量24221亿元,人均GDP18.6万元名列第一。

当然,东营的人均GDP最高,得益于常驻人口只有217万,远远小于深圳的1302万常驻人口。

但一个小小的地级市,人均GDP居然超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特大型城市,胜利油田及其相关的配套产业收入,贡献的力量不可谓不大。

东营的成就,胜利油田功不可没

但是,如果不是胜利油田,东营又怎能做出如此惊人的成就?

从1961年4月,石油工人在东营打出第一口工业油流井,胜利油田进入规模性开发,到如今成长为仅次于大庆油田的中国第二大油田。到现在胜利油田已经累计生产原油将近12.6亿吨,上缴利税近9000亿元。

从2017年开始,胜利油田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2300万吨左右,胜利油田及其相关配套产业给东营创造了可观的效益,也为东营人民提供了稳定的,数量巨大的工作岗位。

从1961年4月的山东省惠民地区广饶县东营村,到1983年东营成为地级市,车牌号升格为鲁E,在山东省的地位逐步上升,重要性逐渐增大。

这都是石油资源给东营带来的好处,让东营在短短的20年时间内从一个小农村发展成地级市。

同时,也汇聚了来自全国的各种类型资源。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在东营建立的分校区。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才能保证后续发展

胜利油田,带动了东营的发展。东营也以胜利油田为核心,建立了以石油勘探、开采、炼制加工以及科研等产科研一体的石油工业体系。

如今的东营,石油工业的印记随处可见。但自然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如果不及时进行转型,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没落、人口减少,最终将变成一座空城。

所以近几年,东营也在尝试转型,减少对石油工业的依赖,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城市的支柱产业也从原来单一的石化产业,扩展到了石 化、橡胶、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五种支柱型产业 。其中石油装备制造业占据山东省的80%,全国的30%,主营收入超过200亿元。

航空航天产业,在东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商飞试飞基地就在东营,国产大飞机C919的试飞工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空中客车的中国再交付中心也将落户东营。

结束语

东营的兴起,是由于地下蕴藏的石油资源。

胜利油田的建设,为初期东营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凝聚力量,对东营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资源总有枯竭的那天,可以为城市带来的改变是有限的,而人的创造性则是无穷无尽,可以带来更多的资源与财富。

期待东营有更好的发展,同样期待全国的其他资源型城市在后资源时代,在资源枯竭之前能够更好地转型,取得更好的发展。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胜利油田成就了东营,但也落败了东营。

Ⅲ 胜利油田为什么叫胜利油田,不叫东营油田什么的

1961年4月16日在这里(时称山东省广饶县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8井,日产油8.1吨,标志着胜利油田被发现;1962年9月23日,东营地区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早期称为“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1964年1月25日,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在这里展开了继大庆石油会战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标志着胜利油田大规模勘探开发建设开始;1965年1月25日,在东营胜利村钻探的坨11井发现85米的巨厚油层。1月31日,坨11井喜获日产1134吨高产油流,全国第一口千吨井诞生。胜利油田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