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俄沙石油减产了多少
扩展阅读
石油行业工作创新怎么写 2025-07-09 22:05:21
白沙和钻石多少钱一条 2025-07-09 21:50:29

俄沙石油减产了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3-12 06:43:30

㈠ 终于坐不住了!沙特提前一周开始石油减产

油价的暴跌终于让沙特坐不住了。政府高官透露沙特已于本周早些时候开始石油减产,这大大早于OPEC+此前定下5月1日的减产起始日期。

沙特官员称,沙特阿美本周已经开始石油减产。相关产量从目前1200万桶/日水平下降,以最终达到此前协议规定的850万桶/日的水平。官员称沙特阿美最快将在5月1日前达到该目标水平。

市场分析称,沙特提前减产主要是因为其调整石油产量需要时间。

OPEC其他成员国科威特,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爾利亚也加入沙特的提前减产行动。

科威特新闻社23日援引科威特石油部长法迪勒(Khaledal-Fadhel)的话说,科威特已经决定在减产协议规定的5月1日之前就开始削减原油供应。

此前,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OPEC+产油国们最终就联合减产达成一致。根据协议,这次减产采取递减式,分为三个阶段:自5月1日起减产970万桶/日,为期两个月;自7月1日至12月减产770万桶/日;自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580万桶/日。调整的基准是2018年10月的产量。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4月30日,但将在2021年12月重新核定。。

根据协议,沙特和俄罗斯将把各自产量降到大约850万桶/日,其他所有成员则同意减产23%。

市场分析称,本周油价的大跌可能最终促使沙特政府提前行动开启减产。

本周一,国际原油期货大跌,美国即月合约遭遇黑色星期一。WTI 5月原油期货接连跌穿从10美元到1美元九道整数位心理关口,在距收盘不到半小时前跌为负值,日内跌幅超过100%,临收盘前一度跌至-40美元/桶,最终收报-37.63美元/桶,较上个交易日上周五收盘跌去55.90美元。

这些数字意味着,贸易商很快就没有足够空间来储存原油了。对交易商来说,如果不平掉5月的多头合约,意味着将收到石油现货,而且只有几天时间告诉卖方如何收货。可这时已经不可能去库欣找到储油空间。5月合约对纯虚拟交易的交易商来说成了烫手山芋。

负油价冲击下,美国油气生产商也在讨论减产事宜。得州原油监管机构周二考虑采取强制行动,让生产商减产原油。这将是自1972年以来得州政府首度采取该强制措施。有官员表示支持减产20%,但相关具体措施还在讨论中。

㈡ 沙特与俄罗斯双双披露原油增产计划,石油市场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石油增产必然导致石油价格的下跌,特别是在疫情全球爆发的时刻,更是会让石油价格雪上加霜。

随着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导致了本来就处于原油拉锯状态的俄罗斯和沙特,竞争更加激烈。前一段时间,“俄沙”双方宣布了原油增产计划,这无疑让在疫情期间遭受打击的石油市场,再次雪上加霜。

对民众来说,石油价格的下跌当然是好事。毕竟可以用上便宜的石油,虽然现在疫情期间不能出门。而对于依赖石油产业搞生产的行业,自然会迎来一个低成本高利润时期。但对于主要产油国来说,这无疑会让其经济受到冲击。如果继续持续这样的走势,很多产油国甚至会出现利润负增长的情况。所以如何协商解决持续走低的石油价格,将会是产油国之后将要面临的问题。

㈢ 欧佩克+宣布10月减产原油10万桶石油涨价潮要卷土重来了

最近,欧佩克达成减产协议,宣布10月份减产原油10万桶。受此消息的影响,当日原油期货价格上涨,突破90美元一桶。

这是去年到今年,欧佩克首次减产。上一次减产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国际原油供大于求造成油价暴跌,所以欧佩克实施了大规模的减产。后来2021年1月起开始增产。这次,欧佩克集团的领到国沙特认为;欧佩克+因为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不畅和宏观经济的前景担忧应该准备随时减产,来保证欧佩克集团的利益。

㈣ 对石油价格的历史与分析

石油价格的特征与其他商品的价格非常相似,在供应短缺和过剩时,都会发生波动。石油价格循环可能延续几年,它可能会因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供应与全球实际需求而发生改变。在整个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石油工业通过规范化生产或价格控制,使得本国的石油价格始终处在严格的掌控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按照2007年通货膨胀的美元价值,美国的井口油价平均为每桶24.98美元。在缺乏价格控制的状态下,美国的石油价格紧随世界油价,达到了27.00美元/桶。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时间段内,综合美国产石油与全球的原油价格,美国的石油价格为19.04美元/桶。这意味着在1947—2007年期间,只有大约一半的时间段内石油价格超过了19.04美元/桶。在2000年3月28日之前,欧佩克一直把石油价格调整在22~28美元/桶的区间,石油价格只是在中东战争或冲突时才超过24.00美元/桶。2005年,欧佩克由于限制了自己的剩余生产能力而无力继续操控自己的石油价格,也无力控制全球的油价波动,它再也无法回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将全球石油供给和油价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态势了。对更长历史时期的观察结果更为相似,自1869年以来,按照2006年的美元价值,美国的石油价格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平均价格为21.05美元/桶,而同期世界石油价格为21.66美元/桶。在这个时间段内,约50%的时间里美国和全球的石油价格都低于16.71美元/桶。如果将这漫长的历史观察作为一种指征,则石油工业的上游部分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系统,以供获利,这漫长历史中的数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据表明:正常的石油价格远低于当今的价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石油禁运发生之前。从1948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在2.50~3.00美元/桶之间波动,油价从1948年的2.50美元/桶涨到了1957年的3.00美元/桶。若以2006年的美元价值来看,就会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1948—1957年,石油价格波动的范围为17~18美元/桶。显然,20%的油价是由通货膨胀而增加的。1958—1970年,石油价格稳定在每桶3.00美元的水准。但实际上,原油的价格从17美元/桶下降到了14美元/桶。在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时,对于国际石油生产者来说,1971年和1972年因为美元的疲软而把原油价格的下降夸大了。

欧佩克于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等5个发起国组织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两个与会代表研究了美国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采用的限制生产来影响价格的方法。1971年底,另有6个国家加入了欧佩克: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爾利亚。欧佩克自成立以后,所有的成员都经历了原油购买力持续下降的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石油出口国发现它们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了,但是每桶原油的购买力却下降了40%。1971年3月,供需持平了。当月,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第一次按100%的比例进行了分配,这意味着得克萨斯州的生产者不再限制自己的石油生产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对石油价格的控制力已从美国(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转移到了欧佩克手中。换句话说,美国已不再拥有剩余生产能力,所以就丧失了对石油价格控制的工具。在欧佩克成立的短短两年间,就出乎意料地遇到了战争,它窥见了自己影响石油价格的能力。

中东供油中断1973年石油危机的原因:欧佩克主要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回应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所实行的石油出口禁令。(赎罪日战争——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1972年,每桶原油的价格为3美元左右。至1974年底,油价就翻了4倍,达到每桶12美元。1973年10月5日,以色列遭到埃及和叙利亚的进攻,赎罪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又称斋月战争,即众所周知的在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同年10月26日战争结束,是埃及和叙利亚率领着几个阿拉伯国家结盟与以色列的战争,是埃及和叙利亚在以色列人的假日——赎罪日开打的。埃及人和叙利亚人跨过了设在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的临时停火线,那里曾被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占领。爆发。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态支持以色列。这种支持的后果就是导致多个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实施了针对支持以色列的石油禁运。当时阿拉伯国家把自己每天的石油产量削减了500万桶,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增加了100万桶/日。1974年3月间,全球石油产量净减少了400万桶/日,占到了西方世界石油需求量的7.0%。在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时,世人还在怀疑掌控石油价格的能力是否能从美国人手中转移到欧佩克手上。当石油价格在6个月内飙升40%时,价格对供给短缺的敏感性就更加突显。从1974年到1978年,全球石油价格相对平稳,在每桶12.21~13.55美元之间波动。在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时,那一时段的全球油价应该处于一个适度下降的时期。

减少当前高油价的万能措施

未来将会有许多间接的市场拥有者(401K计划、共同基金,甚至个人存款也是一种常规的投资方式,这一点并没有被银行认识到),螺旋式下降经济的间接影响本身就可使未来的石油贬值。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金与白银所经历的影响因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任何投机买卖市场上的情况都一样,投资者的能力将会对所包含供给与需求比例的未来价格望而却步。需求量可能下降,而供给量则可能增加,1998—1999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时,亚洲的石油市场崩溃(需求量减少),而伊拉克增产12%(增加供给/过剩)。这一时期的石油价格低至8美元/桶。未来依然是不确定的,但已知的欧佩克与其他石油生产国目前已经显露出相当多的过剩产能。

㈤ 美国、沙特和俄罗斯牵头达成创纪录的石油减产协议

由于新冠危机导致石油需求下降,加上沙特与俄罗斯之间产生争执,油价受到重创,沙特、俄罗斯和美国同意牵头一个多国联盟进行原油大幅减产行动。相关协议在周日敲定,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从中斡旋,帮助打破了危及达成广泛协议的沙特与墨西哥之间的僵局。

按照协议,23个国家承诺向全球市场总计减少970万桶/日石油供应。该协议寻求向市场减少的供应量达到创纪录水平,相当于全球产量的13%以上,目的是解决因新冠疫情削弱需求而导致的石油供应日益过剩问题。美国以前从未如此积极地促成这样的协议。

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的13个国家以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代表匆忙召开电话会议,抢在周一市场开盘前达成了协议。他们预计,如果没有达成协议,油价将会大跌。

㈥ 沙特为什么减产石油

端倪浮出水面。沙特主导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每天减产200万桶,油价飙升将推高西方通胀。尤其美国11月中期选举临近,大通胀对拜登政府一记重击!
俄乌战场俄军态势不利,美国裹挟欧洲多国依靠乌克兰给俄罗斯放血;且同为产油国,面对沙特超高开价,俄罗斯凭什么此时能说动沙特配合?光靠俄罗斯一家的确不够,第一个端倪浮出水面。

㈦ 到目前为止。世界石油现存储量为多少

目前处于全球石油储量占比中的前五名的分别是委内瑞拉、沙特以及加拿大、伊拉克,总储量是1422亿吨,占比是61.7%,对市场的石油供需量占着主导的位置。在2019年沙特一种是促成全球的原油减产,为了稳定油价的变化,当然是为了其沙特阿美IPO考虑,真正为了市场的几分不得而知。不过减产的效果还可以,沙特减产了5%,原油产量下降了4.9亿吨。不过俄罗斯作为减产联盟的支持者确没有减产而增长了0.8%,这主要是其在是不是减产上处于摇摆不定的情况。作为页岩油的主要储量地的美国则是奉行较为独立的准则,出现了增产的情况,在2019年增长最快,直接抵消了减产国家的努力。而这些矛盾对于发生在2020年3月份的原油暴跌埋下了祸根,因为新冠大流行造成了世界上的石油供需出现了极大不平衡,而造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我国柴油和汽油价格也因此出现变化。
沙特和委内瑞拉作为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国,这些国家经历几乎是完全是依靠出口石油。委内瑞拉现在储量是2965亿桶,按照其日消耗74.6万桶计算的死后,可以使用775年。沙特储量是2626亿桶,按照其现在出口的量,还可以使用273年
全球石油储量出现增长不代表着还是还会用之不竭,除了占比之外就是人类开采原油的速度。根据石油储量在前面20的国家数据,开采的年线是46.8年,当然中东的较长为60年,伊拉克则是82.8年。不过还有一点就是随着现在的油气勘探的技术提高,路上深层以及深海的资源可以作为主力军。当然现在再生资源也是一再发展,到时候不一定就会用到汽油枯竭。

㈧ 沙俄油战博弈不断升级,若沙特最终惨败将会对其经济造成怎样的重大影响

沙特与俄罗斯在全世界石油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却在增加石油产量,看似是在互相争斗,其实目标一致,针对的是美国的页岩油。如果沙特与俄罗斯这一次不能够联手将美国的页岩油绞杀,沙特的石油份额会被美国页岩油慢慢蚕食。石油产业是沙特立国之本,沙特财政收入的75%与CDP的40%都依靠石油出口。一旦石油出口受阻,沙特经济恐怕会面临崩溃的局面!沙特石油属于优质油,开采成本不过十几美元/桶。即使国际原油降到30美元/桶以下, 沙特多少还能够赚点利润。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在35美元-45美元之间,远高于沙特石油的开采成本。一旦国际油价维持在30美元的低位区间,也就意味着美国页岩油要亏本。时间一长,页岩油必然退出能源市场。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国王萨勒曼)

欢迎大家留言,你认为沙特与俄罗斯联手,能否将美国页岩油赶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