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的毒害性通常采用什么来控制
扩展阅读
石油行业工作创新怎么写 2025-07-09 22:05:21
白沙和钻石多少钱一条 2025-07-09 21:50:29

石油的毒害性通常采用什么来控制

发布时间: 2023-03-12 02:31:29

A. 石油生产区域对人体有伤害吗

石油生产区域可能对人体有害,这是由石油所挥发的气体导致的。

石油及其产品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少量的硫化氢以及某些油品中加入的四乙铅或乙基液等,对人体会有不同程度的毒害。石油的毒害性与其挥发性密切相关。挥发性大,毒害性也大。

碳氢化合物中的甲烷、乙烷等气体,虽基本无毒,但是,若空气中此类气体的含量较大时,就会因缺氧而引起窒息。例如空气中含有15%的碳氢化合物气体时,空气中的氧气就会从正常含量的21%减少至18%,而人体所需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最低值为16%。

具体数据参见:http://www.portec.com.cn/ytshcyzs/dhx.htm

硫化氢(H2S)是无色,比空气重的气体,有特殊的腐蛋臭味。原油中含有硫化氢时,毒性急剧增大。当达到1000PPM以上是可致死。

具体数据参见:http://www.portec.com.cn/ytshcyzs/dhx.htm

乙基液主要由具有剧毒成份的四乙铅和其他物质组成,四乙铅易挥发,比空气重,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油脂中,且易被多孔物质所吸收,很难把它排出。

具体数据参见:http://www.portec.com.cn/ytshcyzs/dhx.htm

防护方法请参考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网:
http://www.petrostd.com/dbview.asp?id=0701

B. 为了减少市海上石油的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为了减少海上石油的污染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1. 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

  2. 配备除污船,随时清除海上油污和垃圾


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是目前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的海洋污染。

对环境的影响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了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长期覆盖在极地冰面的油膜,会增强冰块吸热能力,加速冰层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会溶解卤代烃等污染物中的亲油组分,降低其界面间迁移转化速率。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如1983年12月,“东方大使”号油轮在青岛胶州湾触礁搁浅,溢油3000多吨,严重地污染了青岛海滨及胶州湾。


对生物的危害

油膜减弱了太阳辐射透入海水的能量,会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油膜沾污海兽的皮毛和海鸟羽毛,溶解其中的油脂物质,使它们失去保温、游泳或飞行的能力。石油污染物会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行为和生物的趋化性等能力。受石油严重污染的海域还会导致个别生物种丰度和分布的变化,从而改变群落的种类组成。高浓度的石油会降低微型藻类的固氮能力,阻碍其生长,终而导致其死亡。沉降于潮间带和浅水海底的石油,使一些动物幼虫、海藻孢子失去适宜的固着基质或使其成体降低固着能力。石油会渗入大米草和红树等较高等的植物体内,改变细胞的渗透性等生理机能,严重的油污染甚至会导致这些潮间带和盐沼植物的死亡。石油对海洋生物的化学毒性,依油的种类和成分而不同。通常,炼制油的毒性要高于原油,低分子烃的毒性要大于高分子烃,在各种烃类中,其毒性一般按芳香烃、烯烃、环烃、链烃的顺序而依次下降。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害,主要是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透性,干扰生物体的酶系,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生化过程。如油污能降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阻碍细胞的分裂、繁殖,使许多动物的胚胎和幼体发育异常、生长迟缓;油污还能使一些动物致病,如鱼鳃坏死、皮肤糜烂、患胃病以至致癌。


对水产业的影响。油污会改变某些经济鱼类的洄游路线;沾污鱼网、养殖器材和渔获物;着了油污的鱼、贝等海产食品,难于销售或不能食用。


防治

制定有关法规,制止海洋活动过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严格控制沿岸炼油厂和其他工厂含油污水的排放。监测监视海区石油污染状况,改进油轮的导航通讯等设备的性能,防止海难事故。发生石油污染后,可应用围油栏等把浮油阻隔包围起来,防止其扩散和漂流,并用各种机械设备尽量加以回收,对无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静止使用所谓低毒性化学消油试剂,采用BDB石油降解菌喷洒,用本地生物的方法修复石油水域污染。

鉴于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术和方法尚待改进,港湾和近海地形复杂,因此,目前尚难全部消除海上油污。若遇上恶劣的气象条件,石油收回处理方式需要改进。

C. 石油成品油的特性是什么啊

一、易燃性

石油产品是碳氢化合物,遇火或受热很容易发生燃烧反应。油品的燃烧危险性大小可以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进行判断。

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油品蒸汽与空气混合物接近火焰闪出火花便立即熄灭的最低温度。燃点: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一般来说比闪点略高1—5度。

油品的闪点与燃点的产生需要外部火花,如果继续增加油品的温度,即使没有火花,也会发生自燃。油品的闪点越低,油品的着火危险性越大。汽油和柴油均属于遇到明火就会燃烧的油品。

二、易爆性

当石油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混合比范围时遇火即发生爆炸,混合比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最低混合比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混合比称为上限。低于下限遇火不会爆炸,也不会燃烧。高于上限遇火燃烧,石油火灾中往往爆炸和燃烧交替出现。

三、易蒸发

1Kg汽油大约可蒸发0.4立方米的汽油蒸汽。油蒸汽比重一般在1.59—4之间,常常滞留在空气不流通的低部位或聚集在低洼处。

四、易产生静电

石油产品的电阻率一般在107~1013Ω.m之间。加油站经营油品的电阻率都很高,电阻率越高,导电率越小,积累电荷的能力越强。4V以上静电压产生的电火花就已达到汽油蒸汽点燃能量。 影响静电聚集的因素:周围空气的湿度、油料流动速度、油料承受压力、导电率。

五、流动性与膨胀性

油品是流体,具有流动性。同时油品与所有物质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温度升高,油品体积膨胀,压力增高;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压力下降。

(3)石油的毒害性通常采用什么来控制扩展阅读

成品油是经过原油的生产加工而成,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6类。 其中,石油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从2013年2月25日零时起.25元。自2013年3月27日零时起,汽、柴油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3元和0.26元,这是国内成品油价格2013年以来首次下调。

2013年11月1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7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均降低0.06元,这一降幅创年内新低,也是十年新低。

D. 石油原油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原油和油品储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装储存和整装储存,整装储存是指以标准桶的形式储存,散装储存是指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存,储油罐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又可分为立式圆筒形和卧式圆筒形。

烃分类:

烃含有大量的能量。来自原油的许多产品,例如汽油、柴油和石蜡等都是利用了这一能量。烃有多种存在形式。最简单的烃是甲烷,这是一种比空气轻的气体。含有5个及5个以上碳原子的长链都是液体。非常长的长链则是固体,例如蜡或焦油。

通过对烃链进行化学耦合,可以得到各种产品,从合成橡胶到尼龙再到特百惠家用塑料制品(Tupperware)所用的塑料都是这样生产出来的。烃链几乎无所不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原油

E. 石油工业有哪些特点

石油工业的五大特性:
(1)易燃性
燃烧的难易和石油产品的闪点,燃点和自燃点三个指标有密切关系。石油闪点是鉴定石油产品馏分组成和发生火灾危险程度的重要标准。油品越轻闪点越低,着火危险性越大,但轻质油自燃点比重质油自燃点高,因此轻质油不会自燃。对重油来说闪点虽高,但自燃低,着火危险性同样也较大,故罐区不应有油布等垃圾堆放,尤其是夏天,防止油品自燃起火。
(2)易爆性
石油产品易挥发产生可燃蒸气,这些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一遇明火都有发生着火、爆炸危险。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物质的爆炸浓度范围。
(3)易挥发、易扩散、易流淌性。
(4)易产生静电
石油及产品本身是绝缘体,当它流经管路进入容器或在车辆运油过程中,都有产生静电的特性,为了防止静电引起火灾,在油品储运过程中,设备都应装有导电接地设施;装车要控制流速并防止油料喷溅、冲击,尽量减少静电发生。 (5)易受热膨胀性
石油产品受热后,温度上升,体积迅速膨胀,若遇到容器内油品充装过满或管道输油后内部未排空而又无泄压设施,很容易体积膨胀使容器或管件爆破损坏,为了防止设备因油品受热膨胀而受到损坏,装油容器不准充装过满,一般只准充装全容积的85-95%,输油管线上均应装泄压阀。
石油产品是指石油炼制工业中由原油经过一系列石油炼制过程和石油产品精制而得到的各种产品。
石油产品的分类:
通常按其主要用途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燃料,如液化石油气、汽油、喷气燃料、煤油、柴油、燃料油等;另一类作为原材料,如润滑油、润滑脂、石油蜡、石油沥青、石油焦、以及石油化工原料等。
精制方法:
1、酸精制
是用硫酸处理油品,可除去某些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胶质。
2、碱精制
是用烧碱水溶液处理油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可除去含氧化合物和硫化物,并可除去酸精制时残留的硫酸。酸精制与碱精制常联合应用, 故称酸碱精制。
3、脱臭
是针对含硫高的原油制成的汽、煤、柴油,因含硫醇而产生恶臭,硫醇含量高时会引起油品生胶质,不易保存。可采用催化剂存在下,先用碱液处理,再用空气氧化。
4、加氢
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于300~425℃,1.5兆帕压力下加氢,可除去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和金属杂质,改进油品的 储存性能和腐蚀性、燃烧性,可用于各种油品。
5、脱蜡
主要用于精制航空煤油、柴油等。油中含蜡,在低温下形成蜡的结晶,影响流动性能,并易于堵塞管道。脱蜡对航空用油十分重要。脱蜡可用分子筛吸附。润滑油的 精制常采用溶剂精制脱除不理想成分,以改善组成和颜色。有时需要脱蜡。
6、白土精制
一般放在精制工序的最后,用白土(主要由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组成)吸附有害的物质。
7、润滑油
原料主要来自原油的蒸馏,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安定性和润滑性。生产润滑油的基本过程实质上是除去原料油中的不理想组分,主要是胶质、沥青质和含硫、氮、氧的化合物以及蜡、多环芳香烃,这些组分主要影响粘度、安定性、色泽。方法有溶剂精制、脱蜡和脱沥青、加氢和白土精制。
8、溶剂精制
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组分的溶解度不同达到精制的目的,为绝大多数的润滑油生产过程所采用。常用溶剂有糠醛和苯酚。生产过程与重整装置的芳香烃抽提相似。
9、溶剂脱蜡
是除去润滑油原料中易在低温下产生结晶的组分,主要指石蜡,脱蜡采用冷结晶法,为克服低温下粘度过大,石蜡结晶太小不便过滤,常加入对蜡无溶解作用的混合溶剂,如甲苯- 甲基乙基酮,故脱蜡常称为酮苯脱蜡。

F. 现代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特点

特点具体表现在:

1.易燃易爆

石油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间体、溶剂、添加剂、催化剂、试剂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易爆物质,还有爆炸性物质。它们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极易泄漏和挥发。

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条件苛刻,有高温、深冷、高压、真空,许多加热温度都达到和超过了物质的自燃点,一旦操作失误或因设备失修,便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另外,就目前的工艺技术水平看,在许多生产过程中,物料还必须用明火加热;加之日常的设备检修又要经常动火。

这样就构成一个突出的矛盾,即怕火,又要用火,再加之各企业及装置的易燃易爆物质储量很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发生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以往所发生的事故,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毒害性

石油化工生产,有毒物质普遍地大量地存在于生产过程之中,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范围之广,超过其它任何行业。其中,有许多原料和产品本身即为毒物,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一些化学性物质也多属有毒的,在生产过程中因化学反应又生成一些新的有毒性物质,如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氮氧化物及烃类毒物等。这些毒物有的属一般性毒物,也有许多高毒和剧毒物质。

它们以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状态存在,并随生产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原来的状态。此外,在生产操作环境和施工作业场所,还有一些有害的因素,如工业噪声、高温、粉尘、射线等。

对这些有毒有害因素,要有足够的认识,采取相应措施,否则不但会造成急性中毒事故,还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即便是在低浓度(剂量)条件下,也会因多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联合作用,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导致发生各种职业性疾病。

3.腐蚀性强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腐蚀性主要来源于:其一,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一些强腐蚀性物质,如硫酸、硝酸、盐酸和烧碱等,它们不但对人有很强的化学性灼伤作用,而且对金属设备也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其二,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料和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如原油中含有硫化物,常将设备管道腐蚀坏。

其三,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生成许多新的具有不同腐蚀性的物质,如硫化氢、氮氧化物等。根据腐蚀的作用机理不同,腐蚀分为化学性腐蚀、物理性腐蚀和电腐蚀三种。腐蚀的危害不但大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开工周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可使设备减薄、变脆,承受不了原设计压力而发生泄漏或爆炸着火事故。

4.生产的连续性

制取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的工序多,过程复杂,随着社会对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需求日益增大,迫使石油化工企业向着大型的现代化联合企业方向发展,以提高加工深度,综合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

其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长周期的连续倒班作业。在一个联合企业内部,厂际之间,车间之间,管道互通,原料产品互相利用,是一个组织严密,相互依存,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厂或一个车间,乃至一道工序发生事故,都会影响到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