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每年石油收益几千亿,为何百姓还是穷困潦倒
我们国家有句话说,从人民那里收取来获得的,一定要回馈给人民。可伊朗虽然吸取了人民的血汗,却没有把福利带给他们,才使得百姓穷困潦倒。大部分利益都被上层阶级收取完了。
本来,石油收入是巨大的,但上层人士分了之后,就所剩无几了。只有少数的钱可以给人民。但即使如此,为了成为强大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十分鼓励生育,使人口在他们国家的宗教革命之后飙升,从数千万到现在几乎快1亿。人口是增长了几倍,人口上涨之后,每个人的钱就更少了。所以伊朗的人民生活的很不好,孩子生的比以前多,钱却越来越少,生活的特别的差了。
㈡ 伊朗是盛产石油的国家,为什么燃油费会上涨那么多
这主要是因为伊朗虽然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但是伊朗的石油加工业却并不是多么发达,这是因为伊朗国内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也导致伊朗并不能自主生产一些日用产品,这就是为什么伊朗虽然是一个石油储量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在燃油费上却依然价格非常的高昂。
所以我们也希望伊朗和美国之间能够保持一个和平稳定的状态,只有两个国家保持和平稳定才能够使中东地区的战乱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因为中东地区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石油产出地,一旦这里饱受战火的困扰的话,将会影响全世界的经济发展。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巨大的伤害。
㈢ 伊朗现在的经济状况
2016年1月,根据《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解除大部分与核有关的制裁,伊朗石油产量和收入恢复,推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但随着石油产量趋于平稳和特朗普重启制裁后,伊朗2017年GDP增速大幅下滑到约不足5%,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最为严重的是在妇女和受过大学教育的伊朗青年。通胀也愈发加剧,据美联社报道,由于美国制裁,伊朗货币大幅贬值,通胀严重。从水果、蔬菜到轮胎、石油,所有东西的价格飞涨。伊朗原油储量占全球石油储量约10%,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在特朗普制裁前,伊朗的石油产品出口量居于全球前列。在美国制裁影响下,伊朗原油出口下降严重,以至于伊朗既然对印度发动贸易战,逼迫印度买伊朗的石油。现在美伊矛盾加剧伊朗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美国制裁。
㈣ 伊朗光石油收益每年都有几千亿,到了伊朗百姓这里,为何还是很穷
这主要是因为伊朗为了应对周边局势的威胁,每年都会在军事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也使得伊朗虽然每年从石油收入上获利颇丰。但是却并没有使得伊朗老百姓获得收益。再加上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使得伊朗国内的经济水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依然非常的严峻。所以伊朗如果不改变现在的这种困境的话,将会使得伊朗的局势变得越来越混乱。
所以现在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的糟糕,因为伊朗政府每年没有太多的额外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这也使得伊朗老百姓的生活依然非常的贫穷。
㈤ 伊朗每年石油收益几千亿,为何百姓还是穷困潦倒
百姓之所以穷困潦倒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分别是军事花费,政府高管的控制以及其石油过剩导致。
从以上种种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出,百姓生活水平的高低与石油收益的高低没有直接联系。更多的联系是利益的分配。少部分人的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一个国家,只有利益分配均衡了,才会实现整体富裕。
㈥ 伊朗石油储量丰富,为何经济却如此落后
伊朗石油储量丰富经济落后的原因是美国经济的制裁。近几年美国对伊朗实施了两次经济制裁,这两次经济制裁对伊朗打击非常大。美国对伊朗的姿态,使得伊朗的石油卖不出去,所以经济得不到发展。
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是伊朗经济发展不好的最主要的因素,其实在于国家的政策,国家对于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很好的领导。所以伊朗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非常的难的,伊朗的这种情况并不能很好的改变。
㈦ 对石油价格的历史与分析
石油价格的特征与其他商品的价格非常相似,在供应短缺和过剩时,都会发生波动。石油价格循环可能延续几年,它可能会因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供应与全球实际需求而发生改变。在整个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石油工业通过规范化生产或价格控制,使得本国的石油价格始终处在严格的掌控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按照2007年通货膨胀的美元价值,美国的井口油价平均为每桶24.98美元。在缺乏价格控制的状态下,美国的石油价格紧随世界油价,达到了27.00美元/桶。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时间段内,综合美国产石油与全球的原油价格,美国的石油价格为19.04美元/桶。这意味着在1947—2007年期间,只有大约一半的时间段内石油价格超过了19.04美元/桶。在2000年3月28日之前,欧佩克一直把石油价格调整在22~28美元/桶的区间,石油价格只是在中东战争或冲突时才超过24.00美元/桶。2005年,欧佩克由于限制了自己的剩余生产能力而无力继续操控自己的石油价格,也无力控制全球的油价波动,它再也无法回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将全球石油供给和油价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态势了。对更长历史时期的观察结果更为相似,自1869年以来,按照2006年的美元价值,美国的石油价格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平均价格为21.05美元/桶,而同期世界石油价格为21.66美元/桶。在这个时间段内,约50%的时间里美国和全球的石油价格都低于16.71美元/桶。如果将这漫长的历史观察作为一种指征,则石油工业的上游部分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系统,以供获利,这漫长历史中的数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据表明:正常的石油价格远低于当今的价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石油禁运发生之前。从1948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在2.50~3.00美元/桶之间波动,油价从1948年的2.50美元/桶涨到了1957年的3.00美元/桶。若以2006年的美元价值来看,就会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1948—1957年,石油价格波动的范围为17~18美元/桶。显然,20%的油价是由通货膨胀而增加的。1958—1970年,石油价格稳定在每桶3.00美元的水准。但实际上,原油的价格从17美元/桶下降到了14美元/桶。在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时,对于国际石油生产者来说,1971年和1972年因为美元的疲软而把原油价格的下降夸大了。
欧佩克于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等5个发起国组织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两个与会代表研究了美国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采用的限制生产来影响价格的方法。1971年底,另有6个国家加入了欧佩克: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爾利亚。欧佩克自成立以后,所有的成员都经历了原油购买力持续下降的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石油出口国发现它们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了,但是每桶原油的购买力却下降了40%。1971年3月,供需持平了。当月,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第一次按100%的比例进行了分配,这意味着得克萨斯州的生产者不再限制自己的石油生产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对石油价格的控制力已从美国(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转移到了欧佩克手中。换句话说,美国已不再拥有剩余生产能力,所以就丧失了对石油价格控制的工具。在欧佩克成立的短短两年间,就出乎意料地遇到了战争,它窥见了自己影响石油价格的能力。
中东供油中断1973年石油危机的原因:欧佩克主要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回应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所实行的石油出口禁令。(赎罪日战争——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1972年,每桶原油的价格为3美元左右。至1974年底,油价就翻了4倍,达到每桶12美元。1973年10月5日,以色列遭到埃及和叙利亚的进攻,赎罪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又称斋月战争,即众所周知的在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同年10月26日战争结束,是埃及和叙利亚率领着几个阿拉伯国家结盟与以色列的战争,是埃及和叙利亚在以色列人的假日——赎罪日开打的。埃及人和叙利亚人跨过了设在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的临时停火线,那里曾被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占领。爆发。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态支持以色列。这种支持的后果就是导致多个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实施了针对支持以色列的石油禁运。当时阿拉伯国家把自己每天的石油产量削减了500万桶,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增加了100万桶/日。1974年3月间,全球石油产量净减少了400万桶/日,占到了西方世界石油需求量的7.0%。在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时,世人还在怀疑掌控石油价格的能力是否能从美国人手中转移到欧佩克手上。当石油价格在6个月内飙升40%时,价格对供给短缺的敏感性就更加突显。从1974年到1978年,全球石油价格相对平稳,在每桶12.21~13.55美元之间波动。在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时,那一时段的全球油价应该处于一个适度下降的时期。
减少当前高油价的万能措施
未来将会有许多间接的市场拥有者(401K计划、共同基金,甚至个人存款也是一种常规的投资方式,这一点并没有被银行认识到),螺旋式下降经济的间接影响本身就可使未来的石油贬值。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金与白银所经历的影响因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任何投机买卖市场上的情况都一样,投资者的能力将会对所包含供给与需求比例的未来价格望而却步。需求量可能下降,而供给量则可能增加,1998—1999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时,亚洲的石油市场崩溃(需求量减少),而伊拉克增产12%(增加供给/过剩)。这一时期的石油价格低至8美元/桶。未来依然是不确定的,但已知的欧佩克与其他石油生产国目前已经显露出相当多的过剩产能。
㈧ 伊朗石油工业概况是什么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至2009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376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31.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伊朗石油日产能力可达421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
主要油气富集区为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和波斯湾盆地,主要油气田有阿瓦士、马伦、加奇萨兰、阿加贾里、比比哈基麦和帕里斯。
伊朗60%的天然气为非伴生气,且大多未开发,特大天然气田为南帕尔斯气田,储量7.92万亿~14.15万亿立方米,北帕尔斯气田(North Pars)储量7万亿立方米。
近年来伊朗油气勘探不断获得新发现。1999年Moc公司在Zagros钻探的Changuleh-2井获得日产油5000~6000桶,此外该公司在该盆地钻探的Nir Kabir-l井获得日产油4000~5000桶;2001年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在上阿拉伯盆地大陆架钻探的Tunb-2井获得日产油5000桶;2002年伊朗Pars 011 & Gas公司在海域盆地Qata:Arch钻探的SPO-1井获得日产油3500桶;2004年中国石化的胜利油田分公司在伊朗Qom盆地钻探的Aran-1井获得日产油4000桶的新油田,这也是该公司进入伊朗石油市场获得的第一个新发现。2005年5月伊朗宣布在胡齐斯坦(Khuzestan)发现大型Ramin油田,工业储量为8.55亿桶。2006年伊朗获得一个重大的天然气发现,为世界近年来重大的天然气发现之一,获得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测试获得日产天然气87.73万立方米。
伊朗是中东地区最早发现石油的国家,1908年由英国的英波石油公司首次在伊朗发现石油。1950年伊朗石油储量达17.81亿吨,石油产量达3226万吨。1951年伊朗宣布石油实行国有化,成立国家石油公司,由于美、英、法、荷等国公司组成的“国际财团”的扼杀和封锁,1952年伊朗石油产量下降到136万吨,伊朗政府被迫与国际财团签订协议,授权国际财团在西南部25万平方千米协议区内勘探25年,国际财团加紧勘探,1955年伊朗石油产量恢复到1643万吨。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海上钻探,70年代勘探开发有较大进展,1974年石油产量达历史最高,为3.01亿吨。1978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以及之后的两伊战争,使伊朗的石油工业遭受重创,石油产量大幅下跌,1980年石油产量仅为6575万吨。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实施了战后重建,恢复和扩大石油生产,1990年石油产量为1.628亿吨,2000年石油产量为1.894亿吨,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2.098亿吨。
伊朗60%的石油产量来自老油田,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目前正致力于使这些成熟大油田的产量持续增加,目前正在马伦和卡兰季油田实施增加采收率技术。目前伊朗石油日生产能力为380万桶,2010年增加到500万桶,2015年可达800万桶。欧佩克给伊朗的生产配额为411万桶/日。目前伊朗正在生产的大油气田为40个,其中27个位于陆上,13个位于海上。主要油气田见表33-1。
图33-21980—2006年伊朗石油产量和消费量
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约占伊朗出口收入的全部。2005年石油日出口量为250万桶,主要出口到亚太地区的日本、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占伊朗出口量的47%,其次为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荷兰和土耳其。2006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为469亿美元,为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