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下为什么会有石油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它占石油成分的97-99%。目前大多数人认为石油是从埋藏在地下的生物尸体变来的。
由于生物体内含有大量的碳、氢、氧等成分,在一般情况下,生物死后,它们的尸体很快就会腐烂,大量的碳和氧化合成二氧化碳散失掉了。但是,如果这些生物的尸体在浅海海湾或湖泊中沉积下来,并且随着就被大量的泥沙掩埋住,在这种隔绝了空气,缺乏氧气的环境里,经过一些特殊的细菌,如厌气性细菌的分解,生物尸体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含蛋白质的化合物被破坏了,形成有机质丰富的淤泥。随着地壳不断升降,沉积物不断加厚,有机淤泥在缺氧和温度、压力不断加大的条件下,加上细菌的作用,有机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转变为石油。
由生物尸体转变为石油的这一过程,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需要几百万年。在相应的地质历史时期,在那些深浅适度,水流比较平静的海湾、河口和湖泊中,只要有丰富的生物尸体堆积,并且具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条件,都能够形成石油。
刚刚形成的石油,都是分散状态的小油滴。这些小油滴很容易游动,它们依靠地下水,在岩层中移动。由于重力作用和由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力量,这些小油滴被驱赶到上下都是比较密实的岩层,中间是多孔的砂岩或是泥灰岩,这些小油滴受到阻挡,只好停了下来。小油滴在多孔隙的岩石中越积越多,逐渐形成了油田。
‘贰’ 什么是石油天然气的地下宝库
油气藏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由圈闭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后而形成。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之中,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或气—水)界面。只有油聚集的称油藏,只有天然气聚集的称气藏。油气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时,称工业性油气藏,否则称非工业性油气藏。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划分标准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及工艺技术水平。
油气藏按圈闭的成因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1)构造油气藏,包括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构造裂缝油气藏和岩体刺穿油气藏;(2)地层油气藏,包括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生物礁油气藏;(3)岩性油气藏、包括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4)水动力油气藏,包括构造鼻型水动力油气藏和单斜型水动力油气藏;(5)复合油气藏,包括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岩性—水动力复合油气藏等。
除上述分类外,还有过去流传较广的布罗德分类。根据储层的形态,把油气藏分为:(1)层状油气藏, 包括背斜穹隆油气藏和遮挡油气藏;(2)块状油气藏,包括构造突起油气藏、侵蚀突起油气藏和生物成因突起油气藏;(3)不规则油气藏,包括在正常沉积岩中的透镜体油气藏、在古地形凹处的砂岩体油气藏、在孔隙度和渗透率增高地带中的油气藏以及在古地形的微小突起中的油气藏。
形成油气藏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有充足的油气来源;具备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具备有效的圈闭;具备必要的保存条件。
油气藏的破坏主要是由构造作用引起的。构造作用首先破坏圈闭的严密性,引起油气逃逸或遭受氧化和水力冲刷,使油气藏部分或全部被破坏。原生油气藏破坏后,也可能形成次生油气藏。地下深处的高温、高压作用也能使油气藏遭到破坏。
‘叁’ 石油储量是什么呢
石油储量是指对最终能开采出多少石油的估计。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的液体,在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世界的石油储量是非常高的,但由于其可开采难度也很高,并不是都像中东石油一样好开采,因此还有很多未开发的油田,只不过是人类开采难度比较大的油田。
这就导致了很多公司只开采一小部分油田后,认为开采难就放弃这块油田,致使很多油田没有被开采,比如中国油田的开采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石油是来自于碳循环的,有研究证明在碳循环更快的情况下,石油也会慢慢地增加。
石油与原油区别:
石油是工业名词,是相对矿产资源而言,通常所说的石油工业,是一种矿产资源工业。在石油勘探过程中,根据勘探程度和探明情况,计算并确定石油储量。石油储量是地质勘探成果,是一种待开发的原始矿产资源量。
原油是埋藏在岩石地层里被开采出来的石油,保持着其原有的物理化学形态,是石油工业的初级产品,实现了其使用价值,是油田开发的成果,原油产量是一种已经开发的矿产资源产量。
石油一词多用于说明油层渗透率、孔隙度及油藏品位。而原油一词多用于国家统计的原油产量统计数字、评价原油理化性质及用于说明采收率、采出程度及采油速度。
石油作为矿产资源是指含水、含气的油,而原油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其中的水、气已从油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合格的工业产品。
‘肆’ 石油在地下是怎样储存的
生油岩大都是泥质岩,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比砂岩更容易压缩,里面的孔孔洞洞变小了,渗透性也变差,没有可供油气“安家”的条件。因此,生成的油气在外力的作用下只好离开它们的“出生地”,运移到砂质岩中(储集岩)集中,也可以在有裂缝的泥质岩、石灰岩甚至火山岩内集中,从而形成了工业油气藏。人们把油气生成以后的这种“流浪”叫做“油气运移”。
油气搬到自己的新“家”以后,还是以非常微小的油滴或体积很小的天然气体状态储存在岩石里。所以,石油在地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或者一些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是“油河”、“油湖”甚至“油海”,而是藏身在大大小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孔隙和微细裂缝里(图7)。是这些无数的微小的油滴,在地下聚集成了油藏。
图7岩石孔隙中的油和水
油气从生成到形成矿藏,一般需要经过两次“运移”才可完成。第一次是从生成的岩石中运移出来,第二次是在储集层内运移、聚集、成藏(图8)。由于与油气有关的沉积岩是在水域地带中形成的,油气从生成到形成矿藏,总是和水密切联系在一起。油气是在水的“托举”下进入油气藏的。油比水轻,天然气又比油轻,所以,在一个油气藏内,往往是水在最底层,往上是油,然后是天然气。
图8油气的一次运移与二次运移
‘伍’ 石油储运原理
石油储存原理,我们以地下水封洞库储存油的原理进行讲解一下。
地下水封洞库储油原理:地下水封洞库处于稳定的地下水位线以下一定的深度(5m为宜),通过人工在地下岩石中开挖出一定容积的洞室,利用稳定地下水的水封作用密封储存在洞室内的石油。
洞室开挖前,地下水通过节理裂隙等渗透到岩层的深部并完全充满岩层空隙。当储油洞库开挖形成后,周围岩石中的裂隙水就向被挖空的洞室流动,并充满洞室。
在洞室中注入油品后,油品周围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差,因而在任一油面上,水压力都大于油压力,使油品不能从裂隙中漏走。同时利用油比水轻,以及油水不能混合的性质,流入洞内的水则沿洞壁汇集到洞底部形成水垫层,可由水泵抽出。
地下水封储油洞库作为地下储油库的一种,可以说是目前储存石油的最好形式,在未来的若干年里,我国将大力建设地下水封储油洞库,但是对于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建设,也是有很多困难的。
‘陆’ 怎么样油气储存与储备保障
到达目的地的原油总是立即被送往炼油厂进行加工处理。一些发达国家通常会为自己储备相当于三个月进口量的石油产品(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自1968年以来,这种储备已成为欧洲共同体的必备。各国所采用的战略储备方式不尽相同,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民间组织层面的,也有两者兼而有之进行储备的。比如在法国,民间组织的石油储备责任是确保各地区10天的石油消费量和15天的柴油和民用燃料用量。石油产品储存在大小不等的罐内,它们大多深埋地下。石油储备中心的管理者们的主要关注点就是安全和保密。防火自然是首要因素;但是也要严防土地和水域石油泄漏的危险,对这些储存罐应进行有规律的监测并注意防腐。
液化天然气的储存与输送。在过去的40年中,人们已经成功而安全地跨越辽阔的海域输送了大量液化天然气,这些双壳结构的船都是专门为液化天然气的输送而设计建造的。在陆地,液化天然气在特别设计建造的双层储存罐内在常压大气压力是地球大气层内任何一个给定点的压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大气压力与测量点之上的空气重量产生的水静压力值非常接近。低压区域的位置上方压力低于大气压,而高压区则在其上方出现了高于大气压力。同样,随着高度增加,上覆的大气变薄,所以气压将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横剖面上,1平方英寸的空气柱是从海平面到大气层顶部测定的,其重量约为14.61磅力。1平方米(11平方英尺)的空气柱约为110千牛顿(相当于海平面处的10.2吨质量)。条件下储存,绝大多数储存罐的混凝土外壁可厚达3英尺,罐内壁是用镍合金钢制成,这种特殊设计制造都是为确保液化天然气的低温保存。一旦在内壁出现破裂,则内壁与外壁之间的空间都会被液化天然气充填,人们用精密的监测系统对任何内部裂隙进行不间断的监测。用泵将液体从储存罐中抽出,并加热使其气化,液化天然气就可以转为天然气,然后,通过天然气管线把这些气体输往民用和商业用户。但在一些情况下,在技术上难以完成天然气管线的铺设,或者投资过于巨大,比如从尼日尔爾利亚向欧洲送气,或从卡塔尔向日本送气。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人们采用了在海上运输液化天然气的方法。天然气会占据大量空间,在它装船运输之前就必须进行浓缩处理。两个基本的方式为:(1)将天然气转变为液态化工产物,如氨水或甲苯,或者复合型液态烃类物质;(2)将其低温冷却液化(在-160℃状态下),并用液化天然气罐进行运输。由于已经新建了大量的液化加工厂,所以液化天然气罐的数量也相应地迅速增加。液化天然气罐的制造使用了先进技术,但也要极其昂贵的材料(如特种钢材)来制造,这些材料需要耐极低的温度,这些罐还需要极佳的保温性能,这意味着液化天然气罐的运输费用是同样体积石油运输费用的4~5倍之多。
然而,即使这么高的投资,液化天然气工业出色的经济灵活性和地缘政治优点使其在当今世界大获成功。一个需要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国家必须修建一些特殊的港口,称为液化天然气终端站液化天然气被用于天然气的远程运输,通常是跨海运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液化天然气终端是为液化天然气的进口或出口专门建造的港口。,在那里从船上卸下液化天然气罐。这些终端站有三种设备:(1)液化天然气卸载设备(尤其是液化天然气罐的喷射加防冻保暖层,可以用泵压通过管线将液化天然气从罐内抽提到陆上的装置);(2)液化天然气储存罐;(3)液化天然气的再气化装置,将气化后的液化天然气通过管线输往进口国的天然气管线配送系统或直接输往主要的消费处(比如发电厂)。在气化加工过程中,1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在大气压力下可以气化为600立方米的天然气。与石油不同,天然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这意味着,就相同质量的能量而言,它所占的体积是石油体积的600倍。所以,毫无疑问,输送气态天然气租用交通工具的费用将是石油的600倍之多。
液化天然气是怎样运输的?液化天然气的运输需要大型的、特殊设计的船,这些船是双壳的,装载能力为138000立方米或更大。这种船上固定着一套特殊的罐装储存系统,可以在里面以大气压和-160℃状态储存天然气。全球目前有130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还有50多艘的购船订单。
液化天然气罐的类型。造船者们可以选择两种技术方式:具独立分隔舱的液化天然气罐,更常见的是球形罐,可以安装在船壳内。在船壳内的液化天然气罐具有特殊的内层,它由镍或特种钢制成,用特殊钢材将船舱分隔开来,以保证它们彼此不渗漏,并能耐受-160℃的低温,确保船壳内部的保温。一艘标准的液化天然气油罐船卡塔尔拥有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船。第一艘Q-Max(266000立方米)的船名为“Mozah”。(135000立方米)的运载能力仅仅是运输相当能量的油轮体积的一半,但前者的造价却是后者的3倍之多。在过去的40年中,人们已经跨海6000万英里安全地输送大量液化天然气。这些双壳船体的罐装船是为运输液化天然气专门设计建造的。在陆地,液化天然气储存在大气压条件下特殊施工建造的双层壁的储存罐内。
绝大多数这种运输船的外壁厚达3英尺,内壁用镍合金钢特殊设计建造,可以保证液化天然气的低温状态。一旦内壁出现裂隙,所有的液化天然气都会灌入内壁与外壁之间的空间。精确的监测系统可以对内部裂隙实施全天候监控。可以用泵将液化天然气从储存罐抽出,然后加热使液体气化。这些天然气就可以通过管线输往民用与商业用户。
“实际上,一艘标准的液化天然气罐装船的长度足有3个足球场那么大!”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装载能力:一艘标准的液化天然气罐装船装载量可以超过3300万加仑液化天然气,它相当于200亿加仑的天然气。一艘液化天然气罐装船释放出来的天然气将是1944年把美国俄亥俄州东北部港口城市克利夫兰1平方英里面积烧成灰烬的燃料量的20倍!
“一艘标准的液化天然气罐装船(12.5万立方米)所装载天然气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70万吨TNT当量,或者相当于55颗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爆炸能量。”
‘柒’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有的国家要把石油埋回去
世界上有很多埋藏于地底下的宝贵资源,除了我们将长看到的煤炭以外还有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也经常由于对地下自然资源的争夺而拉下脸来争锋相对,为世界和平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现在出现的一个奇葩现象就是有的国家将石油又埋到地下去,那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有的国家要把石油埋回去?石油是由地壳运动被埋葬在地底下的很多生物和其他一些本来就生活在地下的生物的尸体长年累月地经过一些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一些国家之所以将石油又埋回地下,最大的目的就是以备不时之需。
而那些国家之所以会将原本已经出土的石油又埋回去,就是想让自己的国家有更大的石油储备,用于不时之需。有的国家甚至从国外将石油买回来埋在本国的地下,让自己的国家有更大的安全感,也为他们的后代子孙留下更多宝贵的自然资源。所以说这些国家这么做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是给自己的国家留一条后路。
‘捌’ 中国地下有多少石油储存
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47万亿立方米。通过对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勘查,新增储量规律和各种方法的分析,测算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160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0万~14万立方米 。按照国际上(油气富集程度)通常的分类标准,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 较丰富”的国家.石油储量,中国石油储藏量增加了25%。
至去年年底,中国已发现石油储藏量达到40亿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该公司去年据报发现了五亿二千万吨石油储藏量。
中国国家媒体周五(2月11日)报道说,中国两家最大石油公司在2004年又发现了八亿五千万吨另一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发现了三亿二千八百万吨石油储藏量。
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说,这两家公司去年还探明422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藏量。
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达9.5%, 为1996年来增幅最大一次。由于经济发展,中国三分之二省份缺电,能源短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中国原油消耗量去年为二亿八千八百万吨,今年将达到三亿二千万吨,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由于对原油需求猛涨,中国石油公司从塔里木盆地,东至渤海湾,到处勘探石油储藏。
中国一直在争取从俄罗斯进口更多的石油,目前为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还已经与20个国家签署了48项投资合作协议。去年该公司在海外获得了一千六百万吨石油的权益。
该公司最大的一个海外举动就是铺建一条1000公里的哈萨克-中国石油管道,耗资七亿美元。这条管道建成后年输送量为一千万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还在委内瑞拉建设一个石油提炼厂,每年可提炼650万吨石油.
‘玖’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石油在地下是如何储藏(聚集)的
简单点回答就是亿万年前湖底,海底等沉积环境不断沉积的微生物、藻类及动物遗骸被不断掩埋、沉积;随着时间的流逝地壳的变迁被深埋地下;在地下封闭缺氧的环境下这些微生物脂肪,遗骸经过数万年的反应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石油,反应中形成的那些比石油更轻的碳氢化合物则为天然气;
石油可以随着周围压力作用沿着岩石孔隙,裂缝运移;遇到圈闭后便被封闭在圈闭中的石油;圈闭如同一只倒扣在水中的碗,石油和天然气比水轻,在运移过程中会向上运动;并首先聚集在圈闭的“碗底”位置;天然气最上,石油中,水下;当聚集满后石油或天然气便从“碗口”出溢出,再次运移直到遇到下一个圈闭;
也许这样说够直白了……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