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石油是怎样在我国古代成为火攻武器的重要原料的
北周武帝时期,突厥佗钵可汗率兵汗围攻北周重镇酒泉,大肆掠夺财物。而北周时期刚经历了灭北齐一仗,国力尚处在恢复期,但酒泉人以石油为燃料,奋力焚烧突厥攻城器具。佗钵可汗从未见过这种燃烧物,马上命令士兵用水扑火。但是,被泼上水的火不但不灭,反而越烧越旺。最后突厥军大败,北周军民保卫了酒泉城。这个战例,在我国石油应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此以后,石油逐渐成为火攻武器的重要原料。其实,我国古代在对石油认识加深的同时,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也逐渐达到了新的高度。
㈡ 已开采的石油资源 绝大部分都用于军事了
不是,军事实际只用了极少一部分,大部分用于民用,比如全球民用汽车保有量有十几亿,军用车辆连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都没有,这还不算一些农用车辆和工程车,所以民用才是石油的主要消费领域。
㈢ 已开采的石油资源 绝大部分都用于军事了
在中国古代战场上,石油是绝对的大杀器:号称“猛火油”。有专门喷射石油火焰的“猛火油柜”,这是战场上公认攻城略地的无敌神器。到了科技井喷的宋代,这“神器”的花样更是不停翻新,甚至有了以石油做燃料的“筒柜”,即宋朝版的燃烧弹,一扔烧一片!
如此神奇武器,当时是谁用都说好,早在五代十国时代,初崛起漠北的辽国就曾不惜绕道,派使者远赴南吴国通好,就为求得大杀器“猛火油柜”。而王安石变法时代,北宋就设立了专门生产石油武器的作坊“猛火油作”,这款神器从此批量装备精锐禁军。宋军重创西夏数十万大军的两次平夏城战役,都是在关键时刻祭出石油武器火攻。
因此,可以输我国古人早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石油,不过那个时候往往是用来取暖,后来用于军事方面,作为武器来使用了!
其实我国古人就已经知道石油这个东西了!
我国最早记述石油与石油开采的记载也来自于沈括的《梦溪笔谈》。那是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50岁,出任陕西延安府太守,在西北前线对抗强敌西夏的入侵。他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仍不忘考察民间开采石油的过程,在《梦溪笔谈》中他记录了石油的存在状态与开采过程。他是这样写的:“在鄜州、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就是过去说的高奴县脂水,脂水就是石油。石油产生在水边,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时断时续地流出来。当地居民用野鸡尾毛将其沾取上来,采集到瓦罐里。这种油很像清漆,燃起来像火炬,冒着很浓的烟,帐幕沾上了油烟都变成了黑色。
我猜测这种烟可以利用,于是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墨的光泽像黑漆,即使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于是就大量制造它,给它标上文字,叫做‘延川石液’。这种墨以后一定会广泛流行在世上,只是从我开始做它罢了。”根据现有的史料,他是第一个使用石油的人,他将石油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制成了墨,他还写过一首《延州诗》,描述了延州开采石油形成烟尘滚滚的盛景:“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㈣ 石油的用途都有什么
我国是最早使用石油的国家,早在汉代,人们便发现了石油的可燃性。开始时,人们只是用石油点灯,认识到用石油“燃灯极明”。在实际应用中,进而了解了石油的其他特性,把它用作润滑剂、黏合剂、防腐剂等,甚至将它入药。
石油的主要用途,最初还是作为质地优良的燃料。由于它性能优良,人们考虑将它用于战争。而火焰喷射器所使用的优质燃料,正是石油及石油产品。
据史书记载,石油产品在我国第一次用于火焰喷射器,是在904年。北宋史学家路振的《九国志》中描述了在一次交战中,一方放出“飞火机”,最后烧毁了对方的城门。
1044年,火焰喷射器在宋代的军队中已形成标准化。宋代军事家曾公亮在所着的一部当时的军事网络全书《武经总要》中提到,如果敌人来攻城,这些武器就放在防御土墙上,或放在简易外围工事里,这样,大批的攻城者就攻不进来。
书中有关于火焰喷射器的设计细节的插图。这具火焰喷射器的主体油箱由黄铜制成,有4条支撑腿,它以汽油为燃料。
在它的上面有4支竖管和水平的圆柱体相连,而且它们均连在主体上。圆柱体的头部和尾部较大,中间的直径较小,在尾端有一个其大小如小米粒的孔。在头部有个直径约5厘米的孔,在机体侧面有一个配有盖子的小进油管。
此书对火焰的燃烧进行了描述:油从燃烧室中流出,油一喷出,即成火焰。
㈤ 石油武器的定义是什么,它在军事战略上有什么意义
泛指控制世界上石油产量和石油贸易走向来达到控制世界经济和金融贸易,打击对手整体国力的目的。
这是一种看不见硝烟的武器。
㈥ 为什么战争需要石油
大量的装甲车需要石油,制造军火也需要石油,食品衣物药品也都离不开石油
㈦ 石油如何影响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人民生活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开采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阿拉伯石油国家联合起来以石油为武器向西方发难,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史称“石油战争”。这场以石油为武器的战争猛烈地狙击了西方,从根本上终止了战后西方经济的廉价能源时代,直接导致七十年代末直到八十年代西方经济的集体“滞涨”,使西方在战略上遭遇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石油政治成为左右世界政治的重要内容,而石油武器则成为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武器。
石油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储备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油经济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的发展,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储存量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是价格上的不断上涨。“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基辛格
㈧ 在我国古代,石油除了能照明,还有哪些奇特功用呢
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的来源。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了油、气的性能,并将它们应用到生活和生产上。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石油最早的几个国家之一。在我国古代,石油及其制品,主要用于民用照明、工业上作燃能等、医药上杀虫治病、战争上制“火球”作为火攻的武器等多种奇特功用。
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设有军器监,这个军器监设置相当完备,而且规模甚大,“其役兵有万、全军匠三千七百人。东西作坊工匠五千人。”监之下,又分设十一个作坊(相当于今天的车间),即“其作凡十一目。所谓火药、青窑、猛火油、金火、大小木、大小炉、皮作、麻作、窟子作是也”。
由此可见,“猛火油作”是当时宋都(开封)的中央军器监十一个作坊之一,即独立的一个炼油车间。用原油炼制石油产品——“猛火油”。
使用时,可将猛火油用“筒柜”“猛火油柜”(即喷火油的机械装置)喷出,火油攻敌,威力很大。《武经总要》前集卷云:“于踏空板内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火;若水战,则可烧浮桥、战舰。”宋人康与之着《昨梦录》又说:宋朝时,为了保卫西北边防,将大量“猛火油”运到边陲,作为守防武器,并懂得修池储存油了,“西北边城防城库,皆掘地作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足见“猛火油”在宋代军事上有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喷发机械技术,亦相当先进了。
㈨ 战争打仗对原油有什么影响
石油是大国争夺的资源也是现代兵器的动力能源,石油给20世纪的世界和战争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说,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交战国军共消耗油料1300多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投人战争的人力物力数量更大,军用油料消耗达3亿多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0多倍。而战后的高技术战争如英阿马岛战争, 海湾战争和现在正在进行的科索沃战争,耗费的油料更是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