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海湾地区为什么有那么多石油

海湾地区为什么有那么多石油

发布时间: 2023-01-20 14:48:27

Ⅰ 为什么波斯湾沿岸的石油分布特别多

西亚的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
海拔长约1040千米,宽180千米~320千米,面积24
万千米2,平均水深25米,是一片广阔的内海。它西
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河水,向东则通过它
唯一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拉伯海相连。霍
尔木兹海峡因扼守波斯湾石油海上运输的出口而具
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海湾及其周围100千米2范围
内,是一条巨大的石油带,这里蕴藏着占世界石油
总储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仅沙特一国的石油储量就
占世界总储量的1/4,堪称"石油王国"。
波斯湾地区在地质历史上是气候温暖的浅海环
境,水生动植物丰富并有大范围的良好的储存构造,
具备了形成和储藏石油的最佳条件。波斯湾地区不
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石油
分布集中,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3.5亿吨以上,为超
级大油田;并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
因此输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油田的地
下压力高,油井多为自喷井,占油井总数的80%以上,
因此其生产成本是世界最低的。
波斯湾的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的60%以上,是世界
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石油源源不断地流向日本、
西欧和美国等地;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也使得海湾
昔日的贫困国家转眼之间跻身于世界富国的行列

Ⅱ 为什么沿海地区有石油分布

石油储存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是:
1、方便油轮运输。
2、便于炼化企业使用原料。
3、用油大户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4、沿海地区原油生产企业少。

Ⅲ 海湾地区的自然资源

海湾地区有一条巨大的石油带,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有“世界油库”之称,其石油蕴藏量占全球的2/3。其中,伊拉克1998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125亿桶,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储量约3.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2.4%。 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海湾地区油气资源Gulf Area oil and gas resources,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这里的海湾专指波斯湾,位于亚洲西南部,经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通向印度洋,全长1040千米,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通道。海湾沿岸集中了8个重要的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合酋长国、阿曼。其中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欧佩克主要成员国。该区是一个完整的含油气盆地,有国际级大油气田101个,以及世界第一大油田盖瓦尔和第二大油田布尔干。
1981年5月,海湾地区一些国家成立了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其成员国包括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委员会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之间在一切领域的协调、加强成员国在各方面的联系、交往和合作,以及推动六国的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1990年 ,海湾地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达890.542亿吨,占世界的65.2% ;原油产量7.843亿吨,占世界的26.0%。海湾沿岸是世界最大产油中心和石油出口地区。海湾地区天然气蕴藏的总体情况。海湾国家蕴藏丰富的天然气。
根据2005年初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海湾天然气总储量为719200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天然气总储量的40%,大体分布于10个气田,其中卡塔尔北部气田为全球最大的非伴生气田。海湾地区天然气储量与天然气生产量的比极高,以目前的产量计算,可采年限为264年,而全球平均生产年限为67年,仅以海湾地区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就可以维持全球26年的需求。

Ⅳ 渤海油田传来好消息,发现1亿吨石油,为何渤海湾的储量这么高

这个解释起来太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我国的地质构造形成了渤海湾的石油储量高的原因。众所周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西高而东低,这种地形的形成与亿万年前的青藏高原的崛起有关,我们大家知道,目前有确切证据的青藏高原形成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当时的青藏地区出现了地壳升降,让原本是辽阔海洋的青藏地区隆起而形成高原,原来的这片海域,可以说横贯了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并且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

由此来看,中西部就是一些大型的沉积物而形成现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而地处东部的渤海湾盆地就形成了石油与天然气,而且在地下的缝隙中,具有一定的渗透力的石油还在不断的朝着地势低的渤海湾盆地渗透,因此我国的渤海湾就有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的储量。而且渤海油田所在的渤海湾盆地,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区,大量主力油田都分布于此。目前,中国国内每年有近40%的原油产自渤海湾盆地。除了渤海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冀东油田都位于渤海湾盆地内。尽管渤海湾盆地原油产量丰富,但在过去50余年时间中,始终没有大型天然气田的发现。据了解,因为渤海湾盆地的天然气资源,大多位于3500米深的海底,所以直接寻找天然气储层较困难。为此,中国海油加大了对基础性项目研发的投入,加之油田深层钻井技术不断发展,最终在渤海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上取得了突破。

Ⅳ 波斯湾为什么那么多石油

波斯湾石油多的原因:
1、西亚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根据大陆漂移学说,西亚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经过多次变化,古地中海范围不断缩小,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带来的泥沙又使波斯湾的面积逐渐缩小。这一浅海地区以波斯湾为中心,是一片古老台地,以升降运动为主,而褶皱十分平缓。升降运动形成了4000~12000米的巨厚沉积层。又因为褶皱不十分强烈,所以形成了一系列巨大而平缓的简单背斜,非常有利于石油的贮存。如着名的沙特加瓦尔背斜,长240千米,宽35千米,这里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加瓦尔油田,储量在100亿吨以上。
2、三叠纪白垩纪时期,气候温暖,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长茂盛,浅海浮游生物繁殖快,动物种类多。冰川运动期间地质灾害集中,大量的动植物被掩埋于地下,长时间隔绝空气,性质发生变化,形成石油。
3、 中东地区在世界地形较其他地区低矮,形成盆地状态。中东犹如“盆底”,石油容易累积于其中。

Ⅵ 波斯湾石油多的原因

波斯湾石油多的原因:
1、西亚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根据大陆漂移学说,西亚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经过多次变化,古地中海范围不断缩小,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带来的泥沙又使波斯湾的面积逐渐缩小。这一浅海地区以波斯湾为中心,是一片古老台地,以升降运动为主,而褶皱十分平缓。升降运动形成了4000~12000米的巨厚沉积层。又因为褶皱不十分强烈,所以形成了一系列巨大而平缓的简单背斜,非常有利于石油的贮存。如着名的沙特加瓦尔背斜,长240千米,宽35千米,这里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加瓦尔油田,储量在100亿吨以上。
2、三叠纪白垩纪时期,气候温暖,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长茂盛,浅海浮游生物繁殖快,动物种类多。冰川运动期间地质灾害集中,大量的动植物被掩埋于地下,长时间隔绝空气,性质发生变化,形成石油。
3、 中东地区在世界地形较其他地区低矮,形成盆地状态。中东犹如“盆底”,石油容易累积于其中。

Ⅶ 地球上波斯湾地区盛产石油,这是为什么呢

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各个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石油既是能源,又是资源,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目前,人类社会可以说是离不开石油资源的,利用石油我们生产了汽油、柴油等燃油,利用石油我们生产了化肥、杀虫剂等农药,利用石油我们生产了塑料原料,利用石油我们生产了各类化纤原料,可以说我们身边的很多产品都是以石油为基本原料的。

Ⅷ 海湾地区的石油为什么多

特殊的地质构造利于储油
海相省油论认为这些地区是浅海,有大量的生物繁殖,死亡之后沉积在浅海海底经过一系列作用形成石油

Ⅸ 为什么海洋底下的石油资源最丰富

原来,海洋中的石油都被“锁”起来了,它们隐藏在岩石之中,自然 不会浮到海面之上啦!科学家们通过长时间对海洋的勘测发现,在大陆架 地区和一些深海盆地里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可开采的石油总量几乎占到了 全球可开采石油总量的45%。着名的波斯湾就是世界上海底石油资源储存 最为丰富的地区。



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就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大陆架,是大陆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 大陆架地区有河流注入,沉积物丰富,海洋生物数量多,较易形成有机物 沉积层。大陆架地区较高的地温有利于有机质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大陆 架地区的地质构造有利于油田的形成。
加之水深较浅,便于开发,因此海 底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地区。

Ⅹ 为什么石油大多分布在沿海

西亚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波斯湾沿岸、海底及两河流域为世界着名大油田,以波斯湾为中心是一巨大石油带.西亚石油储量大、埋藏浅、油质好、易开采.石油的形成与其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波斯湾地区及两河流域地质构造方面属于新褶皱山系的边缘拗陷地带,储油构造良好;同时,长期温暖的海洋环境,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海洋生物遗体沉入海底后,成为生成石油的有机物质来源,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逐渐变成了石油.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堆积.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氧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石油和天然气.

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这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

美国于2003年的一项研究,有不少枯干的油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弃置以后,仍然可以生产石油.所以,石油可能并非生物生成的矿物,而是碳氢化合物在地球内部经过放射线作用之后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