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什么花能提取石油
扩展阅读
怎么画钻石水彩 2025-07-28 21:53:34
裱画的工具哪里有买 2025-07-28 21:45:46

什么花能提取石油

发布时间: 2023-01-19 17:14:26

❶ 地球上的石油植物怎样提炼石油

人们还发现,地球上存在着不少的石油植物,它们所分泌出的液体,不需加工或稍经加工就可作为燃料使用。如澳大利亚有一种树,含油率高达4.2%,也就是说,一吨这种树可获取优质燃料5桶之多。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有一种被誉为石油树的银合欢树,这种树分泌的乳液中含石油量很高。

经专家测试,某些芳草也含有石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产一种粗生分布广泛的杂草,由于黄鼠等啮齿动物很害怕它的气味,故取名黄鼠草。黄鼠草可以提炼石油,大约1万平方米草原生长的这样的野草可提取石油l000千克。若经人工杂交种植,1万平方米草原生长的这种草可提炼石油6000千克。目前,美国学者已发现了30多种富含油的野草,如乳草、蒲公英等。此外,科学家还发现300多种灌木、400多种花卉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石油。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石油植物及其栽种的研究,并通过引种栽培,建立起新的能源基地石油植物园、能源农场,专家预计在21世纪石油植物将成为人类能源的宝库。

❷ 什么植物能提炼石油

澳大利亚生物能源专家,从桉叶藤和牛角瓜的茎叶中,提炼出能制取石油的白色乳汁液。经过调查,这两种野草大量生长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生长速度很快,每周可长高约30厘米,如果人工栽培,每年能收割几次。据估计,每公顷野草每年能生产65桶石油。如果这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话,就可以满足澳大利亚石油需要量的一半。

美国亚利桑那州植物生理学家皮帕尔斯,也从一种叫“黄鼠草”的杂草中提炼出了石油,每公顷的野生黄鼠草可提炼出1000升石油。人工培植的杂交黄鼠草,每公顷可提炼出石油6000升。为此,亚利桑那大学还设计了提炼植物石油的工厂雏形。从事这方面研究且比较有成就的,要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梅尔温·卡尔文教授,他不但成功地从大戟科植物乳状汁液中提炼出了汽油,还从巴西热带丛林中找到了一种香胶树,只要在树干上打一个5厘米深的洞,半年之内每棵香胶树可分泌23~30升的胶汁,胶汁的化学成分同石油极其相似,不必经过任何提炼,就可直接当做柴油使用。据估计,1亩土地上种上60棵香胶树,可年产“石油”15桶。

我国科学家在向植物要油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在海南岛找到了一种能产柴油的树种叫油楠树,只要把树干砍伤或钻洞后,油就会源源而来。通常每株油楠树可收“柴油”34千克左右。当地居民习惯用这种油代替煤油点灯照明。

❸ 哪些植物可以提炼石油

黄鼠草可以提炼“石油”
http://www.qhinfo.net/menu/kpyd/gkjqy/nykx/k10906-04.htm

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碳氢化合物的植物统称为能源植物。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能源植物有数千种,它们可以作为石油一样的能源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他在美国加州试种了美国香槐(一年生植物),其分泌的汁液与柴油相似,可以提炼成优质燃料。古巴香胶树,高达30余米,在树上钻一个直径约12mm的小孔直至树心,插一根管子即会流出黄色油状液体,一昼夜可收集2025升油,将其放入油箱即可发动柴油发动机。金鼠草是一种草本植物,0.4公顷土地种植的金鼠草,收获后可提炼0.8吨燃料油。 甜高粱是当前世界各国比较关注的一种能源作物,我国也进行了种植,每亩沈农甜杂2号甜高粱,收获后可提取267;4升酒精,而酒精是一种十分优良的代用燃料。
参看(4)能源植物

❹ 能否从树木、花草、煤炭等物质中提取石油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从自然界的一些物质中提取石油,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如从树木、花草、废液、煤炭、粪便中就可提取。
(1)从树木中提取:有些树木在进行光合作时,会将碳氢化合物储存在树内,形成类似石油烷烃类物质,如巴西的苦配巴树,只要在树干上钻个孔,流出的液体稍作加工,便可作柴油,直接发动柴油机。我国海南的油楠树等,分泌出的液体也能提炼石油。
(2)从花草中提取:据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碳氢化合物的植物遍布世界各地,如美国的黄鼠草,澳大利亚的桉叶藤等,均可提取出汽油和柴油。
(3)从废液中提取:利用工业生产中的一些排放物,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发酵、硝化、热裂、过滤、净化,提取出碳氢化合物,从而获得混合柴油。
(4)从煤炭中提取:英国在北威尔士建有一座煤炼油厂,提取一吨石油用煤2.5吨,这种石油含硫低,驱动力强,环境污染小,但生产费用相当高。
(5)从粪便中提取:在加拿大有座特别的工厂,工厂的原料是粪便,产品却是柴油。他们先把粪便排干水分,再加热产生气体,然后将其变成液体,从中获得柴油。

❺ 如何提取原油

石油是从油页岩中提取出来的。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由沉积在浅海和湖沼中的腐泥转换而来的。在地壳不断下降和在深水缺氧的条件下,经嫌气细菌的作用,使腐泥中的有机物质发生还原与分解反应,形成含有丰富碳氢化合物的沥青砂和油页岩。它的原始物质除古代水生植物、孢子和花粉之外,还有若干动物质。面对日益临近的能源危机,各国科学家们非常重视研究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并且已经成功地从自然界的一些物质中提取出了石油。目前提取石油的新方法主要有:从树木中提取:科学家最近发现,有些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将碳氢化合物存在体内,形成类似石油的烷烃类物质。如巴西的苦配巴树的树液稍作加工,便可当作柴油使用。从花草中提取:据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含有碳氢化合物的花草遍布世界各地,如美国的黄鼠草、澳洲的樱叶藤现已被用作提取石油。从煤炭中提取:英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在北威尔士修建了一座煤炼油厂,提取一吨石油用煤二点五吨。从废液中提取: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发明了一种从废液中提取石油的方法。他们将一些工业废液经过发酵、硝化、热裂、过滤、净化等过程,提取出碳氢化合物,从而获得石油。从粪便中提取:加拿大安大略省兴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工厂,原料是粪便,产品却是柴油。其方法是用高温使粪便起泡变成气体,再把气体变为液体,从中提取柴油

❻ 植物石油是怎么来的

能源危机是当代世界四大危机之一,人类目前正在享用的地下燃料矿藏:煤、石油、天然气,再过成百上千年就将消耗殆尽!

从植物中提取石油,是许多国家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

据报道,现在已发现大量可直接生产燃料油的植物,主要属于大戟科,如绿玉树、三角大戟、续随子等。这些石油植物能生产低分子量氢化物,加工后可合成汽油和柴油的代用品,有些植物中的油无需加工,能直接用作燃料油,与柴油相似。

澳大利亚有两种野草叫按叶腾和牛角瓜,用溶解法从其茎叶中提取白色汁液,然后再制取石油。

在菲律宾发现了一种叫“邦伊伦邦”的果树,它每年开花结果3次,每棵树1年可采120~140粒果实,这种果实碰上火种,就会像汽油那样燃烧起来,每个果实可燃烧约15分钟,常常被当地居民用来点灯。科学家们对这种果实进行了化验,发现果内含有16%的纯酒精。这个消息顿时轰动菲律宾和全世界,菲律宾政府立即展开了广泛的扩种和繁殖。生化学家们也在研究这种树木的潜力,准备用此树烧炼出油液代替石油。

美国化学家卡尔文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发现一种树,它分泌的汁液可直接用作汽车燃料油,因此可将它直接注入汽车油箱,车子就可启动了。据估计,1英亩土地如果种上100棵香胶树,可年产石油25桶。这对贫油国来说,真是一个福音,这种树叫香胶树,此树在巴西已有种植场。目前香胶树是大自然中能够直接提供“生物石油”的比较理想的能源植物。

在巴西还有一种名叫“苦配巴”的大树,只要在树干钻孔,即可出油,1昼夜可获20~25公升,每隔40天取1次,此树亦称柴油树。

巴拿马也有一种“蜡烛树”,果实里含60%的油脂,可用此照明。

我国海南岛也有能产“柴油”的油楠树,高度可达30多米,将树伐倒后,油从锯面汩汩流出,每株可收流液10~25公斤,最多可产50公斤以上,这种油与柴油相似。

美国加州大学已成功地栽培了“石油树”,此树切割后流出的乳液,经脱水后可制成原油,再炼制加工可得汽油,此树已在美国3个州栽培,每英亩年产10桶油。

能源植物的发现,为人类寻找新的财源,又开辟了一条新路,目前科学家正在为寻找在质量上、数量上以及“生产速度”上足以代替珍贵的煤、石油、天然气的能源植物而孜孜以求不懈努力。

❼ 石油可以种出来吗

你听说过吗,世界上有一种柴油树,人们能直接利用它流出的油来发动汽车。有的稍加简单加工提炼之后,就可以作为燃料油。这些树称作石油植物,它的种植和利用,可以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的能源。

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有桉叶藤和牛角瓜两种生长速度很快的野草,每周可长30厘米。如果人工栽倍,每年能收割几次。据估计,每公顷野草每年能生产65桶石油,在13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种植这些野草,每年能生产20万桶石油。

美国科学家从一种叫“黄鼠草”的杂草中提炼了石油,每公顷野生黄鼠草可提炼出1000升石油;人工培植的杂交黄鼠草,每公顷可出石油6000升。

在巴西的高原热带丛林中,有700种藤本植物,都能分泌白色的乳汁。这些乳汁通过加工,可以分离出有多种用途的液体燃料,如柴油和高级航空汽油。

从植物中获得石油,既经济又省事,且在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及其他有毒成分,所以对大气污染极其轻微。如能大面积栽培这些石油植物,那么人们就可以从这些“活石油井”中源源不断地获得能源了。

❽ 什么是石油植物

石油植物是指那些可以直接生产工业用燃料油,或经发酵加工可生产燃料油的植物的总称;现已发现的大量可直接生产燃料油的植物,主要分布在大戟科,如绿玉树、三角戟、续随子等。这些“石油植物”能生产低分子氢化合物,加工后可合成汽油或柴油的代用品。
石油植物的发展,为人类战胜能源危机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因为如此,目前“石油农业”已在全球悄然兴起。
拓展资料
黄鼠草(学名:Ixeridium chinense (Thunb.) Tzvel.)是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又名苦荬、苦马菜。1-2年生草本植物。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47厘米。根垂直直伸,通常不分枝。根状茎极短缩。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基部直径1-3毫米,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基生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线形或舌形,包括叶柄长2.5-1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或向上渐窄,基部渐狭成有翼的短或长柄,全缘,不分裂亦无锯齿或边缘有尖齿或凹齿,或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侧裂片2-7对,长三角形、线状三角形或线形,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侧裂片渐小,向基部的侧裂片常为锯齿状,有时为半圆形。茎生叶2-4枚,极少1枚或无茎叶,长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不裂,边缘全缘,顶端渐狭,基部扩大,耳状抱茎或至少基部茎生叶的基部有明显的耳状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
主要价值:苦菜每百克嫩叶含水分91克,蛋白质1.8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120毫克,磷52毫克,胡萝卜素1.79毫克,维生素B20.18毫克,维生素C12毫克等。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用于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疗肿等。《滇南本草》载“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请积,利水便。”《本草纲目》载“治血淋痔疹”。脾胃虚寒者忌食
败酱一名苦菜,浙江地方名四季菜,东北称野芹。属败酱科植物。有黄花、白花两种。根作败酱气。李时珍说:"南人采嫩者,曝蒸作菜食"。黄花者味较苦,均入药,功效相似。性味寒、苦、平,无毒。成分黄花败酱含挥发油,三菇皂甙、糖类。白花败酱根及根状茎含皂甙,败酱甙,毛罗尼甙及番木鳖甙。药理据试验,黄花败酱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作用。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据浙江民间经验称:黄花败酱功效不及白花败酱)。[阑尾炎,妇女盆腔炎,多发性脓肿]败酱全草6一24克,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2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❾ 什么植物被称为石油植物

早在1977年,美国科学家就已经发现,某些绿色植物能把太阳能迅速地转变成烃类,而烃类是石油的主要成分。就在那一年,美国科学家果然从一种叫“霍霍巴”的野生常绿灌木植物的乳叶中首次成功地提取出了一种宛如汽油的液体燃料。经试用表明,它完全可以作为石油的代用品。说来凑巧,在巴西也发现了一棵稀奇古怪的树,高30多米,树龄有100多岁了。只要在树干上挖上一个洞,一个小时内就能流出5~10升“柴油”;半年后又可进行第二次“开采”,每公顷可产“油”50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柴油”勿需加工提炼,就能直接在柴油汽车上使用。实际上这种特殊的石油树叫三叶橡胶树,在其胶浆中有1/3是石油烃,而烃类的热值每公斤竟有10500千卡。在马来西亚橡胶园中,也有这种三叶橡胶树,从其切口中流出的胶浆去掉水分后,最终物质就是一种油液。另外,在80年代初,美国一位植物科学家从藤本植物和灌木的树汁中提取“汽油”,也获得成功。科学家们裁种了大片美洲香槐,这种植物的白色汁液中含有油质,在它的其他部位也含有油质。为了获取大量石油,他们就先把整株美洲香槐研碎,然后用一种有机溶剂提纯。这些科学家认为,美洲香槐将是一种潜在的石油来源。在澳大利亚也发现了阔叶棉木,其枝、叶都可提炼油类,是目前世界上产油率最高的植物。

据调查,全球已发现有上千种可生产“绿色石油”的植物。加拿大正实验两年轮伐的杨树能源林,美国能源部建立了5个由三角叶杨、桤木、黑槐、糖槭树、桉树、牧豆等组成的能源试验林场,菲律宾种植了1.2万公顷银合欢,瑞士也制订了种植10万公顷“能源林”计划,可解决每年石油需求量的50%。

据专家推测,全球绿色植物贮存的总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标准煤,其中有90%贮存于森林中。

在自然界生长的这类植物,能够生出“石油”,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这种“石油”实际上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它的汁液含有的分子量在1000~5000之间,与矿物石油性质相近,科学家们把这类能产低分子量的植物美誉为“石油类”植物。近几年还发现了一年生的“千金子”以及“绿玉树”,它们也都含有类似的烃类混合物的油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位化学家卡尔文根据这些植物的特性,1978年专门研究了几种富含碳氢类化合物的大戟科属“石油植物”,在加利福尼亚州种植。这些“石油植物”的茎杆内含有一种碳氢化合物的白色乳状液,割开它们的表皮,白色乳状液就会流出来,经提炼,每公顷竟能生产14~16立方米的“石油”。这种植物耐旱性强,成活率高,在贫瘠的干旱地区也能生长。而且,这些“石油”在燃料时,不会产生一氧化碳和氧化硫等有害成分,因此,不会污染环境,确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的植物燃料。人们把这类植物称为“石油草”。由于卡尔文培育出的“石油草”为人类开辟了一个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的新天地,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