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为什么捐协和
扩展阅读
物业费计入费用什么明细 2025-07-29 19:53:03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为什么捐协和

发布时间: 2023-01-18 16:07:56

A. 洛克菲勒故事(超详细)

人物经历:

洛克菲勒出身贫穷,在家中六个孩子排行第二。父亲是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very Rockefeller)(1810年11月13日-1906年5月11日).母亲是Eliza Davison(1813年9月12日-1889年3月28日)。他父亲是卖假药的江湖郎中,又犯重婚罪,不是个正直的人,故洛克菲勒一生都与他保持着一段距离,但父亲精打细算的商业头脑也对年幼的洛克菲勒留下正面影响。

然而完全相反的,其母却是个虔诚的浸信会教徒,生活自律,并从小对他灌输节俭,勤奋等观念。儿时同辈形容他是个"口齿清晰,讲究方法,谨慎小心"的孩子。

1853年他的家庭搬到了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Cleveland)。1855年9月,16岁的洛克菲勒在经过六个礼拜的求职后,终于在Hewitt & Tuttle公司开始了第一分工作:簿记员。此时他的月薪是17美元。领到第一分薪水的他向自己承诺:未来毕生都要捐出十分之一的财产于慈善事业。

3年后的1858年,19岁的他已离职与克拉克(Maurice B. Clark)合伙开始独立经营农产品转售的生意。

1859年,宾州开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无数人们疯狂涌进西北,数以千计的油井被胡乱开挖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邻近的克利夫兰。看到这情况的洛克菲勒判断“原油价格必将大跌,真正能赚到钱的是炼油,而非钻油。”

历史证明了他的想法。数年内,原油暴跌,炼油速度远不及钻油速度,许多钻油商必须贱价抛售原油以避免破产。1863年,和克拉克两人终于行动,成立Clark& Rockefeller转向石油提炼投资,并揽入了另一位合伙人,化学家安德鲁斯(Samuel Andrews)。

1865年,洛克菲勒和老合伙克拉克在经营方针上出现了严重纠纷。其结果,洛克菲勒大量借债筹措现金,在拍卖会上以72,500美金(这对当时的他是一笔极大的巨款)成功将克拉克股权全数买下,而公司名亦改为Rockefeller & Andrews,克拉克从此离开标准石油。该拍卖常被后世史家视为洛克菲勒乃至整个石油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战。

1864年,洛克菲勒与Laura Spelman Rockefeller结婚,两人是之前在商业学校的班上认识的。他从此再也没有第二段爱情关系。他们生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唯一的儿子也将在日后继承他的大部分事业。

1866年,揽入自己弟弟William Rockefeller为生意伙伴。1867年,揽入Henry M. Flagler为另一合伙人,以Rockefeller,Andrews,Flagler三人为核心的炼油公司Rockefeller,Andrews & Flagler于是诞生,这即是日后标准石油的前身。

此后两三年间,洛克菲勒选择高风险的极端方法,大量举债增资,大量转投资,大量开发副产品,结果是成功的。于1868年,Rockefeller,Andrews & Flagler公司已在克利夫兰拥有两块炼油区,并在纽约设有一交易据点,并已是世界上最大炼油商。

1870年与人合办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至1880年几乎垄断整个石油业,并形成美国第一个大托拉斯。

1892年法院裁定美孚石油托拉斯为非法垄断企业,他被迫将财产转到各分公司名下,但仍由原董事会集中经营。

1899年又将分公司联合成立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生前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曾捐款建立芝加哥大学及一些慈善机构。

1896年,57岁的洛克菲勒退休了。洛克菲勒退休后,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放到了发展慈善事业上。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他每年的捐献都超过100万美元。1913年,他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专门负责捐款工作。他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之多。

后代沿袭他的做法,到1950年,共捐赠25亿美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培养了3个国务卿、12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和众多的科学家。被称为"亚洲第一流的医学院"的中国北京协和医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款修建的。

洛克菲勒退休后又活了41年。1937年5月23日,98岁的洛克菲勒在他位于奥尔蒙德海滩的别墅里去世了。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国10大超级富豪之一,也是当今美国最负盛名的家族之一。他的孙子纳尔逊·洛克菲勒曾当上了美国副总统,而他的另一个孙子大卫·洛克菲勒,则是赫赫有名的大银行家。

(1)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为什么捐协和扩展阅读

洛克菲勒的名言:

  1. 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

  2. 让每一个念头都服从于利益动机。

  3. 一个人不是在计划成功,就是在计划失败。

  4.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5. 我的信念是抢在别人之前达到目的。

  6. 智慧之书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7. 借口是制造失败的根源。

  8. 永远不能让自己的个人偏见妨碍自己的成功。

  9. 往上爬的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

  10. 即使输了,唯一该去做的就是光明磊落的去输。

B. 他是掌控美国命脉的富豪,为何不断资助中国

正如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承六代,现如今仍是美国首屈一指的财团之一。一个企业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的创始人;一个家族能传承多久,则在第一代创始人时期便决定了。 他资助了国内许多机构,但最为知名的,便是在1921年,在他与其后代的资助下,我们得以建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 这直接帮助我们奠定了如今的医学体系,并且他还资助了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对我国的人才建设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现在很多的资本家,一直在做慈善,但洛克菲勒这种老牌资本家,深知压榨最终必然会导致自己的覆灭,因此即使是压榨,也透着一股深深的人情味,即使是赚取了全世界的财富,也会尽可能的“洗白”自己。洛克菲勒除了资本家的名号外,同时还是一名慈善家,而与许多美国的慈善家只捐助本国不同的是,洛克菲勒对我们国内的教育、医疗建设起到很大作用。


洛克菲勒,一直在为孩子铺设道路,并希望他们可以走的更远,洛克菲勒家族便是一代一代,在前任铺设的道路上,得以不断传承、不断超越。

C. 曾注资北京协和医院的,顶级豪门洛克菲勒家族,为什么没钱了

詹·拉·洛威尔曾经说:“财富可以成为一件宝物,因为它意味着权力,意味着安逸,意味着自由。”

在众人的眼中,财富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人们皆对其趋之若鹜。然而财富意味着一切吗?当积累的毕生财富消耗殆尽,人们又该如何自处?家财万贯却空洞的人生,贫穷却充满意义的人生,人们又该做何选择呢?

2019年在北京的慈善家联盟论坛上,戴维洛克菲勒先生的长女说:“财富继承了好几代人,我们家族的钱已经所剩不多了。”她口中的家族正是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家族,此言一出,舆论哗然。盛极一时的洛克菲勒家族经历了怎样的绝望?

家族传奇

在世界富豪榜的排名中,人们总能够看到洛克菲勒家族的身影。自走进商业领域开始,洛克菲勒家族已经在几代人的经营下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存在。

真正的富人究竟是怎样的呢?万贯家财?挥金如土?表面的财富永远只是人们虚张声势的表现,真正的富人不仅仅只是行为上的富人,更是思想上的富人。唯有让钱财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人们才可以称得上富人二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D. 石油大亨的金钱概念名人故事

石油大亨的金钱概念名人故事

他用一生的时间才找回曾经丢失的世界,那里有用金钱买不到的平静、快乐、健康和长寿,以及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人们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个着名的慈善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薄薄的一层银子蒙住了双眼。

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创业初期勤劳肯干,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可当他富甲一方后,便变得贪婪冷酷,宾夕法尼亚洲油田地带的居民深受其害,对他恨之入骨。有的居民做成他的木偶像,然后将那木偶像模拟处以绞刑,以解心头之恨。无数充满憎恨和诅咒的威胁信被送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不齿他的.行径,而将儿子的坟墓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园中迁出,说:“在洛克菲勒支配的土地内,我的儿子无法安眠!”洛克菲勒的前半生就在众叛亲离中度过。洛克菲勒53岁时,疾病缠身,人瘦得像木乃伊。

医生们向他宣告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一个。这时他才开始领悟到,是贪婪的恶魔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生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去剧院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

他开始过一种与世无争的平淡生活。后来,洛克菲勒开始考虑如何把巨额财产捐给别人。起初人们并不接受,说那是肮脏的金钱。可是通过他的努力,人们慢慢地相信了他的诚意。密歇根湖畔一家学校因资不抵债行将倒闭,他马上捐出数百万美元,从而促成了如今的芝加哥大学的诞生;北京着名的协和医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而建成的;1932年中国发生了霍乱,幸亏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才有足够的疫苗预防而不致成灾;此外,洛克菲勒还创办了不少福利事业,帮助黑人。从这以后,人们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看他。

洛克菲勒的前半生为金钱迷失了方向,后半生千金散尽,才重返生命的正道。他一生至少赚进了十亿美元,捐出的就有七亿五千万。他用一生的时间才找回曾经丢失的世界,那里有用金钱买不到的平静、快乐、健康和长寿,以及别人的尊敬和爱戴。做到这些,享年98岁的洛克菲勒无憾了。

我们无须像洛克菲勒走一生的弯路去寻找生命的真谛,我们只要不远离生活中的真善美,不被金钱所奴役,那么世界就属于我们。而那颗不被铜臭玷污的心,就会如天上的明月晶莹剔透,与美丽的世界交相辉映。

;

E.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一生告诉我们:既要努力赚钱,也要兼济天下

电影《哪咤之魔童降世》中有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人不也一样吗?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都由自己创造,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一生,就是这句话生动的诠释。

01 起点不决定成败

约翰·洛克菲勒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贫穷的小镇,父亲是卖假药的江郎湖中,母亲是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

洛克菲勒自幼家境贫寒,周围的环境极其恶劣,毒品、斗殴和酗酒充斥着他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听天由命,他与其他喜欢疯跑、逃学的孩子不同,少年老成,小小年纪已经懂得为家里分担生活的负担,想法设法赚钱。

洛克菲勒在读小学的时候,家里非常拮据,连吃饱都成问题,更别提买玩具。

但约翰·洛克菲勒并没有自哀自怨,怨天尤人,而是想方设法制造玩具。

有一天看见一辆被人丢弃的玩具车,他耐心地把玩具车修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0.5美分的费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在一周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

高中毕业的约翰·洛克菲勒,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做薄记员,并且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成为了一名主任薄记员,工资翻了好几倍。

或许,很多人就会止步于此,慢慢等待高升,安安稳稳地拿着可观的薪水过完这一生。

然而,洛克菲勒是个不满足于现状,有着强大野心之人。

过了三年后,约翰·洛克菲勒与克拉克合伙经营农产品转售的生意,这是洛克菲勒的第一次创业。

后来,他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机洞察力,开始涉及石油产业,他创建了资本额100万美元的标准石油公司。

随后垄断美国百分之九十的炼油业,被人尊称“石油大王”,成为世界首个亿万富翁。

就像《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书中写道:“起点对结果有影响,但一定不起决定性作用。

能力、性格、经验、运气、抱负、态度和野心等,都会对你的人生和事业可能企及的高度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可以选择如何过自己的人生,过去并不等于未来,起点并不能决定你的终点。

我们每个人只要不甘于命运的摆布,也能把拿到的一手烂牌,打成好牌。

02 方法永远比困难多

约翰·洛克菲勒由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变成一位世界赫赫有名的首富,其中遇到的困难和艰辛,也是许多人无法想象的。

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危机和挑战,约翰·洛克菲勒从不轻言放弃,总是寻找解决的办法。

有一次,有一批来自日本的丝绸布料,经过太平洋时,被风雨淋湿了,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废布。

卖又卖不出去,就地倒掉,根据美国严格的环保法律,使得倒掉的垃圾处理费用还要高于这船货物的价值。

这件事被在酒馆喝酒的洛克菲勒听到了,他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对他们说:“我可以免费帮你们处理掉这批布料。”

那群人听了很高兴,于是将这批“废料”送给了洛克菲勒。

第二天,洛克菲勒叫人将这批被沾染的布料制成迷彩服装、领带和帽子。

于是乎,原本已经没用的布料的价值瞬间翻了好几倍,洛克菲勒几乎白捡了10万美元。

就像他说“:我从不依赖于天赐的运气,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

方法总比困难多,遇到问题时,不要唉声叹气,要积极对待,总会找到办法。

当年洛克菲勒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后,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那就是铁路公司要求提高运输利润,导致石油运输的成本大大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约翰·洛克菲勒并不屈服铁路公司的摆布,苦思冥想想出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用管道运输石油。

之后,美国第一次出现经济大萧条,有近三分之一的铁路公司破产,许多行业也全线崩溃,盘股票交易所也不得不停业十天。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洛克菲勒,在这场大萧条中,他反而吞并了更多石油公司和铁路公司,帝国的大厦越发牢固。

就如俞敏洪所说:“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突破、突破再突破。挡住我们前进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再遇到困难时,请不要泄气,也不要轻言放弃,再咬咬牙关,说不定突破口就会在不远处。

03 勤俭节约,是发家致富的法宝

家境的贫寒,让约翰·洛克菲勒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从来不乱花一分钱。

当别的小伙伴,把得来的零花钱用于买玩具,买零食,他却一分一分地存下来。

长大后,约翰·洛克菲勒尽管后来成为了千亿富翁,他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惯。

有一天,他陪朋友到一家餐厅去吃饭,看到一个年轻的乞丐拉着小提琴,朝行人乞讨。

洛克菲勒被那些美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就心生怜悯,打算掏给那乞丐一张纸币。

可一不小心,他将一美元的硬币带了出来,那个硬币就很快滚落到乞丐身后的排水沟里。

洛克菲勒走过去,不顾脏臭,俯身将那个硬币捡起来,然后仔细擦去上面的泥污,再小心地放进口袋里。

那个乞丐诧异地问:“先生,如果我像你那么有钱的话,根本不会去在乎那一元钱的。”

洛克菲勒若有所思地说:“也许,这就是你至今仍在乞讨的原因吧。”

⼀枚⼀元硬币,看起来微不⾜道,也许许多人也不会把它放在心里,更不会当回事。

然而,你对待一枚硬币的态度,就反映了你对待金钱的态度,你越是珍惜钱财,越能积累财富,反之,你也存不下钱。

约翰·洛克菲勒不仅要求自己勤俭节约,对子女更是如此。

约翰·洛克菲勒有4个孩子,3个女儿,1个儿子,在4个孩子长大成人之前,他们从没去过父亲的办公室和炼油厂,他们也不知道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富人。

他的小儿子,也是后来家族的唯一继承人小约翰,在8岁之前基本上都没有穿过新衣服,穿的都是姐姐们穿剩下的裙子。

在孩子童年时代,洛克菲洛给4个孩子只买了1辆自行车,同时让孩子们通过家务劳动来获取钱,让几个孩子意识到钱来之不易。

洛克菲勒曾对儿子约翰说:“在你和你的姐姐们年幼的时候,我就不会刻意告诉你们我是个有钱人,而是帮助你们树立节俭、个人奋斗的价值观。”

在他的影响下,洛克菲勒家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诅咒,至今已经延续了150多年的辉煌历史。

有句话说得好:“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源。”

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发家致富之宝,值得每个人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

04  达则兼济天下

约翰·洛克菲勒不仅仅是世界闻名的资本家,更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慈善家。

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约翰·洛克菲勒每年的捐款都超过100万美元。

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也是他投资建立的,他赞助的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是全球性的,中国也受益良多。

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洛克菲勒慈善王国最大的海外项目,如今成为清华大学的医学部,这所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医学人才。

他建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主导了遍及六大洲62个国家的钩虫病,疟疾,伤寒的防治工作。

洛克菲勒基金会甚至还是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的资助人,而这个人可是在小儿麻痹、流行性脑膜炎、梅毒和黄热病的研究上都取得过突破性的成果。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约翰·洛克菲勒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也尽自己的力量为世界做出了不俗的贡献,努力回报社会。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或许也正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一直延续祖辈父辈做慈善事业的习惯,整个家族并没有走向衰败,反而越来越发展壮大。

今日的纽约街头,随处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家族的辉煌:摩根大通银行、联合国总部大楼、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学。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只管善良,上天一定会给你想不到的惊喜。

05

《了凡四训》里说:“命自我立,福自我求。”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也没人替你坚强,你想要的,都得自己去努力,自己去争取。

人这一生,自己就是最大的靠山,依靠自己,是唯一的出路。

愿我们能像约翰·洛克菲勒一样,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有能力的时候,也发光发热,为美丽的世界做贡献。

F. 当年打破富豪榜长寿纪录,换6颗心脏的美国石油大亨,他结局如何

换6颗心脏只为续命!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觉得很恐怖,毕竟长寿续命这个观念,在道家观念看来,是有伤天合地,因为续命长寿这个事情,谁不喜欢?谁不想活得久一点?且不说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结语但人是铁吗?不是,戴维.洛克菲勒年轻时候累坏了身体,到了中晚年的时候,就只能依靠“心脏移植手术”获得时间,也就是续命。

不多,也就换了6颗,让戴维.洛克菲勒成为了富豪榜上最长寿的一位,这个记录,至今还没有人打破,毕竟百岁老人,也算是罕见了。

G. 洛克菲勒的慈善心行

洛克菲勒的人生目的是:“尽力地赚钱,尽力地存钱,尽力地捐钱。”他终身不烟不酒,一生勤俭自持,晚年将大部分财产捐出资助慈善事业,开美国富豪行善之先河。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洛克菲勒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偶像。

1910年,黑龙江瘟疫流行,而当时中国医疗及防疫等各方面条件都很落后,没能有效控制疫情,半年内6万多人染疫身亡。洛克菲勒闻讯赶来,决定在中国建一座现代化医院。

经多次考察研究,最后出手在北京买下豫王府改建医院。这座医院改造耗时10年,相继投入4800万美元,成为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医院,最终无偿地捐献给中国,就是后来的北京协和医院。

慈善无国界,洛克菲勒资助医学研究,成立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赞助青霉素、梅毒病原体等科学研究。他对黑人族群也特别关照,斥巨资提升黑人教育,为慈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839年,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16岁时,因不负责任的父亲而辍学,由此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18岁,洛克菲勒即开始自己当老板,从事农产品贸易。

几年后,他发现了石油开采的炼油技术最赚钱,于是合伙建立了一个炼油厂,并获得丰厚的收益。40岁时,洛克菲勒与其他5人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能力的90%。至1910年,洛克菲勒的财富已达10亿美元。

洛克菲勒曾说:“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这种人生的自信,是洛克菲勒成功的基石。同时,品行上的过人之处,也是他性格的使然。

有一回,洛克菲勒完成了7天的徒步旅行后,一身泥土的来到吵闹脏乱的小火车站,准备返回纽约总部。检票时,一个胖女人喊他:嗨!老头,你帮我提个行李箱,我给你小费。

洛克菲勒看她带着孩子,又带了几件行李,于是便走上前拎起箱子,和胖女人一起上了火车。原来,洛克菲勒被当成是出力气活的工人,但他并没有做任何解释。

胖女人感激的对洛克菲勒说:幸好有你帮忙,不然的话,恐怕要误了火车。说着掏出一美元递给了洛克菲勒,他微笑地收起了小费。

正在这时,列车长来到洛克菲勒的座位前站住,恭敬地对他说:洛克菲勒先生您好,欢迎您乘坐本次列车,请问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胖女人听得一脸震惊的样子,眼前帮她提行李的人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于是她赶忙道歉。洛克菲勒却感谢地说:太太,是你给了我一次机会,这一美元的小费,我收下了。

这就是洛克菲勒的品行,用中国的老话说叫做: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谦逊低调,不虚荣、不势力。在他的眼里,从不把自己当做是大亨。

4/16/2021年早上写于夏威夷檀香山Wai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