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新西兰的石油是怎么来的
扩展阅读
京油果什么价格 2025-08-03 04:39:23
1个烧麦的成本是多少 2025-08-03 04:23:32
自己在哪里找产品货源 2025-08-03 04:21:04

新西兰的石油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 2023-01-14 01:28:52

1. 急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物柴油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生物柴油工业公司位于纽卡斯尔市以北四十公里处的一个名为鲁瑟福特的城镇,目前这家工厂每星期可以生产五万公升的生物柴油,从餐馆和其它油脂食品点收集食用油脂及菜籽油作为原料,使用过的植物油脂在反应槽和离心器内用甲醛和催化剂将它转化成生物柴油,在反应槽里经甲醛和催化剂处理之后,油脂就分离成两种不同的东西,上面一层比较清澈,而下面一层色泽较深。这种清澈的就是初步阶段的生物柴油,而颜色深一点的就是甘油。

新西兰利用肉联厂的副产品油脂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新西兰将加快发展从木质生产合成柴油
英国石油公司BP在澳大利亚昆士兰(Queensland)的Bulwer(布尔维尔)炼厂将实现每年生产1.1亿升的生物柴油,并于2007年投入市场。BP将采用动物脂肪作为炼制生物柴油的生物质原料。澳大利亚Colyer Fehr油脂私营有限公司供应动物脂肪以确保生物能源原料的供给。
澳洲生物柴油产业的策略分析
澳大利亚Mission生物燃料公司的子公司Mission生物技术公司将利用粗椰子油(CPO)为原材料,在马来西亚Pahang的关丹港建设一座生物柴油和甘油提纯炼油厂。这种原料与欧洲生产商相比,具有低成本
钱伯章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年 第5期

2. 世界海洋石油发展历程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数米深的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序幕。

1920年,委内瑞拉在马拉开波湖利用木制平台钻井,发现了一个大油田。

1922年,苏联在里海巴库油田附近用栈桥进行海上钻探成功。

1936年,美国在墨西哥湾的海上开始钻第一口深井,1938年建成世界上最早的海洋油田。

1947年,美国在墨西哥湾发现第一个近海油田,标志现代海洋石油开始。

1951年,沙特阿拉伯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

1964年,英国开发北海油田。

1967年,我国渤海海1井发现工业油流。

20世纪70年代,尼日尔爾利亚开发西非海上油气。

20世纪80年代,巴西加大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到90年代为其油气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南中国海域成为开发的热点,北极地区得到更多重视。

几十年来,5000多亿桶的海洋石油发现可大致分为以下3个勘探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0—1972年。在此期间,美国墨西哥湾于1947年获得第一个近海石油发现,在波斯湾发现了第一批超大型油田,在西非获得第一个海上发现,后期在北海获巨大石油发现。另有两个重大发现分别在澳大利亚和中国。该阶段总共发现石油1980亿桶,年均发现83亿桶,发现规模平均7.7亿桶。

第二阶段为1973—1990年。在此期间,北海、墨西哥、里海、俄罗斯的北极地区都有重大发现,美国墨西哥湾和巴西先后于1983年和1984年发现了本区的第一个深水大油田。另外,印度和加拿大在近海各获得一个重要发现,西非、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湾浅区继续有所发现。在该阶段,石油发现总计达1710亿桶,年均95亿桶,平均规模为1.35亿桶。

第三阶段为1991年至今。在此期间,巴西、安哥拉、尼日尔爾利亚、美国墨西哥湾4个主要地区找到深水重大发现,不过在北海、里海、中国也有几个重大发现,澳大利亚、西非浅水区、波斯湾的发现规模较小。在此阶段,石油发现总计1210亿桶,年均发现80亿桶,发现平均规模1.16亿桶。其中,深水和超深水发现440亿桶,年均30亿桶。

海洋油气的开发与海洋钻井是分不开的,海洋钻井的大致历程如下:

189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Summer 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木架平台,钻出第一口井。

1897年,美国人H.L.Williams建造了与海岸连接的栈桥,可打多口井。

1911年,世界上第一座固定平台钻井装置矗立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Caddo湖上。1925年,苏联在里海建造的人工岛上进行石油钻井。

1932年,美国得克萨斯公司造了一条钻井驳船,到路易斯安那州Plaquemines地区Garden岛湾打井,这是人类第一次浮船钻井。

1933年,美国利用驳船在路易斯安那州Pelto湖打了“10号井”,进尺5700英尺,成为首座坐底式钻井平台。

1937年,由木桩插入水深4.3米泥底的、距海平面高4.6米的钻井采油平台,首次在墨西哥湾的海上平台钻井,获得日产85.9立方米的海底石油。

1947年,John Hayward设计了一条“布勒道20号”平台,标志着现代海上钻井业的诞生。

1954年,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迪龙一号”问世,带动了固定式平台的发展。

1956年,美国雪佛龙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近海完成了世界上首次海洋采油井最深的采油纪录,采油井深达4036米。

1962年,壳牌石油公司用世界上第一艘“碧水一号”半潜式钻井成功,有了向深海发展的工具。

1967年,我国渤海海1井发现工业油流。1968年,一条设计完善的“格洛玛挑战者号”动力定位船开始在深海进行科学考察。1971年,美国Hunt石油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近海开创了采油井深度为6248米的海上深井的采油纪录。

1979年,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工作水深接近1500米。

1983年,由欧洲经济共同体财政支持建造的第一座张力腿平台(TLP)于1984年在北海Hutton油田安装投产。

1989年,在美国墨西哥湾587米水深TLP平台投入使用。

1998年,中国东海平湖油气田向上海供气,结束了中国东海不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历史。

2001年,海洋采油井最深纪录达7088米。2001年,墨西哥湾钻井水深达2964米。2002年,雪佛龙公司钻井垂深达9210米。2003年,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工作水深突破3000米。

2004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在园丁湾水深1425米投产采油。

图2-8世界主要海洋油田数目的分布

如图2-8所示,目前,在世界海洋中已找到了581处油田。其中,欧洲和地中海25个,北海110个,意大利、北亚得里亚海20个,黑海和里海17个,南美洲43个,非洲近海27个,西非近海85个,波斯湾60个,印度次大陆沿岸海域2个,远东近海23个,印度和马来西亚近海15个,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近海3个,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12个,南部吉普斯兰德海盆19个,北海近海44个,美国墨西哥湾16个。

3. 新西兰是怎么产生的

新西兰乃世上最年轻的移民国家之一。波里尼西亚移民约在西元 500年至 1300年间抵达,成为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

首批已知到此的欧洲人是奉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命而来的荷兰人亚伯·塔斯曼(Abel Janszoon Tasman)所带领的船队,在 1642年抵达“南北岛”西岸。当时他们不知两岛是分开的,故整体命名为 Staaten Landt(州地)。其后再依照他们在现今印尼巴塔维亚的基地名称改为 Nieuw Zeeland。该基地原先命名是依照荷兰本土的西兰省。

1769年,库克船长(James Cook)开始仔细研究新西兰,先后三次到访南太平洋和新西兰,并为新西兰绘制地图。其最初的地图,把斯图尔特岛当作一个半岛,把班克斯半岛当做一个岛屿。库克的地图致使欧洲捕鲸船扩增在此地海域的活动,新西兰最终成为欧洲的殖民地。

《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于 1840年签订后,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但该条约有英文与毛利文二版本,英国皇室代表签了英文版,毛利人签了毛利文版。毛利文版承诺给毛利人“tino rangatiratanga”,这词在毛利文意为“自治”,英文版却翻译成“首领位置”,双方对文意及解读不同。这词和其他一些问题至今仍为新西兰政府与毛利人间的芥蒂。比如《海床和前滩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1907年,新西兰决定加入英国成为自治领地,而非加入澳大利亚联邦。1947年,新西兰独立。

4. 新西兰的资源丰富吗

‍‍

新西兰,是世界上风景秀丽的国家。诱人的自然风景赋予新西兰“旅游 胜地”之称。1995年来新游客人数达140. 88万人次,其中来自亚洲的游客 迅速增长,占总人数的32%。澳大利亚仍为第一大游客来源,其次为日本和 韩国。新西兰是世界上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国家之一。从冰雪覆盖的山峦、宽阔 的滑冰场、壮观的峡湾和冰川到宜人的温泉、美丽的亚热带海滩、神秘亚热 带雨林、奇妙的火山,无一不使国内外许多旅游者向往。由于新西兰人口不 多,密度不大,因此,绝大多数风景区至今仍然未遭破坏,保留着天然特色。 虽然为了农业生产,许多灌木和土生林木曾一度被砍伐,但森林面积仍占全 国总面积的1/4。在现有森林面积中,公园和风景保护区就有2. 4万平方千米。

中部以罗托鲁阿市那昼夜不息、高达数丈的热喷泉和沸腾的泥浆池而闻名遐迩,热泉资源丰富。南起鲁阿佩胡火山,经陶波湖北达普伦提湾的白岛,长约240公里,宽约48公里,是世界三大地热区之一。全国有温泉64处,为大洋洲温泉最多的国家。新西兰山地很多,有雪峰、冰川,也有火山喷泉,山间层峦叠翠,海湾绿水碧波。在新西兰,无论登山滑雪、狩猎垂钓,或扬帆嬉水,对游客都具 有很大的吸引力。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单一外汇收入最大的一个来源。

旅游业已成为新西兰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为了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新西兰许多城市和大多数旅游景点都修建了现代化的旅馆。各种交通工具:小飞机、旅游车、小汽车可以把游客带到任何一个风景胜地。新西兰的旅游胜地有罗托鲁瓦、怀拉基、怀托莫莫溶洞、库克山、昆斯敦、米乐福桑德峡湾、西海岸天然森林等。新西兰海岸线漫长,有许多理想的海滩,夏季是游泳、冲浪、划船和沐日光浴的好地方;冬季南岛南阿尔卑斯山上的10个商业性滑雪场地则独具魅力和情趣。南岛还有着名的库克山国家公园和峡湾国家公园等。在南岛中部的赫米塔奇可以欣赏到新西兰最高的山、海拔3770多米的库克山瑰丽的景色:侧面黝黑,峰峦重叠,高坡上是斑斑积雪。萨瑟兰瀑布从580余米高处倾泻而下。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

‍‍

5. 新西兰石油开采难度大吗

新西兰石油开采难度大。
据新西兰经济发展部的数据显示,塔拉纳基盆地当前有16个油气田处于开采中,2010年生产1930万桶原油和0.157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大油田以来,天然气供应基本达到了自给自足。但新西兰政府不满足于此,近年来一直在考虑出口天然气创造外汇。

6. 石油是如何生成的

石油
成因学说目前还有很多争议,但最为大家认可的海相成油学说。生成的地点是
三角洲
等有大量泥沙沉积且
地壳
稳定沉降的地域,成油气候条件是温暖潮湿。在这种情况下,
海水
或湖水中的浮游生物包括
藻类
和其它简单
浮游动物
,它们死亡后沉积到海底部,加上
水底生物
的有机残骸,被河流等带来的泥沙覆盖,如此层层沉积,形成富含
有机质

沉积层
。然后沉积层逐渐随地壳沉降下沉,到一定深度后,随着地层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在缺氧的环境下,有机质开始分解,经过一系列复杂的
化学反应
,最终形成石油。其中1500~3500米深度是成油的主要区域。

7. 新西兰有哪些能源

新西兰由南北两岛组成,四面环海。其特有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它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国家,有丰富的水力资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高品质的地热资源和天然气(石油和煤炭土要依靠进口)。在能源供应构成中,丰水季节,水电占63%,天然气占22%,地热能占7%,煤炭占4%,其他能源占3%;最为严重枯水季节,水电供应将下降15%,该部分的能源短缺将主要由地热能来补充。新西兰终端能源消费构成中,交通运输是能源最大消费用户。根据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预测,到2025年,若新西兰GDP以2. 5%的年均速度增长,则能源需求将年均增长0.6%。其中交通消费年均增长1. 3 %,工业和商业能源消费不仅不增加,还将年均下降0. 1%。
近些年来,随着新西兰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量逐步增长。从1974年的393PJ增加到2003年的748. 3PJ。其中,煤的产量虽然2003年达到了历史最高位的69. 3PJ,但总体而言比较稳定;国内石油供应20世纪80年代末产量相对较大,超过60PJ,近年又逐年下降。进口石油数量越来越大,2003年占新西兰能源总供应量的35%,由于油价高涨,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增加给新西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水能和地热资源是新西兰能源供应的稳定来源,而近些年其他新能源(包括风能、沼气、工业废料和木材)的供应量稳步增长,成为新西兰能源供应的有效补充。
新西兰十分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新西兰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是世界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占能源生产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新西兰80%的地热资源集中在Waikato地区,北岛的Rotorura地区也有丰富的地热能。新西兰建立了7个地热能站,5个在Waikato地区,其中最大的Wairakei地热能站建于1950年,年生产能力140兆瓦。目前,新西兰地热能的利
用率仍然较低,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很大。风力发电是新两兰新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新西兰有8个大的风场,主要集中在北岛的南部地区。近儿年,新西兰开始重视太阳能的利用。新西兰能源部长PeteHodgson先生近期表示,政府将通过立法的形式,要求新建房屋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装置,这一指令为这个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新西兰承担着减排温室气体的责任。但是发达的牛羊畜牧业所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使得新西兰政府不得不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由于目前新西兰的电力价格极为便宜,而目前可再生能源价格较高,加之是纯粹的市场运作体制,政府对新技术应用的干预能力非常薄弱,因此,如何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同时,又要达到"京都议定书"的要求,是摆在新西兰政府与研发机构面前的主要问题。其次,如何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力度以降低应用成本以及制定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投资政策,也是新西兰政府和研究机构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8. 中东地区的石油,是如何被发现的

众所周知,一直有着“世界石油宝库”之称的中东,是全球着名的石油产地。埋藏在这里的石油,以储量丰富、油质好、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等优势,令其他地区的石油产出国难以望其项背。据近年数据统计,全球现已探明蕴藏石油总量中,中东地区占据了全球储量的2/3。

而石油在工业中的重要性更毋庸置疑,正是由于石油在人类生活、工业乃至于军事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石油成为国际纷争的焦点,因为石油爆发的战争比比皆是,因此,毫不意外的,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东石油已经成为牵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敏感地区。

巴林岛

1920年,霍姆斯组织了一支队伍前往波斯湾巴林岛进行石油开采,当时这座海岛的酋长根本不了解石油的用途,相对于石油,它的族人更需要大量的淡水。霍姆斯承诺帮巴林岛酋长打水井,并以石油开采特许权作为交换。霍姆斯成功打出水井以后,感激不尽的酋长便将巴林岛的石油开采权给予霍姆斯。

1927年,手握巴林石油开采权的霍姆斯,又将这座海岛的开采权以5万美元的高价卖给了海湾石油公司,此后,通过这些石油公司,英、美等国的石油公司纷纷进入了中东。不过,虽然早就发现了石油,但是,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中东石油的开采规模一直不大,直到二战结束后,石油在世界军事战略地位上的发现与日俱增,又有前人为中东石油开采铺路,最终让中东石油的开发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