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页岩油储量是多少
中国已探明页岩气储量达到7643亿立方米,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我国的页岩油资源丰富,技术可采资源量43.52亿吨(EIA .Sep 24, 2015),居世界第三位。由于勘查开发工作起步较晚,陆相盆地富有机质页岩粘土含量高,开采难度较大。
因此目前我国页岩油还处于勘查初期,尚未进入工业性开发,还没有应用到工业生产和老百姓生活中。我们比美国开展这个工作要晚,从2010年才开始,比美国大概晚30~40年。
目前开采的页岩油成分相当于轻质的石油,所以运用到生活中是跟石油的作用是一样的,可以作为:燃料、化工原料等。
页岩油是否可以取代石油成为人类新的主要能源:
页岩油可以作为常规石油的补充能源。美国2016年的页岩油产量已经突破了2.0亿吨,占到石油总产量的50%以上,对常规石油形成了有效补充,发挥了替代作用。
但在中国,受制于陆相页岩油资源类型以及相适应的开采技术水平,实现我国页岩油的工业化开采,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能源角度说,页岩油可以对常规石油形成有效的补充,但目前还不会完全取代石油。
以上内容参考:光明网-中国页岩油储量世界第三 未来5-8年将实现工业开发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中国页岩油储量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❷ 全球油页岩油资源
油页岩沉积环境从海相到陆相都有分布,但国外以海相为主。油页岩形成的时代也很广泛,从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到古近纪都有分布(表13-1)。古生代油页岩资源以海相油页岩与碳酸盐岩共生为主,多形成油页岩、磷块岩、燧石岩石组合类型,以分布面积广、厚度大,但含油率较低为特征;中新生代油页岩资源则以湖相沉积与煤共生为主,常与火山碎屑岩伴生,以分布面积小、厚度薄,但含油率较高为特征。
表13-1 国外主要油页岩分布时代及其特征
全球42个国家共有油页岩油地质资源量4540×108t,可采资源量约1500×108t,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刚果、巴西、意大利、摩洛哥等11个国家,其中美国油页岩油资源量最大,占全球油页岩油总资源量的71%(表13-2)。目前仅有美国、中国、意大利、爱沙尼亚4个国家开展过全国范围内的油页岩油资源评价。
表13-2 世界油页岩油资源量前11位国家统计一览表
续表
注:中国油页岩油资源量数据为2005年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中国是一个油页岩资源丰富的国家,油页岩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中、新生界,上古生界油页岩仅分布于准噶尔盆地(表13-3)。新生界以中小断陷型盆地为主,中生界以大型克拉通坳陷型盆地为主,上古生界以前陆型盆地为主。古近-新近系是油页岩最主要的分布层位,平面上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东部自北而南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鲁西地区、鲁东地区、苏浙皖地区和两广地区,中部从晋东南地区、洛阳地区、南阳地区、江汉地区、赣湘粤地区到雷琼地区。白垩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天山、祁连山、秦岭到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侏罗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三叠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和滇西断陷带,上古生界二叠系油页岩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博格达与克拉美丽山前。
表13-3 中国主要油页岩矿床的地质特征一览表
中国0~1000m埋深油页岩地质资源量为7199×108t、可采资源量为2432×108t,油页岩油地质资源量为476×108t、可采资源量为120×108t;主要分布于东部区和中部区,东部油页岩资源量为2520×108t,中部区油页岩资源量为3168×108t,分别占全国油页岩资源的35%和44%。从盆地分布看,中国油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于松辽、鄂尔多斯、伦坡拉、准噶尔、羌塘五大盆地中,占全国油页岩油总资源量的90%(表13-4),其中伦坡拉、羌塘盆地处于西藏高原,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目前基本不具可动用性与经济性。从赋存环境看,中国油页岩资源主要赋存在平原区,其次分布于高原和黄土塬,其中平原区油页岩资源量占全国油页岩资源量的45.2%。从含油率看,全国油页岩含油率主要集中在3.5%~5.0%之间,占全国油页岩总资源量的45.4%;其次分布于5.0%~10%之间,占全国油页岩资源量的37.1%。
表13-4 中国油页岩油资源量前12位含油气盆地一览表
注:统计数据为2005年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❸ 中国页岩油储量是多少
中国页岩油储量为7200亿吨,分布在47个油页岩盆地的80个矿床里,相当于480亿吨页岩油。
2004至2006年,中国进行全国油页岩普查。根据这次普查数据,中国页岩油储量估计为7200亿吨,分布在47个油页岩盆地的 80个矿床里,相当于480亿吨页岩油。探明储量约为360亿吨。
中国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页岩主要产地为辽宁抚顺、广东茂名、吉林桦甸和农安,以及山东龙口。龙口矿的含油率最高,约14%。
抚顺油页岩矿和煤矿形成于始新世。煤和油页岩位于中生代和第三纪沉积岩和喷出岩的一个小的外露层,其下为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
油页岩层的厚度范围为48米(157英尺)到 190米(620英尺),平均厚度为80米(260英尺)。抚顺油页岩为湖相成因,位于计军屯组,其下为含煤的古城子组,其上为西露天组绿泥岩。
茂名油页岩矿形成于第三纪,50千米(31英里)长, 10千米(6.2英里) 宽, 20米(66英尺) 到 25米(82英尺) 厚。矿石为黄棕色,容积密度约为1.85。
各组分含量,灰为72.1%,水分为10.8%,硫为1.2%,矿的热值为1,745 kcal/kg (干基)。茂名油页岩不适合地上干馏,但可以通过流化床燃烧法用于发电。
中国西北的准噶尔-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油页岩矿形成于上二叠纪,为湖相成因。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阿兰·卡罗尔教授估算,储量与美国犹他盆地绿河组油页岩矿相当。
历史
中国油页岩开采开始于1926年。1930年,抚顺建成抚顺式干馏炉并投产,开始了页岩油的商业生产。二战后,页岩油生产中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00座抚顺式油页岩干馏炉和配套装置恢复运转。1950年,总计266座干馏炉在运转,每座干馏炉每天生产 100–200吨页岩油。
1959年,中国页岩油年产量达到780,000吨,为历史最高。生产的页岩油经过酸洗和碱洗和氢化处理,用于生产轻液体燃料。1961年,中国的页岩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1963年,广东茂名油页岩干馏厂建成,装备了64座干馏炉。
1965年以后,抚顺油页岩用量开始下降。1960年代,大庆油田发现后,页岩油产量开始降低,页岩油重要生产商中国石化在1990年代初关闭了自己的油页岩处理装置。
1988年,抚顺矿业集团下属的抚顺页岩炼油厂成立,并于1991年投产。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页岩油生产国。
❹ 1吨页岩油相当于多少石油
1吨页岩油相当于四百公升左右的石油。
页岩油是油页岩热加工时其有机质受热分解后生成的产物,类似天然石油,但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烃类及含有氮、硫、氧等非烃有机化合物。而传统的天然石油中不含烯烃,含氮化合物含量也不高,含氧化合物则更少。也正因为如此,目前页岩油的品质要比天然石油差一些。
页岩油基本特征:
与源储分离的常规石油和近源聚集的致密油不同,页岩油在聚集机理、储集空间、流体特征、分布特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与页岩气有更多相似之处。
主要有六个特征:源储一体,滞留聚集;较高成熟度富有机质页岩,含油性较好;发育纳米级孔、裂缝系统,利于页岩油聚集;储层脆性指数较高,宜于压裂改造;地层压力高、油质轻,易于流动和开采;大面积连续分布,资源潜力大。
❺ 中国页岩油储量是多少
中国页岩油储量为7200亿吨,分布在47个油页岩盆地的80个矿床里,相当于480亿吨页岩油。
但是总量并不意味着可以全部开采,其中可开采量为44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处于世界第三。中国的页岩油储备,主要分布在四川,塔里木和扬子台地这三个盆地。2021年我国大庆油田又发现12.68亿吨的页岩油储备。
页岩油的开采
事实上,中国的页岩油开采技术仅次于美国,但是中国的页岩油分布的复杂程度造成中国页岩油的开采难度高于美国。
由于页岩油的分布特性,导致页岩油的开采并不像原油那么简单,直接伸一个管子到地下,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往上抽。页岩油的形成和石油是一样的,都是来自远古内陆动植物残骸形成的腐泥物质。
❻ 中国页岩油储量是什么
中国页岩油储量为316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15%。但是总量并不意味着可以全部开采,其中可开采量为44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处于世界第三。
中国的页岩油储备,主要分布在四川,塔里木和扬子台地这三个盆地。2021年我国大庆油田又发现12.68亿吨的页岩油储备。
页岩油的开采
事实上,中国的页岩油开采技术仅次于美国,但是中国的页岩油分布的复杂程度造成中国页岩油的开采难度高于美国。
由于页岩油的分布特性,导致页岩油的开采并不像原油那么简单,直接伸一个管子到地下,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往上抽。
页岩油的形成和石油是一样的,都是来自远古内陆动植物残骸形成的腐泥物质。
但是页岩油主要来自原始有机物质,比如水藻等浮游生物,页岩油主要分布在岩石缝隙中。
开采页岩油的技术无非就是通过热解,加氢和热溶解的方式产生一种非常规的油。所以单纯伸一个管子进去并不能抽出页岩油。
现在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裂解岩石将定向钻井伸进去。比如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成本十分高。
❼ 世界油气资源状况
1.1.1 石油资源总量丰富,分布极不均衡
截至2007年,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686.3亿吨(不包括加拿大油砂油),排名前10位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368.1亿吨,占世界的81.1%。主要分布在中东、欧洲和前苏联地区、非洲、中南美洲、北美洲及亚太地区(表1.1、表1.2)。其中,中东占61.0%,欧洲和前苏联地区占11.5%,北美洲占5.6%,非洲占9.2%,中南美洲占9.4%,亚太地区占3.3%。
表1.1 截至2007年年底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及2007年产量
续表
表1.2 截至2007年年底按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
在全世界目前剩余探明石油可采储量当中,中东占了1028.6亿吨,即61.0%,仅沙特阿拉伯就达21.5%,占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的1/5以上,其次是伊朗(11.3%)、伊拉克(9.2%)、科威特(8.2%)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7.7%)。中南美地区,委内瑞拉探明储量最多(7.4%)。在欧洲及前苏联地区,俄罗斯占6.4%,其次哈萨克斯坦占3.2%,阿塞拜疆(0.6%)和挪威(0.6%)。在非洲,利比亚占3.3%,尼日尔爾利亚占2.9%,阿尔及利亚占0.9%,苏丹占1.0%。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不包括油砂油)和墨西哥所占份额分别为2.4%、2.2%和1.0%。在亚太地区,我国探明储量占世界的1.2%,印度占0.4%,印度尼西亚占0.3%,马来西亚占0.2%。
1.1.2 世界石油资源潜力大,中东石油供应占优势
目前,世界现有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686.3亿吨(不包括加拿大油砂油),另外,全球待探明的石油可采资源量超过1660.0亿吨,只要有足够的投资和勘探工作量,加上科技进步,石油可采资源量、探明储量和生产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而增长。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世界石油储量在未来30年左右有翻番的可能。全世界的石油产量高峰,将在2030年前后到来,届时年产量将达到50.0亿吨左右。
预计到2020年,中东地区石油的出口量将占世界的一半以上。目前美国、欧洲、亚太地区是全世界3大石油消费区,石油消费总量占世界的75.0%左右,石油净进口量占世界石油总进口量的84.0%,而原油年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30.0%左右。最近海湾石油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东地区石油出口量将占全球总出口量70.0%,从目前的每天2000万桶逐渐增长到4600万桶。
1.1.3 石油资源储量产量缓慢增长,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
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缓慢增长。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年)》统计数据,1985~1995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平均每年增长35亿吨,为快速增长期。1995~2005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平均每年增长24亿吨,为较快速增长期。不包括油砂资源,2005年、2006年、2007年剩余可采储量分别为1657亿吨、1655亿吨、1686亿吨,为缓慢波动增长。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6年)》统计数据,1985~1995年世界石油产量平均每年增长0.5亿吨;1995~2005年世界石油产量平均每年增长0.6亿吨,为较快速增长期。2004年和2005年石油产量分别为38.68亿和38.97亿吨,年增长仅为0.29亿吨,比上年增长0.7%,增长速度十分缓慢。2006年石油产量39.14亿吨,年增长仅为0.17亿吨,比上年增长0.4%;2007年石油产量39.06亿吨,增长速度较上一年下降0.2%,表明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2007年,世界石油储量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南美地区的石油储量减幅最大,为3.6%,中东地区减幅为1.8%,亚太和北美地区较2006年变化很小,基本保持平稳;欧洲和前苏联递增1.5%,非洲地区的石油储量增幅最大,为3.2%。
1.1.4 天然气资源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待开发资源潜力大
截至2007年,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77.3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中东、欧洲和前苏联地区、亚太地区、非洲、北美洲及中南美洲(表1.3、表1.4),其中,中东占41.3%,欧洲和前苏联地区占33.5%,非洲占8.2%,亚太地区占8.1%,北美洲占4.5%,中南美洲占4.4%。
表1.3 截至2007年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和产量
表1.4 截至2007年年底按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
续表
天然气储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是俄罗斯、伊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尼日尔爾利亚、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和伊拉克。其中,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3国占总储量的55.3%。
在过去10年中,天然气的消费增长率较高,但大多数地区的储采比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世界平均储采比是60.3,中南美地区储采比为51.2,前苏联为67.7,非洲为76.6。中东国家的储采比超过100。全球天然气探明程度低,储采比高,开发程度低,发展潜力大。
由于天然气供应源充足、成本具有竞争力以及较其他燃料有环保优势,国际天然气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新的发电厂将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主体。近年来,世界天然气集中产地的长输管线计划正在酝酿并部分趋于成熟。
预计2025年天然气在电力生产的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份额将达到30.0%。在发展中国家,天然气设施还没有广泛的建设,因此,天然气在电力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2025年可达17.0%。
全球将进入天然气时代,随着科技进步、环保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21世纪必将为天然气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1.1.5 非常规石油资源潜力大,日益受到广泛重视
除常规石油资源外,世界上的非常规石油资源(如重油、沥青、油砂和油页岩等)也很丰富。据估计,目前全球拥有的7万亿桶非常规石油资源中油砂油占39.0%、页岩油占38.0%、特殊重油占23.0%,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占36.0%)、美国(占32.0%)、委内瑞拉(占19.0%)和其他地区(占12.0%)。
统计资料表明:重油、常规原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占总储量分别为53.0%、25.0%和22.0%,重油的地质储量略大于常规油气储量之和。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当前高油价的刺激,过去不能经济开采的重油、超重油资源也开始具有商业价值。加拿大油砂生产的合成油和委内瑞拉由超稠油生产的奥里诺科乳化油均已成为商品。目前,已知世界油砂技术可采总量约为1035.1亿立方米,约为常规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的68.0%,开发前景相当广阔。其中加拿大的艾伯塔油砂,占世界已知油砂可采资源量的81.0%。
油页岩是一种蕴藏量十分丰富的资源。油页岩不但可提炼出燃料油类,而且还可炼制出合成煤气及化工原料,副产品还可用于制砖、水泥等建筑材料。全世界蕴藏的页岩油资源量约3662亿吨,比传统石油资源量至少多50.0%(国际能源机构《世界能源展望(2002年)》)。全球油页岩产于寒武系至古近—新近系,主要分布于美国、刚果(金)、巴西、意大利、摩洛哥、约旦、澳大利亚、中国和加拿大等9个国家。目前只有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爱沙尼亚、约旦、法国、德国、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对部分油页岩矿床做了详细勘探和评价工作。
目前,全球油页岩主要用于发电和供暖。预测世界油页岩的产量由2000年的1600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1.3亿吨。页岩油曾是我国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0.0%。全球趋向于对油页岩的利用已经更趋复合、多元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天然石油的开采,油页岩工业逐步萎缩。我国2001年生产了8万吨页岩油,2007年我国油页岩产量已达35万吨。
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预测:随着油价的不断升高,常规和非常规资源量的成本差距将会缩小。最终由于价格上升和技术发展综合因素作用将使部分非常规资源量转化为常规资源量。全球油页岩资源丰富,用途广,开发利用时间也较早,但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是受到油页岩工业成本以及环境污染两大因素的制约。技术进步将使油页岩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具有可行性。
煤层气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加强对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不但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臭氧层的保护、减少安全隐患。世界煤层气储量约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30.0%以上,世界上已经发现的26个最大的天然气田(大于2830亿立方米)中,就有16个是煤层气田,其煤层气储量占天然气总储量的77.0%,位居世界前5位的特大气田均为煤层气田。世界上已有29个国家开展了煤层气研究、勘探和开发活动,从事煤层气开发的各国公司约有20多个。美国是迄今为止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国家,其进行了大规模的科研和试验,取得了总体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开始成功进行地面开采煤层气试验。从1983~1995年的12年间,煤层气年产量从1.7亿立方米猛增至250.0亿立方米,迅速形成产业化规模。2003年美国煤层气产量超过450.0亿立方米,2004年则达500.0亿立方米左右,占天然气产量的8%~10%,2006年则达540.0亿立方米左右,成为重要的能源资源。美国快速发展煤层气产业的经验已引起世界各产煤国家的广泛关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印度等国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积极推动本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煤层气的利用可分为两类,即作为能源和原料。作为能源,煤层气可以发电;作为原料,煤层气可制合成氨,世界合成氨的73.7%来自天然气原料。煤层气还可以制乙炔等。
1.1.6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世界上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耗尽,各国的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寻找新的接替能源。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正受到各国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俄罗斯、美国、巴西、德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其也极为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俄罗斯先后在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黑海、里海等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并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体。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北部的Messoyakha天然气水合物矿田已成功生产了17年。美国地质学会主席莫尔斯于1996年把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作为当今六大成就之一。拟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美元,要求2010年达到计划目标,2020年将投入商业性开发。亚洲东北亚海域是天然气水合物又一重要富集区。80年代末在日本周缘海域进行钻探,获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及BSR异常分布的重要发现。初步评价,日本南海海槽的天然气水合物甲烷资源量为7.4万亿立方米,可满足日本100年的能源消耗。
据专家估算:在全世界的边缘海、深海槽区及大洋盆地中,目前已发现的水深3000米以内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资源量为2.1万万亿立方米。水合物中甲烷的碳总量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是人类未来不可多得的能源。
❽ 油页岩资源评价结果及分布
(一)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结果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20个省和自治区、47个盆地,共有80个含矿区。评价认为,全国油页岩资源为7 199.37×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500.49×108t,油页岩潜在资源为6 698.89×108t;全国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为2 432.36×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为259.46×108t,潜在技术可采资源为2 172.90×108t。
全国页岩油资源为476.44×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27.44×108t,页岩油潜在资源为449.00×108t;全国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为159.72×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为14.57×108t,潜在技术可采资源为145.15×108t;全国页岩油可回收资源为119.79×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10.93×108t,潜在可回收资源为108.86×108(图8-2)。
图8-2 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结果
(二)大区油页岩资源及分布
东部区油页岩含矿区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区,共有含矿区(包括预测区)35个。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区油页岩资源3 442.48×108t,其中查明资源363.31×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1 168.16×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164.18×108t。页岩油资源为167.67×108t,其中查明资源363.31×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57.46×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9.01×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为43.09×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6.76×108t(图8-3)。
图8-3 东部区油页岩资源评价结果
中部区油页岩资源评价范围包括陕西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共有含矿区(包括预测区)15个。赋存油页岩的主要盆地有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六盘山盆地、河套盆地等。评价结果表明:中部区油页岩资源1 609.64×108t,其中查明资源19.27×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526.94×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7.91×108t。页岩油资源97.95×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1.21×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32.03×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0.50×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24.02×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0.37×108t(图8-4)。
南方区油页岩资源评价范围包括广东、广西、江西、海南、湖南、云南、江苏、福建、贵州、浙江和安徽等11个省和自治区,共有含矿区(包括预测区)16个。赋存油页岩的主要盆地有茂名盆地、北部湾盆地、湘乡盆地和钦县盆地等。评价结果表明:南方区油页岩资源194.61×108t,其中查明资源95.67×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108.96×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76.81×108t。页岩油资源为11.46×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5.53×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为6.31×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4.39×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为4.73×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3.29×108t(图8-5)。
西部区油页岩资源评价范围包括甘肃、新疆和青海三个省区共计11个油页岩含矿区。评价结果表明:西部区油页岩资源为749.43×108t,其中查明资源21.33×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为267.29×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10.25×108t。页岩油资源为72.78×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1.33×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为25.94×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0.65×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为19.46×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0.48×108t(图8-6)。
图8-4 中部区油页岩资源评价结果
图8-5 南方区油页岩资源评价结果
青藏区油页岩资源评价范围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南部。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油页岩资源为1 203.20×108t,其中查明资源0.91×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为361.01×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0.32×108t。页岩油资源为126.58×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0.08×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为37.98×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0.03×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为28.48×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0.02×108t(图8-7)。
(三)按层系油页岩资源分布
全国油页岩集中分布在中生界,占全国油页岩资源的77.66%;在上古生界和新生界分布相对较少,分别占全国油页岩资源的7.62%和14.72%。
图8-6 西部区油页岩资源评价结果
图8-7 青藏区油页岩资源评价结果
新生界油页岩资源1 052.31×108t,其中查明资源152.79×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为389.44×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116.70×108t。页岩油资源104.49×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9.65×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为35.84×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7.20×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26.88×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5.40×108t。
中生界油页岩资源5 597.92×108t,其中查明资源341.97×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为1 838.57×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139.61×108t。页岩油资源317.29×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17.34×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为103.53×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7.11×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77.65×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5.33×108t。
上古生界油页岩资源549.14×108t,其中查明资源5.73×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为204.35×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3.15×108t。页岩油资源54.65×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0.45×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为20.36×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0.26×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15.27×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0.19×108t(图8-8、图8-9)。
图8-8 全国油页岩资源层系分布
图8-9 全国油页岩查明资源层系分布
(四)按深度油页岩资源分布
埋深在0~500m 之间的油页岩资源为4 663.51×108t,占全国油页岩资源的64.78%,其中查明资源463.66×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1 585.85×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235.31×108t。页岩油资源333.09×108t,其中查明资源23.56×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84.18×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8.98×108t。
埋深在500~1 000m 之间的油页岩资源为2 535.86×108t,占全国油页岩资源的35.22%,其中查明资源36.82×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846.51×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24.15×108t。页岩油资源143.35×108t,其中查明资源3.88×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35.62×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1.94×108t(图8-10、图8-11)。
图8-10 全国油页岩资源深度分布
图8-11 全国油页岩查明资源深度分布
(五)按地理环境油页岩资源分布
我国油页岩资源主要赋存在平原、高原、丘陵和山地等地理环境。平原环境,油页岩资源和页岩油资源分别占全国油页岩资源和页岩油资源的45.23%和32.7%,其次为黄土塬和高原。
在平原环境,油页岩资源3 256.53×108t,其中查明资源286.12×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1 078.00×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113.05×108t;页岩油资源155.82×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14.76×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51.78×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5.96×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38.83×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4.47×108t。
在黄土塬环境,油页岩资源1 562.86×108t,其中查明资源17.22×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509.37×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7.01×108t。页岩油资源95.86×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1.08×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31.24×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0.44×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23.43×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0.33×108t(图8-12、图8-13)。
图8-12 全国油页岩资源地理环境分布
图8-13 全国油页岩查明资源地理环境分布
在高原环境,油页岩资源1 211.45×108t,其中查明资源1.04×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363.69×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0.37×108t。页岩油资源127.09×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0.09×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38.14×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0.03×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28.61×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0.02×108t。
在丘陵环境,油页岩资源416.70×108t,其中查明资源173.07×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212.85×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127.89×108t。页岩油资源24.49×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10.09×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12.46×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7.45×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9.35×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5.59×108t。
在山地环境,油页岩资源584.81×108t,其中查明资源23.03×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218.35×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11.14×108t。页岩油资源56.95×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1.42×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21.23×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0.69×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15.92×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0.52×108t。
在戈壁环境,油页岩资源167.02×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50.10×108t。页岩油资源16.23×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4.87×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3.65×108t。
(六)按品级油页岩资源分布
全国油页岩含油率主要集中在3.5%<ω≤5%之间,油页岩资源3 268.09×108t,页岩油资源154.18×108t,分别占全国油页岩和页岩油资源的45.39%和32.3%;含油率在5% <ω≤10%之间的油页岩资源为2 664.35×108t,页岩油资源为182.24×108t,分别占全国油页岩和页岩油资源的37%和38.25%;含油率在ω>10%的油页岩资源为1 266.93×108t,页岩油资源为140.02×108t,分别占全国油页岩和页岩油资源的17.6%和29.39%(图8-14、图8-15)。
图8-14 全国油页岩资源品级分布
含油率在3.5%<ω≤5%之间的油页岩资源为3 268.09×108t,其中查明资源220.77×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1 088.89×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94.39×108t。页岩油资源为154.18×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10.10×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51.28×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4.29×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38.46×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3.22×108t。
含油率在5% <ω≤10%之间的油页岩资源为2 664.35×108t,其中查明资源268.76×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925.72×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158.67×108t。页岩油资源为182.24×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15.81×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62.30×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9.39×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46.73×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7.04×108t。
图8-15 全国油页岩查明资源品级分布
含油率在ω>10%的油页岩资源为1 266.93×108t,其中查明资源10.95×108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417.75×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6.40×108t。页岩油资源为140.02×108t,其中查明资源为1.52×108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46.14×108t,其中查明技术可采资源0.89×108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34.60×108t,其中查明可回收资源为0.67×10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