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海上石油是怎么样处理的
扩展阅读
精准流量成本大概多少 2025-07-28 21:24:28

海上石油是怎么样处理的

发布时间: 2022-09-13 08:38:13

‘壹’ 英国石油泄漏处理体制是怎么样的

(1)对石油泄漏事故的应变体制

英国政府通过运输部海岸警备队的海洋污染对策部队,对船舶泄漏石油和其他危险品的防治工作进行管理。海洋污染对策部队的职能是制订处理国家偶发事故的应变计划,监测在英国海域发生的泄漏事件,指挥应变作业,回收和转移海上石油,掌握现场状况,预测泄漏石油的性质和变化,预防事故,援助地方自治体和港口当局等。

沿海地方自治体负责处理沿海地区的污染,港口当局负责处理港口的污染。自治体的体制不足应付时,海洋污染对策部队根据自治体的要求,研究是否有设置联合防治中心的必要性。

联合防治中心由管理小组、技术小组、调配小组、宣传报道小组、环境小组、资金调配小组等组成,人员由海洋污染对策部队和自治体派遣。

(2)“海上女皇”号事故后的应变作业

1996年2月24日~29日,海洋污染对策部队清除了能接近场所的大部分石油团块。高峰时,联合防治中心动员了900人,用手工作业回收海岸线的石油。

回收的石油废弃物有液体2万吨以上、固体1.2万吨以上。液体状废弃物由炼油厂烧毁,固体废弃物运至100英里外掩埋;7000吨以上的含油砂运至德士古石油公司。这是使废弃物在受控土地上通过细菌作用变成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清除石油之后的工作是恢复海岸线的景观。一般的地方和面向外洋的入海口靠自然作用去清理。

(3)石油扩散剂的使用

“海上女皇”号流出的7.2万吨原油的去向,估计蒸发40%,海上回收2%,海岸回收2%,残留在海岸线5%,扩散51%。从空中撒下了446吨扩散剂,流出石油中的37%是在扩散剂作用下扩散的。海上的石油由渔船用石油围栏回收后再用其他船只运输,费用多效果又差。扩散剂有将油、水混杂的乳状化石油分解成石油和水的作用。使用扩散剂后,污染绍斯韦尔海岸线的乳状液限于10000~15000吨,如不用扩散剂,将达72000~120000吨。

泄漏48小时后,扩散剂就对乳化石油不起作用了。因此,扩散剂的撒布要早。海洋污染对策部队做好了在48小时之内从空中撒布扩散剂来处理14000吨石油的准备。

扩散剂的使用必须在考虑生态系统、气象和海况等条件后作出决定。泄漏石油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暂时的,大多会随时间推延而消失。海洋污染对策部队与其他机关一起研究石油是否损害生态系统,如认为无影响,则让石油自然扩散。

从空中撒布扩散剂前,应确认泄漏的石油颗粒是否随风飞扬。风浪很大时,石油仅凭风浪作用就会扩散。

‘贰’ 海上有大量石油泄露之后,国家都怎么处理

呵。。这么 关心 大事件。。不是普通级别 人物吧。。。。
你可以把 油倒在 自己家的 水盆里 清理,看能不能 清理干净。

‘叁’ 如何清除海上浮油

方法一先把浮油围住 如果泄漏的石油量大,第一步是用漂浮围栏围住石油。这些漂浮围栏有些是充气的,有些是用比水轻的材料做的,一般都高出水面1米左右,有些就“坐”在波浪上,还有些会向水下伸展出1米的“裙子”。 方法二物理化学法 对于水面的浮油,可以使用“汲油船”让油水分离。有的汲油船把油水混合物吸进船上的罐子里,然后用离心机分离,再把水排到海里。还可以用类似海绵之类的东西把油吸到里面,这种东西用化纤可以做,也可以用头发之类的天然纤维。 为了获取石油,有时候可以在其中加上“凝油剂”。它可以让水中的石油从液体状态变成半固体状态,甚至像橡胶一样的固体状态。这种物体容易捞取,也可以避免石油向空气中挥发苯、甲醛、丙酮等物质。这种固化剂对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一些固化剂生产商宣称,这种固化石油可以被再利用生产沥青或者人造橡胶,甚至用作一种灰烬很少的燃料。 还有一种方法正相反,它不让石油固化,而是让它们和水更好地结合。“分散剂”打破石油完整的油膜,让它们在海水中分散成一个个的小油滴。 方法三采用“吃油菌” 现在利用细菌降解石油主要用在修复海上小规模溢油、陆地石油污染等方面的治理。如果是大规模的海上石油泄漏,一般都先用物理、化学方法收集泄漏石油,直到剩下一些很难收集的石油,再用微生物降解。丰胸产品哪个好 至于要多长时间才能把石油完全降解,和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比如环境的冷热,在阿拉斯加和赤道的分解速度肯定不一样。还和石油的成分有关,重油越多分解越困难,再有海水盐分比较高,营养物质比较少,分解也会比较困难。总的来说,肯定不会是一天两天就能分解完的。这个速度和细菌的生物量、活性、存活时间也有很大关系。 总之,人类对付石油污染有“十八般兵器”,哪一般都很难除尽石油,同时难免伤及自己,所以它们最好永远没有被使用的机会。

‘肆’ 处理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有哪三种方法

1、物理处理法:使用清污船及附属回收装置、围油栏、吸油材料及磁性分离等;

2、化学处理法:燃烧、使用化学处理剂(如乳化分散剂、凝油剂、集油剂、沉降剂)等;

3、生物处理法:人工选择、培育,甚至改良这些噬油微生物,然后将其投放到受污海域,进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

石油入海后即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包括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沥青球,以及沿着食物链转移等过程(见图)。这些过程在时、空上虽有先后和大小的差异,但大多是交互进行的。

(4)海上石油是怎么样处理的扩展阅读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了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长期覆盖在极地冰面的油膜,会增强冰块吸热能力,加速冰层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

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会溶解卤代烃等污染物中的亲油组分,降低其界面间迁移转化速率。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如1983年12月,“东方大使”号油轮在青岛胶州湾触礁搁浅,溢油3000多吨,严重地污染了青岛海滨及胶州湾。

制定有关法规,制止海洋活动过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严格控制沿岸炼油厂和其他工厂含油污水的排放。监测监视海区石油污染状况,改进油轮的导航通讯等设备的性能,防止海难事故。

发生石油污染后,可应用围油栏等把浮油阻隔包围起来,防止其扩散和漂流,并用各种机械设备尽量加以回收,对无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可以喷洒各种低毒性的化学消油剂。

鉴于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术和方法尚待改进,港湾和近海地形复杂,因此,目前尚难全部消除海上油污。若遇上恶劣的气象条件,则大部分石油无法回收处置。

‘伍’ 海上漏油应该怎么样处理油污

对生物的危害
油膜减弱了太阳辐射透入海水的能量,会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油膜沾污海兽的皮毛和海鸟羽毛,溶解其中的油脂物质,使它们失去保温、游泳或飞行的能力。石油污染物会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行为和生物的趋化性等能力。受石油严重污染的海域还会导致个别生物种丰度和分布的变化,从而改变群落的种类组成。高浓度的石油会降低微型藻类的固氮能力,阻碍其生长,终而导致其死亡。沉降于潮间带和浅水海底的石油,使一些动物幼虫、海藻孢子失去适宜的固着基质或使其成体降低固着能力。石油会渗入大米草和红树等较高等的植物体内,改变细胞的渗透性等生理机能,严重的油污染甚至会导致这些潮间带和盐沼植物的死亡。石油对海洋生物的化学毒性,依油的种类和成分而不同。通常,炼制油的毒性要高于原油,低分子烃的毒性要大于高分子烃,在各种烃类中,其毒性一般按芳香烃、烯烃、环烃、链烃的顺序而依次下降。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害,主要是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透性,干扰生物体的酶系,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生化过程。如油污能降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阻碍细胞的分裂、繁殖,使许多动物的胚胎和幼体发育异常、生长迟缓;油污还能使一些动物致病,如鱼鳃坏死、皮肤糜烂、患胃病以至致癌。

‘陆’ 怎么处理海上漏油

船舶在远海漏油时,由于风大浪急,处理困难,所以很难采取回收措施,只能封堵住破损处。已经漏掉的油,只能顺其自然了。

如果是在近海或港内漏油,一般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有专用的救援船,载有橡胶制成的海面拦油浮坝,用于拦截浮油。这种船一般2艘为1组共同作业,可以象拉网渔船那样,分别拉住一个浮坝的两端,把油污包围在中间,限制其继续扩散。

第二步是伸出油污回收管,用泵把浮油抽回到船上的专用储存罐里。这种回收管的末端装有浮子,使管口始终浮在海面上,只吸海面上的浮油,而不会吸到大量海水。在海面油层较厚时,这种油污回收管可以发挥出很高效率。

最后一步是用吸油毡回收残余油污。当残余油污层很薄时,回收管就没用了(只会抽上来大量海水),这时救援船就把大量类似白色海棉的吸油毡扔到水里。这种吸油毡经过了特殊处理,只吸油而不吸水。而后救援船再把吸油毡打捞起来。经过这些处理,油污就基本清理干净了。救援船就可以收起拦油浮坝返航了。

‘柒’ 如何解决海上的石油污染

方法一先把浮油围住

如果泄漏的石油量大,第一步是用漂浮围栏围住石油。这些漂浮围栏有些是充气的,有些是用比水轻的材料做的,一般都高出水面1米左右,有些就“坐”在波浪上,还有些会向水下伸展出1米的“裙子”。

方法二物理化学法

对于水面的浮油,可以使用“汲油船”让油水分离。有的汲油船把油水混合物吸进船上的罐子里,然后用离心机分离,再把水排到海里。还可以用类似海绵之类的东西把油吸到里面,这种东西用化纤可以做,也可以用头发之类的天然纤维。

为了获取石油,有时候可以在其中加上“凝油剂”。它可以让水中的石油从液体状态变成半固体状态,甚至像橡胶一样的固体状态。这种物体容易捞取,也可以避免石油向空气中挥发苯、甲醛、丙酮等物质。这种固化剂对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一些固化剂生产商宣称,这种固化石油可以被再利用生产沥青或者人造橡胶,甚至用作一种灰烬很少的燃料。

还有一种方法正相反,它不让石油固化,而是让它们和水更好地结合。“分散剂”打破石油完整的油膜,让它们在海水中分散成一个个的小油滴。

方法三采用“吃油菌”

现在利用细菌降解石油主要用在修复海上小规模溢油、陆地石油污染等方面的治理。如果是大规模的海上石油泄漏,一般都先用物理、化学方法收集泄漏石油,直到剩下一些很难收集的石油,再用微生物降解。

至于要多长时间才能把石油完全降解,和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比如环境的冷热,在阿拉斯加和赤道的分解速度肯定不一样。还和石油的成分有关,重油越多分解越困难,再有海水盐分比较高,营养物质比较少,分解也会比较困难。总的来说,肯定不会是一天两天就能分解完的。这个速度和细菌的生物量、活性、存活时间也有很大关系。

总之,人类对付石油污染有“十八般兵器”,哪一般都很难除尽石油,同时难免伤及自己,所以它们最好永远没有被使用的机会。

国际上都有哪些清除方法

海洋石油污染事件发生后,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可通过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进行迁移、转化。油类可沾附在鱼鳃上,使鱼窒息,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破坏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产品质量。油膜形成可阻碍水体的复氧作用,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生长,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此外还可破坏海滨风景,影响海滨美学价值。石油污染防治,除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外,可通过围油栏、吸收材料、消油剂等进行处理。

清理石油泄漏的第一步是切断污染源,阻止浮油区继续扩大。在此次大连“7·16”油管爆炸事故处理中,消防员奋战20小时将油罐险情扑灭。随后辽宁海事局总共布置了约9000米的围油栏,最大限度地防止污染区域扩大。围油栏是一种漂浮型隔离装置,能够将泄漏的石油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的风、波浪和水流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围油栏的拦截效果。

第二步是通过一些物理方法清除海面石油污染,比如用抽吸机吸油,用水栅和撇沫器刮油,用吸油毡吸附原油并回收处理等。这一步只能粗放地回收部分油污,减少石油泄漏的损失;但并不能彻底清洁水面。

这就需要第三步,喷洒化学消油剂,通过化学反应,促进石油的分解或沉降,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微小球状物。但利用化学试剂的弊端在于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只能用于清理少量油污。

国际上通用的清理石油泄漏的方法还有燃烧和放任。但是,燃烧的方法只适用于浮油厚度大于2毫米的事故,原理是,燃烧后海上会留下一种焦油球,油船再直接把这些球状物质打捞起来,这种做法可清除水面50%到90%左右的石油。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会引起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于海洋生物的破坏性也非常大。放任适用于远离海岸和人类活动区的大洋中的原油泄漏,这种方法利用微生物使原油自然消解,但会扩大污染范围,尤其是对污染地区生物的破坏不容小觑。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有关部门还讨论在海上修建一座“障壁岛”,以阻止墨西哥湾浮油靠岸。根据修建计划,“障壁岛”高约1.8米,长约60米,建岛泥沙将从海底挖掘,工程预计耗资3.5亿美元。

清理海洋石油污染始终困扰着人们,各国科学家都在积极研究各种技术,力争早日攻克这一世界难题,但很多方法还只停留在试验阶段。如有的科学家研究利用生物除污,即利用某些微生物及生物制剂“吃掉”或降解浮油。也有的科学家尝试用农作物废料清污,还有的科学家研究用液滴包裹石油的方法。这些技术还未成熟,离大规模投入实际清理泄漏原油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大规模清除海洋石油污染,仍以传统方法如围油栏、燃烧、喷洒化学试剂为主。

‘捌’ 如何治理被石油污染的海水

遇到海洋溢油的事件,一般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先布设围油栏,防止污染区域进一步扩大。在将海面的污染区域围起来后;
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出动清污船只,利用吸油器和吸油毡清理油污,等于就是把这些石油抽出来,但这样做肯定是抽不干净的,只能说尽量把损失降低。
采取机械回收,这是对环境造成最小污染的一种方法。机械回收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在溢油水域布设围油栏,然后将“撇油器”也就是油水分离器放到水面上,利用油和水不同物理机制将两者分离,然后通过水泵抽到存储舱,达到一定量后转到岸上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达到环保标准后再排到海里,油则回收。
浮在海面上的油污一般比较好清理,但海水下层的油污因为会在海浪的震荡下形成较难清理的乳状液油污,这就需要第三步;
第三步用专门的破乳剂使得油、水分层,然后再加以清理,也就是用一些消油剂,将污染物彻底分解。

‘玖’ 数千吨燃油在海洋泄漏,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

如果海上的燃油泄露,首先收到毁坏的肯定是我们的海洋生物,那些十分具有腐蚀性或者剧毒性的燃油如果进入了海洋生物的嘴里或者气管里,或者鱼类的鳃里,它们肯定必死无疑的,

其实说到石油的泄露,我就又想到了前几天美国巴尔的摩的燃气爆炸,居民楼的倒塌最根本的来源,不就是监管不力吗?燃气管的年久失修,才导致了这个事故,

所以我认为,全世界所有的,有关海洋资源开发,有关原油石油开采,海洋资源保护,以及除了这些以外所有的一些的机构都千万不要监管不力,一定要加强层层的监管,保障人与自然能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