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世界每年消耗多少亿吨石油和煤炭
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所以一年就算365天,大约2591500万桶。
世界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共计15980亿吨,预计还可开采200年。所以每年大约消耗79.9亿吨。
⑵ 世界油气资源状况
1.1.1 石油资源总量丰富,分布极不均衡
截至2007年,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686.3亿吨(不包括加拿大油砂油),排名前10位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368.1亿吨,占世界的81.1%。主要分布在中东、欧洲和前苏联地区、非洲、中南美洲、北美洲及亚太地区(表1.1、表1.2)。其中,中东占61.0%,欧洲和前苏联地区占11.5%,北美洲占5.6%,非洲占9.2%,中南美洲占9.4%,亚太地区占3.3%。
表1.1 截至2007年年底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及2007年产量
续表
表1.2 截至2007年年底按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
在全世界目前剩余探明石油可采储量当中,中东占了1028.6亿吨,即61.0%,仅沙特阿拉伯就达21.5%,占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的1/5以上,其次是伊朗(11.3%)、伊拉克(9.2%)、科威特(8.2%)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7.7%)。中南美地区,委内瑞拉探明储量最多(7.4%)。在欧洲及前苏联地区,俄罗斯占6.4%,其次哈萨克斯坦占3.2%,阿塞拜疆(0.6%)和挪威(0.6%)。在非洲,利比亚占3.3%,尼日尔爾利亚占2.9%,阿尔及利亚占0.9%,苏丹占1.0%。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不包括油砂油)和墨西哥所占份额分别为2.4%、2.2%和1.0%。在亚太地区,我国探明储量占世界的1.2%,印度占0.4%,印度尼西亚占0.3%,马来西亚占0.2%。
1.1.2 世界石油资源潜力大,中东石油供应占优势
目前,世界现有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686.3亿吨(不包括加拿大油砂油),另外,全球待探明的石油可采资源量超过1660.0亿吨,只要有足够的投资和勘探工作量,加上科技进步,石油可采资源量、探明储量和生产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而增长。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世界石油储量在未来30年左右有翻番的可能。全世界的石油产量高峰,将在2030年前后到来,届时年产量将达到50.0亿吨左右。
预计到2020年,中东地区石油的出口量将占世界的一半以上。目前美国、欧洲、亚太地区是全世界3大石油消费区,石油消费总量占世界的75.0%左右,石油净进口量占世界石油总进口量的84.0%,而原油年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30.0%左右。最近海湾石油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东地区石油出口量将占全球总出口量70.0%,从目前的每天2000万桶逐渐增长到4600万桶。
1.1.3 石油资源储量产量缓慢增长,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
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缓慢增长。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年)》统计数据,1985~1995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平均每年增长35亿吨,为快速增长期。1995~2005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平均每年增长24亿吨,为较快速增长期。不包括油砂资源,2005年、2006年、2007年剩余可采储量分别为1657亿吨、1655亿吨、1686亿吨,为缓慢波动增长。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6年)》统计数据,1985~1995年世界石油产量平均每年增长0.5亿吨;1995~2005年世界石油产量平均每年增长0.6亿吨,为较快速增长期。2004年和2005年石油产量分别为38.68亿和38.97亿吨,年增长仅为0.29亿吨,比上年增长0.7%,增长速度十分缓慢。2006年石油产量39.14亿吨,年增长仅为0.17亿吨,比上年增长0.4%;2007年石油产量39.06亿吨,增长速度较上一年下降0.2%,表明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2007年,世界石油储量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南美地区的石油储量减幅最大,为3.6%,中东地区减幅为1.8%,亚太和北美地区较2006年变化很小,基本保持平稳;欧洲和前苏联递增1.5%,非洲地区的石油储量增幅最大,为3.2%。
1.1.4 天然气资源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待开发资源潜力大
截至2007年,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77.3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中东、欧洲和前苏联地区、亚太地区、非洲、北美洲及中南美洲(表1.3、表1.4),其中,中东占41.3%,欧洲和前苏联地区占33.5%,非洲占8.2%,亚太地区占8.1%,北美洲占4.5%,中南美洲占4.4%。
表1.3 截至2007年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和产量
表1.4 截至2007年年底按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
续表
天然气储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是俄罗斯、伊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尼日尔爾利亚、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和伊拉克。其中,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3国占总储量的55.3%。
在过去10年中,天然气的消费增长率较高,但大多数地区的储采比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世界平均储采比是60.3,中南美地区储采比为51.2,前苏联为67.7,非洲为76.6。中东国家的储采比超过100。全球天然气探明程度低,储采比高,开发程度低,发展潜力大。
由于天然气供应源充足、成本具有竞争力以及较其他燃料有环保优势,国际天然气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新的发电厂将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主体。近年来,世界天然气集中产地的长输管线计划正在酝酿并部分趋于成熟。
预计2025年天然气在电力生产的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份额将达到30.0%。在发展中国家,天然气设施还没有广泛的建设,因此,天然气在电力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2025年可达17.0%。
全球将进入天然气时代,随着科技进步、环保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21世纪必将为天然气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1.1.5 非常规石油资源潜力大,日益受到广泛重视
除常规石油资源外,世界上的非常规石油资源(如重油、沥青、油砂和油页岩等)也很丰富。据估计,目前全球拥有的7万亿桶非常规石油资源中油砂油占39.0%、页岩油占38.0%、特殊重油占23.0%,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占36.0%)、美国(占32.0%)、委内瑞拉(占19.0%)和其他地区(占12.0%)。
统计资料表明:重油、常规原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占总储量分别为53.0%、25.0%和22.0%,重油的地质储量略大于常规油气储量之和。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当前高油价的刺激,过去不能经济开采的重油、超重油资源也开始具有商业价值。加拿大油砂生产的合成油和委内瑞拉由超稠油生产的奥里诺科乳化油均已成为商品。目前,已知世界油砂技术可采总量约为1035.1亿立方米,约为常规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的68.0%,开发前景相当广阔。其中加拿大的艾伯塔油砂,占世界已知油砂可采资源量的81.0%。
油页岩是一种蕴藏量十分丰富的资源。油页岩不但可提炼出燃料油类,而且还可炼制出合成煤气及化工原料,副产品还可用于制砖、水泥等建筑材料。全世界蕴藏的页岩油资源量约3662亿吨,比传统石油资源量至少多50.0%(国际能源机构《世界能源展望(2002年)》)。全球油页岩产于寒武系至古近—新近系,主要分布于美国、刚果(金)、巴西、意大利、摩洛哥、约旦、澳大利亚、中国和加拿大等9个国家。目前只有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爱沙尼亚、约旦、法国、德国、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对部分油页岩矿床做了详细勘探和评价工作。
目前,全球油页岩主要用于发电和供暖。预测世界油页岩的产量由2000年的1600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1.3亿吨。页岩油曾是我国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0.0%。全球趋向于对油页岩的利用已经更趋复合、多元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天然石油的开采,油页岩工业逐步萎缩。我国2001年生产了8万吨页岩油,2007年我国油页岩产量已达35万吨。
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预测:随着油价的不断升高,常规和非常规资源量的成本差距将会缩小。最终由于价格上升和技术发展综合因素作用将使部分非常规资源量转化为常规资源量。全球油页岩资源丰富,用途广,开发利用时间也较早,但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是受到油页岩工业成本以及环境污染两大因素的制约。技术进步将使油页岩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具有可行性。
煤层气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加强对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不但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臭氧层的保护、减少安全隐患。世界煤层气储量约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30.0%以上,世界上已经发现的26个最大的天然气田(大于2830亿立方米)中,就有16个是煤层气田,其煤层气储量占天然气总储量的77.0%,位居世界前5位的特大气田均为煤层气田。世界上已有29个国家开展了煤层气研究、勘探和开发活动,从事煤层气开发的各国公司约有20多个。美国是迄今为止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国家,其进行了大规模的科研和试验,取得了总体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开始成功进行地面开采煤层气试验。从1983~1995年的12年间,煤层气年产量从1.7亿立方米猛增至250.0亿立方米,迅速形成产业化规模。2003年美国煤层气产量超过450.0亿立方米,2004年则达500.0亿立方米左右,占天然气产量的8%~10%,2006年则达540.0亿立方米左右,成为重要的能源资源。美国快速发展煤层气产业的经验已引起世界各产煤国家的广泛关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印度等国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积极推动本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煤层气的利用可分为两类,即作为能源和原料。作为能源,煤层气可以发电;作为原料,煤层气可制合成氨,世界合成氨的73.7%来自天然气原料。煤层气还可以制乙炔等。
1.1.6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世界上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耗尽,各国的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寻找新的接替能源。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正受到各国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俄罗斯、美国、巴西、德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其也极为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俄罗斯先后在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黑海、里海等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并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体。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北部的Messoyakha天然气水合物矿田已成功生产了17年。美国地质学会主席莫尔斯于1996年把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作为当今六大成就之一。拟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美元,要求2010年达到计划目标,2020年将投入商业性开发。亚洲东北亚海域是天然气水合物又一重要富集区。80年代末在日本周缘海域进行钻探,获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及BSR异常分布的重要发现。初步评价,日本南海海槽的天然气水合物甲烷资源量为7.4万亿立方米,可满足日本100年的能源消耗。
据专家估算:在全世界的边缘海、深海槽区及大洋盆地中,目前已发现的水深3000米以内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资源量为2.1万万亿立方米。水合物中甲烷的碳总量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是人类未来不可多得的能源。
⑶ 中国每年石油进口量是多少,以及自产量又是多少
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7亿吨,占届时石油总需求量3.7亿吨的45%。进口占同时期国际石油贸易量的6.3%,石油进口平均每年增长率仅4%。
⑷ 世界石油产量多少
科技进步不断增强了人类获取石油的本领。在过去一百多年的石油勘探开发历程中,全球石油产量实现了3次跨越式增长。如图1-2所示,第一次是在20世纪20—30年代,世界石油产量从1亿吨增长到2亿吨,这一时期地震反射波法、内燃机钻机和牙轮钻头等技术被广泛应用;第二次是在60—70年代,世界石油产量由10亿吨跨越到20亿吨,这主要得益于板块构造、注水采油、喷射钻井等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出现;第三次是在9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产量稳定在30亿吨以上,期间盆地模拟、水平钻井、三维地震勘探,以及三次采油技术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上述事实中,我们不难看出,每次石油产量的跨越式增长都是一批重大石油科技理论和技术突破的结果。
近代石油工业从1859年德雷克井的发现开始,随后以较大规模开发得以推进,但由于钻井、油藏、开采、运输等技术约束,尤其是消费对象并没有大规模扩大,因此,到1920年产量不到1亿吨。随着石油消费的大大推广及技术的进步,石油产量快速上升,到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两次石油危机,各国对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石油的形势出现了质疑,石油枯竭论使80年代产量出现了下降趋势,但随着石油的进一步发现,石油枯竭论弱化了,一直到目前的接近40亿吨产量并持续维持。
图1-4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石油产量
⑸ 中国每年使用、进口多少吨石油
2011年国内石油消费增速由上年的两位数增长,转而呈现下行态势,低于近10年来7.1%的平均增长速度。但石油表观消费量仍保持较高水平,达到4.9亿吨,同比增长3.5%。其中,国内累计生产原油2.04亿吨,同比增长0.3%;累计进口原油2.54亿吨,同比增长6%;累计进口成品油4060万吨,同比增长10.1%。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56.5%。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累计加工原油4.48亿吨,同比增长4.9%,其中,生产汽油8141万吨,同比增长6.1%;生产柴油1.67亿吨,同比增长5.4%;生产煤油1879万吨,同比增长10.1%。成品油生产总量合计达到2.66亿吨,同比增长6.7%,与国内原油产量增速相比,高出6.4个百分点。
手工查询望及时采纳谢谢
⑹ 世界石油供需现状与趋势
1、全球石油储量充足
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十分有限。当前,全球石油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根据BP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2012-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储量变化并不明显。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324亿桶,与2012年相比仅上升了2.81%,但总体来说储量较为充足。
综合来看,全球石油储量充足,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量、消费量均有下降。预计未来随着全球疫情好转,全球石油产销量将恢复增长。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⑺ 中国每年进口多少石油
中国2020年进石油5.4亿吨,2019年中国进石油5.06亿吨。中国在2020年进口的原油量较上年增加近4000万吨,总金额减少4484亿元。中国原油进口量自2020年初开始一路走高,到6月达到全年单月最高值5318.07万吨此后逐渐回落。到12月中国进口原油量仅为3846.9万吨,跌至两年多以来的最低点。
石油的形成
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石油的形成目前有两种说法生物沉积变油即各种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动植物死后的尸体,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作用,逐渐形成了石油。
⑻ 中国石油进口占比例是多少
中国石油进口占比例是百分之73。
我国石油进口每年都不一样,但是,自改革开放的这些年来,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每年都不断上升,2020年我国石油总消费量为7.37亿吨,其中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为1.95亿吨。
进口的石油为5.42亿吨,因此,我国进口石油的占比为73.54%,实际上,这几年,我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都在70%以上,虽然,我国这几年也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但在短时间内,这个比例还是难以改变。
石油比例分析
沙特阿拉伯是我国进口石油排名第一的国家,2020年我国从沙特进口的石油总量为8492万吨,占全部进口石油的15.67%。沙特是中东石油国家的带头大国,一直是世界着名的石油出口大国,国土底下的石油存量大并且开采成本低,石油资源的丰富让世人羡慕。
俄罗斯是我国进口石油排名第二的国家,202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总量为8357万吨,占全部进口石油的15.42%。俄罗斯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石油出口大国。
我国与俄罗斯有长期的石油供应协议,也已经修建有直接的管道把俄罗斯的石油输入我国黑龙江。沙特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石油供应占比为我国总进口的近三分之一。
⑼ 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在所有出口国家中占比多少
首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842万吨,占比47%,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29%。中国自沙特进口原油782万吨,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12.4%,成为中国单月第二大原油进口国。俄罗斯再次取代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来源国。巴西对华原油出口221万吨,同比和环比下降约9%。马来西亚和哥伦比亚是中国第九和第十大原油供应国,分别比上月上升一位和七位,供应量分别为220万吨和110万吨。
要知道的是国际能源署制定的国家石油储备安全标准线,是根据上一年石油净进口不少于90天的石油储备量计算的。按照我国石油消费量,要达到安全标准线,中国的石油储量应该是1.27亿吨——与目前只有2500万吨左右的储存能力相比,中国距离“及格线”还有很远的距离。
⑽ 现在中国每年要进口多少吨石油
问的应当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去年,中国进口原油达到了1.2亿吨,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据有关机构预计,中国2010年石油进口规模将达到1.8亿-2亿吨,进口依存度也将随之突破50%。
------------------------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定义: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注: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一统计的期限;最终产品区分于中间产品;劳务也是一种服务性产品。市场价值就是该年度的货币价值。
------从定义上看,GDP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所以进口不属于GDP..所以没有影响
-------------------------------------
但。支出法核算时。是通过核算一定时期整个社会所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这里购买的产品有外国生产的部分(由上定义不属于GDP),但在C+I+G中计入了.所以在净进口中减去这部分.
个人认为可理解为GDP=(C+I+G-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