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位大师,现在石油供给紧张,会不会导致将来汽车拥有量减少,从而导致选择汽修专业的学生面临就业困难
石油虽然在减小,汽油也在涨价,但是汽车量是一定增加的;美国人平均每户有辆汽车,中国呢,未来市场还是很大的,当然汽修服务也必然夸大。当然能源是在不断减少,但是它是每一个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能源:1、太阳能、电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2、从他国中买石油 3、宇宙空间技术不断提高,有利于寻找外界能源资源 4、其他未开发的资源的收集利用,如秸秆
Ⅱ 西南石油大学毕业生就业如何
西南石油大学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截至2014年8月31日,本科生就业率93.5%。“国有企业”(46.41%)为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毕业后有近60%的毕业生进入石油行业就业。签约人数较多的前30名企业中,石油企业占22家(其中三大石油公司所属19家)。根据第三方专业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贵校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薪酬达到4011元,比本省非985、211高校毕业生高出798元。
加上近些年来国家对石油等能源方面开发非常注重,而西南石油大学以工科为主,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石油与天然气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一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学科在全国领先,国际知名,地质,机械,化工,材料等学科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享有“学在西南”的美誉。石油专业优势突出,相应的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主要体现在:
1、石油天然气学科优势明显。贵校的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石油工程专业、油气储运专业全国排名第二,资源勘查、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在全国排名也非常靠前。“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素有“石油航母”之称,和“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型飞机”等一同列入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获得了2014年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西南石油大学在全国参研的高校中排名第一。
2、非油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例如工业设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西南石油大学近年培养的学生钟标科、叶温泉分别获得2013年和2015年德国“红点奖”。
Ⅲ 石油专业以后会不会停,以后工作好找吗
石油专业在可见的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停止招生。
近年随着国际低油价趋势的影响,国内石油企业及石油投资企业对人才引入都持谨慎态度。但是,作为现有不可替代的能源支柱产业,石油价格的短期震动不足以影响,未来专业人员的从业。
国内几所石油类院校这两年并没有减少招生规模(当然也没有扩大),从整体就业形势来说,由于前几年低迷的就业形势已经逐渐在石油企业中形成人才空挡,这个问题各大企业都非常关注,所以,适时引入人才是现在石油企业非常关注的一件事。在校学生遇到这种问题通常也会积极应对,比如:本科毕业行业不景气,那就继续考研考博。如果行业繁荣,那就立马就业,在职后再深造。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石油类院校近年也在进行专业调整,更多的引入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作为自己的专业学科,比如近些年热门的地热资源开发、天然气、非常规页岩气页岩油、石墨烯电池等等,这些专业的设置基本都是在石油类院校。
综上所述,石油专业短期内不会停止招生,替代能源专业发展慢慢会变为热门。
至于找工作,个人认为,什么时候都是凭本事,有本事都好找。
Ⅳ 如果石油枯竭了,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石油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可以说现在的科技发展以及工业发展都离不开石油,那么如果在平常生活中突然出现了石油枯竭的情况,对于我们来说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有不少朋友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除此之外,由于石油完全枯竭的情况也会导致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但是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们在产生电能的时候主要还是用火力发电,而太阳能和风能以及水能等不同清洁能源的利用,相对来讲也是比较少的,在那种情况之下,对于这些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发展一定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按照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石油的储备量还是非常的充足,并且对于我们的生活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但是我们也一定要有着居安思危的意识,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发展清洁能源,只有这样在石油枯竭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也才能够避免生活受到影响。
Ⅳ 问下西南石油大学怎么样听说石油行业不景气,以后能找到工作嘛
石油企业位置都偏远
石化要好点
最好选择便于在城市找工作的专业
石油大学也有很多非行业专业
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怎么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
(6)石油行业不景气对学生有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1、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1389人,其中教授232人,副教授317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新(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4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
2、院系专业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据《2019年北京校区本科招生专业(类)介绍》显示,学校开办了28个本科专业。
3、学科概况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11个博士一级学科,2个博士二级学科,3个自主设置博士学科,合计45个博士二级学科;33个硕士一级学科,5个硕士二级学科,合计148个硕士二级学科。拥有工程硕士(20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翻译硕士、金融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6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科布局涵盖了哲、经、法、教、文、理、工、管8个学科门类。此外,该校还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一级学科、交叉学科、二级学科累加)。
Ⅶ 今年大二 学的是海洋油气工程 最近几年石油就业不好 求指导出路。 海洋油气衍生的适合
早些年,大约2002年之前,或者说2000年左右石油国企实行“买断工龄”之前,石油企业,这里指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国企,简直就像一滩死水,绝大多数单位都是三分之一少数干活的养活三分之二不干活的,企业负担极重,那个时候一般石油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只有五六百,比外面打工的少多了,那个时候在沿海城市打工都能挣一两千了,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考大学都不愿意读石油主干专业,尤其是石油地质专业,当时还是国家照顾专业,报考的人少,不过那时几大石油院校都是教育部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办学,每年要拨款,毕业的时候也基本上有油田单位来学校搞双选会,那个时候人少,签工作基本没问题,本科毕业去各大油田上班,很正常的。
后来由于高校扩招,石油院校划归地方政府,中石油不再拨款的情况下,由于就业率很高,石油高校们也大步向前走,加上石油企业精简后收入待遇都有所上涨,再加上油价、气价飞涨,老百姓普遍认为搞石油能挣钱,于是各石油专业招生人数暴涨,比之前多几倍,石油专业的招收分数也暴涨,到2006年以后,扩招后的学生开始就业了,就业压力逐渐凸显,毕业生签工作就要精心准备一番了,要不然好多单位都不要,人家要挑优秀的毕业生,于是各种证书、考级、实习、学校社团经历等都是就业的筹码了。不过这个时候石油公司因为业务开展,油气海外业务大力发展,需要是人才也多,虽然毕业生比较多,但80%的石油专业学生还是能找到比较如意的工作,至少不怎么担心没石油单位要。
再后来,2009~2010年左右,我听闻的石油行业就业情况每况愈下,单位人事逐渐饱和,人才需求量没那么大了,但我们的石油高校扩招之路一直没停,这之间就有矛盾了。石油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于是开始拼关系,拼子弟。各石油单位都是在双选会之前就统计好自己单位的子女毕业情况,为了本油田的稳定团结和谐,于是用人单位首先就把子弟和关系户的名字敲定下来,如果还有空的名额,那么从一大堆简历中挑选优秀的,这个阶段,石油专业的学生已经很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了,尤其农村娃,没关系没背景的、成绩不好的、没什么就业筹码的,那就只有等毕业后出去打工,或考研。
Ⅷ 都说石油是夕阳专业,可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去
分数使然,每年都有这么多考生,考到一定的分数就可以去一定级别的高校。并且石油大学也并不都是涉及石油的专业。
夕阳产业这个说法也不准确,现在石油仍然是首屈一指的大行业,只不过价格疲软,影响了行业发展。
Ⅸ 石油类专业的前景怎样
本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包括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钻井(又包括泥浆、固井)、采油(又包括修井、注水)、集输等专业岗位。
还可以去胜利、大港等油田从事石油钻井、采油、修井、石油设备制造与维护等领域从事现场生产操作、运行、维护和生产管理工作。
石油工程专业定义
主要研究地下油气从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的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包含油藏、钻井、采油和石油地面工程等,进行油气田钻井、开采石油及油气开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例如:大庆油田的开采,中缅油气管道的设计,油田储量的预测,油层厚度、分布状况等储集层参数的评价。
《采油工程》、《提高采收率原理》、《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油气井流体力学》、《现代试井解释原理》、《VB语言》、《油气层渗流力学》、《采气工程》、《保护储层技术》、《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