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现1亿吨“超级油田”,地球为何有这么多石油
对于大家来说,石油应该都不陌生,我们差不多每天都能接触到与它有关的产品。例如轮船,汽车,道路修建等等。而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对石油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加。全球不少国家都在拉长石油开发的“警戒线”,包括对石油的进口等等,都出现了疯狂式的增长。当然2020年确实出现了波动,主要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
而寻找石油肯定也成为了全球一个焦点性的问题,所以谁发现的石油越多,基本上都可以因此而成为富豪区。因为它非常稀缺,并且需要量很大,在短时间来看,科学界还没有一个可以完美替代的产品。
人类也在寻找石油的“替代品”,并且“廉价还不伤机器”是最大的亮点,那么人类就会逐步摆脱对石油的使用,所以石油就不可能完全被使用完,除非这个地球真的变成“荒废星球”或者说变成“枯竭星球”,那么地球的石油也就不变动了。所以说石油是用不完的,未来在技术的提升之上,石油甚至可能会走“下滑”路线。
综合情况来说,在现有的社会发展趋势之下,石油较多是好事情,毕竟需求在如今还是比较高的,在未来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是整个需求的持续性应该不会断,再次恭喜我国在渤海发现“1亿吨大油田”,希望合理利用。
Ⅱ 石油是一种很重要的矿产资源,它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石油
而不含油份的植物尸体经过液压时间长,榨干了水分经过氧化成了无烟煤或有烟煤。人类至今所了解的天文知识中得知;整个太阳系里的每一个行星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甲烷,有以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各种形式存在于每一个行星中。尽管寻找石油的方法多数都是从‘海相沉积’入手,但是这些有油的地方同时也是储存条件极好的‘储存罐’,不排除这些石油是从地壳里蔓延出来然后储存在储存罐里的可能性。同时,‘石油源于生物’的理论不能严谨地解释天然气和页岩油的生成。
Ⅲ 石油明明不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石油是人类离不开的一种能源。但是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却有很大的争议。目前主要的争议有两种。第一种是美国的有机物生成论,也就是石油峰值论。另一种是俄罗斯的无机物生成论。
Ⅳ 石油枯竭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石油非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石油是每个国家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面临着的是石油枯竭问题。
在1956年,着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恩·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就曾经绘制出一条钟形曲线,根据曲线可以发现石油产量将会在1966年~1972年之间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不断下降,直至枯竭为止。
尽管现在的石油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少,但是我们也不能毫无节制挥霍。尽管石油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稀缺,但是如果人类想要进行长期发展的话,必须合理利用地球的资源,因此我们还是得合理利用石油,并继续研发新清洁能源。
Ⅳ 我国现1亿吨“超级油田”,石油为什么用不完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能源物质,之所以到今天还没用完,是因为石油资源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的进行再生,也就是说,可能一些石油从地下抽出来以后,它会慢慢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再产生出石油,这样就使得对于石油的使用,可以做到源源不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加大了对于石油资源的探测,无论是在大草原上,还是在丛林地里,或者在广阔无边的大海上,我们都能够看到一座座石油开发设备。通过有效的探测,我们能够发现更多的石油资源,为我们所用;另外,虽然现在的机器社会里,根本离不开对于石油的使用,但是,人类的节能意识开始增强,人们发明了很多只需要电力,就能启动的机器,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石油的大量使用,帮助我们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石油资源。
就目前而言,我们利用的石油资源并不是特别多,所以石油资源还有很多。
Ⅵ 石油存储量近200亿吨,我国这座城市为啥有如此多石油
位于我国最南端的三沙市,由于这片海域底下蕴含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一直没有大量开采而备受其他国家的关注。其实默默无闻的三沙市在很多国人眼里面是很穷很冷清的城市,基本不发展旅游业和推广,可谁也想不到这个新兴的小城市却有着国内数一数二多的自然资源,毕竟这片海域里面存放着大量未开发的资料,例如接近200亿吨的石油。
三沙市本身海底资源丰富,加上当地严格控制石油数量,导致资源合理使用数量得到了控制。
Ⅶ 中国也有不少油气资源,为什么还要进口石油呢
中国也有不少油气资源,为什么还要进口石油?
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看,中国石油储量不算少了,放在随便一个国家,比如韩国、新西兰等,都是绝对牛逼。但放在中国就不一样。
我们国家人口多,14亿人口,平均一下,其实没多少。
第一,我国产油量低,但需求量大,日产量满足不了每日消费需求,所以只能靠进口。我国的石油产量仅384.6万桶/日,无法满足国内1280万桶/日的消费量。而随着国内需求越来越来多,石油产量增速却跟不上来,这个缺口只能靠进口石油来补。2006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的石油产量保持在0.8%的年均增速,远低于5.2%的消费需求的年增速。
第二,中国石油储量分布不均衡,而且开采需要大量的投时间和金钱成本。中国的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要么就是海洋石油,而这些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勘探难度大,投入费用高,也无法开采出优质原油,因为国内原油品质并不好,石油含碳量重,这会大幅增加炼油成本。所以,我国一些油企甚至还出海去投资和开发油田,因为国外油田开采难度小,原油开采的品质高。
第三,我国存在大量未经开发的油田,但大多处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具有成藏机理复杂、勘探难度大的不利特点。其次,发现油田并不等于就能开采油田,开采油田的工作和工序相当复杂和冗长,不同油田所适合的开采方式也不尽相同,这意味着开采本国油田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国油企纷纷“出海”投资和开发油田,就是因为国外油田开采难度小,投资回报高。
第四,现在国外进口原油性价比最高,所以国内油企主要以进口进口原油为主,而国内的石油储量分布不均,开发成本高,可以留给子孙后代慢慢去开发,这样也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一旦进口原油被别国卡住了,那西北地区的原油就可以马上开采出来,以应付不时之需。
第五,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不能让这些自己的石油,天然气都浪费在他人身上。
Ⅷ 中国有这么多的石油和天然气,为何还要选择从外进口
中国有这么多的石油和天然气,要选择从外进口。石油是有保质期的,而且容易挥发,所以储存本身就不容易,每年要保留那么多多余的石油,要花很多钱。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不容易保存,而且每年的生产能力太大,为什么我们不能少造石油?为什么我们要制造这么多的石油呢?
中国的石油产量很低,但需求量很大,每天的产量无法满足日常消费需求,所以只能依靠进口。中国的石油产量只有384.6万桶/日,不足以满足国内1280万桶/日的消费。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石油生产没有跟上,进口不得不弥补不足。中国的石油生产保持了0.8%的年均增长率,远远低于5.2%的消费需求年增长率。我们为什么不钻研我们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将促进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事实上,虽然中国的油气储量丰富,但由于技术和地理环境的限制,油气生产无法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巨大消费需求。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Ⅸ 为什么有的地方多产石油,而有的地方多产天然气
为什么有的地方生成石油多,有的地方生成天然气多?这个问题的提出很自然,从目前我国的油气分布现状看确实会给人留下这样的一个印象。我国东部石油储量多,油田规模大,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等使东部成为中国主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天然气区则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近些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发现了大气田,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一些地区也有气田发现。石油与天然气能源在我国东西部的分布不够均衡。这也正是国家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以保证东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地质科学依据。
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为什么会这样分布?这是大自然的造化,是由特定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决定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两点。
(l)有机质类型的差异是决定是生油还是生天然气的最基本条件。
有机质类型,就是生油母质类型的不同是决定以生油为主还是以生气为主的根本原因。而不同的生油母质类型又与形成有机物质的不同生物来源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古湖泊中或古海洋中富含的低等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各种藻类等)是生成石油最有利的生源物质来源。而带入湖水中或海洋中的陆生高等植物,是有利于生成天然气的母质类型。若是由两种来源的生源组成,则既可生油也可生气,但更多还是生油,且其生成量较第一种类型小。以水生生物为重要生源的有机质虽然可生成大量油,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生成大量天然气。而以陆生生源为主的有机质类型,一般生油很少,而生成天然气相对多。
在我国发现的大油田(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都是以水生生物为主要生源的大型湖泊相沉积,其有机质属最好的腐泥型干酪根类型,因此形成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天然气则相对较少。又如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发现的大气田,其生源物质主要来自陆生高等植物,其有机质主要属于腐殖型干酪根类型,因此基本形成的是天然气资源。
(2)有机质的成熟度以及演化史是生成石油或天然气的关键因素。
有机质成熟度高低与生油或生气密切相关。在开始生油时成熟度不是很高,但随着地下温度、压力的增加有机质成熟度不断增高,石油生成量会不断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过成熟阶段时,这时,就使已生成的原油不断发生裂解开始生成湿气,最后进入生成干气(CH4)阶段。在生成干气阶段,以生油为特色的腐泥型有机质也只能生成天然气了。我国的四川产气区和鄂尔多斯含气区的中生界、上古生界的天然气藏都属于此类。这也是我国中部地区富含天然气的重要原因。
此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我国石油界对天然气的石油地质特征并不十分了解,没有摸清天然气勘探的规律,而且对天然气的勘探工作也重视不够。经过学习与探索,我国的石油地质学家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从石油裂解出来的“油型气”、由煤或煤系生成的“煤型气”以及由厌氧甲烷菌生成的“生物气”(就是俗称的“沼气”)等类型的天然气。在我国开拓了越来越广的找天然气领域,不但在不同地区,而且在同一盆地的不同层系都发现了一些新的天然气藏(层)。
Ⅹ 我国石油需求越来越大的原因
石油作为能源消费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讲它有它的不可替代性。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并不是能用其它的东西可以替代的。92年石油产品开始净进口,96年以后原油开始净进口,如果消费继续增长的话,那么这个缺口将会越来越大。成品油也一样,2000年的成品油消费量大概是1.1亿吨,2008年大概是2.1亿吨。 另外化工轻油用于乙烯原料,其余作为PX原料和烷基苯原料等。90-00年消费年均增长9.9%。00-08年年均增长10.1%,是增幅最大的石油产品之一。我国化工轻油消费的快速增长与石化工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乙烯能力从90年的160万吨增加到08年的999万吨,PX生产能力从90的50万吨增加到08年的368万吨。我们还没有完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所以说,化工原料的需求、成品油、液体原料的需求带动了我们对原油消费需求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