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能源是现代工业的什么

石油能源是现代工业的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19 22:57:20

‘壹’ 为什么说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

这说明石油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石油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石油的产
品在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石油可以制成发动机燃料,拖
拉机、汽车、飞机、坦克都离不开它;石油还可以炼出优质润滑油,在机械转动时减少磨擦力;另
外,它还可以用来做石油化工原料,用于人民的生活,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石油工业。

‘贰’ 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是() A. 石油 B. 煤炭 C. 地热 D. 水资源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石油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石油蕴藏量较为丰富.根据题意.
故选:A.

‘叁’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现代农业的命脉.(1)工业上用来分馏石油的主要设备是______;常采用减压分馏

(1)石油分溜在分馏塔中进行;低压情况下,液体沸点会降低,在较低温度下,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馏分,
故答案为:分馏塔;降低压强,烃的沸点随压强减少而降低,使重油能在较低温度下分馏;
(2)氯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氯乙烯塑料:nCH2=CHCl

催化剂

‘肆’ 为什么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工业分重工业和轻工业。重工业产出的产品不立即用于消费,一般都需经过二次(或更多)生产而产生消费。比如机械的生产、矿石的加工。轻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可以直接用于消费。比如纺织。但归根结底,工业是需要机器来生产。没有机器就没有工业。那么,机器自己会动吗?不会。是什么让机器动起来的呢?是能量。能量从哪里来呢?人类目前利用的能量形势有:风能、核能、地热能、水利势能、光能等等。但这些形式都没有直接燃烧石油衍生品从而产生能量来的广泛。相较于煤炭,石油衍生品燃烧产生的热力值要高出许多且不产生或较少产生燃烧煤炭时大量产生的硫化物。这种方式稳定、经济、便捷,成为工业生产最基本的能源提供方式。可以说,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工业的辉煌成就。

‘伍’ 为什么说石油是工业发展的动力

因为不管什么地方都需要用到石油。

由于阿曼意识到要提高该国中南部油田的采收率,阿曼苏丹国采取了从西方石油公司接管业务的步骤。西方石油公司在阿曼进行了30年的强化石油采收率实验,将该技术应用于美国二叠纪盆地的中部平台,并将阿曼油田提高了15倍,西方国家使用驱油技术在二叠纪盆地的中央平台上进行注气作业。自1980年代以来,加拿大石油公司已将气驱技术用于油砂,这是蒸汽辅助重力排水(SAGD)的缩写。

‘陆’ 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以石油为主的三大能源物质提供全人类大部分能源的同时,还是重要化工原料(如塑料,油漆).

‘柒’ ______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______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

石油和煤在工业上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其中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
故答案为:石油;煤炭.

‘捌’ 为什么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石油在工业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动力资源,它的许多优点是其他燃料所无法比拟的。如在物理性质上,石油是可以流动的液体,比重小于水,比其他燃料容易开采;占有的容积小,容易运输。同时,与一般燃料比较,它的可燃性好,发热量高,1 千克石油燃烧起来可以产生1万多大卡的热量,比煤炭的发热量高1倍,比木柴的发热量高4~5倍。此外,石油又有易燃烧、燃烧充分和燃后不留灰烬的特点,正合于内燃机的要求。所以,在陆地、海上和空中交通方面,以及在各种工厂的生产过程中,石油都是重要的动力燃料。在现代国防方面,新型武器、超音速飞机、导弹和火箭所用的燃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由于石油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为能源,有很高的发热量;作为原料,不仅产量大,而且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和各个部门。石油化工产品几乎能用于所有的工业部门中,是促进国民经济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化的工业离不开石油,就像人体离不开血液一样。因此,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望采纳

‘玖’ 石油的属性

石油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血液。石油的大规模使用影响了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石油具有多重属性。
第一,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现代社会对石油高度依赖。作为可耗竭资源,石油无法被制造,并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动力,让人类对这种商品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按照传统的霍特林定理,对于不可再生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的资源,它的价格由其稀缺性和替代资源的成本来决定。
第二,石油也是一种商品,并且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工业产品。作为商品,按照经济学的商品定价理论,石油的价格应该由其边际生产成本来决定,即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最后一桶油的生产成本决定石油的价格。
第三,石油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国际贸易商品。2008年,全球的石油产量为40亿吨,其中一半即20亿吨被用作国际贸易。相比之下,全球的铁矿石贸易量仅为8亿吨,煤炭的全球贸易量为8亿吨左右。作为大宗贸易的商品,石油的定价由供需平衡来决定。在紧张的供需平衡中,边际需求与边际供应都对油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四,石油的地缘政治属性。石油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委内瑞拉、俄罗斯、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等9个主要产油国拥有全球80%的石油储量,中东地区就拥有全球2/3的剩余探明储量。而在世界前十大能源消费国中,最主要的石油资源在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缺口,只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的石油能够满足本国需要,其他能源消费国同时也是石油净进口大国。由于石油产量与出口比较集中,发生在产油国的、影响石油生产的事件也就对石油的价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外对于许多产油国来说,石油是整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与政府预算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价格不光要考虑到在这些国家生产的成本,还要考虑到满足这些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所需要的价格水平。高度的依赖性和分布的不平衡使得石油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并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工具和武器。政治属性表明,石油作为商品,并不完全遵循市场规则,有时甚至背离价格。因此,石油天然地与国家经济安全联系在了一起,从一种普通的燃料演化为最重要的战略商品,进而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格局的形成,乃至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结盟。法国学者菲利普?赛比耶-洛佩兹在谈及石油与地缘政治时也指出,“在华盛顿主宰美国事务的部分政治家眼里,石油是与国防同等敏感的要害领域。正是在这种思维逻辑的指导下,一些本应主宰石油市场运行规律的经济和财政因素,有时不得不让位于地缘政治的考量。”
第五,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垄断与半垄断的属性。从1859年第一口油井在宾夕法尼亚州开始生产以来,世界石油行业(主要是美国石油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竞争之后马上被洛克菲勒集团的标准石油公司所垄断。1911年,美国根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拆分了标准石油公司,但没过几年就形成了由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组成的“七姐妹”寡头垄断。自1971年起,由13个石油输出国组成的欧佩克代替了“七姐妹”,对全球石油供应实行了寡头集团垄断。这一寡头集团的垄断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被实质性地打破,石油市场进入了非常有竞争性的全球化市场,欧佩克曾经在1986年和1998年两度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但是,作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里唯一的一个卡特尔组织,欧佩克还是对石油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欧佩克占全球石油产量的40%和贸易量的60%,它为应对油价暴涨或暴跌所采取的集体增产或减产计划和国际油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