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是哪个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
我国最早发现、开采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气,要从3000多年前周代算起,《易经》中有“上火下泽”、“泽中有火”等记载,说明可燃的天然气在地表湖沼水面上逸出气苗。
1900多年前,班固的《汉书地理志》记载:“商奴,有洧水,可蘸”,是说在陕西延安一带的洧水(即清涧河)水面上有像油一样的东西可燃烧。
公元267年,晋朝张华着《博物志》记载:“酒泉延寿县南山泉水中漂有石油,采集后用作润滑车和燃烧照明。”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关于历史中我国人民认识、利用石油、天然气的记载有很多。
自魏晋以来到唐宋(公元7?13世纪)的史籍中的记载;在甘肃酒泉、新疆库车以及准噶尔盆地南缘等地都发现了石油,其古称为石漆、石脂水、火油等。
“石油”这一名称最早见于900多年前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的着作《梦溪笔谈》。书中曰:“鹿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脂水即此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
大约距今2000年前,在中国西北地区人们就知道漂浮在水面的石油“然(燃)之极明”,遂收集盛入容器,用以点灯。北魏郦道元(公元466/472?527年)的地理名着《水经注》中,曾有用石油“膏车及水碓钉甚佳”的记载(注:、车毂中铁也,即车轴。此句意为:用原油涂在车和水碓的轴承上,甚好)。唐、宋以来,用石油制作“石烛”和墨。北宋时,京城开封出现了炼制“猛火油”的作坊,所产的猛火油主要用于军事。
❷ 石油的首次发现时间,地点
早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印度等文明古国已经采集天然沥青,用于建筑、防腐、粘合、装饰、制药,古埃及人甚至能估算油苗中渗出石油的数量。楔形文字中也有关于在死海沿岸采集天然石油的记载。
(2)挪威石油什么时候发现的扩展阅读:
近代石油的历史大周期:
1、20世纪70年代:1960年第三世界产油国联合成立了OPEC,陆续对石油实行国有化。期间借两次石油危机之机提高石油价格。一次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OPEC成员国陆续提出减量提价方案。另一次是伊朗首先爆发政权革命,两伊战争爆发,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中断,油价大涨。
2、20世纪80~90年代:受两次石油危机影响,国际原油需求出现萎缩,同时以俄罗斯、委内瑞拉为代表的非OPEC原油生产国采用新技术和产量的持续增长来应对高油价,原油价格开始大幅下降至25-35美元,国际油价步入20年低迷阶段。
3、10年“黄金期”: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印度等新经济体的高速发展,其对原油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国际油价迎来10年“黄金期”,并于2008年7月达到历史峰值147美元/桶。
4、2014-2016年油价下跌:伊朗禁运解除:15年伊朗禁运解除后,其大量抛售浮仓。
5、2017显着反弹的逻辑:世界经济对原油需求减少,而本轮油价下跌反而刺激了OECD对原油的需求,且亚太地区对原油消费拉动依然强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石油
❸ 挪威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挪威经济支柱产业是:
一、石油。
挪威一度是全球第七大石油生产国、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仅次于沙特和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仅次于俄罗斯)。
随着挪威战略上有意减少石油开采数量,如今挪威是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国、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
二、清洁能源水电。
挪威的水电十分发达,可开发的水电资源约1870亿度。挪威境内共有近1000座水电站。由于挪威多高山峡谷,有丰沛的水利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国内96%的电力供应都来自水力发电,还能实现水电出口。挪威96%的能源都来自清洁的水电,水电占整个能源的比重已经超过超过50%。而欧洲的平均值仅为13%。
三、海洋资源—三文鱼。
挪威由于临大西洋和北冰洋,由此能够获得大海的丰厚馈赠。特别是南北冷暖洋流交汇为其带来丰富的鱼类资源,让挪威成为世界最大海产品出口国。
四、造船及航运业。
挪威海事产业历史十分悠久,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海事集团之一。在船舶设计,制造,环保化,管理,及海上油气开发方面拥有领先世界的理念及技术。
五、石油基金。
挪威着名的“三宝”分别为:石油、石油基金、三文鱼。
挪威’三宝”中,最成功的当属石油基金。挪威人曾经自豪地说:“如果我们挪威人什么事情也不做,挪威现有的石油资源足够我们全体挪威人富足地生活150年!”可见,挪威人的富裕程度。
问题是,挪威人并没有安于现状,而且努力减少经济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依赖,并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挪威人几乎都拥有一个基本共识及担忧,一旦石油资源枯竭,挪威经济何去何从,把钱存起来、“钱生钱”成为挪威人的理财之道。
因此,早在1990年,挪威议会就批准通过政府石油基金法案,石油营收将不再直接划入政府财政,而是转存入政府石油基金中。1996年第一笔3亿美元资金正式汇入政府石油基金。
挪威在2006年大力整合资源,把基金改组为政府全球养老基金,作为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在挪威境外进行投资。现如今,这笔基金已积累至约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主权财富基金。
❹ 保时捷Panamera,穿越西部挪威
卑尔根,挺进峡湾的起点
虽然,我们最先抵达的城市是奥斯陆,但是这次自驾行程的起点却是在卑尔根。从奥斯陆到卑尔根需要坐7个小时的火车。奥斯陆火车站位于市中心,我们拖着行李走向火车站的路上,可看到售卖挪威人传统服饰的店铺,羊毛质地、手工缝绣,宽裙、毛衫、斗篷、帽子,色彩自然。这些服饰价格不菲,却在挪威经久不衰。据说,挪威人对18或19世纪复杂的乡村装束的喜爱在北欧也是出了名的。
挪威因为多山、靠海,所以在将近一天的火车车程中难见广阔的平原,却多见山体围绕着湖泊、乡村家园点缀其间的景色。随着火车频繁地驶过山体隧道,我们距离卑尔根也越来越近。这里被称为挪威峡湾的入口。而峡湾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壮美的风光。挪威拥揽四座峡湾,分别是盖朗厄尔峡湾、松恩峡湾、哈当厄尔峡湾和吕瑟峡湾。卑尔根正处于松恩峡湾和哈当厄尔峡湾这两条西部峡湾中间。其实,人们可以选择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抵达卑尔根,自驾、火车、渡轮、飞机,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风景。
火车驶入卑尔根火车站时,天正在下雨,让我们初来乍到就领略到“雨城”称号的得来。在之后几日中,能够发现这里阴晴不定是常态,体现出鲜明的北欧气候特色。一辆保时捷Panamera 4 E-Hybrid在卑尔根等待着我们。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四门跑车在接下来的3天将证明自己是多么适合挪威地形地貌的特点。
从坐进车内的那一刻,便能够感受到跑车的特点,驾驶位比较低,当然,它可以被多向调节,直到调整为驾驶者习惯的位置。雨水落在车身上、落在挡风玻璃上,一粒粒小水珠让这款保留着保时捷简洁而又经典设计的跑车有种沉静的晶莹感。将摄影器材和行李箱放在后备箱,我们就这样出发了。不知前路如何,就这样大胆地跟随导航的指引去那些未知的地方。
天气随逶迤山路而变
第一天的驾驶计划是从卑尔根到哈当厄尔峡湾尽头的于伦斯旺地区。全程约160公里,行驶两个多小时。从卑尔根出发,可以自然而然地开进山路。因为离开了城市,我们踩下油门,立刻感受到发动机的响应。此后沿山体而行,穿越一座又一座几公里长的隧道,然后在出隧道之时,每每能惊叹于换了天地的风景。车上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在多隧道的公路上能起到重要作用。每当视觉疲劳、车身有些微偏自身车道的现象,系统就会通过震动方向盘的方式给驾驶者提示,同时,这辆车还配备了带有转向辅助功能的车道变换辅助系统,驾驶者能清晰地感受到车在主动微调方向盘帮助驾驶者调整方向。
一开始,山路是双向两车道,一般路段多限速80公里/小时,遇到修路或转弯路段,限速有40或60公里/小时不等。保时捷挡风玻璃上的抬头显示功能能够帮助驾驶者不分神就可注意限速的变化和导航的信息。也许是山路绵延对初来乍到者的挑战,也许是移步易景的原因,在挪威开车并不容易困顿与烦闷。山体的另一侧就是海,还未到峡湾,我们就能体会到这个国家就是坐落在大自然之中。这不是一个城镇聚集性很强的国家,从历史上,村镇就遍布山坳与水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而维京人的历程与故事,那段天地共生、物竞天择的征程延续到现在,体现出的是挪威人与大自然紧密的纽带关系,对国中山水的热爱与他们对国家的热爱紧紧相连。
1969年,挪威发现了石油,自此走出了自然条件的严酷,而开始享受自然给予的财富。所以,在挪威开车,可以感觉到,这里的公路修建得很好,所有的安全设施安置科学、齐全。虽然很多时候会遇到连续转弯,但是只要规范驾驶,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而这,也是我们可以选择一辆跑车自驾的原因。因为,在山路铺装完善的国家,一辆跑车反而能够体现出它的驾驶能力,让人感受到酣畅淋漓的驾驭。
Panamera 4 E-Hybrid的车身宽、高度低、轮胎宽,天生拥有良好的贴地性能。它的动力总成由一台2.9L V6双涡轮发动机、一台电机和8速PDK保时捷双离合变速箱构成。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它只需要4.6秒,最高速度达到278公里/小时。当驾驶者在山路上行驶,在入弯与过弯处,收踩油之间游刃有余。更不要说它的底盘能力,兼具舒适性和运动性。这款车的底盘采用了PASM保时捷主动悬挂管理系统,这是一种电子减震控制系统。它能主动根据行驶条件和驾驶方式连续调节每个车轮的阻尼力,以减少车身运动,令每一个座位的舒适性得到保障。
在逐渐适应了挪威的路况后,我们也临近了第一天的目的地哈当厄尔峡湾。据说,这是挪威较为平缓的峡湾,田园景色是它的特点。我们将车停在山脚下,旁边就是一座不小的超市,里面不但售卖食品和生活用品,还有新鲜的午餐可以提供。这也是挪威交通发达的体现,境内的小镇除了完善的道路交通,还有各种商店甚至外卖。在一些加油站,已经有符合欧标和日标的充电桩设施。这就为像我们这样驾驶新能源车的长途自驾者提供了可能。
当我们逐渐对车的性能有所了解后,开始观察它的内饰。给记者最大好感度的是它的中控台和仪表板。向车头方向升高的中控台采用玻璃外观,增加了质感与科技感。触摸感应功能按键均匀地分布下来。显示屏是12.3英寸的,可触摸控制,里面可显示车辆信息、娱乐信息、手机信息等功能。与中控台相比,仪表板有更加强烈的运动设计。对于保时捷来说,转速表一定要放在仪表板正中间,转速表两侧是两个7英寸显示屏,左侧显示屏中包含时速表和温度表,右侧显示的是其他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导航、能量应用情况、车辆基本信息等,而在仪表盘的最左侧,还有一个小区域可以实时显示限速信息。
这款车的方向盘不重,女士驾驶起来游刃有余。方向盘右侧有驾驶模式选择小圆盘,上面显示了这款混合动力车的四种驾驶模式,分别是:“E-Power”(电力驱动)、“Hybrid Auto”(混合动力自动)、“Sport”(运动)和“Sport Plus”(运动加)。在走山路时,点着刹车,可以从仪表盘上看到长条电池格显示的变化,在油门的收放间,电池也在进行着充放电。这款车在纯电驱动模式下,续航里程可达51公里。
导航显示,就这样跨海行驶
哈当厄尔峡湾的尽头是于伦斯旺地区。这里有一座五代传承的酒店就叫于伦斯旺家族酒店。据说,这家酒店备受旅行者追捧,必须提前很长时间预订。但是,这家酒店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虽然坐拥哈当厄尔峡湾得天独厚的风景,但是酒店的装潢和经营却很朴实。晚餐时分,住店的客人在酒店用餐,固定下桌号,转天早餐,大家依然按照已有的桌号就餐,这种方式给人一种老式的考究与温暖。虽然因为石油的发现,挪威跃升为全球第二富有的国家,虽然挪威也是第五大天然气生产国,虽然峡湾的美景为挪威带来丰厚的旅游业资源,虽然这里渔业同样发达,但是,挪威人仍然给人一种朴素之感。
这就如奥斯陆清晨的咖啡馆,人们还是尽早地投入工作中一样。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CEO英格维·史勒格斯泰勒曾说,“在这个国家,过去,除非预先节约和储藏,否则冬天没有足够的食物。”也许是祖先遗留在血脉里的习惯,挪威人给人一种务实、朴素之感。在峡湾地区,人们选择登山、徒步、骑行、划船等户外运动方式,而很少见到他们将钱用在高楼大厦的建设上。
从哈当厄尔峡湾继续向西南行驶,我们将去向斯塔万格,那里是吕瑟峡湾的入口,同时也毗邻北海油田。车上后座的同伴已经可以熟练地通过后排的车载娱乐控制屏为自己设置后排温度还有音量大小。而随着向西南部深入,山路也变成了双向单车道,这对驾驶员的谨慎与车辆的反应能力都是一种考验。而穿过隧道扑面而来的大雾更加使我们猝不及防。但当地人仿佛对这些早已习以为常,车速丝毫不见降低。也正是因这雾霭,才让峡湾的风景如仙境,而不是裸露在世人面前。
从地图中可以看出,挪威西南地区由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岛屿构成。所以,当我们继续向南,会看到导航的最优线路选择是经过公路跨海而行。此时,渡轮就成为了挪威自驾旅行的辅助工具。将车行驶到摆渡船上,人可以登上甲板观赏风景。海风吹来,船匀速行驶,周边是明丽精致的景色。不多时,我们便到达下一座岛屿,继续依山而行。斯塔万格是一座活跃的城市,我们到达时正是夕阳西下,人们沿着海岸人行路行走,街角酒吧的音乐响起,渐渐露出夜晚到来时的狂欢。我们的车也变得安静下来,纯电动模式下,它与这座倡导环保与艺术的城市更加融合。
自驾串起了我们这一次旅程。随着我们的停留与探访,导航上每一个点都会晕染开更为丰富的图景,将展现难为人知的挪威。但是,我们也只能尽己所能,因为短短行程,还难以全面理解这深嵌在自然之中的挪威。
人与驾驭,为可持续进行探索
保时捷最具传奇色彩的车手之一杰基·艾克斯当回忆起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时曾经说,虽然整个比赛非常艰辛,但是,“晚上在沙漠中却可以看到1万颗星星。”驾驭为何这样具有魅力?也许正是因为人在驾驭之时一直心怀浪漫。现在,全球越加严苛的环保标准对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但是为了满足人对驾驭的天然需求,汽车制造者正在探索多种解决方式。
2018年,处在转型期的保时捷取得了销量与利润双高的成绩。体现品牌基因、满足市场需求、结构日益完善的产品矩阵为优异成绩做出了贡献。在日渐丰满的产品矩阵中,电动化车型将在未来撑起半壁江山。“保时捷2025战略”提出,届时旗下车型一半的销量将来自新能源车型,包括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打造未来跑车将会把保时捷的基因、价值观与创新融合。正如对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宗旨一样,要以“性能为导向”。
2010年,保时捷推出Cayenne混合动力车型。2017年,保时捷将插电混动技术作为旗舰车型的动力配置,用在Panamera车型上。2018年,Panamera以38%的同比增长领跑销量增幅,在欧洲市场,有超过60%的Panamera销量为混合动力车型。其实,保时捷的混动历史可追溯到1900年,当时,费迪南德·保时捷打造了全球第一台混合动力汽车Lohner-Porsche “Semper Vivus”。目前保时捷在中国提供混合动力版本的车型包括Cayenne和Panamera。
行业的转型虽然对驾驭这件事提出挑战,但是却也可以定义新的驾驭内涵。汽车制造商需要在这之中进行巨大投入,以获得对未来的话语权。截至2022年,保时捷对电动化投资将从原计划的30亿欧元上升至超过60亿欧。多出来的30亿欧元会用来研发其纯电动跑车全新Taycan的衍生车型、现有车型的电动化研发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有数亿欧元用于工厂的改扩建和智能出行的构建上。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奥博穆表示,保时捷已全力投入到数字化、互联化和新移动理念的变革中。当我们行驶在挪威的山路上时,能感受到这种变革悄然而至。在保证动感驾驶的前提下,更节约、更环保、更智能的汽车使用,让我们能更安心地投入这自然之中,心无牵绊。
花絮:
当我们将车还到卑尔根车主手里时,车主很有底气地告诉我们此行一共加了几次油、都是何时加的,并且在我们还没有联系他时,他就知道我们已经回到了卑尔根。这都是保时捷APP上的功能。它还可以提醒车主,车辆是否驶离安全距离,是否被盗,车主也可以进行远程锁控车辆。这真是一种令旅者心安的“监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哪个北欧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挪威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挪威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挪威也是西欧最大的产油国和世界第三大的石油出口国。当1971年挪威在北海埃菲斯克油田开采出第一桶石油时,挪威人均GDP还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连专门的石油管理部门都没有。
直到1972年才成立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iol。1975年,挪威首次成为石油输出国,正式迈向石油之国。同时,挪威用出口石油所获得的资金,改进海底钻井技术,将石油勘探从浅海走向深海,相继在挪威海、巴伦支海的挪威大陆架上发现了许多油田以及天然气田。
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碳和氢,碳氢化合物也简称为烃,烃是石油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石油中所含各种元素并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结合的各种碳氢及非碳氢化合物的形式而存在。
石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锑等)。
❻ 挪威石油工业概况是什么
挪威是一个新兴的石油国家。昔日被称为欧洲的一个渔村、被列为贫困国家之列的挪威,发挥人民的聪明才智、吸收世界的先进技术,于1969年圣诞节期间发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石油。经过30多年的开发创新,挪威油气工业已成为挪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闻名于世。挪威是世界前十大产油国之一,是西北欧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同时,它也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挪威的油气,特别是天然气的出口不仅是挪威经济收入和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也成为其重要外交手段之一。挪威海上石油开采技术,尤其是海上平台和水下钻探技术在世界领先。
一、资源与储量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月1日,挪威拥有探明石油储量67亿桶,是西欧最大的石油储量国。2008年挪威日均产油约247万桶,同时日消费量仅为21.7万桶左右。2008年挪威是全球第六大石油净出口国,每天约出口原油225万桶。
截至2009年1月,挪威国内拥有31.5万桶/日的炼油能力。挪威有两大炼油厂:由埃克森美孚公司运营的炼油能力为11.5万桶/日的Slagen炼油厂,以及由Statoil Hydro公司运营的炼油能力为20万桶/日的Mongstad炼油厂。挪威是欧盟主要的汽油和柴油供应国,因为Mongstad炼油厂生产的这些燃料符合欧洲严格的环保标准。Statoil Hydro统治着挪威国内的油品零售市场。
二、油气生产
40年来,挪威近海石油工业不断创新,实际上是1969年挪威发现近海石油,挪威人经常说挪威非常幸运,挪威当时在发现近海石油之前,挪威可以说是欧洲最穷的几个国家之一,但是由于人口很少,现在人口才478万人,由于发现了北海石油,近40年来,挪威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这些年通过不断创新,从混凝土的重立式平台,到整个FPSO的柴油,再到全海式的欧洲最大的陆地液化天然气终端,包括整个深水的800水深的天然气田的开发,挪威近海石油工业不断创新。最早发现挪威近海石油的是美国的公司,也就是现在说的康菲,当时发现的项目现在仍在运行,仍然有不断的新发现,挪威北海最主力的油田,预计原油可以生产到2050年。
挪威人比较聪明,发现了近海石油以后,并不是把这个财富寄居到某一个政府部门或者某一个组织,而是把这个工业变成全民的财富,同时把原来很传统的造船工业(因为挪威在传统的造船工业上非常领先)变成了挪威的近海石油工业,从浅水到深水,变成整个国家经济的火车头。很多方面的政府主导政策,挪威具有中国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同时挪威成立了一个具有可推崇模式的三角形伙伴关系,由于工业界产生了真正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实际在生产中遇到的真正的问题,通过大学和公司进行研发,把这个产品产业化,真正生产出一个可以在市场销售的成熟的产品,这方面的三角关系就是工业界、研究院和大学之间的密切合作。挪威在国家石油产出以后,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基础研发中,使得通过40年以后,尽管当时石油的发现不是挪威人,但是现在挪威人掌握了所有近海石油的核心技术,尤其到深海,很多核心技术都来自挪威公司。
挪威依靠技术及资源优势,其原油产量要比英国产量下降得慢,更是由于天然气资源优势,油气资源问题成为了西欧油气工业的骄傲(图21-2和图21-3)。
图21-3挪威历年天然气产量变化图
挪威现有20条输送油气管线和7个陆上设施,为油气进行输送、浓缩等服务。其中,除输往挪威大陆的管线之外,输往欧洲的有8条天然气管线和2条石油管线。向南输送天然气的有5条,Norpipe(管径36英寸,全长440千米)、Europipe 1(管径40英寸,全长650千米)和Europipe 2(管径42英寸,全长650千米),这三条管线均到德国恩本(Emben),Zeepipe(管径40英寸,全长814千米)到比利时兹卜茹格(Zeebrugge),Norfra管线(管径42英寸,全长860千米)到法国的顿喀奎(Dunkerque);向西输送天然气的有3条管线,到苏格兰的圣·弗古斯(St.Fergus);向西输送石油的两条管线是到英国特赛德(Teeside)的Norpipe(管径34英寸,全长354千米)和到苏格兰的库茹顿湾(Cruden Bay)。管线从海中油田开始,按需要在海上与管线连接、在陆上与设施相接。在挪威近海,总计约有8000千米管线。
❼ 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考古学家从中国古代大量的史料和出土的文物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
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时期,中国人民就已开发和利用石油。据古籍《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今陕西延长县,水面上曾经漂有可燃液体,人们都“接取用之”。《后汉书》上也记载道,当时甘肃延寿县的南泉水里有“肥汁”,“燃之极明”,当地人称这种液体为“石漆”。又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水经注》上说:“清水又东经高奴县合丰林水,地理志谓之洧水也。故云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这更清楚地说明,中国人至少在晋朝以前,就会把自动从地下流出来的石油当作燃料使用,而且还会把石油用来作机器的润滑油。
古籍《北史》中有中国古代人用石油作医药的世界上最早的记录。《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北周宣政年间,周人曾用石油燃火,把敌人的武器烧掉,这是世界上最早把石油用于军事的记录。
从史书上的记载看,在宋朝以前,“石油”并不称石油,而叫硫磺油、雄黄油、石瑙油、猛火油、火井油、泥油、石漆等,名称较多。世界上第一个用“石油”这个名称的记载,见于中国古代沈括所着《梦溪笔谈》中,本书第一次出现“石油”这个名字。
❽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大事记
2001年,挪威石油公司私有化及上市,同时在奥斯陆证券交易所及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并改名为挪威国家石油ASA。
2006年12月,挪威国家石油提出与挪威海德罗公司油气部门合并的计划。2007年3月,Statoil兼并了挪威海德鲁公司Norsk Hydro下属的油气部门,于2007年10月1日更名为StatoilHydro。
2007年10月1日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与挪威海德罗公司(Hydro)麾下的石油作业公司合并组成了实体StatoilHydro公司。
2009年10月,中海油此次参入竞购的是挪威石油在美国墨西哥湾深海5块勘探区块,其中包括Tucker和Krakatoa深水区块,预计不久将与挪威石油签署协议。
❾ 石油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是谁发现了它这么多的用途
石油发现的时间其实已经没有办法考究了,只知道在几百年前祖先们就已经懂得使用石油了。
在古巴比伦时期,就有相关的记载人类已经学会开采石油了,而在中国北宋的时候也有文字记载了关于石油的内容,并且还是沈括第一次提到了石油这个词。波斯人在公元前490年的时候也就已经会利用石油来打仗了,所以石油发现的时间是比较早的,但是没有定论。
当然在古人最先发现的还是石油的可燃性,之前打仗的时候需要利用火攻的时候,也会利用到石油。直到现在的科技不断地完善,对于石油的提炼更加纯净,然后得到的衍生品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对于石油的用途也了解得越广,比如制作药品、润滑油、护肤品等等,相信这些用途古人是万万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