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溶剂发红怎么办
扩展阅读
一种行为的成本是指什么 2025-05-16 11:34:09
苏州扫把清洁工具有哪些 2025-05-16 11:33:26
钻石的质量等级怎么区分 2025-05-16 11:33:24

石油溶剂发红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2-08-12 13:38:48

① 石油溶剂不小心弄到身上怎么办

你说的是石油醚吗?
那就没关系,很快就会自然挥发干,没什么危害。

② 印油时板面发红怎么办

水转印技术 被称为比较环保的技术,也是目前最新兴的一种高效印刷制作,大概与他脱离印刷过程中的油墨有关。水转印利用水的压力和活化剂使水转印载体薄膜上的剥离层溶解转移,基本流程为:一)膜的印刷:在高分子薄膜上印上各种不同图案;二)喷底漆:许多材质必须涂上一层附着剂,如金属、陶瓷等,若要转印不同的图案,必须使用不同的底色,如木纹基本使用棕色、咖啡色、土黄色等,石纹基本使用白色等;三)膜的延展:让膜在水面上平放,并待膜伸展平整;四)活化:以特殊溶剂(活化剂)使转印膜的图案活化成油墨状态;五)转印:利用水压将经活化后的图案印于被印物上;六)水洗:将被印工件残留的杂质用水洗净;七)烘干:将被印工件烘干,温度要视素材的素性与熔点而定;八)喷面漆:喷上透明保护漆保护被印物体表面;九)烘干:将喷完面漆的物体表面干燥。 水转印技术有两类,一种是水标转印技术,另一种是水披覆转印技术,前者主要完成文字和写真图案的转印,后者则倾向于在整个产品表面进行完整转印。披覆转印技术(Cubic Transfer)使用一种容易溶解于水中的水性薄膜来承载图文。由于水披覆薄膜张力极佳,很容易缠绕于产品表面形成图文层,产品表面就像喷漆一样得到截然不同的外观。披覆转印技术可将彩色图纹披覆在任何形状之工件上,为生产商解决立体产品印刷的问题。曲面披覆亦能在产品表面加上不同纹路,如皮纹、木纹、翡翠纹及云石纹等,同时亦可避色一般板面印花中常现的虚位。且在印刷流程中,由于产品表面不需与印刷膜接触,可避免损害产品表面及其完整性。◎ info/Html/001/006/001/8981.htm

③ 石油溶剂在干洗极放了三年了,还能使用吗

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看石油溶剂的性能吧:
一种干洗剂,含有石油醚、丙酮、甲醛酯、乙醇、吐温或司盘类表面活性剂等成分。不易燃烧,一擦即干,一擦即净。使用方便,不损伤衣物,洗后不留印痕,适于清除各种毛呢、羽绒服装及其制品的各类油污,还适于沙发、地毯等局部污迹的去除。

干洗剂属于高沸点石油溶剂,挥发性差、不易燃、安全性好,对空气污染少,有一定的可降解性,从而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干洗剂是石油在160-210℃分馏得到的烃类溶剂,其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也叫碳氢化合物,其中化学成分主要是烷烃、环烷烃等。

可以看出它是一种相当稳定溶剂。所以放三年之后,经蒸馏之后,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④ 柴油发红是怎么回事

红柴油就是走私油,也即是从香港走私过来的柴油。因为香港车子是不收养路费的,采用燃油税的方法。所以属于非汽车使用的柴油就采用加红色以识别,(比如工厂用小型发电机等)就是说红柴油是香港没加车路税的,也即是价格比较低。所以走私分子就从香港走私红油过来谋取暴利,这种情况广东省比较严重。

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

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

柴油最重要用途是用于车辆、船舶的柴油发动机。与汽油相比,柴油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柴油具有低能耗,所以一些小型汽车甚至高性能汽车也改用柴油。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柴油,轻馏分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4)石油溶剂发红怎么办扩展阅读:

柴油的的用途:

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柴油机较汽油机热效率高,功率大,燃料单耗低,比较经济,故应用日趋广泛。

由于高速柴油机燃料耗量(50~75g/MJ)低于汽油机(75~100g/MJ),使用柴油机的大型运载工具日益增多。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

主要用作柴油机的液体燃料,柴油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特性,所以一些小型汽车甚至高性能汽车也改用柴油。

它主要作为拖拉机、大型汽车、内燃机车及土建、挖掘机、装载机、渔船、柴油发电机组和农用机械的动力,是柴油汽车、拖拉机等柴油发动机燃料。

⑤ 溶剂脱蜡重石蜡馏分是个什么东西CAS号 64742-65-0还有请告诉我国内那有

国内你可以问下扬州溶剂 我们工厂一般石油溶剂都是那里购买的

MSDS 的第2 - 第15部分:
部分 2 - 危险性概述
GHS 划分类别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 (呼吸刺激)第3类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 (麻醉)第3类
眼睛刺激第 2B类
致癌物第1A类
致癌物第1B类

应急响应概述
危害
危险
基于GHS标准所做的分类:
H320 造成眼刺激
H335 可能会造成呼吸刺激
H336 可能会造成倦睡和昏眩
H350 可能致癌

预防声明
预防
代码 Phrase
P201 使用前,索取专用说明书。
P202 操作前,必须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注意事项。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洗。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操作。
P281 按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响应
代码 Phrase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数十的休息姿势。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带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08+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治疗/咨询。
P312 如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37+P313 如仍觉得眼睛有刺激感,须就医。
储存
代码 Phrase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
代码 Phrase
P501 按照相关规章处置内装物和容器。

部分 3 - 成分/组成信息

名称 CAS序列号 %
溶剂脱蜡重石蜡馏分 64742-65-0 >98

部分 4 - 急救措施

食入

* 禁止催吐。
* 如果病人发生呕吐,使病人倾斜或左边侧卧(如果可能,保持低头体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呛吸。

避免给饮牛奶或油类。避免给饮酒精。如果出现自发呕吐时,要保持患者头朝下,使病人头的位置比臀部低,以避免呕吐物呛入气管(肺)中。
眼睛
如果眼接触了本产品:

* 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并扒开上、下眼睑,保证彻底清洗,然后眨眼。
* 如疼痛持续或复发,应该就医。

皮肤
如果本物质与皮肤接触:

* 用流动水(肥皂水)冲洗皮肤和头发。
* 如果发生刺激,就医。

吸入

* 如果吸入烟或燃烧产物,把病人移出出事地点至空气新鲜处。
* 使病人平躺,注意保暖和休息。救护前应取出假牙等假体,以防堵塞气管。

医生须知
对于急性或反复短时间暴露于石油馏分或相关烃:

* 食入或吸入纯石油馏分引起的生命危险主要是由于呼吸衰竭。
* 应立即检查病人呼吸窘迫体征(如发绀、呼吸急促、肋间退缩和意识迟钝或丧失), 并给输氧气。如果病人潮气量不足或动脉血气体压力失常 (氧压低于 50 mm Hg)应进行气管插管。

对症治疗。

* 多年大量和持续性皮肤污染能引起发育异常的病变。接触本物品也能加重原有的皮肤病。
* 一般来说,食入高粘性、低挥发性的物品(大部分油类和油状物)一般不需要催吐。

部分 5 - 消防措施

灭火介质

* 泡沫。
* 化学干粉。

消防措施

* 报告消防队,并告知事故位置与危害特性。
* 穿全身防护服,并佩戴呼吸设备。

火灾/爆炸危害

* 物质可燃。
* 受热或接触明火,有轻微的火灾危害。

燃烧产物有:, 二氧化碳, 磷的含氧化物(POx), 硫的氧化物(SOx), 有机物燃烧产生的其它类型的热解产物。
可能产生有毒烟雾。
能释放出腐蚀性烟雾。
火灾禁忌
避免物质被氧化剂,即硝酸盐、氧化性酸、含氯漂白粉、游泳池消毒氯气等物质污染,可能导致点燃。

部分 6 - 泄漏应急措施

小泄漏
溢出后容易打滑。

* 消除所有的点火源。
* 立即清理所有泄漏物。

大量泄漏

* 疏散该区域人员,并转移至逆风处。
* 向消防局报警,并告知事故地点及危害特性。

溢出后容易打滑。

个体防护设备的建议位于本MSDS的第八部分。

部分 7 -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程序

* 容器,即使是那些已经被清空的,也可能会存在具有爆炸性的蒸汽。
* 不准对容器或在容器附近切割,钻孔,粉碎,焊接或进行类似的操作。

* 在用泵抽吸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放电可能会导致火灾。确保所有设备的电器连线接地。 限制泵使用时的线速度,从而避免产生静电放电 (小于等于1米/秒直到填充管道浸没于两倍它的直径,然后小于等于7米/秒)。
* 防止液柱飞溅。

* 避免所有的个体接触,包括吸入。
* 当有接触危险时,穿戴防护服。

适当容器

* 金属罐或筒。
* 按照生产商的要求进行包装。

储存禁配
注意:水接触加热的物质能够引起发泡或发生蒸汽爆炸,并能因为热物质的大范围溅射而引起严重烧伤。物质漫出容器可能会引起火灾。
避免与氧化剂反应
储存规定

* 储存在生产商供应的原始容器里。
* 保持容器严实封闭。

适当容器

* 金属罐或筒。
* 按照生产商的要求进行包装。

储存禁配
注意:水接触加热的物质能够引起发泡或发生蒸汽爆炸,并能因为热物质的大范围溅射而引起严重烧伤。物质漫出容器可能会引起火灾。
避免与氧化剂反应
储存规定

* 储存在生产商供应的原始容器里。
* 保持容器严实封闭。

部分 8 -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接触控制
以下物质在我们的记录中没有OEL值
• 溶剂脱蜡重石蜡馏分: CAS:64742-65-0

个体防护

呼吸器
•充足容量的A-P种过滤器. (AS/NZS 1716 & 1715, EN 143:2000 & 149:2001, ANSI Z88 or national equivalent)
眼睛

* 带侧边的安全护目镜。
* 化学护目镜。

手/脚
手套类型的适用性和耐用性取决于使用方法。
因素诸如:

* 接触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 手套材料的耐化学性能,

戴化学防护手套(如聚氯乙烯 PVC)。
穿安全鞋或安全靴(如橡胶材料)。
其它

* 应该提供并要求使用肯定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的工作人员在进入受控制的地点前穿戴干净的全身防护服(工作服、全身服装或长袖衬衫和裤子)、鞋套和手套。
* 必须提供并要求进行与致癌性物质有关的搬运工作的工人穿戴半脸过滤型呼吸面具,此呼吸面具应该装有过滤灰尘、烟雾和气雾的过滤器、或纯化空气的罐或板。

* 人员每一次离开含有对人类肯定致癌的物质的地点前,必须脱去防护服并将服装和其它保护性设备保留在出口。每日最后一次离开地点时,应把那一天使用的服装和设备在出口地点放入透不过的容器里去污或废弃。必须用适当的标签表明这些透不过的容器的内含物。 对于保修和去污工作,应该提供并要求有允许进入地点的工人穿戴干净而透不过的服装,包括手套、靴子和连续性提供了空气的帽兜。
* 工人脱去防护服前必须进行去污,他们在脱去服装和帽兜前应该进行去污并淋浴。

* 工作服。
* PVC (聚氯乙烯)围裙。

呼吸器
呼吸器种类和型号的选择取决于呼吸区域污染物的等级以及污染物的化学性质。防护系数 (定义为面具外对面具内污染物的比率) 也是重要的方面。
物质的局部浓度,数量以及使用条件决定了需要的个人防护设备类型
如需更多信息,请参考详细的CHEMWATCH数据(如有可用的),或请咨询你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顾问。

工程控制

* 接触肯定对人类的致癌物质的人员必须得到单位的允许才能被暴露,他们也必须工作在受管理的地点。
* 人员必须在隔离地点工作,如"手套盒"。

部分 9 - 理化特性

物理性质
液体。
不能与水混合。
浮在水上。
状态 液体 分子量 不适用
熔点 (°C) 无 粘性 无
沸点范围(C) >350 水中溶解度(g/L) 不混溶
闪点(C) 216 (COC) pH (1% 溶液) 不适用
分解温度(℃) 无. pH (按供应) 这里不适用
自燃温度(C) 无. 蒸气压(kPa) 很低.
爆炸上限(%) 无. 比重(水=1) 0.878
爆炸下限(%) 无.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
挥发性成份(% 体积) 无. 蒸发速率 Very low.

部分 10 - 化学稳定性

引起不稳定性的条件

* 有不相容的物质存在。
* 物质被认为是稳定的。

关于不相容的物质信息,请参见第7部分 - 操作和储存

部分 11 - 毒理学信息

潜在健康作用(危害)

急性健康危害
食入
意外食入该物质可对个体健康造成伤害。
食入石油烃类物质能刺激咽喉、食道、胃和小肠,并引起粘膜水肿和溃疡。症状包括口腔和咽喉的烧痛感。
眼睛
有一定的证据表明,本物质能刺激并损伤人的眼睛。
眼睛与石油烃类直接接触能引起疼痛,并造成角膜上皮组织的暂时损伤。芳香烃类可引起眼睛刺激和泪腺分泌过多。
皮肤
该液体可能混溶于各种脂或油类,可使皮肤脱脂,引起一种被称为非过敏接触性皮炎的皮肤反应。该物质在欧盟指令的描述中认为不会引起刺激性皮炎。
重复接触可能引起在通常操作和使用后,皮肤破裂,剥落,干燥。
未愈合的伤口、被擦伤或刺激的皮肤都不应该暴露于本物质。
本物质能够加重任何原有的皮炎病症。
通过割伤、擦伤或其他损伤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和有害作用。 在使用该物质前应该检查皮肤, 确保任何损伤处得到合理的保护后才能使用该物质。
吸入
吸入蒸气可能引起瞌睡和头昏眼花。可能伴随昏迷,嗜睡, 警惕性下降,反射作用消失,失去协调性并感到眩晕。
在正常加工处理过程中,吸入本物质的气溶胶(雾、烟),可能会损害健康。
有证据表明,本物质能够刺激呼吸道。身体对此刺激的反应会进一步损害肺。
吸入危害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吸入高浓度的混合烃能导致麻醉,并有恶心、呕吐和晕眩等现象。低分子量的烃类(C2-C12)会刺激粘膜,并引起共济失调、眩晕、恶心、精神错乱、头痛、厌食、嗜睡、震颤和木僵。
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引起的症状包括全身不适、眩晕、头痛、头晕、恶心、麻醉、反应减慢和言语不清,并能发展到不省人事。严重中毒可抑制呼吸并导致死亡。

慢性健康危害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该物质会直接引起人类发生癌症。
有限的证据表明反复或长期职业接触可能会产生涉及器官或生化系统累积性的健康影响。
长期或不断接触混合烃能引起木僵,伴有头晕、无力、视觉障碍、体重下降和贫血、肝脏与肾脏功能降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破裂和发红。
对小白鼠反复外用轻度加氢精制的油类(特别是石蜡油类),能引起小白鼠发生皮肤肿瘤;经深度加氢精制的油类并不引起肿瘤的发生。
油可能接触皮肤或被吸入。长期接触可引起毛囊炎、湿疹、面部色素沉着和脚掌生成疣。

毒性 与 刺激性
溶剂脱蜡重石蜡馏分:
除特别说明,数据均引用自RTECS-化学物质毒性作用记录
警告: 该物质被IARC列为类别1:对人类有致癌性。

部分 12 - 生态学信息

没有数据

部分 13 - 废弃处置

* 容器清空后仍可能有化学品危害或危险存在。
* 如有可能,请将容器返还给供应商循环使用。

绝不能让洗涤设备用的水进入下水道。要把所有洗涤用的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后排出。

* 尽可能回收本物质,或咨询制造商有关回收的方法。
* 联系州级土地废弃物管理部门有关废弃处置。

部分 14 - 运输信息

需要的标签:
未被规定为危险品运输: UN,IATA,IMDG

部分 15 - 法规信息

法规
pparaffinic distillate, heavy, solvent-dewaxed (mild) (CAS: 64742-65-0) is found on the following regulatory lists;
"OSPAR National List of Candidates for Substitution – Norway",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
本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遵照了以下相关国家标准:
GB/T 16483-2008, GB 13690-2009, GB 6944-2005, GB/T 15098-2008, GB 15258-2009, GB 190-2009, GB 12268-2005,GBZ 2-2002以及相关法规: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 (交通部2005年颁布)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2年颁布)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简称 UN RTDG)

⑥ 怎么快速洗掉石油

一、根据以往除油经验,您可以:
1、将衣服的污染部分浸入60℃的热水中,片刻后取出,撒上少量碱粉及等量洗衣粉,用手搓洗。而后,用清水漂洗,然后后再用洗衣粉洗一遍。
2、将肥皂切碎用开水冲化后,将衣服放在肥皂液中搓洗。
3、取少许面粉用冷水调成糊,涂在油污的正反面,晒干揭去面粉,油渍就会除掉。
4、用绿豆粉厚涂于油迹处,然后用电熨斗烫一会儿,油渍也可去掉。
二、您可以到专业的洗衣店进行处理,因为专业的洗衣店一般都有针对不同污渍专门配备的化学溶剂,处理起来更为方便。
另外:如果顾客不想到洗衣店洗衣,只想把油渍去掉,一般洗衣店的收费大约在5—10元,收费的差别主要因油渍的面积和顽固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三、有一种叫臭肥皂的肥皂有很强的去污力,在农村经常使用;甚至烧灰也有很强的去污力。

⑦ 石油溶剂的急救

劳工发生急性中毒时应:
立即将中毒劳工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放低头部使其侧卧或仰卧,并保持他的体温。
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安全卫生管理员或负责卫生工作人员。
中毒劳工如果失去知觉时,应将口中异物取出。
中毒劳工如果停止呼吸时,应即施行人工呼吸,并即送医院。
如果溶剂喷溅到眼睛,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后,往眼科医院再冲洗上药。
劳工烧伤时:
如果衣服着火,应用外套,毯子把火扑灭。
使伤者躺在安全处所,减轻休克,并取下手表、戒子、手镯以防肿胀、绷紧、手指坏死等。
剪去烧伤部分衣服,如黏在伤口上不要硬撕下来,烧伤处以干净物拭净,以防污染,并用纱布盖住,以免空气接触,减轻痛苦,并立即送医治疗。

⑧ 石油对皮肤有什么伤害

石油产品所含有的石油气、苯和芳香烃、硫化氢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当达到人体中毒极限,被人体所吸入后,将会导致人员中毒。
①石油气体对人的危害:石油气体在不存在苯和硫化氢的情况下,导致人员中毒的临界值(TLV)在300×10—6,相当于可燃下限(LFL)的2%,具体现象见表6—3。
②硫化氢对人的危害:硫化氢的中毒临界值(TLV)为10×10—6,超过此临界值浓度的气体对人员产生的反应见表6—4。
③苯和其他芳香烃的危害:芳香烃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芳香烃的中毒临界值一般小于其他石油烃类物质的中毒临界值,尤其是苯,其中毒临界值为10×10—6。吸入较高浓度苯气的人员临床表现为血液和骨髓发生病变。
④惰性气体中有毒气体:向储油装置中充加惰性气体是防火防爆的有效手段,但在惰性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一旦被人体所吸入将会造成严重危害。其有害物质如下。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中毒临界值为25×10—6。二氧化氮的中毒临界值为3×10—6。二氧化硫:在惰性气体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2×10—6~50×10—6,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鼻、喉等器官有刺激作用,使人感到呼吸困难。一氧化碳:当燃烧不完全和燃烧缓慢时会产生200×10—6以上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中毒临界值为50×10—6,其中毒机理为阻止血液吸收氧气,引起化学性窒息。
通过上述的介绍,知道了石油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这也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现象,从事石油工作的朋友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预防性的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身体的护理,在出现了中毒或是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后,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