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的石油出口量排行第几
伊朗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512亿桶,排世界第四。伊朗出口石油229.5万桶/日,占全球石油出口份额5.7%以上,在全球石油出口国排名第三。
⑵ 伊朗的矿产等自然资源是怎样的
伊朗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丰富。截至2011年底,已探明石油储量1545.8亿桶,天然气储量33.69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1%和17%,分列世界第三、二位。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均列世界第四位,日产原油能力350万桶、天然气5亿立方米。
伊朗拥有全球10%的石油资源。伊朗亦拥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气的资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数天然气用于国内。自1913年伊朗成为主要产油国。主要油田位于中部以及伊朗西部的Zagros山脉。石油亦可在伊朗北部以及沿波斯湾一带的陆地。当地石油及天然气以及水力发电设施提供国家的能源。2010年伊朗建造首个价值10亿美元的布什尔核电站
1970年后期伊朗成为第四大产油国,当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产油国以及第二采油国由于1979年的革命,政府将产油量减少,因为国家需要储存石油。油产量曾在两伊战争期间减少。 1980年代油产量再次增加,修理损害的油管以及开采波斯湾沿岸的油田。
主要油田位于阿巴丹(建于1913年,是国家首个油田)、克尔曼沙赫及德黑兰,但是未能符合当地对石油气的需要。炼油业需要150亿美元投资,在五年内发展到自给自足以及中止入口。油管连接炼油厂以及阿巴丹、Bandar-e Mashur及Kharg Island等岸边城市。1990年伊朗国营石油及天然气企业在接受外资下探索更多油田。
设法子的肥料厂,以及salouye世界最大乙烯设施是伊朗国药的计划,石油制品收益2007年达55亿美元,2008年达到接近90亿美元。
2004年度伊朗油产量达14亿,纯利达500亿美元。官方估计如果计划顺利,2015年的收益达2500亿美元。伊朗生产60-70%工业设备给当地使用,包括炼油厂、油轮、钻油台、油井以及探索设备。
2008年伊朗油价在Kish Island开始进行交易交易以伊朗里亚尔及以其他主要货币(美元除外)进行。
2008年伊朗的能源消耗达60至70亿美元。国家能源消耗量高于国际标准。伊朗回收28%的石油及天然气,目前是达到回收率60%。伊朗在2008年补贴石油、电费及天然气达840亿美元。伊朗的天然气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以及俄罗斯,是全球第三。
⑶ 二战中消耗石油大概多少吨啊!!!!!
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石油是武器装备的动力源泉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武器装备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首先,石油是武器装备机动力的来源。武器装备的机动能都是由石油的化学能转化而来。没有石油,飞机上不了天,舰艇出不了海,坦克、汽车无法行驶。其次,石油是武器装备操作力和控制力的来源。装备操作与控制需要能量,而这种能量大都源自石油。因此,可以说石油已成了武器装备战斗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换句话说,离开了石油,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将无法发挥,甚至成为一堆废铁。1942年,英军严密封锁北非德军的油料供应线,造成德军500余辆坦克因断油、不能机动而被歼。1944年至1945年,苏联红军和同盟国军对德国80几个炼油厂和石油供应线进行了大规模战略轰炸,使德军油料供应严重不足,大批飞机、坦克不能作战。石油是战争的“血液”当人类战争进入机械化、摩托化乃至信息化时代,之所以大批先进的飞机、舰艇、坦克、战车、自行火炮驰骋在陆、海、空立体战场上,发挥着强大威力,一次次赢得战争胜利时,正是由于不停地给装备注入新鲜的“血液”,也正是石油这种特殊的“血液”在战场上流淌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石油消耗仅为3600万吨左右,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石油消耗已达3亿多吨,占各类作战物资消耗总量的38%。近几次局部战争中,石油的重要性体现得更为充分。1982年的马岛战争,英军消耗石油达60万吨,占作战物资消耗总量的60%;42天的海湾战争,美军消耗石油625万吨,占物资消耗总量的70%以上。
石油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要因素
战争特别是在现代战争中,石油绝不仅是简单的后勤保障问题,它已成为军队战斗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近代战争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二战时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后,正当巴顿将军率领的第三集团军横穿法国腹地,准备全歼德军主力时,油料供应突然中断,机械化部队无法行进,使德军死里逃生。1945年8月,在苏军对日本关东军发动的远东战役中,由于战役准备阶段石油储备不足,加上缺乏运输车辆和储油容器,担任主要突击任务的坦克集团军在战役第三天就几乎耗尽油料,其他机械化部队也严重缺油,使部队行动严重迟缓,直至日军宣布投降,苏军地面部队仍未到达预定位置。
石油是许多战争的起因和战争打击的目标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石油往往还成为战争的起因和一些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也成了战争打击与破坏的主要目标之一。1940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石油和控制石油资源。20世纪的四次中东战争,基本都是以石油为背景,为控制和夺取石油资源而发生的。海湾战争是因伊拉克与科威特的石油资源之争而引起,而美、英等国的军事介入,主要动机就是为了控制海湾丰富的石油资源,以保证其经济利益。美国以反恐的名义积极发动阿富汗战争,除了打击以本·拉丹为首的恐怖主义、推进全球战略部署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准了中亚地区存在的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想借反恐之机在中亚地区建立军事存在,以达到控制全球和控制中亚地区石油资源的目的。
此外,现代战争中,作为战争重要潜力的石油,已成为敌对双方打击与破坏的重要目
标。1980年的两伊战争中,石油及其设施成了打击破坏的重点目标。双方都将对方的油田、油管、炼油厂、石油装运站及其他石油设施作为首要打击目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就伊朗而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为伊朗提炼2/3原油的炼油厂被夷为平地;152个储油罐全部被摧毁或损坏;石油日产量由战前的600万桶锐减到50万桶,直接经济损失达50多亿美元。伊拉克8个炼油中心一半遭受袭击;出口石油的两个主要港口被严重破坏,无法运营;境内的所有油库及油田均遭袭击,破坏严重;石油日产量由350万桶减到100万桶,出口全部陷于停顿,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美元。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为消除南联盟的战争潜力,对其油料生产、储存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进行了精确打击。仅4月13日一天,就轰炸了南联盟的7个油库。空袭结束时,南联盟的炼油能力全部丧失,炸毁或严重破坏了南联盟41%的军用油库和57%的民用油库,连接前后方的所有油料补给线被切断,南联盟的油料供应量减少了70%。
有人说,石油是黑色金子,是软黄金;还有人说,石油是大地之血,胜利之血;我认为,石油既是和平的血脉也是战争的血脉。
⑷ 伊朗石油工业概况是什么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至2009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376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31.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伊朗石油日产能力可达421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
主要油气富集区为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和波斯湾盆地,主要油气田有阿瓦士、马伦、加奇萨兰、阿加贾里、比比哈基麦和帕里斯。
伊朗60%的天然气为非伴生气,且大多未开发,特大天然气田为南帕尔斯气田,储量7.92万亿~14.15万亿立方米,北帕尔斯气田(North Pars)储量7万亿立方米。
近年来伊朗油气勘探不断获得新发现。1999年Moc公司在Zagros钻探的Changuleh-2井获得日产油5000~6000桶,此外该公司在该盆地钻探的Nir Kabir-l井获得日产油4000~5000桶;2001年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在上阿拉伯盆地大陆架钻探的Tunb-2井获得日产油5000桶;2002年伊朗Pars 011 & Gas公司在海域盆地Qata:Arch钻探的SPO-1井获得日产油3500桶;2004年中国石化的胜利油田分公司在伊朗Qom盆地钻探的Aran-1井获得日产油4000桶的新油田,这也是该公司进入伊朗石油市场获得的第一个新发现。2005年5月伊朗宣布在胡齐斯坦(Khuzestan)发现大型Ramin油田,工业储量为8.55亿桶。2006年伊朗获得一个重大的天然气发现,为世界近年来重大的天然气发现之一,获得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测试获得日产天然气87.73万立方米。
伊朗是中东地区最早发现石油的国家,1908年由英国的英波石油公司首次在伊朗发现石油。1950年伊朗石油储量达17.81亿吨,石油产量达3226万吨。1951年伊朗宣布石油实行国有化,成立国家石油公司,由于美、英、法、荷等国公司组成的“国际财团”的扼杀和封锁,1952年伊朗石油产量下降到136万吨,伊朗政府被迫与国际财团签订协议,授权国际财团在西南部25万平方千米协议区内勘探25年,国际财团加紧勘探,1955年伊朗石油产量恢复到1643万吨。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海上钻探,70年代勘探开发有较大进展,1974年石油产量达历史最高,为3.01亿吨。1978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以及之后的两伊战争,使伊朗的石油工业遭受重创,石油产量大幅下跌,1980年石油产量仅为6575万吨。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实施了战后重建,恢复和扩大石油生产,1990年石油产量为1.628亿吨,2000年石油产量为1.894亿吨,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2.098亿吨。
伊朗60%的石油产量来自老油田,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目前正致力于使这些成熟大油田的产量持续增加,目前正在马伦和卡兰季油田实施增加采收率技术。目前伊朗石油日生产能力为380万桶,2010年增加到500万桶,2015年可达800万桶。欧佩克给伊朗的生产配额为411万桶/日。目前伊朗正在生产的大油气田为40个,其中27个位于陆上,13个位于海上。主要油气田见表33-1。
图33-21980—2006年伊朗石油产量和消费量
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约占伊朗出口收入的全部。2005年石油日出口量为250万桶,主要出口到亚太地区的日本、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占伊朗出口量的47%,其次为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荷兰和土耳其。2006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为469亿美元,为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⑸ 伊朗的石油出产量是多少
伊朗平均日产原油359.7万桶,占到欧佩克9月份原油总产量的12%,从而使得伊朗成为欧佩克中第2大原油生产国。
欧佩克平均日产原油2989.6万桶。
沙特阿拉伯平均日产原油958.6万桶,是欧佩克中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占到欧佩克9月份原油总产量的31%。
⑹ 石油还能用多久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三四十年,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一二百年。
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
美国托莱多大学地质学教授克雷格·哈特菲尔德指出:“自1979年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为止人类整个烧油史中烧掉的石油还多。”
这位教授认为,自从石油时代开始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约8000亿桶石油。据估计,约有1万亿桶到1.6万亿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价开采的地层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不超过95年的时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⑺ 地球上的石油还能用多久
石油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尽管最近有科学考察表明,这种能源在地球上依然在不断生成,例如在墨西哥湾、黑海等,但其生成的速度,不是以年计算,而是要用地质年代来计算,因此,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全世界石油还能用多久?多年来,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结论。多数专家认为,石油时代至少将持续两三个世纪。持悲观态度的专家则认为:石油匮乏之势迫在眉睫,如果不努力开发替代能源,将会出现悲剧性后果。
尽管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的粗略估计:人类自1973年至1997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占当时探明储量的85%。自那时以后,新发现的油田几乎使储量翻了一番。法国专家贾内西尼认为,“就目前已知的石油储量,这个数字约为1万亿桶,够人类消费36—40年(按目前的石油消费速度计算)”。除了这1万亿桶以外,有待发现的石油大约也有1万亿桶。这就是说,地下总共还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采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联合国国际能源局指出,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开采到2020年不会有任何问题。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认为,就目前探明的储量来看,即使再开采70年也不会到达底线。随着新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及开采技术的提高,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吨与桶(小知识)
吨和桶均为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具体到石油而言,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通常以1桶多少美元来计算。
《人民日报》 (2003年05月20日第十二版)
⑻ 伊朗的石油储量排世界第几位
据“海湾新闻”网站7月14日星期六报道:
伊朗
、
沙特阿拉伯
、
阿联酋
、
科威特
及
伊拉克
以六千六百亿桶已探明的
原油
储量
及日产一千八百桶原油,列居
中东
五个主要
石油生产国
。
同时,“海湾新闻”要求世界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共同努力来维护世界
石油价格
的稳定,并用足够的资金来阻止在
石油
供给方面会出现的
危机
。根据:“海湾新闻”网的预测,通过主要石油生产国来提高石油
生产量
的方案付诸实施,需要一万多亿美元的资金。
专家们认为,到
目前
为止
全世界
每天消耗约七千七百万桶原油,到2010年底将增至每天九千万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资金对于阻止一场
石油危机
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此中心调查显示,中东地区石油
蕴藏量
约为一万亿桶,占世界总蕴藏量的三分之二。在未来只有中东地区可以维持世界石油
需求
与供应。
伊朗的石油储量约为1000亿桶,
天然气
26.6千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储量的
10%和17%。可以在世界
能源供应
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⑼ 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十大国家分别是哪些
1、
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在最近几年探明了储存石油量为2960亿桶,成为了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储存量最多的国家。但在石油出口上仍旧无法与沙特阿拉伯比较。
2、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储存,其国家90%的经济来自于出口石油燃料。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存量为2650亿桶,是世界上石油储存量最高的国家。
3、
伊朗
伊朗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伊朗开采出的石油一部分国内销售,同时一部分进行出口,而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储存量为1325亿桶。
4、
伊拉克
伊拉克的经济体制以石油出口为主,但也有一定的农牧业,伊拉克的石油已探明的储藏量为1150亿桶。
5、
科威特
科威特主要以石油的出口和天然气作为国民的经济支柱,而科威特已探明的石油储存量为990亿桶。
6、
阿联酋
阿联酋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出口大国,而阿联酋的已探明石油储存量为978亿桶。
7、
俄罗斯
俄罗斯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丰富石油、天然气、矿产、稀有金属等资源,而俄罗斯的已探明石油储存量为723亿桶。
8、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除了拥有较多的石油储存量,还拥有大量的矿石资源,其中铀矿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已探明的石油储存量为396亿桶。
9、
利比亚
利比亚拥有丰富的原油资源,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为391亿桶,利比亚原油产量达到160万桶/日,国内消费约25万桶/日,净出口约120万桶/日。
10、
尼日尔爾利亚
尼日尔爾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生产国,尼日尔爾利亚已经探明的石油储存量达到了353亿桶。
(9)伊朗石油消耗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
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着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约80%可以开采的石油储藏位于中东,其中62.5%位于沙特阿拉伯(12.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卡塔尔和科威特。
⑽ 世界石油消耗量年度统计
地下储藏量和各国的备用储藏
各个不同的来源对世界上的石油储藏量的估计各不相同。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计世界的总储藏量为1.26兆(万亿)桶(1717亿吨),同年英国石油公司的估计为1.148兆桶(1566亿吨)。《科学》甚至估计世界总储藏量为3兆桶。今天已经确定的和使用目前的技术能够经济地开采的储藏量近年来甚至有所上涨,2004年的数据是目前最高的。由于每年的开采和勘探工作的不足,中东、东亚和南美洲的储藏量有所下降,同时非洲和欧洲的储藏量有所上升。有人预言今天的世界储藏量还仅够用50年。但由于过去就已经有过类似的预言,而且这个预言从未实现,这个数据也被人戏称为“石油常数”。2003年最大的石油储藏位于沙特阿拉伯(2627亿桶)、伊朗(1307亿桶)和伊拉克(1150亿桶),其后为阿联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
批评者怀疑这些数据,他们指出出于政治原因许多国家篡改它们的数据,此外许多国家虽然每年开采大量原油,但其数据始终不变,这说明这些数据已经陈旧了。有些专家认为21世纪初人类将到达哈伯特顶点,这时开采量将达到顶峰,此后开采量无法继续提高,由于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油价将高涨。
因此许多国家备有短期的储藏来防止短期供不应求导致的危机。欧洲联盟的国家必须拥有足够90天的备用储藏。
开采状态
石油开采国家至今为止人类一共开采了约0.9兆桶石油。大多数储藏是在1960年代发现的。2005年的年开采量为304亿桶(相当于每天0.833亿桶)。
最大的石油开采国列表
资料来源:美国政府能源统计
以下排表按照2004年开采量排列:
沙特阿拉伯(OPEC)—1037万桶每日
俄罗斯—927万桶每日
美国1—869万桶每日
伊朗(OPEC)—409万桶每日
墨西哥1—383万桶每日
中国1—362万桶每日
挪威1—318万桶每日
加拿大1—314万桶每日
委内瑞拉(OPEC)1—286万桶每日
阿联酋(OPEC)—276万桶每日
科威特(OPEC)—251万桶每日
尼日尔爾利亚(OPEC)—251万桶每日
英国1—208万桶每日
伊拉克(OPEC)2—203万桶每日
1这些国家已过开发顶峰期
2伊拉克虽然属于石油输出国组织,但从1998年开始其开发量不包括在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开发量中
石油出口国家以下列表是按照2003年石油出口量排列的:
沙特阿拉伯(OPEC)
俄罗斯
挪威
伊朗(OPEC)
阿联酋(OPEC)
委内瑞拉(OPEC)
科威特(OPEC)
尼日尔爾利亚(OPEC)
墨西哥
阿尔及利亚(OPEC)
利比亚(OPEC)
消费
石油进口国家目前全球石油平均日消耗量为约8400万桶。2003年最大的石油消耗国为美国(2010万桶每日)、中国(600万桶每日)、日本(550万桶每日)和德国(270万桶每日)。每年石油消耗量增长率为2%。
工业国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要高得多。2003年美国年人均石油消耗量为26桶,德国为11.7桶,中国为1.7桶,印度为0.8桶,孟加拉国只有0.2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