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隆坡双子塔的建造时间
1993年12月27日动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顶,1997年建成使用。
吉隆坡石油双塔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但仍是世界最高的双塔楼,也是世界第五高的大楼。坐落于吉隆坡市中市(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简称KLCC计划区的西北角,属于此计划区的第一阶段工程。
吉隆坡石油双塔高452米,共地上88层,由美国建筑设计师西萨·佩里(Cesar Pelli)所设计的大楼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锈钢与玻璃等材质。双峰塔与邻近的吉隆坡塔同为吉隆坡的知名地标及象征。
这个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动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顶,1997年建成使用。它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用20亿马币建成的,一座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办公用,另一座是出租的写字楼,在第40与41层之间有一座天桥,方便楼与楼之间来往。从吉隆坡市内各处都很容易见到这座大厦。大厦非常壮观,就像两座高高的尖塔刺破长空。
双塔大厦于1998年完工,共88层,高1483英尺(452米),它是两个独立的塔楼并由裙房相连。在两座主楼的41和42楼之间有一座长58.4米、距地面170米高的天桥。独立塔楼外形像两个巨大的玉米,故又名双峰大厦。
建筑设计
吉隆坡国油双峰塔的设计是经由国际性的比稿,最后决定采用着名的西萨佩里建筑事务所(Cesar-Pelli & Associates)提出的构想。整栋大楼的格局采用传统回教建筑常见的几何造型,包含了四方形和圆形。
吉隆坡国油双峰塔是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综合办公大楼,也是游客从云端俯视吉隆坡的好地方。双峰塔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吉隆坡这座城市年轻、中庸、现代化的城市个性,突出了标志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理念。
建筑记录
吉隆坡国油双峰塔高88层,巍峨壮观,气势雄壮,是马来西亚的骄傲。它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国芝加哥希尔斯大楼保持了22年的最高记录,成为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建筑。
连接双峰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桥。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马来西亚最繁华的景象。双峰塔内有全马来西亚最高档的商店,销售的都是品牌商品,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塔内有东南亚最大的古典交响音乐厅——Dewan古典交响音乐厅。
㈡ 世界最高的大楼是哪里的什么喽
http://www.91video.com/Article/shijie/200509/25.html
http://house.focus.cn/group/photoshow.php?photo_id=756854&group_id=772
http://house.focus.cn/group/photoshow.php?photo_id=756849&group_id=772
http://campus.sohu.com/20041214/n223493257.shtml
迪拜市政府消息,位于迪拜Jumeirah 区的Burj Du已于当日剪彩,破土动工。该大楼计划投资100亿迪拉姆,其中20亿用于建造一个文化城,70亿建一个购物中心。根据大楼设计师透露,其主体设计高度950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 楼。这个大楼将在50%的部分租给国际大财团、大企业。这个建筑的诞生将成为迪拜人的自豪。
吉隆坡“双蜂塔”——世界上最高的办公建筑
如果算上72米的塔尖,吉隆坡“双峰塔”的总高度为444.6米,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定是世界上最高的办公建筑。而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其高度为544.5米。
这幢88层的建筑是由马来西亚国营石油公司出资,建筑师塞萨尔·佩利设计的。整个大楼于1996年完工,1997年正式投入使用。 这座世界建筑中的“巨无霸”由两栋相对独立的塔楼组成,但在第41和42层有一个双层的廊桥将两栋塔楼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目前,“双峰塔”的1号塔楼属于国营石油公司和其子公司,2号塔楼主要是用于出租的写字楼。
壮观的“双峰塔”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整个国家的骄傲,它还曾经在好莱坞大片《偷天陷阱》中“亮过相”。难怪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自豪地说,马来西亚有一个“豪气冲天”的目标,那就是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双峰塔”正是这一远大志向的代表。
“双峰塔”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分两个时段供游客参观游览,上午从10时到12时45分,下午则从3时到4时45分。
由于位于第42层的廊桥有人租用,为了避免打扰客户办公,“双峰塔”的管理者一次只允许20名游客上楼参观。而在此之前,每位参观者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包括金属探测和搜身。但这丝毫没有降低游客参观的热情。一名叫陈盛昌的当地居民说,自己以前曾3次申请上楼参观,但没有一次得到允许。为此,他今天特意同妻子一起来“先睹为快”。而一名来自荷兰的游客在参观后兴奋地表示,他是第一次来马来西亚旅游,在廊桥上看到的风景简直是太美了。
http://www.yunnan.cn/282/2003/09/05/[email protected]
1931年5月1日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纽约帝国大厦剪彩
http://www.wst.net.cn/history/5.1/6.htm
世界最高的旅馆“迪拜塔”将落成
世界最高旅馆“迪拜塔”即将拔地而起
迪拜所有的阿联酋航空公司表示,它将修建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旅馆,以容纳海湾国家阿联酋日益增长的观光客。
竣工后的“迪拜塔”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连553米高的多伦多电视塔和它一比都会变成“小矮人”,上海和纽约正在筹划中的超高层建筑也将相形见绌。
这座将居住和购物集于一身的综合性大厦至少将有700米高,内有1000套豪华公寓。为修建这座旅馆共调用了大约4000名工人和100台起重机。
大楼的确切高度目前仍然保密,一方面是因为投资方担心竞争对手将这个“最高独立建筑物”的名头抢走,另外,修筑更高楼层的技术也许到了2008年就已成熟。
来自迪拜的建筑师说,他们希望迪拜塔至少有800米高,光是修建这座塔就至少耗资10亿美元,还不包括修筑大型购物中心、湖泊和稍矮的塔楼群的费用。
“这一设计将触及技术所能达到的颠峰,在此之前没有一座建筑能修那么高。人们不得不开发能适应这种高度的新型电梯。”迪拜塔的所有者埃马公司的销售经理纳曼·阿塔拉在参观该建筑工地时对记者说。
迪拜塔是由美国的一家顾问公司设计的,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这些设计方案展示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联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形。这种形象曾在70年代的现代摇滚乐队中常见的具有新世纪音乐风格的专辑封面上出现过。
迪拜,这个富产石油的阿联酋成员国2004年间接待了超过540万名游客,比2003年上涨了9%,到本世纪第10年,预计游客数字将增长三倍。
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山西应县木塔
考古研究所 杨鸿勋
距今九百多年前建造的一座木塔,屹立在山西应县城里。应县原是辽国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近畿地方的应州。塔是当时崇信佛教的统治者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命令修建的,辽道宗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落成。它凝聚了我国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木塔是佛宫寺(原名宝宫寺)的主要建筑物,本名“释迦塔”。塔的平面是八角形,底层副阶(外廊)前檐柱对边约二十五米。塔身外观是五层六檐(最下层是重檐),二、三、四层都有平座夹层,所以全塔实际上是九层。塔高,从地面到塔尖达六七·三一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构建筑。这座木塔经受了近千年的雁北狂风雨雪以及严重地震的考验,至今还巍然屹立,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佛宫寺原位于辽应州城的中部。现在看到的城墙是经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到1398年)改动过的,西、北两面城墙向城里移动一里许,寺的位置已偏处城的西北部了。寺居城市的中心部位,说明当时它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在城市的立体轮廓线上,土红色的释迦塔高高耸立于全城低矮的灰色民居的中央,构成了当时应州城的特殊面貌。
这座木塔是保持民族传统特色的楼阁形制的塔。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佛寺建筑。佛教寺院其实和传统的宅第、衙署没有多大区别,具有明显佛教特征的建筑主要是塔。木塔是在中国固有的楼阁的基础上吸取印度佛塔特点而创作的。初期木塔比较低矮,如《洛阳伽蓝记》所载三国时期建造的浮图祠,就是在汉代所流行的方形重楼上安装塔刹构成的。南北朝时期,随着高层木构技术的发展和佛教的兴盛,木塔也越来越加高大。着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高达几十米,就是这一时期楼阁式木塔的代表作。
现在应县木塔是永宁寺塔的进一步发展。这座木塔改变了隋唐以前的方形平面,作八角形,使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同时改变了中心柱的做法,采用连结内外槽柱所构成的筒型框架的结构方式,这既争取了中部空间,便于布置佛像等,也提高了抗弯抗剪的能力,使塔身更加牢固。这是古代木结构发展中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木塔的结构、构造概况是:全塔建筑在一个夯土心的砖石基座上,基座分两层,下层方形,上层八角形。在八角形台基座上,布置内槽柱、外檐柱以及副阶前檐柱。所有的柱子用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型的框架。塔身底层的内槽和外檐角柱都用双柱,并砌在一米厚的土坯墙里。墙的下部是砖砌裙墙,裙墙和土坯墙体交接处垫木枋一层以防潮。转角增设一柱,既可减小梁枋和柱头铺作(斗栱)交接处的剪力,也增加了构架的稳定性。柱间用厚墙填充,可以防止构架的扭曲,提高了坚固性,保证了结构的稳定。
底层以上设平座夹层,再上是二层,二层上又设平座夹层,这样重叠直到五层。各层柱子都衔接而上,每层外檐柱都和它下面的平座层柱同一轴线,而比下层的外檐柱向塔心退入约半柱径。平座层外柱立在下层斗栱所挑承的草袱(梁)上。这样既造成塔身美丽的曲线,又不超过结构的合理限度。从整体上讲,下大上小,也正是结构的稳定性所要求的。至于内槽柱,既没有外轮廓的问题,因此只是根据力学的要求,把上下各层柱都放在同一轴线上,并使八根轴线都略向塔心倾斜。这座塔是把结构、构造和建筑造型统一起来的一个典范,可以给我们今天建筑设计以宝贵的启示。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带有榫卯的干阑长屋遗构算起,至少已有将近七千年的历史。通过历代匠师的辛勤、智慧的营造实践,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若干木结构的规律性。到辽宋时期,高层木构的设计和施工已经相当成熟。对于高层木构的设计来说,风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水平活荷载。对于这一点,辽宋匠师是有明确认识的。和应县木塔时代相近的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开宝寺木塔,是当时杰出工匠喻皓设计、督造的。他考虑到西北风比较大,因此使塔身微向西北倾斜,以增强它抵抗相应方向弯矩的能力。像应县木塔这样一个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建造在蒙古风常年吹过的开阔地带,更不能忽视风力这项荷载因素。这座木塔在结构、构造上的最大成功,主要是合理地解决了水平荷载的问题,使它能够经得起这样长时间的自然力侵袭的考验。为了抵制风力以及地震横波的推力,防止水平方向的位移和扭动,卓越的古代匠师使用了大批斜撑固定复梁。这撑杆和复梁的组合体,从性能上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使平座内槽系统和外檐系统各自加大它们的稳定性;另一类是使内外两层系统保持它们的相对位置。由于这些撑杆的连结,构成了整体空间系统,一经受力,各构件就可以联合作用。
平座夹层的结构,就是用斜撑和梁、柱组成的一道平行桁架式的圈梁。在这个圈梁的内环上,又叠置由四层枋子组成的一道井干式的圈梁。整个夹层,实际是一个牢固的刚性的箍,在五层塔身中,间隔均布了这样四道刚性箍。在外观上,夹层巧妙地处理成为各层平座腰檐。
结合建筑处理,在塔的五个正式楼层上,内槽柱里的中央空间供奉佛像,内槽和外檐柱之间是供人通行的空间,因此不设斜撑。塔壁的四个正方向每面三开间,中间辟门。壁外平座设栏干形成周圈挑台,以供人凭眺。在四个斜方向上,两次间的柱间原有剪刀撑,封上荆笆抹泥墙。这既是出于结构的需要,同时在建筑构图上和四个正方向的门、窗、隔扇形成虚实的对比,也颇为得体。可惜后世维修时拆改为门、窗、隔扇,严重地损害了塔的结构,以致塔身发生了向东北歪扭的现象。
塔里扶梯的布置,也是既考虑垂直交通的实用要求、又兼顾结构的合理而设计的。因为楼层比较高,为使扶梯坡度不致太陡,每层都分作两折而上,利用平座夹层做休息板。夹层中每在楼梯处都不能安置斜撑,因而造成结构上的弱点。为使弱点分散,扶梯每隔一面安置一道,采取沿塔身螺旋而上的办法。
全塔的细部构造处理,诸如构件比例、榫卯搭接等等所表现的优秀手法,也是值得称道的。仅以斗栱来说,由于作了因地制宜的变化处理,全塔采用了六十多种式样,看来极其丰富多彩。这表现了古代匠师的技巧的纯熟,也使我们从中学到了正确的创作方法。他们没有机械搬用前人的成规,而是按照各种不同的结构,构造要求和材料的经济使用,灵活设计和制作的,使这些斗栱不但担负了结构任务,而且也起了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
这座塔各层都在中部安置有泥塑佛像,底层并有壁画。为了渲染宗教的神秘气氛,底层厚墙仅在南北两面开口。内圈墙的中央,安置一尊高约十一米的释迦佛坐像。由于塔的进深比较大,自然光线不能直接照在佛像上,只靠微弱的间接光隐约显示。佛像全部漆金,在暗影中烁烁发光。上面各层四面采光,所以比底层亮些。各层中部都设有佛像群,在内槽柱间设栏干划分空间,当年信徒、游人可以在栏干外巡回礼佛。所有佛像大概是辽代原作,但经后世屡次粉妆,表面色彩粗俗,已经面目全非了。
总的来说,应县木塔不愧为古典高层木构的杰作。它是古代文化的出色遗产,可供我们建筑设计借鉴。我国是使用木材建筑历时最久的国家,在木材的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座高大的古代木构,在九百多年荷载作用下木材反应的情况,实在是难得的材料力学方面的资料。因此,它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件珍贵的标本。
解放以来,按照党的文物政策,已经把这座不朽杰作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专门机构负责保管。
㈢ “双子星塔”是哪个国家的建筑物并且是影响世界十大建筑之一
吉隆坡的 落于吉隆坡市中市(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简称KLCC计划区的西北角,属于此计划区的第一阶段工程。KLCC计划区共占地超过100英亩,第一阶段工程除了兴建国油双塔楼之外,还包括了50层楼的安邦大厦(Ampang Tower)、一座广达 14万平方公尺的购物中心、 30层楼的挨索大楼(Menara Esso)、拥有645个房间的吉隆坡东方文华酒店(Mandarin Oriental Kuala Lumpur Hotel)、可容纳5500人祷告的清真寺,还有一座利用天然气来制造冷水的冷气中心,可以提供“KLCC”计划区所需的冷气,此外还特别保留了50英亩的公园绿地。 高达1483英尺(452.315m)的佩重纳斯塔楼是当年世界最高建筑,这也是这一称号首次落在美国以外。这两座88层塔楼包含800万平方英尺(74.32万㎡)以上办公面积,150万平方英尺(13.935万㎡)购物与娱乐设施,4500辆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一个石油博物馆,一个音乐厅,以及一个多媒体会议中心。 这座国油双塔楼的设计是经由国际性的比稿,最后决定采用着名的凯撒培礼建筑事务所(Cesar-Pelli & Associates)提出的构想。整栋大楼的格局采用传统回教建筑常见的几何造型,包含了四方形和圆形。 吉隆坡双子塔是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综合办公大楼,也是游客从云端俯视吉隆坡的好地方。双子塔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吉隆坡这座城市年轻、中庸、现代化的城市个性,突出了标志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理念。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双子塔(Petronas Towers)是吉隆坡的标志性城市景观之一,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子楼和第四高的建筑物。是马来西亚经济蓬勃发展的象征。 世界着名的建筑大师西泽配利是这座大楼的设计者。 双子大厦,即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Petronas Towers)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层,是当今世界名冠第一的超级建筑。巍峨壮观,气势雄壮,是马来西亚的骄傲。它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国芝加哥希尔斯大楼保持了22年的最高记录,成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型建筑。这个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动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顶,1997年建成使用。它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用20亿马币建成的,一座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办公用,另一座是出租的写字楼,在第40_41层之间有一座天桥,方便楼与楼之间来往。从吉隆坡市内各处都很容易见到这座大厦。大厦非常壮观,就象两座高高的尖塔刺破长空。 双塔大厦于1998年完工,共88层,高1483英尺(452米),它是两个独立的塔楼并由裙房相连在两座主楼的41和42 楼一座长58.4米、距地面170米高的空中天桥。独立塔楼外形像两个巨大的玉米,故又名双峰大厦。 塔楼的一个值得一提的特色是在第42层处的天桥。如建筑师所称,这座有人字形支架的桥似乎像一座登天门。双塔的楼面构成以及其优雅的剪影给它们带来了独特的轮廓。其平面是两个扭转并重叠的正方形,用较小的圆形填补空缺;这种造型可以理解为来自伊斯兰的灵感,而同时又明显是现代的和西方的。 双塔的外檐为152英尺(46.36m)直径的混凝土外筒,中心部位是74.8英尺×75.4英尺高强钢筋混凝土内筒,18英寸高轧制钢梁支托的金属板与混凝土复合楼板将内外筒连系在一起。4架钢筋混凝土空腹格梁在第38层内筒四角处与外筒结合。 塔楼由一个筏式基础和长达340英尺但达不到基岩层之4英尺×9尺截面长方形摩擦桩,或称作发卡桩承托。位于圆形与正方形重送交接点位置处的16根混凝土柱子支承上部结构荷载。 连接双子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桥。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及凯瑟琳·泽塔琼斯(CATHERINE ZETA-JONES)主演的《偷天陷阱》里,男女主角就是从这里逃脱。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马来西亚最繁华的景象。双子塔内有全马来西亚最高档的商店,销售的都是品牌商品,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塔内有东南亚最大的古典交响音乐厅——Dewan古典交响音乐厅。 塔楼的主要用户是马来西亚政府拥有的国家石油公司。KLCC计划之办公室、购物中心等。其交通问题是通过一个轻轨车站、地下雨道网及拓宽的马路来解决。 每天上午9时至晚上10时;周末上午9:30到晚上10点。 据说当初建造双子大厦的时候,以每四天起一层楼的速度,足足建了两年半,可见当时的马来西亚向世人展示自己经济发展成果的骄傲。可谁又会想到,双子塔落成之后不久,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整个东南亚便陷入经济危机,马来西亚的经济也遭受重创。
麻烦采纳,谢谢!
㈣ 吉隆坡石油双塔的历史沿革
这个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动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顶,1997年建成使用。它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用20亿马币建成的,一座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办公用,另一座是出租的写字楼,在第40与41层之间有一座天桥,方便楼与楼之间来往。从吉隆坡市内各处都很容易见到这座大厦。大厦非常壮观,就像两座高高的尖塔刺破长空。
双塔大厦于1998年完工,共88层,高1483英尺(452米),它是两个独立的塔楼并由裙房相连。在两座主楼的41和42楼之间有一座长58.4米、距地面170米高的天桥。独立塔楼外形像两个巨大的玉米,故又名双峰大厦。 吉隆坡国油双峰塔的设计是经由国际性的比稿,最后决定采用着名的西萨佩里建筑事务所(Cesar-Pelli & Associates)提出的构想。整栋大楼的格局采用传统回教建筑常见的几何造型,包含了四方形和圆形。
吉隆坡国油双峰塔是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综合办公大楼,也是游客从云端俯视吉隆坡的好地方。双峰塔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吉隆坡这座城市年轻、中庸、现代化的城市个性,突出了标志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理念。 吉隆坡国油双峰塔高88层,巍峨壮观,气势雄壮,是马来西亚的骄傲。它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国芝加哥希尔斯大楼保持了22年的最高记录,成为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建筑。
连接双峰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桥。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马来西亚最繁华的景象。双峰塔内有全马来西亚最高档的商店,销售的都是品牌商品,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塔内有东南亚最大的古典交响音乐厅——Dewan古典交响音乐厅。
㈤ 世界十大最高建筑都有哪些,介绍介绍上海东方明珠塔在不在列
现在迪拜塔是世界最高建筑
1.迪拜塔
2.台北101大楼
3.中环广场大厦
4.帝国大厦
5.信兴广场大厦
6.中信广场大厦
7.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8.上海金茂大厦
9.西尔斯大厦
10.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
㈥ 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是什么
http://www.91video.com/Article/shijie/200509/25.html
http://house.focus.cn/group/photoshow.php?photo_id=756854&group_id=772
http://house.focus.cn/group/photoshow.php?photo_id=756849&group_id=772
http://campus.sohu.com/20041214/n223493257.shtml
迪拜市政府消息,位于迪拜Jumeirah 区的Burj Du已于当日剪彩,破土动工。该大楼计划投资100亿迪拉姆,其中20亿用于建造一个文化城,70亿建一个购物中心。根据大楼设计师透露,其主体设计高度950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 楼。这个大楼将在50%的部分租给国际大财团、大企业。这个建筑的诞生将成为迪拜人的自豪。
吉隆坡“双蜂塔”——世界上最高的办公建筑
如果算上72米的塔尖,吉隆坡“双峰塔”的总高度为444.6米,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定是世界上最高的办公建筑。而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其高度为544.5米。
这幢88层的建筑是由马来西亚国营石油公司出资,建筑师塞萨尔·佩利设计的。整个大楼于1996年完工,1997年正式投入使用。 这座世界建筑中的“巨无霸”由两栋相对独立的塔楼组成,但在第41和42层有一个双层的廊桥将两栋塔楼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目前,“双峰塔”的1号塔楼属于国营石油公司和其子公司,2号塔楼主要是用于出租的写字楼。
壮观的“双峰塔”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整个国家的骄傲,它还曾经在好莱坞大片《偷天陷阱》中“亮过相”。难怪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自豪地说,马来西亚有一个“豪气冲天”的目标,那就是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双峰塔”正是这一远大志向的代表。
“双峰塔”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分两个时段供游客参观游览,上午从10时到12时45分,下午则从3时到4时45分。
由于位于第42层的廊桥有人租用,为了避免打扰客户办公,“双峰塔”的管理者一次只允许20名游客上楼参观。而在此之前,每位参观者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包括金属探测和搜身。但这丝毫没有降低游客参观的热情。一名叫陈盛昌的当地居民说,自己以前曾3次申请上楼参观,但没有一次得到允许。为此,他今天特意同妻子一起来“先睹为快”。而一名来自荷兰的游客在参观后兴奋地表示,他是第一次来马来西亚旅游,在廊桥上看到的风景简直是太美了。
http://www.yunnan.cn/282/2003/09/05/[email protected]
1931年5月1日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纽约帝国大厦剪彩
http://www.wst.net.cn/history/5.1/6.htm
世界最高的旅馆“迪拜塔”将落成
世界最高旅馆“迪拜塔”即将拔地而起
迪拜所有的阿联酋航空公司表示,它将修建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旅馆,以容纳海湾国家阿联酋日益增长的观光客。
竣工后的“迪拜塔”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连553米高的多伦多电视塔和它一比都会变成“小矮人”,上海和纽约正在筹划中的超高层建筑也将相形见绌。
这座将居住和购物集于一身的综合性大厦至少将有700米高,内有1000套豪华公寓。为修建这座旅馆共调用了大约4000名工人和100台起重机。
大楼的确切高度目前仍然保密,一方面是因为投资方担心竞争对手将这个“最高独立建筑物”的名头抢走,另外,修筑更高楼层的技术也许到了2008年就已成熟。
来自迪拜的建筑师说,他们希望迪拜塔至少有800米高,光是修建这座塔就至少耗资10亿美元,还不包括修筑大型购物中心、湖泊和稍矮的塔楼群的费用。
“这一设计将触及技术所能达到的颠峰,在此之前没有一座建筑能修那么高。人们不得不开发能适应这种高度的新型电梯。”迪拜塔的所有者埃马公司的销售经理纳曼·阿塔拉在参观该建筑工地时对记者说。
迪拜塔是由美国的一家顾问公司设计的,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这些设计方案展示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联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形。这种形象曾在70年代的现代摇滚乐队中常见的具有新世纪音乐风格的专辑封面上出现过。
迪拜,这个富产石油的阿联酋成员国2004年间接待了超过540万名游客,比2003年上涨了9%,到本世纪第10年,预计游客数字将增长三倍。
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山西应县木塔
考古研究所 杨鸿勋
距今九百多年前建造的一座木塔,屹立在山西应县城里。应县原是辽国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近畿地方的应州。塔是当时崇信佛教的统治者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命令修建的,辽道宗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落成。它凝聚了我国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木塔是佛宫寺(原名宝宫寺)的主要建筑物,本名“释迦塔”。塔的平面是八角形,底层副阶(外廊)前檐柱对边约二十五米。塔身外观是五层六檐(最下层是重檐),二、三、四层都有平座夹层,所以全塔实际上是九层。塔高,从地面到塔尖达六七·三一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构建筑。这座木塔经受了近千年的雁北狂风雨雪以及严重地震的考验,至今还巍然屹立,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佛宫寺原位于辽应州城的中部。现在看到的城墙是经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到1398年)改动过的,西、北两面城墙向城里移动一里许,寺的位置已偏处城的西北部了。寺居城市的中心部位,说明当时它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在城市的立体轮廓线上,土红色的释迦塔高高耸立于全城低矮的灰色民居的中央,构成了当时应州城的特殊面貌。
这座木塔是保持民族传统特色的楼阁形制的塔。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佛寺建筑。佛教寺院其实和传统的宅第、衙署没有多大区别,具有明显佛教特征的建筑主要是塔。木塔是在中国固有的楼阁的基础上吸取印度佛塔特点而创作的。初期木塔比较低矮,如《洛阳伽蓝记》所载三国时期建造的浮图祠,就是在汉代所流行的方形重楼上安装塔刹构成的。南北朝时期,随着高层木构技术的发展和佛教的兴盛,木塔也越来越加高大。着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高达几十米,就是这一时期楼阁式木塔的代表作。
现在应县木塔是永宁寺塔的进一步发展。这座木塔改变了隋唐以前的方形平面,作八角形,使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同时改变了中心柱的做法,采用连结内外槽柱所构成的筒型框架的结构方式,这既争取了中部空间,便于布置佛像等,也提高了抗弯抗剪的能力,使塔身更加牢固。这是古代木结构发展中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木塔的结构、构造概况是:全塔建筑在一个夯土心的砖石基座上,基座分两层,下层方形,上层八角形。在八角形台基座上,布置内槽柱、外檐柱以及副阶前檐柱。所有的柱子用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型的框架。塔身底层的内槽和外檐角柱都用双柱,并砌在一米厚的土坯墙里。墙的下部是砖砌裙墙,裙墙和土坯墙体交接处垫木枋一层以防潮。转角增设一柱,既可减小梁枋和柱头铺作(斗栱)交接处的剪力,也增加了构架的稳定性。柱间用厚墙填充,可以防止构架的扭曲,提高了坚固性,保证了结构的稳定。
底层以上设平座夹层,再上是二层,二层上又设平座夹层,这样重叠直到五层。各层柱子都衔接而上,每层外檐柱都和它下面的平座层柱同一轴线,而比下层的外檐柱向塔心退入约半柱径。平座层外柱立在下层斗栱所挑承的草袱(梁)上。这样既造成塔身美丽的曲线,又不超过结构的合理限度。从整体上讲,下大上小,也正是结构的稳定性所要求的。至于内槽柱,既没有外轮廓的问题,因此只是根据力学的要求,把上下各层柱都放在同一轴线上,并使八根轴线都略向塔心倾斜。这座塔是把结构、构造和建筑造型统一起来的一个典范,可以给我们今天建筑设计以宝贵的启示。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带有榫卯的干阑长屋遗构算起,至少已有将近七千年的历史。通过历代匠师的辛勤、智慧的营造实践,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若干木结构的规律性。到辽宋时期,高层木构的设计和施工已经相当成熟。对于高层木构的设计来说,风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水平活荷载。对于这一点,辽宋匠师是有明确认识的。和应县木塔时代相近的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开宝寺木塔,是当时杰出工匠喻皓设计、督造的。他考虑到西北风比较大,因此使塔身微向西北倾斜,以增强它抵抗相应方向弯矩的能力。像应县木塔这样一个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建造在蒙古风常年吹过的开阔地带,更不能忽视风力这项荷载因素。这座木塔在结构、构造上的最大成功,主要是合理地解决了水平荷载的问题,使它能够经得起这样长时间的自然力侵袭的考验。为了抵制风力以及地震横波的推力,防止水平方向的位移和扭动,卓越的古代匠师使用了大批斜撑固定复梁。这撑杆和复梁的组合体,从性能上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使平座内槽系统和外檐系统各自加大它们的稳定性;另一类是使内外两层系统保持它们的相对位置。由于这些撑杆的连结,构成了整体空间系统,一经受力,各构件就可以联合作用。
平座夹层的结构,就是用斜撑和梁、柱组成的一道平行桁架式的圈梁。在这个圈梁的内环上,又叠置由四层枋子组成的一道井干式的圈梁。整个夹层,实际是一个牢固的刚性的箍,在五层塔身中,间隔均布了这样四道刚性箍。在外观上,夹层巧妙地处理成为各层平座腰檐。
结合建筑处理,在塔的五个正式楼层上,内槽柱里的中央空间供奉佛像,内槽和外檐柱之间是供人通行的空间,因此不设斜撑。塔壁的四个正方向每面三开间,中间辟门。壁外平座设栏干形成周圈挑台,以供人凭眺。在四个斜方向上,两次间的柱间原有剪刀撑,封上荆笆抹泥墙。这既是出于结构的需要,同时在建筑构图上和四个正方向的门、窗、隔扇形成虚实的对比,也颇为得体。可惜后世维修时拆改为门、窗、隔扇,严重地损害了塔的结构,以致塔身发生了向东北歪扭的现象。
塔里扶梯的布置,也是既考虑垂直交通的实用要求、又兼顾结构的合理而设计的。因为楼层比较高,为使扶梯坡度不致太陡,每层都分作两折而上,利用平座夹层做休息板。夹层中每在楼梯处都不能安置斜撑,因而造成结构上的弱点。为使弱点分散,扶梯每隔一面安置一道,采取沿塔身螺旋而上的办法。
全塔的细部构造处理,诸如构件比例、榫卯搭接等等所表现的优秀手法,也是值得称道的。仅以斗栱来说,由于作了因地制宜的变化处理,全塔采用了六十多种式样,看来极其丰富多彩。这表现了古代匠师的技巧的纯熟,也使我们从中学到了正确的创作方法。他们没有机械搬用前人的成规,而是按照各种不同的结构,构造要求和材料的经济使用,灵活设计和制作的,使这些斗栱不但担负了结构任务,而且也起了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
这座塔各层都在中部安置有泥塑佛像,底层并有壁画。为了渲染宗教的神秘气氛,底层厚墙仅在南北两面开口。内圈墙的中央,安置一尊高约十一米的释迦佛坐像。由于塔的进深比较大,自然光线不能直接照在佛像上,只靠微弱的间接光隐约显示。佛像全部漆金,在暗影中烁烁发光。上面各层四面采光,所以比底层亮些。各层中部都设有佛像群,在内槽柱间设栏干划分空间,当年信徒、游人可以在栏干外巡回礼佛。所有佛像大概是辽代原作,但经后世屡次粉妆,表面色彩粗俗,已经面目全非了。
总的来说,应县木塔不愧为古典高层木构的杰作。它是古代文化的出色遗产,可供我们建筑设计借鉴。我国是使用木材建筑历时最久的国家,在木材的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座高大的古代木构,在九百多年荷载作用下木材反应的情况,实在是难得的材料力学方面的资料。因此,它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件珍贵的标本。
解放以来,按照党的文物政策,已经把这座不朽杰作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专门机构负责保管。
参考资料:http://www.mt-news.com/Design/D01/D01001/D01001a/d01001a-038.asp
㈦ 世界最高的大楼在哪里
迪拜市政府消息,位于迪拜Jumeirah 区的Burj Du已于当日剪彩,破土动工。该大楼计划投资100亿迪拉姆,其中20亿用于建造一个文化城,70亿建一个购物中心。根据大楼设计师透露,其主体设计高度950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 楼。这个大楼将在50%的部分租给国际大财团、大企业。这个建筑的诞生将成为迪拜人的自豪。
吉隆坡“双蜂塔”——世界上最高的办公建筑
如果算上72米的塔尖,吉隆坡“双峰塔”的总高度为444.6米,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定是世界上最高的办公建筑。而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其高度为544.5米。
这幢88层的建筑是由马来西亚国营石油公司出资,建筑师塞萨尔·佩利设计的。整个大楼于1996年完工,1997年正式投入使用。 这座世界建筑中的“巨无霸”由两栋相对独立的塔楼组成,但在第41和42层有一个双层的廊桥将两栋塔楼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目前,“双峰塔”的1号塔楼属于国营石油公司和其子公司,2号塔楼主要是用于出租的写字楼。
壮观的“双峰塔”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整个国家的骄傲,它还曾经在好莱坞大片《偷天陷阱》中“亮过相”。难怪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自豪地说,马来西亚有一个“豪气冲天”的目标,那就是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双峰塔”正是这一远大志向的代表。
“双峰塔”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分两个时段供游客参观游览,上午从10时到12时45分,下午则从3时到4时45分。
由于位于第42层的廊桥有人租用,为了避免打扰客户办公,“双峰塔”的管理者一次只允许20名游客上楼参观。而在此之前,每位参观者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包括金属探测和搜身。但这丝毫没有降低游客参观的热情。一名叫陈盛昌的当地居民说,自己以前曾3次申请上楼参观,但没有一次得到允许。为此,他今天特意同妻子一起来“先睹为快”。而一名来自荷兰的游客在参观后兴奋地表示,他是第一次来马来西亚旅游,在廊桥上看到的风景简直是太美了。
http://www.yunnan.cn/282/2003/09/05/[email protected]
1931年5月1日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纽约帝国大厦剪彩
http://www.wst.net.cn/history/5.1/6.htm
世界最高的旅馆“迪拜塔”将落成
世界最高旅馆“迪拜塔”即将拔地而起
迪拜所有的阿联酋航空公司表示,它将修建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旅馆,以容纳海湾国家阿联酋日益增长的观光客。
竣工后的“迪拜塔”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连553米高的多伦多电视塔和它一比都会变成“小矮人”,上海和纽约正在筹划中的超高层建筑也将相形见绌。
这座将居住和购物集于一身的综合性大厦至少将有700米高,内有1000套豪华公寓。为修建这座旅馆共调用了大约4000名工人和100台起重机。
大楼的确切高度目前仍然保密,一方面是因为投资方担心竞争对手将这个“最高独立建筑物”的名头抢走,另外,修筑更高楼层的技术也许到了2008年就已成熟。
来自迪拜的建筑师说,他们希望迪拜塔至少有800米高,光是修建这座塔就至少耗资10亿美元,还不包括修筑大型购物中心、湖泊和稍矮的塔楼群的费用。
“这一设计将触及技术所能达到的颠峰,在此之前没有一座建筑能修那么高。人们不得不开发能适应这种高度的新型电梯。”迪拜塔的所有者埃马公司的销售经理纳曼·阿塔拉在参观该建筑工地时对记者说。
迪拜塔是由美国的一家顾问公司设计的,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这些设计方案展示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联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形。这种形象曾在70年代的现代摇滚乐队中常见的具有新世纪音乐风格的专辑封面上出现过。
迪拜,这个富产石油的阿联酋成员国2004年间接待了超过540万名游客,比2003年上涨了9%,到本世纪第10年,预计游客数字将增长三倍。
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山西应县木塔
考古研究所 杨鸿勋
距今九百多年前建造的一座木塔,屹立在山西应县城里。应县原是辽国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近畿地方的应州。塔是当时崇信佛教的统治者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命令修建的,辽道宗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落成。它凝聚了我国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木塔是佛宫寺(原名宝宫寺)的主要建筑物,本名“释迦塔”。塔的平面是八角形,底层副阶(外廊)前檐柱对边约二十五米。塔身外观是五层六檐(最下层是重檐),二、三、四层都有平座夹层,所以全塔实际上是九层。塔高,从地面到塔尖达六七·三一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构建筑。这座木塔经受了近千年的雁北狂风雨雪以及严重地震的考验,至今还巍然屹立,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佛宫寺原位于辽应州城的中部。现在看到的城墙是经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到1398年)改动过的,西、北两面城墙向城里移动一里许,寺的位置已偏处城的西北部了。寺居城市的中心部位,说明当时它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在城市的立体轮廓线上,土红色的释迦塔高高耸立于全城低矮的灰色民居的中央,构成了当时应州城的特殊面貌。
这座木塔是保持民族传统特色的楼阁形制的塔。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佛寺建筑。佛教寺院其实和传统的宅第、衙署没有多大区别,具有明显佛教特征的建筑主要是塔。木塔是在中国固有的楼阁的基础上吸取印度佛塔特点而创作的。初期木塔比较低矮,如《洛阳伽蓝记》所载三国时期建造的浮图祠,就是在汉代所流行的方形重楼上安装塔刹构成的。南北朝时期,随着高层木构技术的发展和佛教的兴盛,木塔也越来越加高大。着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高达几十米,就是这一时期楼阁式木塔的代表作。
现在应县木塔是永宁寺塔的进一步发展。这座木塔改变了隋唐以前的方形平面,作八角形,使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同时改变了中心柱的做法,采用连结内外槽柱所构成的筒型框架的结构方式,这既争取了中部空间,便于布置佛像等,也提高了抗弯抗剪的能力,使塔身更加牢固。这是古代木结构发展中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木塔的结构、构造概况是:全塔建筑在一个夯土心的砖石基座上,基座分两层,下层方形,上层八角形。在八角形台基座上,布置内槽柱、外檐柱以及副阶前檐柱。所有的柱子用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型的框架。塔身底层的内槽和外檐角柱都用双柱,并砌在一米厚的土坯墙里。墙的下部是砖砌裙墙,裙墙和土坯墙体交接处垫木枋一层以防潮。转角增设一柱,既可减小梁枋和柱头铺作(斗栱)交接处的剪力,也增加了构架的稳定性。柱间用厚墙填充,可以防止构架的扭曲,提高了坚固性,保证了结构的稳定。
底层以上设平座夹层,再上是二层,二层上又设平座夹层,这样重叠直到五层。各层柱子都衔接而上,每层外檐柱都和它下面的平座层柱同一轴线,而比下层的外檐柱向塔心退入约半柱径。平座层外柱立在下层斗栱所挑承的草袱(梁)上。这样既造成塔身美丽的曲线,又不超过结构的合理限度。从整体上讲,下大上小,也正是结构的稳定性所要求的。至于内槽柱,既没有外轮廓的问题,因此只是根据力学的要求,把上下各层柱都放在同一轴线上,并使八根轴线都略向塔心倾斜。这座塔是把结构、构造和建筑造型统一起来的一个典范,可以给我们今天建筑设计以宝贵的启示。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带有榫卯的干阑长屋遗构算起,至少已有将近七千年的历史。通过历代匠师的辛勤、智慧的营造实践,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若干木结构的规律性。到辽宋时期,高层木构的设计和施工已经相当成熟。对于高层木构的设计来说,风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水平活荷载。对于这一点,辽宋匠师是有明确认识的。和应县木塔时代相近的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开宝寺木塔,是当时杰出工匠喻皓设计、督造的。他考虑到西北风比较大,因此使塔身微向西北倾斜,以增强它抵抗相应方向弯矩的能力。像应县木塔这样一个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建造在蒙古风常年吹过的开阔地带,更不能忽视风力这项荷载因素。这座木塔在结构、构造上的最大成功,主要是合理地解决了水平荷载的问题,使它能够经得起这样长时间的自然力侵袭的考验。为了抵制风力以及地震横波的推力,防止水平方向的位移和扭动,卓越的古代匠师使用了大批斜撑固定复梁。这撑杆和复梁的组合体,从性能上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使平座内槽系统和外檐系统各自加大它们的稳定性;另一类是使内外两层系统保持它们的相对位置。由于这些撑杆的连结,构成了整体空间系统,一经受力,各构件就可以联合作用。
平座夹层的结构,就是用斜撑和梁、柱组成的一道平行桁架式的圈梁。在这个圈梁的内环上,又叠置由四层枋子组成的一道井干式的圈梁。整个夹层,实际是一个牢固的刚性的箍,在五层塔身中,间隔均布了这样四道刚性箍。在外观上,夹层巧妙地处理成为各层平座腰檐。
结合建筑处理,在塔的五个正式楼层上,内槽柱里的中央空间供奉佛像,内槽和外檐柱之间是供人通行的空间,因此不设斜撑。塔壁的四个正方向每面三开间,中间辟门。壁外平座设栏干形成周圈挑台,以供人凭眺。在四个斜方向上,两次间的柱间原有剪刀撑,封上荆笆抹泥墙。这既是出于结构的需要,同时在建筑构图上和四个正方向的门、窗、隔扇形成虚实的对比,也颇为得体。可惜后世维修时拆改为门、窗、隔扇,严重地损害了塔的结构,以致塔身发生了向东北歪扭的现象。
塔里扶梯的布置,也是既考虑垂直交通的实用要求、又兼顾结构的合理而设计的。因为楼层比较高,为使扶梯坡度不致太陡,每层都分作两折而上,利用平座夹层做休息板。夹层中每在楼梯处都不能安置斜撑,因而造成结构上的弱点。为使弱点分散,扶梯每隔一面安置一道,采取沿塔身螺旋而上的办法。
全塔的细部构造处理,诸如构件比例、榫卯搭接等等所表现的优秀手法,也是值得称道的。仅以斗栱来说,由于作了因地制宜的变化处理,全塔采用了六十多种式样,看来极其丰富多彩。这表现了古代匠师的技巧的纯熟,也使我们从中学到了正确的创作方法。他们没有机械搬用前人的成规,而是按照各种不同的结构,构造要求和材料的经济使用,灵活设计和制作的,使这些斗栱不但担负了结构任务,而且也起了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
这座塔各层都在中部安置有泥塑佛像,底层并有壁画。为了渲染宗教的神秘气氛,底层厚墙仅在南北两面开口。内圈墙的中央,安置一尊高约十一米的释迦佛坐像。由于塔的进深比较大,自然光线不能直接照在佛像上,只靠微弱的间接光隐约显示。佛像全部漆金,在暗影中烁烁发光。上面各层四面采光,所以比底层亮些。各层中部都设有佛像群,在内槽柱间设栏干划分空间,当年信徒、游人可以在栏干外巡回礼佛。所有佛像大概是辽代原作,但经后世屡次粉妆,表面色彩粗俗,已经面目全非了。
总的来说,应县木塔不愧为古典高层木构的杰作。它是古代文化的出色遗产,可供我们建筑设计借鉴。我国是使用木材建筑历时最久的国家,在木材的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座高大的古代木构,在九百多年荷载作用下木材反应的情况,实在是难得的材料力学方面的资料。因此,它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件珍贵的标本。
解放以来,按照党的文物政策,已经把这座不朽杰作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专门机构负责保管。
参考资料:http://www.mt-news.com/Design/D01/D01001/D01001a/d01001a-038.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