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用红外怎么测石油类
扩展阅读
石油卡挂失了怎么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体产品哪个好 2025-05-12 14:24:51

用红外怎么测石油类

发布时间: 2022-08-07 23:31:19

Ⅰ 红外分光测油仪主要适用哪些场合,有人比较了解吗

红外分光测油仪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测量,经对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可显示并打印样品光谱及吸收峰的波数位置,能迅速、准确地测出水体中油份浓度的全部含量。
主要应用领域:红外测油仪不仅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等各种水体及土壤中石油类(矿物油)、动植物油及总油含量的监测,同时也是烟气(饮食行业油烟)含油量监测国家标准推荐的仪器。
此外,还可用于有机试剂纯度检测及含各种不同C-H键有机物总量和分量的测量。

Ⅱ 红外测油仪和红外分光光度计有什么区别

两者之间是不一样的哦!红外测油仪是测量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专用仪器,可以直接出结果的!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石油的话非常麻烦,需要做曲线,需要大量计算,应该没人用它测量油类的!

Ⅲ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关于十六烷的问题

红外分光光度法infraredspectrophotometry通常指2~50波长范围(波数为4000~200cm-1)的中红外区的吸收光谱分析法。物质在红外光照射下选择性地吸收其中与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同的红外线,而形成一些吸收谱带,称为红外光谱。不同结构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振动能级,因而出现代表分子结构的各不相同的特征红外光谱,由此可进行分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物中大多数基团相对独立地在红外光谱的一定频率范围内出现其特征吸收峰,从而可鉴定分子中的基团。广泛用于制药、染料、石油、高分子、半导体及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鉴定。

Ⅳ 便携式红外测油仪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1(CH3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和A3030进行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Ⅳ 红外测油仪和紫外测油仪有什么区别怎么选购

红外测油仪和紫外测油仪的区别,我浅谈一下,红外和紫外在(光的波长)方面就有明显的差异, 红外测油仪就是在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基础上衍伸出来的一种可针对油类含量测定的一款仪器,红外测油仪不需要做标准曲线,仅仅利用2930cm-1、2960cm-1、3030cm-1三个波数的吸光度带入计算公式可直接测量出油含量;目前市面上测油仪厂家只要是四个校正系数(X/Y/Z/F)真正的按真实测量,就可以求出油含量的真实值出来; 紫外测油仪大家可以理解为一台紫外分光光度计:这款仪器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其实我个人认为实验室有紫外光度计的完全没必要再购买紫外测油仪,这俩款仪器就是一个东西,并且目前紫外测油仪国家没有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报告是无法出具的,还有紫外光度计针对测油含量测定值和水中油浓度真实值差异非常大,不建议购买;我认为国家针对标准还会再做调整;建议大家认真看看紫外的国家标准(HJ970-2018)不难发现目前还在试行状态;希望大家慎重购买,谢谢

Ⅵ 红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三种标准物质来定量样品中的植物油和石油类的含量对吗

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仪器运行原理的区别。
红外分光光度法一种是光栅扫描的红外光谱仪,目前使用相对少了。它是利用红外分光镜将检测光(红外光)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一束作为探测光照射样品,再利用光栅和单色仪将红外光的波长分开,并扫描检测逐个波长的强度,最后整合成一张谱图。
另一种是迈克尔逊干涉仪扫描的,称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这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将检测光(红外光)分成两束,在动镜和定镜上反射回分束器上,这两束光是宽带的相干光,会发生干涉。相干的红外光照射到样品上,经检测器采集,获得含有样品信息的红外干涉图数据,经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后,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具有扫描速率快,分辨率高,稳定的可重复性等特点,目前被广泛使用。

Ⅶ =你好,我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石油类时,油水不分层,混合了是为什么1mlHcl+7mlCcl4萃取不成功。求解

考虑是有表面活性剂测存在,或者是可溶于水的醇或者有机酸存在的原因。萃取一般萃取的不容易水的大分子有机物。意思是酒精就很难萃取。

Ⅷ 如何检测压缩空气的油含量和水含量

一,水中油含量检测


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原理依据国标来检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以及饮食业油烟排放检测。在现场进行安装调试后,开机预热5分钟即可检测水样,

采用了四氯乙烯萃取技术,测量前,先萃取出被测水样中碳氢化合物(油),并让它浮出水面。这种独特的设计和一次性工具的采用,排除了样品间的交叉污染带来的影响,使测量过程安全,结果可靠。

萃取过程非常简单:首先将被测水样及四氯乙烯按一定比例加入样品瓶中,摇动样品瓶两分钟后再静置两分钟,萃取后的油样就浮在水面上。用一次性吸管从样品瓶中吸取萃取出的油样品,并注入到小样品管中即可进行测量

缤磁LS3600水中油含量分析仪功能/特点:

●采用高通量进口光学平台系统,精密的折射光路设计,光程短,能量大,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先分光后吸收,符合红外光谱特点要求,稳定性好,信噪比高。

●采用进口红外光源,降低光源发热强度,利于系统散热,光源寿命可达1万小时以上,提高了仪器稳定性。

●采用精密步进电机细分控制光栅,波长精度高,重复性好。

●独特的比色池结构设计,适用0.5到5厘米任何比色皿。

●具有谱图连续扫描功能,显示样品谱图,从而准确分辨出干扰物,并能检验萃取剂的纯度是否符合测量需要。

●仪器可手动定位波长位置,以达到精确测量波数2930cm-1、2960cm-1、3030cm-1处吸光度。

●分析软件功能强大,可自动计算,测量结果自动保存为检测报告,包含样品结果,样品谱图,设定条件,客户信息等,可以查询,打印,保存10万条以上的信息数据。

●可选使用多种环保试剂,三氯三氟,997,S316,四氯乙烯。

主要特点

检测项目: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土壤及污泥中石油类、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油烟和油雾的测定。

智能校准:具备开机智能校准功能,标准曲线校准和校正系数校准多种校准方式。

联机操作:可连接Windows电脑操作,便于波谱扫描和数据处理。

存储功能:主机可存储样本编号、检测时间、检测结果、萃取剂种类等内容。

光源性能:精制光栅系统,寿命长达6000小时以上。

应用范围:

可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以及饮食业油烟排放检测

适用于:环境监测站、水文站、石油化工、机械、汽车飞机制造等企事业单位。医药、农业科技、海洋运输等行业。

水中油含量分析仪

符合国家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GB18483-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HJ1051-2019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方法

1.1符合国家环境标准:“HJ637-2018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1.2符合国家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3符合国家标准:“GB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1.4符合国家标准:“GB18483-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1.5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950—2012水中油份浓度分析仪

1.6符合国家标准:“HJ1077-2019固定污染源废气 油烟和油雾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1.7符合国家标准:“HJ1051-2019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1.8符合国家标准:GB/T 12152-2007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

二,气体中的油含量测试方法

1、气体中的油含量是评价气体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气体中的含油的检测已成为气体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气体当中的油分主要来源于压缩机压缩气体时或盛装容器介质对其的污染, 以及原料空气中化合物的污染,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以液体微粒存在的气溶胶形式和以气态形式,体中油含量的浓度都较小。

3、气体中油含匿的浓度范闱一般在几十毫克每立方,因此在整个测定过程中,从标准油的配制、稀释,到样品的制备、试剂空白选取都需要使用同瓶试剂,或根据预先混匀所需用量的试剂和油标校准。

使用设备:红外光谱分析软件气体中有分析方法,在吸光上的吸收算出油含量,此方法是很多国标测试油含量使用的方法,能够全面测试出油含量的方法。

推荐产品(插入仪器的图片型号和联系电话)该产品是针对气体油分析开发的一款非常成熟的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仪,针对油含量分析提供专业的系统方案。

特点:1、符合国标标准,是专门针对气体的油含量测试开发一款专用气体测试仪器,

2对气体中的油含量进行全面的分析含量,无需复杂的计算

3、30秒中直接读取结果值,易于上手的使用步骤,不需要专业人员就就可以完成整个测试方法,

4、仪器测试结果直接读出,软件自动导入公式计算,不需人工手动计算结果。

5、具有数据储存,自动导入文件表格,专用的一款气体油含量分析仪,

6、符合空分工艺中的矿物油测定,并且支撑多种油含量国标的测试方法,具有便携 式和全自动,台式机器多种型号可选。

7、专业从事各类工业气体、特种气体、电子气体、医疗用气的质量检验

3、取样过程

在取样管中充填一定屋的纤维材料(脱脂棉, 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定量滤纸、玻璃纤淮 薄膜或其它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等),取样时让样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取样管,并用湿式气体流星计记下气体的取样体枳气体中的油分被吸附材料吸附下来,再通过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后测定,将经吸收后的样品溶液定容.并在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得出溶液中的油分浓度,再换算成单位气体体枳内的含油量。

4、注意事项

仅用脱脂棉作吸附材料 无法吸收粒径在0.1 Um以下的微量油分,可在吸收管内两端各加上两层定量滤纸,与脱脂棉共同组成吸收系统。实该方法的吸附过滤效果要大大优于仅用脱脂棉,

由于油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种类的油成分差别较大,在应用

由于油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种类的油成分差别较大,在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它们的吸收谱带也会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标准油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含油量测定准确度的关健,应尽可能选用与污染源种类相同或相近的油品来制标准溶液。当无法明确气体中油的来源和成分时,则只能选用适当的曾代品.可以使用: 正十六烷、异辛烷、苯按65: 25: 20 (体积比)的配 比人工配制标准油

6、气体中油含量测定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油分吸收时流量和取样时间的控制油分吸收时气体流量的大小是影响吸收效率的 重要因素使用溶剂吸收时,流置过大会使吸收溶剂大量挥发,既影响油分的吸收,又污染周围的环境;使用吸附材料吸收时,流量过大会极大地降低吸附效率.其至会损坏膜或滤纸等吸附材料.造成实验失败,而流量过小,又可能大大延长吸收时间。所以针对不同的样品、实验设备和条件,需通过不断实验,逐步摸索最佳的取样流量,在吸收效 率和吸收时间上取得较好的平衡。

7、推荐的设备缤磁LS3600精密油分测量仪器

公司研发部门经过实验室做出便捷快速的取样设备,在测试气体过程中快速准确的完成样品测试和分析结果,公司提供一整套油含量检测解决方案:方法简单实用,测量准确度高,快捷方便。

Ⅸ 怎么用红外测油仪

如何判断是否是真正的三波数测油仪呢?
红外测油仪实质就是根据特殊情况的需要,限定了波长范围的红外光谱仪。具有专业性强、稳定性好、快速、简便等特点。因此如何认识红外测油仪先要对红外光谱仪有所了解。
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原理:由于物质在红外光照射下,只能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线,因此不同物质只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入射光而形成各自特征的红外光谱,而对一定波长红外线吸收的强弱则与物质的浓度有关。根据这一原理可进行物质定性、定量分析及复杂分子的结构研究。
真正意义上对光谱的研究是从英国科学家牛顿(Newton) 开始的。1666 年牛顿证明一束白光可分为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可见光,而这一系列的光投影到一个屏幕上出现了一条从紫色到红色的光带。牛顿导入“光谱”(spectrum)一词来描述这一现象。牛顿的研究是光谱科学开端的标志。
1881年Abney 和Festing 第一次将红外线用于分子结构的研究。他们Hilger光谱仪拍下了46个有机液体的从0.7到1.2微米区域的红外吸收光谱。由于这种仪器检测器的限制,所能够记录下的光谱波长范围十分有限。
1908 年Coblentz 制备和应用了用氯化钠晶体为棱镜的红外光谱议;1910 年Wood 和Trowbridge6 研制了小阶梯光栅红外光谱议;1918 年Sleator 和Randall 研制出高分辨仪器。 20 世纪40 年代开始研究双光束红外光谱议。1950 年由美国PE 公司开始商业化生产名为Perkin-Elmer 21 的双光束红外光谱议。与单光束光谱仪相比,双光束红外光谱议不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光谱学家进行操作,能够很快的得到光谱图。Perkin-Elmer 21 的问世大大的促进了红外光谱仪的普及。
现代红外光谱议是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的仪器。该类仪器不用棱镜或者光栅分光,而是用干涉仪得到干涉图,采用傅立叶变换将以时间为变量的干涉图变换为以频率为变量的光谱图。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产生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大家对于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已有所了解,那么现在了解一下三波数红外光谱法。
矿物油是由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早期的各种定量方法都是测量混合组分中部分化合物某一特性基团的特殊吸收(发射),进而推算混合组分总量;一旦具有该特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吸收系数必然相应变化,所以都存在“标准油”的选择问题,长期以来未能统一。
GB/T 16488-1996的颁布首选了三波长红外光谱法作为统一方法,同时兼顾国情,保留了非分散红外法。
下文主要摘自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矿物油的技术和应用 韩子兴,肖丽
1、 非分散红外法的原理及技术局限性
非分散红外法以石油类物质的CH3、 CH2在3.3~3.6 µm 的特征吸收作为测定油含量的基础。该法只利用了矿物油中CH3、 CH2两个特性基团的红外吸收进行测定,没有参考其中芳环的响应,存在“以偏概全”之不足。为考察应用中的局限性,用不同配比甚至极端比例的混合烃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

No 烃组成 烷烃%(V) 实测值mg/L 回收率%
1 10:0:0 100 156 142
2 7:3:0 100 137 125
3 6.5:2.5:1 90 136 124
4 9:10:1 95 123 112
5 3:7:0 100 122 111
6 9:2:1 91.7 116 105
7 5:3:1 88.9 110 100
8 4:2:1 85.7 109 99.1
9 7:0:3 70 105 95.5
10 0:10:0 100 104 94.5
11 1:2:1 75 86 78.2
12 1:8:4 69.2 79 71.8
13 0:7:3 70 78 70.9
14 3:0:7 30 52 47.3
15 0:3:7 30 36 32.7
16 0:0:10 0 10 9.1

表1
注:烃组成为正十六烷:姥鲛烷:甲苯(V/V);校准油配制值为110mg/L(5:3:1V/V)
由表1可见,非分散红外测油仪对标准油的依赖性确实太大,其所响应的只是烃组成中的CH3、 CH2。回收率对烷烃%(V)的相关性非常显着,P%=4.5+0.79*烷烃%(V),r=0.94;对芳环的响应则未给予应有的考虑,随着样品与校准油中芳烃含量差异的加大,误差也相应增大。

2 、三波长红外光谱法
2.1 三波长红外光谱法的技术路线
矿物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烃类又存在同系物,无法获得各结构单元、组成比例完全一样的标样,没有常规定量方法的计量关系可以利用。ISO组织用“毋需标准样品的红外光谱定量法”-官能团分析法[1,2]推出了全新的红外分光光度法[3]。
矿物油从化学结构上看主要含CH3、 CH2、芳环三种基团。其组成中的“任一化合物”均可由这三种基团“拼装”而成,因此可分别测定矿物油中的上述三种基团的量,全部基团累加后可得总量。

2.2 数学模型建立及其参数标定
溶液在某一波数处的吸收强度正比于其中某种基团的浓度,且吸收具有加和性[2]。各种基团有不同的吸收强度,所以基团累加时应以各类基团的吸光系数为权,吸光度为权重,加权累计[2]。CH2、 CH3、芳环的C-H键伸缩振动吸收分别在2930cm-1、2960 cm-1、3030cm-1处。由吸收的加和性可知,三波数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分别为三类基团吸收的分类汇总值,所以其原始数学模型为:
C=x* A2930+y* A2960+z* A3030 (1)
C为溶剂中矿物油的浓度,x、y、z 分别为CH2、 CH3、芳环的C-H键的吸光度系数。因脂烃基对芳环的吸收有叠加,尽管很小,但芳环的吸光度系数大[2],易引起大的误差,需引入校正系数F对A3030修正:
C=x* A2930+y* A2960+ z*( A3030- A2930/F) (2)
此即“三波长红外光谱法”的基本数学模型。
理论上,吸收系数为特定值,但随仪器精度、操作条件有差别,可借助模型化合物的纯物质标定本仪器的值[4]。分别配制富含CH2(如正十六烷)、 CH3(如姥鲛烷或异辛烷)、芳环(如甲苯或苯)基团的单一标准溶液以标定x,y,z:在3400-1~2400cm-1之间进行红外光谱扫描,模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见图1。

图1
逐个量取3030 cm-1、2960 cm-1、2930 cm-1三处的吸光度,依次代入(2)式,得三联方程组,其中F为正十六烷的A2930/ A3030值。
对一特定仪器,在特定条件下,x、y、z、F保持稳定,Nicolet 750Ⅱ红外光谱仪的响应系数见表2。
表2 Nicolet 750 Ⅱ 红外光谱仪的响应系数
光源 溶剂 x y z f
近红外 CCL4 114.19 259.44 1582.5 82.5
中红外 CCL4 143.31 199.2 964.5 85.2
中红外 TTE 177.16 230.65 1015.1 78.0
2.3 系数验证及适应性检验
为验证校正系数,分别用国标样及自配B重油标样进行了回收率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国际样及B重油的测定结果
标样名称 标准值(mg/L) 测定值(mg/L) P% RE%
国际矿物油7330103 15.5±1.4 14.7 94.8 -5
国际矿物油7330401 20.4±2.4 19.5 95.6 -4
国际矿物油7330104 24.9±2.1 24.1 96.8 -3
B重油 10.0 9.95 99.5 -0.5%

试验结果表明,本校正系数的平均回收率为96.7%,相对误差在-0.5%~-5%之间,能满足实用测定要求。
三波长红外光谱法充分兼顾了链烷、环烷及芳香烷的共同影响,能适应各种组成比例混合烃的测定,避开了“标准油”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其对烃组成比例变化的适应性验证见表4。
表4表明,三波长红外光谱法对各种烃类组成比例,甚至极端比例的样品均具有很好的响应,不需在每次测定样品前提取或配制“标准油”,充分显示出该法对样品中烃类组成变化所特有的适应性。
表4 烃组成变化对三波长法的影响(配制值105mg/L)
烃组成 9:2:1 4:2:1 1:2:4 1:8:4 9:10:1 10:0:0 0:10:0 0:0:10
实测值mg/L 113.4 111.6 104.9 113.2 115.2 110.7 109.4 99.3
回收率% 108 106.3 99.9 107.8 109.7 105.4 104.2 94.6
芳烃%(V) 8.3 14.3 57.1 30.8 5 0 0 100

注:烃组成为正十六烷:姥鲛烷:甲苯(V/V).
事实证明,三波数红外光谱法是最能反应客观事实。无论实际水样中存在的矿质油是不是“标准油”,红外三波数法都能客观的检测出来。
现在回来文章的主题,真正的红外三波数测油仪是扫描2930cm-1、2960 cm-1、3030cm-1
三个波数,检测这三点的吸光度值,通过吸光度值来计算油的浓度。
不是真正三波数测油仪,只测一或两个点,然后根据这个点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油”的组份比例来推到出的油的浓度。
区分真伪三波数测油仪:
1、是否做标准曲线。真正的三波数测油仪是不用做标准曲线的,因为三波数测油仪是分别测2930cm-1、2960 cm-1、3030cm-1的吸光度值。所以不用做标准曲线。
2、有的测油仪也声称不做标准曲线,做校正系数。其实是把标准曲线隐藏起来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波数。实质还是非分散测油仪。
3、最有力的证据证明真正三波数测油仪的方法就是改变油中物质的成分比例,比如表1。然后测量,如果是三波数的就完全可以测出油的实际含量,如果不是三波数测出来的值就不准了。

Ⅹ 如何用红外测油仪测量饮食业油烟的测量方法

EP900红外分光测油仪符合国标“HJ637-2018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本方法依据标准GB 18483-2001附录A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