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美国南美石油生意怎么样
扩展阅读
南京人力资源软件怎么样 2025-05-13 23:07:15
中石油为什么活动很多 2025-05-13 22:12:34

美国南美石油生意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08-04 17:54:03

1. 委内瑞拉坐拥石油储量第一国,为何却远没有沙特土豪

一旦说到"土豪"两个字,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就是沙特。这个国家的石油让他们的王室富得流油,各种豪掷千金的行为层出不穷,引得无数人羡慕。但是有了石油就一定会有钱吗?其实不然。

按照最新数据,世界上石油储量的国家是委内瑞拉,为3000亿桶,比沙特要多出300亿桶。坐拥如此多的资源,委内瑞拉国内的情况却十分糟糕,根本就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好处。


中国有句老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拥有丰富资源是好事,但是也要看当地人如何去运用它,如果只是一味地靠这些资源逍遥度日,那么好日子也不会过太久。只会追求高福利,却不培养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只能受制于人。

2. 中石油怎么回事国际油价涨他也跌,降他也跌,到底怎么样才赚钱了

国内石油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
5月23日,在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再次提高成品油销售价格。北京地区93号汽油再创历史最高价位。有关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上次涨价没有调整到位,我们成品油销售价格仍旧低于国际市场,今后将考虑国际市场情况和社会承受能力继续推进价格调整。谎言是多么的的圆满,但是,我们早就有各种手段来论证,这是明目张胆的欺骗。

一、中国进口的石油没有达到60美圆的。国际市场达到60美圆的是北海清质石油,其质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东地区、南美、俄罗斯出口的石油是无法达到60美圆的。而中国大量进口的是低质高含硫石油。据着名的经济情报杂志分析,国际油价在54美圆时,中国进口的石油价格大多在30美圆左右。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质石油买家。

二、美国与中国石油价格比较。美国的汽油是按每加仑多少钱出售的,换算一下大概是平均每升93号油是人民币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税,并且人家公路没有收费,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费或者收费很低。而北京的类似汽油销售价格已达4.24元,实际价格高于美国。如果有关方面说,中国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更将被下面的例子驳斥的体无完肤。海关宣布上半年查获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烟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国成品油便宜,那应该是从中国向国外走私才对,为什么要从国外向中国走私?过去查获的特大走私案件,都与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关,可见内外差价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险。

三、石油企业报表显示利润巨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挣钱的,报道说利润接近千亿元,而其年经营额在5000亿元左右,利润空间已相当可观,利润率非常可观。以净资产收益来分析,即使是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其优质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为5%到10%为主,而中国石化的净资产收益,根据其2004年年报为17.32,其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为20.32%。大家说这是不是很惊人!是房地产行业优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这才是惊人的暴利证明!我不久前与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触,他们去年的利润超过40亿元,总结因素是价格高、市场好。可见,中国石油企业是很不错的业绩,怎么还有长期亏损的说法,这不是欺负老百姓没头脑么?

四、上游垄断掠夺下游竞争性行业,扭曲经济结构 肆无忌惮的涨价,使中国经济和宏观调空的复杂局面加剧。可怕。成品油涨价,因为你是垄断,但下游产业却是竞争性行业,不能涨价。比如公交和出租车,关系群众生活,其价格调整要经过严格审批,油价从2元涨到4元多,公交价格和出租车价格并没有什么提高,可见,油价上涨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补贴中。汽车制造业是国家寄希望的产业,但消费环境不良,加上油价上涨,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两年的工资并没有显着增长,翻倍上涨的油价让大家很难受。 可见,这是赤裸裸的掠夺,扭曲中国经济结构,增加了所谓的膨胀压力。尽管,中石油的滚滚暴利,让国家,同时也让某些不可明说的利益群体欢欣鼓舞,但是,这种危害中国经济的掠夺经济思路,将贻害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观察大家对油价上涨虽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捣鬼,但是不知道要点!

我在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战略物资,国内的油田都是这两个集团垄断的。只有他们有开采和销售权利。近几年国家进口石油越来越多,今年会达到1.5亿吨。进口石油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岂不是两大集团就没有话语权了??放心。关键的石油进口权还是只有两大集团所有。国内的炼油企业就算是油价再便宜,也无法自主进口,只能从两大集团买他们加价进口的原油。

这样两大集团对内把持油田,对外把持原油进口权。国内原油价还不是他们说得算?国内的炼厂,包括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是在亏损,那是因为原料石油(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价格是两大集团定的!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亏损无所谓,反正在贸易/开采环节已经有足够惊人的利润了!!
而且炼厂亏损的情况可以成为汽油涨价的借口,掩人耳目。于是我们就这样因为所谓的炼厂亏损,口袋的钱被淘空!!!!

石油是工业血液,现代基础工业的王道!!两大集团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个国家竞争力甚至国家安全!!90#油从今年3月份的3.18上涨到7月份的4.06,快一块钱了,还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业破产阿?到底有多少企业背上沉重的运费成本阿?无耻的抢劫!!2004年两大集团净利润2000亿,咱们国家gdp才多少?11万亿,各行业综合净利润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亿。可见40%的国家利润都是两大集团的!大家伙都在给两大集团打工呢!!有人会问,油田是国家人民共有的,这两大集团虽然垄断,毕竟是中国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这样丧心病狂的掠夺财富不顾危害国民生机?其实这两大集团都是海外上市企业!!所有权和资本不是纯粹国家的了。资本是贪婪的,对利润的追求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看到这里,国内油价未来的走势相信每个看过帖子的人已经很清楚了。

我很担心国外投资者利用两大集团的垄断地位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从这个角度讲,两大集团已经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了!!有时候看到纺织厂的女工虽然一天12小时的拼命干活,居然连500块钱的工资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厂因为纺织原料涨价(非棉的纺织品大部分是石油变得)或者停产/或者破产。心情真是无法描述。前一阵子还听说北京有的哥为了多跑出点钱过劳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亿的纯利还叫嚣亏损要求涨价的嘴脸是什么麽样??那2000亿人民的血汗钱又有多少进了原本已经很富裕的老外口袋里!!

无论如何,两大集团正在挤垮国内非自有的炼厂,同时也正在挤垮社会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现在的情况不得到改变,两大集团的目的很快就会完全实现。

可能有人问,目前发改委已经批了19个非国营的公司可以进口石油。其实私营企业进口石油除了要有进口权,还要有配额,2005年非国有进口配额一共才0.1亿吨,根本没有影响市场!而且两大集团除了因为自己是国有公司,进口不受限制之外,还注册了非国有企业,也在这19家里面混,用他们的实力抢占绝大部分配额!!太狠了!!关于私有企业石油进口权/配额计划具体详情大家可以查询国家商务部网站看看!!

我有一个朋友是业内人士,所以知道两大集团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误解油品涨价的原因,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发言的。可惜我不是记者,否则早就揭他们的老底了!

3. 世界石油供需现状与趋势

1、全球石油储量充足

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十分有限。当前,全球石油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根据BP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2012-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储量变化并不明显。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324亿桶,与2012年相比仅上升了2.81%,但总体来说储量较为充足。

综合来看,全球石油储量充足,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量、消费量均有下降。预计未来随着全球疫情好转,全球石油产销量将恢复增长。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4. 中国人可以在国外做石油生意吗

这是可以的,像美国有无数的小型采油公司,属于个人公司,只要你挖到你就能够去申请开采牌子并开采,而国内属于国家控制垄断,要不阿联酋迪拜怎这麼多有钱人?

5. 耗资数亿换数颗心脏,为什么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告诉你说金钱真的能续命

如今的年轻一辈是最为幸福的一辈,在我们爷爷奶奶那辈,战争带来的阴影尚未消退,神州大陆满目疮痍,需要等待时间慢慢抚慰伤痛;在我们父母那一辈,尽管建国后日子好了起来,但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唤醒经济复苏,想要短时间内追赶已经领先了几百年的欧美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这一辈则不一样。



6. 美国能不能在本土采石油

不能,美国有他的长远打算和战略目的。伊拉克是处于世界油库中心,它本身是世界第三大产油国,在中东是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产油国,天然气储量很丰富,本身的石油产量在中东国家里并不是很高,但是它对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伊拉克那边的局势动荡,石油市场价格飙升,搞得国内的有车族,油价就跟着往上走。大家看到这两年油价从两块多涨到四块多,所以我觉得咱们有车族尤其关心中东地区,关心伊拉克局势的。实际上从中国和伊拉克的合作来讲,伊拉克是咱们在中东最主要的经济、贸易,包括文化外交方面的友好国家,包括咱们过去军事上的合作,因为咱们中国很多的常规武器装备,伊拉克是一个重要的出口对象国,另外咱们有大量的援建,伊拉克大量的基础建设,公路、桥梁,民用建筑,都是中国公司承包的,伊拉克的一些油田,石油设施,咱们也有少量的参与。故美国只要能在伊拉克取得石油利益,他就不会去自留地上干活。

7. 为什么石油价格猛跌使美国经济下滑

苏联不是在里根在任期间解体的,是在他的下一任布什总统期间解体的,1991年底!
但是由于里根的一些政策使得苏联经济遭到重创,所以说和他有一定的关系!
上个世纪70年代,当石油价格扶摇直上时,苏联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的收益增长了280%,出口量增长了22%,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对苏联经济的生存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石油价格每桶增加1美元,就意味着克里姆林宫获得大约10亿美元的额外硬通货,反之石油价格下降意味着收入减少。另外,与其他石油生产国不同的是,苏联将不能通过增加产量来增加收入,因为苏联的石油生产能力早已达到极限了。
而美国却是石油进口大国,美国一年要花费近2000亿美元购买石油,对于美国经济来讲最适宜的石油价格是每桶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价格是34美元,如果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降至每桶20美元,将使美国的经济成本每年下降700亿美元,它意味着现有国民生产总值的1%将转化为美国消费者的收入。并且,美国的总体经济状况将明显好转。降低石油价格既可重创苏联,又可增加自己收益,何乐不为!

沙特阿拉伯十分担心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对沙特形成了包围,出于共同利益考虑,于是,美国人和沙特人坐到了一起。因为沙特的石油产量占欧佩克产量的40%,与其他石油生产国不同的是,沙特能够迅速动用石油储量。

最后美沙谈判的结果是:里根告诉法赫德国王:“沙特的主要敌人是利比亚、伊朗和苏联,他们都是高油价的主要受益者,而低油价则使沙特和美国获得极大好处;有美国这位山姆大叔做靠山,沙特不用再惧怕任何国家的威胁。美国提供沙特先进的作战飞机和其他先进武器,并提供军事保护;沙特开始扩大石油产量。
与此同时,美国能源大臣还说服英国同时增加其在北海的石油产量。结果在1985年,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猛跌,苏联当年的石油收益下降了近一半,并且由于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是平行的,因此苏联当年出口天然气的收入也减少了数十亿美元。
而军火是苏联继能源出口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以往大部分是出口中东国家换取石油,在石油生意红火的70年代,苏联出售给中东国家的军火增长了五倍。但85年以后,由于油价猛跌,使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50%,所以苏联的军火销售量也减少了20%。
此外,世界油价的猛跌,还使苏联从西方进口的商品突然变得极其昂贵。1986年苏联从西德进口一台特定的设备所需的石油出口额比一年前多出五倍。
所以,美国、沙特双方一拍即合的结果是,油价在苏联解体前的十年内持续下跌,并且因为天然气的价格因为挂靠石油的价格,所以也往下跌,而里根任总统的时间刚好是1981-1989年。这就是美国搞垮苏联的大策划之二。
另一个大策划是以波兰为突破口制裁苏联。1981年12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发表的一项声明宣布,鉴于苏联对波兰的事态发展负有重大的和直接的责任,美国决定立即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

在冷战期间,属于苏联集团的波兰一直在内外政策上追随苏联,但经济发展之后,国民强烈的反苏心理和西方国家的渗透,导致波兰成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动荡的国家。
由莱赫·瓦文萨领导的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于1980年,得到梵蒂冈与西方国家的支持。之后的两年,团结工会领导了大规模的罢工运动,波兰出现了要脱离苏联集团的迹象。莫斯科担心波兰事态发展失控,于1981年9月在波兰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华约军事演习,向波兰民众显示威力。
波兰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在1981年12月12日晚实行了军事管制,一夜之间将团结工会领导人一网打尽。两周之后,里根以苏联支持波兰政府军管为由,在12月29日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包括停止签发和延长向苏联出口电子设备、电脑和其他高级技术器材的许可证,推迟出售粮食的谈判,暂停签订新的美苏海运协定的谈判,停止苏联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美国等等。苏联抗议美国的行动,美苏关系恶化,冷战出现了新的高潮。

8. 哈默晚年经营石油业都经历了哪些问题,最终发现了加利福尼亚州历史上的第二大油田

哈默经营石油业,首先碰到的是油源问题。在美国本国,1960年石油产量占美国石油总产量38%的得克萨斯州,他无法插手。因为这个州的油田,早已是美国其他“独立”石油公司的天下。在中东,沙特阿拉伯一向和美国有特殊关系,但是它的石油与艾克森石油公司的关系最为密切,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休想染指。

西方石油公司该如何解决油源问题呢?充满冒险精神的哈默,在认真分析国际市场行情之后,决定向中东国家利比亚进军,挤进利比亚开采石油。20世纪50年代后期,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终于如愿以偿,在利比亚取得了石油开采权,然后在西欧国家提炼和销售。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石油公司在利比亚的原油日产量已达68万桶。当时,这家公司的油源全部来自利比亚。

美国的西方石油公司是一家进入国际石油大企业行列的新公司,正是因为哈默的冒险精神和果断决策,才使它发展迅速,成为一家业务多元化的跨国公司,业务地区遍及北美、西欧、非洲和亚洲。正当哈默到处寻找投资及机会的时候,有一家叫德士古的石油公司,在旧金山以东萨克拉门托河谷一带寻找天然气,钻井钻到5600英尺(1700多米)时,仍不见天然气,公司决策者认为耗资太多,再钻下去很可能徒劳无功,难以自拔,便匆匆鸣锣收兵,宣判此井“死刑”。哈默得知这一消息后,便请来地质学家进行考察。专家们认为,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那个地区过于匆忙了。得到这一结论之后,哈默便将那片地方租借下来,继续钻探。每钻进1英尺(30cm),都令人觉得,像是牙钻钻在西方石油公司的牙根神经上,要是钻探失败,可以肯定,公司股票的价值就会被钻出个大窟窿来。

哈默在焦急中等待消息。当钻到8000英尺(2400多米)仍无滴油时,哈默便开始烦躁不安起来,但仍咬牙硬挺。深度到8600英尺(2600多米)时,油层戳破了,石油喷出来了。这竟然还是加利福尼亚州历史上发现的第二大油田,价值2亿美元。

石油业是世界上风险最大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富商巨贾们各施绝技,竞争异常激烈。然而哈默却凭借其非凡的才能,战胜了一个个竞争对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使石油生意成为他多种经营实业中的一个核心产业。

9. 疫情严峻、油价飙升,这对美国科技企业有哪些影响

疫情严峻、油价飙升,这对美国科技企业有哪些影响?有一个概念需要搞清楚, 石油不是一种哪里都一样的东西。 中东产的和美国页岩产的无论在质量, 浓度, 含硫量上面都不一样, 而他们之前不是可以简单置换的。 因为每个国家的炼油厂复杂的调整之后只能比较有效的炼某一种范围内的油, 否则就会消化不良, 导致油品劣质, 杂质过多。


石油这玩意吧,是地方大都会有。本来中东地区也根本不可能实现完全或亚完全的垄断机制,况且穆斯林手里真正可以控制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也有限,最后美国石油进口量估计少不了多少,但被穆斯林蛊惑对美国实行石油封锁(应该不会有多少,能有一个算多,本来就是稳赔不赚的生意)的国家受到的国际歧视..好吧我收回我的括号,大概是半个算多了。

10. 一些国家同样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并没有变得更加富裕,这是怎么回事呢

石油没有带来富裕
非洲的尼日尔爾利亚是世界上第八大石油生产国,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日产250万桶原油,目前石油出口量是世界第六位。过去几十年,“黑金”为尼日尔爾利亚带来超过4500亿美元的收入。按理说,这样一个国家,在全世界石油价格暴涨的情况下,它的人民应该过着不错的生活。但现实是,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公共基础设极度不完善,失业率高达50%,70%的人生活在每天1美元以下的水平。而且还政府不稳定、权力腐败,常常导致军阀混战。
尼日尔爾利亚虽然每天都在产出大量原油,但它却是全世界汽油短缺最严重的国家,自身的石油产业非常落后,炼油厂破败不堪,运输管道年久失修,储运成本高昂。在尼日尔爾利亚,加油站没有汽油可卖只能早早关门,几千辆失去动力的摩托车堵塞了交通,这样的场景天天都在上演。
这种现象并不是只非洲有,南美的委内瑞拉也是一个例子。委内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原油产量居南美洲的前列,每天出产近300万桶原油,但委内瑞拉的经济状况却不大乐观,委内瑞拉国民收入的80%以上要靠石油,其他的工商业极度萎缩。1970年,委内瑞拉正因为发现石油而突然暴富,当时委内瑞拉的石油部长似乎有先见之明,他当时就作出这样的预测:“我们将因石油而倾家荡产”。他还给石油取了一个难听的外号“恶魔的粪便”。果不其然,到2001年,80%的委内瑞拉人生活在贫困中。后来,新的总统查韦斯上台之后,委内瑞拉的经济状况有多好转,但仍不乐观。
经济不乐观的根源
为什么有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没有强大起来,反而很贫穷呢?经济学家用“依存性”的概念来说明这一问题。石油等自然资源只要拿到国际市场上就能轻易地卖出,不需要进行提高产量的开发,也不需要为了吸引消费者而展开竞争。赚钱既然如此容易,就会产生依赖自然资源的倾向,举国上下自然也就不再去勤奋创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了。
以委内瑞拉为例。自从石油成为委内瑞拉的主要出口产品后,委内瑞拉经济就被打上了石油的烙印,整个经济生活都是以石油为轴心而运转。委内瑞拉的工业发展严重依赖石油美元。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走高时,委内瑞拉获得大量的石油收入,从而政府得以推行庞大的发展计划;而当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时,经济就可能受资金紧张的瓶颈制约,导致发展计划搁浅,甚至使经济发展陷入危机。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安定的政治环境也很难实现。当所有的人都对石油资源的支配权虎视眈眈时,内战一触一发。虽然委内瑞拉多年来没有爆发过战争,但非洲的尼日尔爾利亚就没那么幸运了,长期陷入内战和混乱之中,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根据牛津大学的一项调查,在非洲,拥有石油的国家发生内战的几率达25%,反观无石油的国家只有1%。同时,西方大国对产油国的过分关注也增加了产油国政治不安定的因素。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那么美伊战争可能也就不会发生了。
此外,西方石油公司开采石油,根本不顾及环保,造成土地和水源的严重污染。原先没有石油没开采的时候,尼日尔爾利亚百姓还可以种地、捕鱼,现在,环境污染,地里长不好庄稼、河里抓不到鱼,黑人的生活眼看着每况愈下。更不要说,石油资源被大企业垄断,统治者靠油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下层百姓却过着食不果腹的穷困生活。而且为了抢夺石油资源,国家内部内战频仍、种族冲突不断。
这也被称为“石油的波及效果”。因为石油产业是高度的加工工业,工厂绝大部分依靠机器运转,并不需要很多劳动力,而石油的生产和流通所必须的机械又大都在美国和西欧国家制造,因此产油国的劳动者基本没有机会从国家的石油大企业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这样下去,产油国家想要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提高其他产业的竞争力也就很难实现。
在此举个反例,耐克如果在中国设立工厂,就会雇佣中国人来经营。虽然大部分的中国职员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劳动,但是耐克的先进管理经验也会被传授给部分中国职员,这些学习了耐克先进管理经验的中国职员,有人就会走出耐克成立新的公司,并最终发展壮大为耐克的竞争对手。这就是耐克工厂为中国经济带来的波及效果。
资源不是致富良药
不仅如此,一个国家其他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十分有限。南非共和国的钻石、印度尼西亚的原木、巴西的咖啡,长期以来都没有为国民收入的提高做出太大的贡献。煤炭资源最丰富的中国山西就是一个例子。
山西各种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埋藏浅,易开采,累计探明储量2500多亿吨,占全国探明保有储量的26%,素有“煤海”之称。然而山西富裕吗?山西老百姓富裕吗?山西无论在经济总量、抑或人均收入都排在后面。
并且山西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山西省每平方公里的污染负荷是全国的3倍多,人均烟尘、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污染负荷指标高居全国之首;全省大小1000多条河流,80%受到污染,70%失去使用功能。山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省内黄河流域年均输沙量占到整个黄河流域年均输沙量的23%,土地盐渍化和荒漠化面积逐年扩大,采煤造成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坐火车路过山西,透过车窗,车窗外的景象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现在山西的状况甚至不如煤炭开发之前,再遥想没有煤炭资源的“晋商时代”,更是让人唏嘘一个依靠过度开采自然能源的省份,最终却没有把老百姓带上富裕之路,恰恰相反,山西陷入了难堪的困顿之中。
清朝的时候,山西可谓地瘠民穷,可是“穷则思变”,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一代代晋商反而茁壮成长,把钱庄生意做到全中国,成为中国最早的银行家,整个山西富可敌国——没有煤炭资源他们才是真富裕。
在今天的世界上,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一些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国家,例如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经济却飞速增长。天然资源匮乏的国家,其政治和经济体制往往比天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来的更好。这样的对比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转载网络知道《大科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