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玻利瓦尔联盟怎么用石油

玻利瓦尔联盟怎么用石油

发布时间: 2022-07-24 19:11:32

①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介绍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Bolivarian Alliance for the People of Our America,简称ALBA)是一个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社会一体化为宗旨的地区性合作组织。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前身为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该计划由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于2001年提出,2004年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成立,旨在加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和一体化进程,抵制美国倡导建立的美洲自由贸易区。2009年6月,根据委内瑞拉的倡议,该组织更名为美洲玻利瓦尔联盟。

② 社会主义运动的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现状和趋势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曾一度使拉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冲击,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古巴在政治、经济上遭受到巨大打击,处于极端困难之中。拉美各国共产党受到强烈的冲击,有的改旗易帜,有的则自行解散,有的则坚持下来。然而,令人关注的是,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拉美左翼力量很快就走出低潮。社会主义的古巴坚持和“更新”发展社会主义,已走出了苏东剧变后的极度困难时期,显现出新的生机活力,而且拉美其他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也异军突起,成为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动向。 冷战后拉美社会主义运动恢复和发展的标志之一是拉美共产党的发展。巴西、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等国的共产党经受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考验,不仅坚持了下来,有的还取得了发展,如巴西共产党现已发展成一个拥有30多万党员的大党。拉美各国的共产党都已成为“合法”政党,公开参加活动,至今在拉美政治舞台上仍有20多个共产党。巴西、智利、委内瑞拉等国的一些共产党员当选为国会议员或被任命为内阁部长。
标志之二是圣保罗论坛的成立和发展及拉美左翼的崛起。正当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在巴西劳工党和古巴共产党的倡议下,由巴西劳工党主办,1990年7月初,13个拉美国家的左派政党和组织在巴西圣保罗召开首次会议,讨论拉美左派如何应对冷战结束后世界和拉美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迄今为止,圣保罗论坛成立已经23周年,先后召开了19次会议。1990年圣保罗论坛成立时,拉美只有古巴一个国家由左派党(即古巴共产党)执政,而如今,除古巴外,左派政党和组织已在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厄瓜多爾尔尔、尼加拉瓜、乌拉圭、秘鲁等拉美十多个国家掌权。圣保罗论坛的成立和发展对拉美左派的崛起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拉美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拉美地区和世界最重要的左派政党和组织的论坛。2013年7月31日至8月4日,圣保罗论坛第19次会议在论坛的发源地圣保罗市举行。来自拉美、欧洲、非洲和亚洲40多个国家、100多个政党、组织和社会运动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也派观察员出席圣保罗论坛第19次会议。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在19次会议开幕式上说,1990年圣保罗论坛创建时,其成员党只有23个拉美和加勒比政党,而如今,已有近百个拉美和加勒比政党和组织。如果没有圣保罗论坛,拉美左派党就不可能上台执政。卢拉说,“我们有责任不让我们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果丧失,拉美加勒比左派应达成一个共识,以表明另一种方式执政是可能的。”在第19次会议通过的“最后声明”中表示相信,只要继续深化改革和加快地区一体化,就能够在拉美加勒比走向社会主义,这将是拉美人民独创的事业。
标志之三是拉美左翼政党掌权的国家增加。自20世纪末以来,拉美一些左翼政党或组织已有十多个在本国的大选中接连获胜并上台执政。委内瑞拉第五共和国运动(后改名为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乌戈·查韦斯(1999.2—2013.3)、马杜罗(2013.4—至今);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2003.1—2011.1)、迪尔玛·罗塞芙(2011.1—至今);乌拉圭广泛阵线主席塔瓦雷·巴斯克斯(2005.3—2010.3)、何塞·穆希卡(2010.3—至今);玻利维亚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埃沃·莫拉莱斯(2006.1—至今)已两次就任总统;厄瓜多爾尔尔主权祖国联盟领导人拉斐尔·科雷亚(2007.1—至今)已三次就任总统;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丹尼尔·奥尔特加(1979—1990、2006.11—至今)已执政18年;阿根廷正义党领导人基什内尔(2003—2007)和克里斯蒂娜(2007—至今)已执政十年;秘鲁民族主义党领导人奥良塔·乌马拉(2006.7—至今);智利社会党巴切莱特2006—2010年任总统,2013年11月,她将再次参加大选,据民调显示,她很可能会胜出,因此,智利的左派很可能东山再起。
目前在拉美国家成立的地区组织中,以左翼政党掌权的拉美国家为主导的有: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南方共同市场、加勒比石油组织和南美洲国家联盟等。
标志之四是这些拉美左派掌权的国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口号。目前拉美十多个左翼执政的国家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口号或目标的有古巴、委内瑞拉、厄瓜多爾尔尔、玻利维亚、巴西五个国家执政的古巴共产党、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厄瓜多爾尔尔主权祖国联盟、玻利维亚的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和巴西的劳工党。其中,委内瑞拉和厄瓜多爾尔尔提出“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提出“社群社会主义”或“印第安社会主义”,巴西提出“劳工社会主义”。厄瓜多爾尔尔和玻利维亚近年来又提出“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的这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已开始付诸实践。拉美这些左翼政党执政国家的领导人自称是“社会主义者”,要带领其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拉美一些左翼学者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还提出了“后新自由主义”和“新发展主义”等理论。
古巴在2011年4月召开的古共“六大”通过了《党和革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的纲要》,强调“继续社会主义和确保社会主义的不可逆转”,新当选的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劳尔·卡斯特罗指出,古巴正在“捍卫、维护和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纲要》重点是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必须“更新”古巴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委内瑞拉查韦斯前总统于2013年3月5日因病逝世,查韦斯指定的接班人马杜罗在4月14日大选中获胜,4月19日正式就任总统。马杜罗表示,将继承查韦斯的遗志,继续在委内瑞拉推行查韦斯的玻利瓦尔革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祖国计划(2013—2019),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继续造福于民的一系列社会计划,与腐败和犯罪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改善国内的安全状况。在外交方面,继续加强与古巴等拉美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努力促进拉美一体化的发展,继续与中国发展全面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9月23日,马杜罗访华期间在中央党校说:“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是原创的、独一无二的、也是在未来几十年我们要继续的。”他认为,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一直以来都是多层次的,涉及精神、政治和经济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层面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未来历史走向的。马杜罗说:“只有采取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总统奉行“社群社会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在玻利维亚实现社会公正;所谓“社群”,主要是指印第安人社会群体,他认为,农民社群里就存在社会主义。他承认玻利维亚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反对新自由主义、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实现石油和天然气国有化。
在厄瓜多爾尔尔,科雷亚于2005年11月创建主权祖国联盟,在首次2007年就任总统时,提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口号。他主张实施“公民革命”,“公民革命”包括宪法革命、道德革命、经济革命、社会教育和卫生革命及主权和拉美一体化革命以推行其“21世纪社会主义”。在2013年2月的大选中,科雷亚提出了2013—2017年的执政纲领,提出了“美好生活社会主义35条建议”,其口号是“为深化改革而执政”,并拟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改革。
巴西劳工党提出“劳工社会主义”。劳工党自2003年首次由党的主席卢拉(后为名誉主席)执政八年,之后于2011年年初由劳工党人迪尔玛·罗塞芙继续执政,至今劳工党已执政十年,使巴西在经济上创造了奇迹,巴西在2011年成为世界经济第六大经济体;使3000多万人脱贫,2012年巴西中产阶级在人口总数中比例已达54%。但是,2013年六七月间,巴西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和抗议,暴露了劳工党执政中的诸多问题,如党和政府内腐败严重等。 1、共同反对新自由主义。当前拉美社会主义是拉美在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社会运动,是用“另一个世界”“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的反映。
2、强调民众广泛参与政治、进行消除社会不公和改善穷人地位的社会改革,并为此进行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
3、不再主张暴力革命,而是提出与右翼政党执政的政府有区别的内外政策的竞选纲领,争取民众支持,通过大选和社会运动成为执政党,进而直接实施本党的执政纲领和政策。
4、带有显着的个人魅力的政治色彩,主要不是靠先进政党的领导,而是靠领袖的魅力和才能来实现自己所主张的“社会主义理想”。
拉美左翼执政国家的领导人根据本国的国情,在分析资本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弊病和总结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推行各自的新社会主义模式,并把它视为解决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探索新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尽管这些理论主张和实践措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尚处于发展之中,但其中不乏进步的思想和创新的火花,值得我们关注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拉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迭起,成为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热点。
除古巴外,拉美这些激进左派执政的国家领导人所提出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正处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明确、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们的指导思想比较复杂,既有马列主义的成分,也有托洛茨基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民众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成分,还有宗教色彩,它们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实践风格既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也带有明显的本土色彩,其实践探索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也深受体制局限,还处于各自摸索的阶段。对这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应该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一、如何结合本国实际,在总结本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具有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已经提出社会主义口号的拉美左派政府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尽快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稳定是当前紧迫任务,也是巨大挑战。如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面临一个强大的反对派、国内通胀严重、货币贬值、供应短缺、石油生产和出口下降、预算赤字严重、投资不足、国内安全角势堪忧、政府官员腐败严重等问题;自2013年6月以来,巴西数百万人上街抗议政府在社会方面投资不足、官员腐败等,最近两年巴西经济发展缓慢,巴西劳工党罗塞芙政府民调支持率下降。最近,古巴、委内瑞拉领导人也十分强调党内和政府内的反腐斗争。
三、如何处理好与执政联盟其他政党和政治力量的关系,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由于拉美左翼政府如巴西、尼加拉瓜、阿根廷、乌拉圭等大多是以政治联盟方式与其他一些政党或政治力量联合执政,内部成分复杂,主张各异,缺乏向心力,受国内外影响而解体的风险依然较大。
四、美国和拉美右翼势力的攻击。如巴拉圭中左派爱国变革联盟费尔南多·卢戈在2008年4月28日的大选中获胜,于同年8月15日就任巴拉圭总统。但不久,在美国的支持和巴拉圭本国右翼势力的反对下,卢戈2012年6月22日被众、参两院弹劾下台。美国还竭力支持委内瑞拉反对派于2002年策动反对查韦斯政府的未遂政变。近年来,美国还对巴西总统罗塞芙及其政府机构进行情报监视活动,引起罗塞芙总统的强烈不满,致使她取消了原定的访美计划,并在联大公开批评美国的间谍活动。
总的来说,尽管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拉美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于上升时期,近期内拉美地区中左翼主导地区政治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古巴模式的更新将使社会主义的古巴继续巩固和发展,而且古巴党和政府也已重视提拔接班人(53岁的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担任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拉美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也不会因查韦斯的去世而受大的影响。近二十年来涌现的大多数拉美左翼政权都较稳固,拉美左翼已经拥有像巴西卢拉和罗塞芙、厄瓜多爾尔尔科雷亚、玻利维亚莫拉莱斯、阿根廷克里斯蒂娜、智利巴切莱特等各自的领袖,并会继续涌现新的各国左翼的领军人物如委内瑞拉的马杜罗等,“长江后浪推前浪”。拉美左翼力量既互相声援,又是各自独立发展的。随着国际格局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转变,拉美地区一体化力量加强,近期内拉美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仍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社会主义在拉美的地区性兴起,扩大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声势。拉美社会主义的一些思想主张,进一步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拉美一些左翼执政的国家对社会主义的大胆实践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种有益探索与尝试,势将进一步丰富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总之,当前拉美左翼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无疑会对世界社会主义进程起到推动作用。拉美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中那些追求社会进步的人们的强大吸引力以及其自身的生命力,也表明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多样性中不断发展。

③ 委内瑞拉与古巴的外加关系如何

与社会主义古巴团结互助,共同抗击美帝国主义

查韦斯信奉社会主义还表现在他同古巴理想相同,并肩向美帝国主义作斗争上。

巴西《圣保罗州报》2000年12月31日载文说:“查韦斯1999年2月就任总统后,曾宣布认同古巴革命。卡斯特罗将查韦斯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这样做极为少见。”

美国《洞察》周刊2001年4月30日着文称,查韦斯是卡斯特罗在拉美的接班人。文中说:“卡斯特罗曾两次访问委内瑞拉,目的是要将查韦斯培养成革命衣钵的接班人,并帮助这位委内瑞拉领导人实现其操纵南美命运的勃勃野心。1994年查韦斯一出狱,卡斯特罗就邀请他访问哈瓦那,并以贵宾接待。查韦斯当选总统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古巴,他还邀请卡斯特罗回访委内瑞拉。”

美联社加拉加斯2001年8月11日电说:“查韦斯与卡斯特罗同具革命理想,犹如父子情深。如今很难在拉丁美洲找到具有革命理想的国家元首。但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找到了他的衣钵继承者——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他们一致认为,全球化未能使成百上千万人脱离贫困。他们抓住一切机会,指责美帝国主义在全世界制造麻烦。而且不断批评美国在全球事务中奉行的霸权主义。

“查韦斯说,委内瑞拉正在古巴的‘幸福海洋’里航行。

“委内瑞拉天主教联合会秘书长阿绍赫主教说:查韦斯希望以卡斯特罗第二的身份发动一场革命。”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路易斯•阿方索•达维拉说:“委内瑞拉同意古巴在世界上主张的思想和观点。查韦斯的目的是进行一场‘玻利瓦尔’式社会革命。”“显然,他对卡斯特罗奉行的反对美国的传统左派政策和坚定的民族主义十分欣赏。”

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查韦斯与卡斯特罗间形成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早在2001年8月11日,查韦斯总统在玻利瓦尔州首府玻利瓦尔城授予来访的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大项键级安哥斯图拉立宪议会勋章,以表现对卡斯特罗为各国人民尊严而斗争的敬意(19)。8月13日,卡斯特罗在他的东道主——委内瑞拉总统为他举行的摆放生日蛋糕的歌舞会上说:在拉丁美洲先辈西蒙•玻利瓦尔的土地上为他举行生日庆祝活动,使他如同‘重获新生’一样。

2002年7月28日,为祝贺查韦斯总统48岁生日,卡斯特罗向他赠送了一幅题为《真正的棕榈》的画。这是古巴艺术家劳尔•费尔南德斯的作品,画的是黄昏中的棕榈林。棕榈树是古巴的象征。

查韦斯收到后十分感动,他动情地说:“谢谢菲德尔,我的朋友、兄弟,谢谢这份心意和礼物”。又说:“菲德尔给我送来了几棵棕榈树,他把古巴的心送给了我们,我将把这幅画称作是‘古巴之心’,谢谢我的兄弟。”(20)

截止2005年9月,查韦斯从1999年上台以来,已访问古巴13次。

委内瑞拉与古巴两国之间开展了亲密的合作。

早在2000年10月30日,委内瑞拉和古巴就签署了能源合作协定。规定委内瑞拉每日向古巴提供5.3万桶原油,古巴以提供服务、技术或产品作为部分支付手段。委内瑞拉向古巴提供15年的石油信贷,利息为2%,宽期限为5年。

委内瑞拉《分析报》2001年9月19日载文说:“从2000年起,委内瑞拉每天提供5.3万桶石油,有助于缓解古巴自90年代起经历的能源危机。委内瑞拉800多名低收入的病人在古巴接受治疗,其中包括查韦斯的父亲、巴里纳斯州州长乌戈•德洛斯查韦斯。同时,古巴的教练员和医生也到委内瑞拉工作。”

查韦斯在2005年3月份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呼吁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政策。他说:“对于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我们能做什么呢?除了联合起来,我们别无选择。委内瑞拉与像古巴这样的国家结成能源联盟,就是我们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战争中如何利用石油的一个例子。古巴得到了廉价的石油供应。”(21)

据加拉加斯智囊机构Cedice的经济学家卡洛斯•格拉湟尔说,单单古巴——委内瑞拉石油‘协定’的机会成本(即按市场价格支付的损失)2005年估计就花费了委内瑞拉人17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向拉丁美洲提供的所有官方援助,包括军事援助和非军事援助。(22)

查韦斯千方百计支持与捍卫社会主义的古巴。经济上廉价供古巴石油,还给予优惠贷款;政治上外交上查韦斯总统在各种国际场合都承担起维护古巴的责任。2001年8月21日,在里约集团首脑会议之后,查韦斯广泛地谈到了美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干涉,同时严厉地批评了美国对古巴的封锁。

查韦斯说,应该进行一次全大陆的公民投票,“以便看看我们这些国家的人民是否都希望让古巴孤立”。

在美洲国家组织发言时,委内瑞拉外交部长达维拉批评了美国对古巴采取孤立政策。他还说,查韦斯总统的政府将利用国际会议使这一政策受到审判。因为这一政策“是在反对古巴人民”。(23)

美国总统布什最怕拉美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

墨西哥《纪事报》2005年3月28日刊登一文说:美国《华尔街日报》最近刊登一篇社论指出:“古巴和委内瑞拉组成了新颠覆轴心。应该及时对付这一颠覆轴心。”美国总统布什也对查韦斯、卡斯特罗和奥特加(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的危险性发出了警告,他认为这几个人是美洲大陆的潜在威胁。

文中说:最让布什政府担心的还是整个拉美的左倾化发展。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奥托•赖克指出:“我们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对付古巴——委内瑞拉轴心。”赖克认为,关键是要把包括巴西总统卢拉和智利总统拉戈斯在内的“民主左派”与查韦斯及卡斯特罗这样极端的民众主义者区分开来。他说:“拉美和平稳定的真正威胁并非来自于最近当选的民主总统,而是来自两个早就在台上的蛊惑人心者:卡斯特罗和查韦斯。”

④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主旨

公正、互助、平等、合作、互补和尊重主权,以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的一体化思想为指导,通过“大国家”方案,加强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合作,发挥各国优势解决本地区人民最迫切的社会问题,消除贫困和社会不公,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的一体化和拉美国家大联合,抵制和最终取代美国倡议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⑤ 玻利瓦尔主要史实

西蒙·玻利瓦尔是南美洲北部地区民族独立战争中最为重要的领导人,也是整个拉丁美

洲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中最为杰出的领袖。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功勋卓越的革命者,他被

授予了“解放者”的光荣称号。

1783年7月24日,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城的一个大地主、大资本

家家中。在他的家里,除拥有大片种植园和1000多名奴隶之外,还有金矿、糖厂、房产

以及呢绒商店等。与其他地主资本家一样,他的家庭既是压制人者,又是被压制者。对奴

隶,他们压榨、剥削、奴役,凭借他们的金钱过着剥削人的生活。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政治

上、经济上又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歧视、压制。所以,这些土生地主资本家迫切希望推翻殖

民统治,挣脱殖民枷锁。

1799—1806年,玻利瓦尔先后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留学,吸收了进

步的革命思想,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道路。1806年,玻利瓦尔回

到祖国,立刻投身于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去。1810—1812年,委

内瑞拉第一共和国成立,玻利瓦尔因积极革命而成为领导人之一。第一共和国失败后,他重

新组织力量,继续斗争。1813年,他率领革命军解放了加拉加斯等地区,打败了殖民

军,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向可恨的奴役者宣布一场决死

战!”正是在这时,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称号。不久之后,第二共和国又失败了。玻利

瓦尔不得不流亡于牙买加、海地等国家。

当玻利瓦尔来到海地的时候,此时的海地已经挣脱荷兰殖民者的统治而独立了,所以他

请求海地总统佩蒂翁支持他的革命斗争。他的愿望满足了,佩蒂翁非常支持推翻殖民地、争

取民族独立的活动,当即答应送给玻利瓦尔7艘船和大批武器弹药,玻利瓦尔非常感谢,表

示要像海地那样,赶走殖民者。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1816年3月,玻利瓦尔率领一支200多人的爱国部队,乘风

破浪,来到委内瑞拉北海岸的奥里诺科省登陆。这次登陆,玻利瓦尔吸收了前两次共和国失

败的教训。他要率领战友们彻底赶走殖民者,他对战友说:“我们不仅要解放委内瑞拉,还

要解放新格兰纳达(现在的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秘鲁等被西班牙人奴役几百年的地区。

我相信,只要南美大陆上的人民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经过准备,他们决定先袭击加拉加斯,然后占领它,再进军内地。但是,加拉加斯是军

事要地,有西班牙军队重兵把守,经过激战,玻利瓦尔的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立即撤退,

这次袭击又失败了。

之后,玻利瓦尔认真总结经验,宣布了废除奴隶制的法令,号召全体黑人起来为争取自

由而斗争。这样,就赢得了大量黑人的支持。同时,他还决定,没收西班牙王宫和反动派的

财产,许诺分给革命军战士土地,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并保证分土地给他们等。这些措施

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拥护,大大加强了革命斗争的实力。

军事上,玻利瓦尔也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战略战术原则,他们不再去攻击大城市、与敌人

硬拼,而是把部队引入了奥里诺科河流城的东部地区,对战斗非常有利。

1818年10月,位于奥里诺科河下游的安哥拉徒城热闹非凡,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

成立了。此时的玻利瓦尔激动异常,现在的革命爱国军队已今非昔比,黑人、农民、手工业

者、城市小资产阶级都极力拥护并积极参与了抗击殖民军的斗争,草原牧民也组成抗敌队

伍,与他们一道共同战斗,力量大大加强了。

玻利瓦尔信心更强、斗志更坚,他决心率领各阶层人民坚决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的

独立与自主。早在欧洲留学时,他就立下誓言:“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

锁,我的心将不安宁。我的手将不倦地打击敌人!”此时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

了。

1819年5月,玻利瓦尔率领2000名革命军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南美洲西

部的安第斯山。他们的目的是突袭新格兰纳达地区的西班牙人并占领这个地区。安第斯山横

卧在委内瑞拉和新格兰纳达之间,由委内瑞拉到新格兰纳达的通道早已被西班牙军队占领,

玻利瓦尔只好率军走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中。战士们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顽强地走着,

有时他们不得不手抓野藤、脚登险石,一个个轮流而过,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革命军

由平原初到山地,因空气稀薄,呼吸困难,不少人走到悬崖峭壁时,头晕目眩,甚至有人一

头栽落万丈深渊,为了社会的独立、人民的富强,贡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终于翻过了安第斯山,战士们欢呼雀跃,精神抖擞,准备以更加坚强的力量去打击殖民

军。在新格兰纳达的一片高原谷地上,他们突然发现了敌人,玻利瓦尔立刻组织战士们向敌

人发动突袭。随着“冲啊!”的呼喊声,革命军战士如猛虎下山,冲向敌人。

面对从天而降的革命军,西班牙军队惊慌失措,匆忙拿起武器应战。但还未等他们转过

身,就被革命军一枪打死了。不少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西班牙人转眼之间成了革命军的

俘虏,其中有不少军事指挥官。

这次袭击大获全胜,玻利瓦尔乘胜追击,立刻向波哥大进军。波哥大的西班牙守军顽强

抵抗,双方展开了艰苦的鏖战。最后,玻利瓦尔终于取得胜利,占领了波哥大,解放了哥伦

比亚地区。

接着,玻利瓦尔率军回师委内瑞拉,以强大的攻势横扫委内瑞拉全境,西班牙军望风而

溃,不堪一击。玻利瓦尔把军队开进首都加拉加斯,随即解放了全国。

委内瑞拉解放后,革命军南下厄瓜多爾尔尔,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英勇奋战,又大败殖民

军,革命军占领了首府基多城,厄瓜多爾尔尔宣布解放。

至此,南美洲西北部地区获得了解放。玻利瓦尔看到,应该建立更为牢固的革命阵地,

组成坚强的抗敌部队,所以1819年12月,新格兰纳达、委内瑞拉、厄瓜多爾尔尔共同成立

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被选为总统和最高统帅。不久,革命军又多次出兵,扫

清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爾尔尔境内的殖民军残余势力,南美洲北部地区得到彻底解放。大哥伦比

亚共和国成立以后,玻利瓦尔仍然致力于抗击殖民军的革命事业。为解放秘鲁,他率军与西

班牙军队进行了浴血奋战。秘鲁当时是西班牙势力最为顽固的地区,所以玻利瓦尔经过艰苦

的战斗,以巨大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所以当秘鲁东部(又叫上秘鲁)被玻利瓦尔解放以

后,就改名为玻利维亚,目的是纪念这个国家的解放者。

玻利瓦尔一生参加过大小472次战役,为南美洲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世

界人民抗击殖民侵略树立了榜样。

但是,玻利瓦尔在各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革命时提出的不少口号、诺言都没有实

现,如虽宣布废除奴隶制,但实际上仍然存在,农民也未得到土地,甚至战士也长期拿不到

军饷。而且,玻利瓦尔忽视了革命军的团结,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他就把南美洲另一位

杰出的革命领袖圣马丁排挤出革命阵营,使革命受到重大损失。所以,玻利瓦尔渐渐失去了

群众基础。

1830年5月,玻利瓦尔辞去大共和国总统职务,同年12月17日,因病死去。

(二)委内瑞拉的货币单位,目前1美元大约兑2150玻利瓦尔。

一译“博利瓦尔”。
(三)哥伦比亚北部一省。西北濒加勒比海。面积 2.59万平方公里,人口128.9万(1985)。有府卡塔赫纳。大部为沿海冲积平原,森林密布,南部为中科迪勒拉山地。河流纵横。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751毫米。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大量饲养牛、羊,肉类供应邻近数省和出口。农业主要种植棉花、水稻、烟草、甘蔗、咖啡、香蕉等。林业亦较发达。有金、煤、石油等矿产。沿海有盐场。有纺织、石油提炼和食品等工业,主要集中于卡塔赫纳。交通以水运为主。

(四)委内瑞拉东南部的边境州。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为委内瑞拉面积最大的州。人口96.9万(1990),首府玻利瓦尔城。圭亚那高原的一部分,南为帕卡赖马山脉,北为奥里诺科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自北(1,000毫米)向南(2,000毫米)递增。卡罗尼河、考拉河等自南向北流入奥里诺科河。卡罗尼河支流上有世界最高的安赫尔瀑布。采矿业占重要地位,有全国着名的玻利瓦尔山、帕奥、圣伊西德罗等大铁矿,全国最大的卡廖金矿,还开采金刚石、锰和铝土等。水力资源丰富,卡罗尼河上建有水电站。有钢铁和炼铝工业。农业限于下游谷地,种植玉米、木薯和甘蔗等。交通主要靠河运,北部主要城市间有铁路和公路相通。

⑥ 西蒙·玻利瓦尔的人物贡献

继承传统
玻利瓦尔主义产生于19世纪初,稍早于同时期的门罗主义,都是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背景下提出的。
玻利瓦尔主义首先继承了拉丁美洲人民追求一体化的传统。早在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反对资本主义的扩张,提出了拉美一体化的思想。拉美独立运动的“先驱者”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早在1781年参加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就初步形成“西班牙美洲”的理想,并于1797年制定了一个范围很广的大美洲联盟计划,从此为之进行了长期的奋斗。独立运动的杰出领袖圣马丁也提出过整个南美国家形成紧密的联盟,来实现独立自由的理想。真正系统地提出美洲一体化理论,并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行动的当首推西蒙·玻利瓦尔。
玻利瓦尔主义脱胎于拉丁美洲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历史现实和资产阶级反抗专制主义的国际背景。不夸张地讲,自新大陆被发现,美洲便一直不停地对殖民侵略和统治进行反抗,坚贞不屈地维护着族民的生存和尊严,并不惜为此牺牲生命。十八世纪末期武装反抗殖民统治的活动渐显频繁,出现了众多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先驱人物,其中最杰出的人物是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而西蒙·玻利瓦尔则吸收了同时代众多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其中包括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曼努埃尔·瓜尔、何塞·马里亚·埃斯帕尼亚等人的思想),并使之成为现实。
联合与统一
当时的国际社会,美国独立战争尚未结束,1789年又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此后欧洲便陷入了拿破仑战争的阴云之中,宗主国无暇顾及殖民地,其后在加勒比又爆发了海地革命,这一切给了西属美洲殖民地以绝好的摆脱殖民统治的机会。
玻利瓦尔在访英期间,第一次以书面形式提出了他主张的一体化思想。1810年9月5日在《晨报》上称:“不用很久,委内瑞拉人就会明白,他们克己待人,愿同宗主国保持和平关系,不惜蒙受经济损失,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和好感。到那时,委内瑞拉人定将坚决高举独立的旗帜,同西班牙开战。委内瑞拉人不会忽视邀请美洲各国人民组成一个联邦。美洲人民已为此作了准备,定会很快仿效加拉加斯的榜样。”
委内瑞拉驻中国大使曾为玻利瓦尔主义做过权威性定义:“用当代政治术语来说,玻利瓦尔主义就是鼓舞各国人民团结反殖反霸反帝的那种不断斗争的精神。玻利瓦尔主义认为,赢得主权的新生国家进行合作,结成紧密的友谊,实行一体化;玻利瓦尔主义是一种经常起作用的工具。它维护和平,也推动人类进行那种必不可少的相互声援。”
反对殖民统治
联合起来反对殖民统治和殖民体系,争取西属拉丁美洲的独立和自由。针对欧洲日趋衰落的那种欺人的“均势”(即在互相牵制对方贪欲基础上求得和平的均势),玻利瓦尔宣布要建立另一种均势,即世界范围的均势。为要建立这种均势,就急需取得美洲独立。“我们不能丢掉历史的教训。欧洲为恢复历来受到骚扰的均势而沉浸于血腥之中,我们应该从中学会修正政策,避免发生那样的流血事件。……要在欧洲建立均势,可能性是不大的,但欧洲仍在战争和骚乱中谋求均势。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均势,即同我们有关的均势:世界范围的均势。欧洲各国野心勃勃,把奴役的枷锁带到世界其他地方,世界各地必须设法同欧洲建立均势,以打破欧洲的霸主地位。我称此为世界的均势,是估计美洲政局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美洲联盟
新独立的国家在自愿的原则上结成平等和永久性的美洲联盟。拉美各国先后独立后,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外有欧洲列强干涉和扩张的现实威胁,内有地方势力的分裂和经济上的困难。在内困外扰的情况下,新生的各个国家,只有在共同的力量下才能生存,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玻利瓦尔主张西班牙美洲联合起来,在政治上还有更重要的考虑。联合起来,最直接的好处是能够稳定和平安宁的局面。所有主张统一的重要意见,其实都是考虑到了各国有着相同的利益。玻利瓦尔大力主张建立联盟,有关国家都应从中得到利益,玻利瓦尔影响所及的美洲国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均面临着维护自身利益的重大任务,因此需要融合为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体。各国互相承认独立自主,是联合的原则。玻利瓦尔认为,各国进行联合,要出于自愿,不能强加于人。
外交思想和全球化意识
玻利瓦尔的外交有着鲜明的特点。他认为在外交工作中,首先要以法为依据,而不是主要依据政治需要。他留给美洲和人类的理论有助于建立和平公正的地区关系和国际关系。反对用战争解决争端。这也是玻利瓦尔创导的国际法的另一种大原则。他说:“我称此为建立世界的均势。此时是估量美洲局势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世界上有过政府之间的暂时的、不甚牢固的联盟,而解放者则主张建立一种较之更为有效的世界性联系。他甚至打算完全按照建立美洲国家联邦的原则尽力一个世界联邦。他说:“随着时代的前进,也许会出现一个世界规模的国家,即世界联邦”。
不难看出,玻利瓦尔主义追求的是美洲的联合与统一,是美洲联合起来反对欧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体系,争取美洲的独立和自由,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美洲联邦。

⑦ 为什么玻利瓦尔想要建立一个类似于美国的大哥伦比亚最后失败了

1821年在玻利瓦尔的倡导下,新格拉纳达和委内瑞拉组成联盟,暂时联合为大哥伦比亚。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实行联邦制,由三个部分组成,其首领均出任副总统:昆迪纳马卡(首府波哥大)、委内瑞拉(首府加拉加斯)和圭多(即厄瓜多爾尔尔,首府圭多)。不过此时,厄瓜多爾尔尔的全部和前两部分的许多领土仍然在西班牙的占领之下。玻利瓦尔于1822年进军基多, 将后者并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1年,国会起草了库库塔宪法,将共和国首都定为波哥大,玻利瓦尔和弗朗西斯科·德保拉·桑坦德尔被选为总统和副总统。

经过长达四年的政治斗争以及拉锯。1830年1月,玻利瓦尔辞去总统一职,当年大哥伦比亚解散(次年正式被废除)。委内瑞拉、厄瓜多爾尔尔、新格拉纳达(后改称哥伦比亚,1903年巴拿马又从哥伦比亚独立)成为独立国家。

⑧ 委内瑞拉石油币究竟是什么

委内瑞拉政府1月31日正式发布石油币白皮书,宣布将从2月20日起预售该国自行开发的加密数字货币石油币,揭开了这一备受市场瞩目的虚拟货币的面纱。

石油币将起到什么作用?

委内瑞拉政府多次表示,石油币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发行并具有自然资源作为支撑的数字加密货币,具有跨境支付和国际融资功能,将帮助委内瑞拉渡过目前的经济困难,打破美国的金融封锁,推动国际金融秩序公平以及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交流。

近半年来,美国不断加码对委内瑞拉的经济制裁,包括禁止美国金融机构参与委内瑞拉政府和国有的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新的债务和股权交易,禁止美方机构参与委内瑞拉公共部门现已发行的部分债券交易等。

制裁导致委政府和委石油公司无法在国际公开市场发行新债券来减轻旧债务的偿还压力以及增加流动性。此外,与委政府相关的所有美元账户也受到极大限制,无法通过传统国际转账收到出口石油的货款,也不能汇出购买进口货物的款项。

因此,目前面临巨大经济困难的委政府决定发行石油币来打破美国的金融封锁。但美国日前已表示,石油币是委政府债券的延伸,依然属于制裁范畴。这将对石油币的国际流通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由于石油币并非如市场预期的那样可以兑换石油,这也可能打击国际投资者的积极性。

总体来说,石油币若顺利发行,可以在短期内增加委政府的外汇流动性并部分实现跨境支付功能,但是否能被国际投资者接受成为主流虚拟货币以及能否抑制玻利瓦尔的贬值趋势仍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