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球越往深处温度越高,为什么地下的石油和煤为什么没有燃烧掉呢 急,非常急!
任何一个燃烧(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燃烧反应),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内部条件.这是燃烧反应的本质,主要是可燃成分(物质)与氧化剂(如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而达到的一定浓度比例,即可燃物与氧化剂不但缺一不可,而且要有一定的比例范围,如果比例不在这个范围,则燃烧反应不能进行.当然,不参与燃烧反应的物质(如空气中的氮气)也必须要考虑在内,如纯氧燃烧,就要剧烈得多.(2)外部条件.主要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一般来说,温度或压力越高,燃烧反应越容易进行.那么,地下的石油或天然气虽然温度很高,但缺少氧化剂,因此,是不能燃烧的.而煤不能燃烧,是其深度很浅(人工即可挖掘),燃烧温度根本不够(煤要在600℃以上才能燃烧),也即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煤是不能燃烧的.但煤通常会释放一些可燃的气体,俗称瓦斯,瓦斯就很容易燃烧(爆炸)了,因此要及时通风以排除瓦斯,以降低瓦斯浓度.
总之,能否燃烧(爆炸),既要具备内因,同时也要具备外因,二者缺一不可.
B. 石油为什么不可以直接用来燃烧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烃类
即在化合物中的碳含量很高
直接燃烧的话由于氧气不足
因此会有大量未燃烧的成分形成一氧化碳、碳粉或者其他副产物
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要使用石油做燃料之前进行裂化
C. 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可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和煤温度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铁,它会把依附在它上面的所有的东西的热量吸光。就像我们把手放在一个铁块上面一样,我们身上所有的热量即使被这个铁块吸光了,铁块也没有变热。所以,石油、煤炭的温度被地心吸去了。地球表面上的热量来自太阳的照射,以提供给上面的生命。
D. 石油属于易燃品,为什么开采时,还会在油井的上方点燃一把火
因为在石油开采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可燃性气体。为了防止可燃气体爆炸,这些气体需要就地烧掉。它燃烧是天然气和有害气体,在工业上被称为“火炬放空燃烧”。它被称为火炬,是重要油田、海上钻井平台、炼油厂、化工厂、天然气厂等的辅助工艺设施。采油工程是一种将石油和天然气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工艺技术。油气的上升可以依靠地层能量的自注入,也可以依靠人工补充能量。各种有效的修井措施可以消除油井经常出现的结蜡、出水、出砂等问题,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这主要由石油相关性来解释:
然而,中国起步较晚,火炬重建项目进展缓慢。并非所有的火炬全年都点燃。通过修改,正常生产时不允许点火,但只有在事故为空时才允许点火。
E. 为什么开采出来的石油不能直接使用
混合物燃点不一致,放热不一致,气化温度差别较大。导致,燃烧不充分,或者放热不均匀。理化性质,相对较为一致的物质比较容易利用
F. 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和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第一,煤和石油的深度不够达到他们燃烧点的温度,第二,没有氧气,
G. 海洋石油泄露为什么不能点燃
海洋石油泄露为什么不能点燃?至少有如下三个原因:
1、燃烧并不能将所有的原油都燃烧掉,部分的油和水混合以后是无法燃烧的;
2、原油并不仅仅是碳氢化合物,一般来说,原油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硫,然后后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回收后的原油(其品质和从地层开采出来的原油没有什么两样均为含水含盐的液体混合物)经过油田地面设施的处理还可以继续输送到化工厂去加工。
所以无论泄漏多少原油都不能用燃烧的办法来清楚。
扩展知识
海上石油泄漏问题的大多数解决方案都是:
1、物理处理:例如使用围油栏,吸油材料,“油扫帚”,涡旋式海面清洁器。
2、化学处理:如喷洒分散剂,去垢剂,洗涤剂和其他表面活性剂,将海面油分散成微小颗粒,将其乳化,分散,溶解或沉淀在海床中。
3、生物处理:如利用微生物去除油膜。
虽然有着上述这些方法,但是我觉得不管是哪种方法,对大自然和海洋生态体系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这种破坏是连锁的,持续不断的,希望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了!
H. 地球内部温度很高,为什么挖出的石油,煤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哦
因为在地下500米已是深煤层,而地面每深100米,温度上升3度,这样即使深煤层,煤的温度也无法达到燃烧。石油虽然有深度可达4、5千米的,温度可上升一百几十度,但是井口却类似膨胀阀,使石油压力骤减,这样石油就要吸热。所以石油没有燃烧掉。
I. 石油可以用火点燃吗
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
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 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组成不同类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应当物尽其用。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属低硫石蜡基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