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车间什么计入管理费用
扩展阅读
扶贫产品哪个最贵 2025-07-05 14:57:14
项目需要哪些人力资源 2025-07-05 14:55:07

车间什么计入管理费用

发布时间: 2022-05-18 05:43:05

Ⅰ 生产车间中什么情况下计入管理费用

生产车间中的大修理、更换主要部件等,是会明显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和使用年限的,通常要做资本化处理,所以把车间设备维修费计入管理费用。

Ⅱ 麻烦问下,车间用的办公用品和劳保用品是计入管理费用吗

您好
车间用的办公用品和劳保用品是计入制造费用

Ⅲ 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日常修理费,是计入什么费用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生产车间的设备日常维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即是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企业不满足固定资产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车间设备日常维修费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等。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二、会计分录的常用方法
1、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 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 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 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 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2、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3、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Ⅳ 车间管理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车间管理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无余额。

发生制造费用时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计折旧/银行存款等。

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生产成本/劳务成本,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通常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或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或生产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pide;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B产品,贷:制造费用。

[ 例题-单选题? ]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耗用机器工时120小时,生产B产品耗用机器工时180小时。本月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万元,产品生产人员工资30万元。该企业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本月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万元。(2008年)

A.1.2

B.1.32

C.1.8

D.1.98

[ 答案? ]C

[ 解析? ]本月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120+180)×180=1.8(万元)。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车间管理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Ⅳ 车间管理部门计入什么科目

车间管理部门的费用属于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它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计算规则

工资及附加费 公司各部门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用.福利费用如实列支,不超过应付职工薪酬14%的准予扣除,超出部分进行税务调整。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Ⅵ 生产车间哪些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生产车间中发生的修理费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化的修理费用不再计入“制造费用”科目,而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因此导致“制造费用”核算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车间费用化的修理费都是在“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的,比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车间支付的修理费,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管理费用”科目)规定,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修理费只是维护资产使用的支出,不增加资产实质性功能或是延长使用寿命,不满足资本化条件,如果计入制造费用完工结转库存商品,属于资本化这部分费用金额,所以是计入损益
--管理费用。
车间修理费费用化主要考虑的是配比原则和相关性原则!
特别是发生额大、间隔长(存在几年一次的情况)的设备维修费,如果全额计入发生当期的“制造费用”,会引起当期产成品单位成本的波动,和毛利率波动。考虑到不同企业生产设备维修周期和金额的可预见程度不同,不适合采用“预提费用”来实现偶发维修费对维修周期内所有产成品的成本分摊,固难以实现完全配比。既然配比原则难以满足,进而考虑产成品单位成本和产品毛利率的历史数据相关性,于是决定全额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另外,如企业历史数据有规律可循,“管理费用”下维修费也应逐年预提,尽可能实现配比原则。